肝功能检验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监测意义分析
2015-03-31熊敏
熊敏
摘要:目的 分析肝功能检验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监测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正常的3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血清胆固醇、白蛋白、总胆汁酸水平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白蛋白水平和血脂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功能检测可以充分的了解病情的发展和肝组织的受损情况,对肝炎肝硬化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肝功能检测;肝炎肝硬化;临床监测
肝炎肝硬化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是在肝细胞坏死的基础上发生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假小叶)[1]。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一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丁型肝炎病毒的长期感染可引起肝硬化[2]。肝功能的检查是是临床上常见检查之一,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肝功能检查在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监测意义。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经过检查确诊为肝炎肝硬化,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7.1±5.4)岁,采用Child-Pugh分级标准,将32例患者分级为,A级5例,B级14例,C级13例。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腹痛、乏力等。另外收集我院体检正常人3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6.6±6.3)岁。两组患者在其他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空腹采取静脉血3~5ml,运用全自动分析检测仪、胆碱酯酶试剂,胆汁酸测定试剂盒和血清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按规范进行肝功能检测。对两组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Child-Pugh分级标准的A、B、C三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白蛋白水平和血脂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按Child-Pugh分级标准的A、B、C三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比较,随着评级等级的升高,肝功能检测结果逐渐降低。A组血清胆固醇水平、白蛋白水平和血脂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血清胆固醇水平、白蛋白水平和血脂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3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3]。肝炎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主要有长期大量地饮酒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4]。在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HBsAg阳性率高达76.7%[5]。
肝功能检测是对肝脏疾病检查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中,分别对3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32例正常人进行了肝功能检测,目的是为了分析探究肝功能检测在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检测意义。从本次检测结果来看,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胆固醇、白蛋白、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要低于正常人(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总胆汁酸水平却要高于正常人(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高,患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胆固醇、白蛋白、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却逐渐降低(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血清胆固醇、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总胆汁酸水平指标的变化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医生在进行诊断和临床治疗时要充分结合各项肝功能检测指标进行综合考虑,给予针对性治疗。
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其次为丙型肝炎,所以预防本病首先要重视病毒性肝炎的防治[6]。早期发现和隔离患者给予积极治疗。注意饮食,合理营养,节制饮酒,加强劳动保健,避免各种慢性化学中毒也是预防的积极措施。对于有上述病因而疑有肝硬化者应及时进行全面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防止向失代偿期发展[7]。定期体格检查,同时避免各种诱因,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分析肝功能检验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监测意义,可以得出肝功能检测可以充分的了解病情的发展和肝组织的受损情况,对肝炎肝硬化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万涛.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67-168.
[2]张智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验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6:55-56.
[3]刘秀英.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2:173-174.
[4]蒋松柏.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及临床应用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3:58-59.
[5]徐传森,陈营.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4:100-101.
[6]Liu Shaoting,li Hu.Hepatitis,liver function test results of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J].China's health care nutrition,2013,983:983-984.
[7]ge ship.The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yndrome,liver function index[D].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014.
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