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体融合”是强化体育课的重要切入点

2015-03-31赵超君

体育教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重复体能负荷

赵超君

摘 要: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把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有机融合起来,保证适宜的重复次数和运动负荷,在技能学习中融入体能练习,在体能练习中加强技术指导,注重加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的锻炼,在融合的基础上灵活侧重等,是实现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有机融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技能;体能;融合;重复;负荷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和方向引领,也是青少年体质连续下滑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何处着手以及如何强化体育课,已成为摆在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技体融合”可作为强化体育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提出“技体融合”的缘由

“技体融合”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的有机融合,简称“技体融合”。“技体融合”思想认为,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具有共性特征和密切联系,二者存在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关系。“技体融合”强调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的联系性与统一性,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目标的协调与整合。

提出“技体融合”的设想是因为我国学校体育领域曾有过一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争论,争论的问题是体育教学任务以增强体质为主还是以学习技能(三基教学)为主。当时正反双方各执一词,难分伯仲。从一篇文章标题中就可看出当时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如吕春林的“再谈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答与我商榷的诸同志”。[1]当今虽已无争论,但问题却依然存在。如前两年还有体育教师在网上发帖子询问,哪位能告诉我,我在上课时到底该以学习技能为主,还是以增强体能为主啊?又如在常态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重视应对体育考试,满堂都是体能锻炼,对运动技能的传授轻描淡写,可有可无;在体育观摩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技能传授精雕细刻,又是视频、又是挂图,甚至让学生背诵技术要领,但却忽略了对体能素质的锻炼。可见,把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相互分离的认识根源,以及那场以谁为主的讨论对体育教师和教学活动的影响至今仍挥之不去。

如果我们不把联系密切并相互促进的两种事物人为的分出主次,不把体育教学的多元功能与属性相互分离,或者把它们非此即彼的对立起来,而是换一种思路,从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出发,用相互联系的观点把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视为体育教学本质中不可分割的共有属性,视为相得益彰的整体,那么,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的有机融合则必然成为呼之欲出的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二、“技体融合”的依据

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2]这段话强调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以及体育课程的其他功能,都是通过身体练习这一基本途径得以实现的,这也是“技体融合”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身体练习是以增强体能和学习技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是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共同载体和共有手段。从这一视角分析,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至少在两个方面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共有需求与基本特征:一是重复性,二是负荷性。

重复性是指循环往复地完成某一个动作或一种练习。无论是学习运动技能还是增强体能,其实质都是一个反复进行身体练习的过程,没有一次次循环往复的身体练习,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目标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这种身体练习的重复性构成了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的共有需求和基本特征之一。

负荷性是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必然发生并承受生理负荷,如心跳、呼吸加快等。在长期肌肉运动及其引发的运动负荷的作用下,肌纤维增粗,肌力增强,心跳呼吸更加有力等等,已成为人们熟知的体能增强的具体表现。无论学习技能还是增强体能,人体在其练习过程中都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这是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的必然反应和基本特征之二。

当然,学习技能时更注重对动作方法的模仿、纠错、改进、记忆和强化,增强体能时更强调对强度大小、数量多少的安排与调整,二者各有侧重。但是,不管你是以笨拙、粗糙的动作学练运动技能,还是以熟练、完整的动作来增强体能素质,你都无法摆脱重复和负荷这两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赋予了身体练习在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两方面的特有价值。

人体在大量的重复性身体练习中,获得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双重效果。前苏联学者上世纪50年代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经过一天的训练以后,人体运动速度和肌肉力量都可以得到提高,其主要机理是,虽然一天的训练不能改变肌肉的形态结构,但神经过程和共济作用却可得到改善。[3]按照现在的概念说,就是神经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得到了改善,多余动作及用力得到了消除,因而相关素质指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说明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有助于增强体能和发挥体能水平。同时,良好的体能素质也有助于运动技能,尤其是复杂运动技能的掌握,没有足够的体能素质基础,就难以完成某些运动技能。如没有足够的腾空远度,就难以完成挺身式跳远;没有足够的上肢和腰腹力量,就难以完成单杠屈伸上动作等等。体能和技能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构成“技体融合”设想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基础。

三、“技体融合”的策略

1.保证适宜的重复次数和运动负荷

重复练习是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增强体能的前提,没有适宜且足够的重复练习,技能的掌握和体能的增强都是空谈与奢望。试想,如果一次体育课上每个学生只有三四次完成单个动作的机会,只有不超过20%的练习密度和100次/分的平均心率,那么,无论是学技能还是炼身体,恐怕都难以产生良好效果。只有让学生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我们才不会在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二者之间顾此失彼。提高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途径很多,例如:

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坚持精讲多练,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减少全体集合和队伍调动的频率;

能采用集体同步练习就不采用单个依次练习;

适当增加练习分组,提高学生练习密度;

对学生提出练习的数量与强度要求,如次数、时间、速度、远度等;

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等等。

2.在技能学习中融入体能练习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自己独特的专项体能练习方法,不同的运动技能也有其特定的体能要求,教师应根据所学运动项目和运动技能的特点,选择或设计与所学技能有密切联系的专项体能练习,创新体能课课练的形式与方法,把相对枯燥的体能练习融入趣味性较强的球类或其他内容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专项体能练习中强化所学运动技能,并不断提高在不同运动场景中运用技能的能力,从而达到寓学于练,寓练于乐的效果。例如:

在篮球项目的技能学习中采用各种跑动练习和综合性技术练习发展身体素质,如全场的侧身跑、变向跑、折返跑、全场往返行进间投篮或行进间传球等。

在排球项目的技能学习中采用连续起跳拦网、连续起跳模仿扣球等练习发展学生弹跳素质,采用各种快速移动或连续移动模仿传垫球,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等。

在体操项目的技能学习中,利用体操器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发展上肢、腰腹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如仰卧起坐、俯卧挺身、坐位体前屈、劈叉、桥型等。或通过连续完成简单的技能动作来发展专项素质,如连续的前后滚翻、跪跳起、单杠的翻上、双杠的支撑臂屈伸等。

在田径运动跳跃项目的技能教学中,采用单脚跳、跨步跳、蛙跳、弓步换腿跳、分腿跳、屈腿跳等多种跳跃方法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以促进跳跃运动技能的改善与提高。

以上体能练习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的各部分灵活呈现,不一定局限于某个特定时间。

3.在体能练习中加强技术指导

虽然一般来说体能练习的动作较为简单,但仍然有各自独特的方法要求,也存在一个动作技术合理与否的问题。合理、正确的动作方法可产生良好的锻炼实效,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能练习时,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动作方法的要求、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运用合理的动作方法锻炼身体,使锻炼过程成为一个改进动作技术的过程。例如:

俯卧撑练习时应强调对身体姿态的控制以及动作幅度等方面的完成标准;

立卧撑练习时应强调全身各部位的协调用力及动作的准确到位;

引体向上练习时应强调握杠的方法、宽度及完成标准;

立定跳远、蛙跳、跨步跳等跳跃练习时应强调蹬地和摆臂的协调配合以及落地方法;

柔韧性练习时应强调练习的时机、用力方法及如何防止肌肉韧带拉伤;

中长跑练习时要强调正确的呼吸方法及动作的经济性等等,从而促使学生在体能练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动作方法,提高锻炼实效。

4.注重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的锻炼

力量是肌肉收缩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肌肉力量对于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具有重要影响,没有足够的力量,许多动作技能就无法完成,如单杠的慢翻上,双杠的杠上前滚翻等。协调性是身体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完成动作的能力,也是完美体现动作技术和技术效果的最重要的运动能力。技能的掌握要求练习者能够高度协调地完成身体各部位间的相互配合,因此,技能学习对身体协调能力的要求很高,如健美操、武术套路以及球类技术动作等。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发展力量和协调能力的练习,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运动技能所必需的体能素质。例如:

根据将要学习的动作所需要的特定专项力量,提前进行针对性力量练习,为将要到来的学习奠定体能基础;

在技能学习中融入特定的专项力量练习,如技巧滚翻所需的腰腹力量、双杠所需的支撑力量、跳跃所需的下肢爆发性蹬伸力量等;

运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加强对学生核心力量的锻炼;

利用准备活动进行各种发展协调性的徒手操、舞蹈练习等;

把已会的动作做反向练习、根据突发信号做改变动作或姿态的练习等;

经常进行发展灵敏与协调的“十”字象限跳和各种躲闪游戏等。

5.在融合的基础上灵活侧重

事物的有机融合不是把两种事务生硬地凑在一起,而是在整体融合的基础上,根据所学技能特点和不同学习阶段灵活掌握,有所侧重。例如:

学习简单的动作技能的时候,应侧重体能的发展。如学习立定跳远、短跑、中长跑或实心球掷远时,应把学习和锻炼很好的地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运动负荷,以达到增强体能的目的。

学习较为复杂的动作技能的时候,要多关注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进度和出现的问题,如学习技巧组合动作、复杂的健美操或武术套路、复杂的球类技术动作时,就需要把领会、掌握、改进和完善动作技术作为教学重点。

运动技能学习的初期阶段,由于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体会动作要领和如何完成动作上,所以教师应当采用示范、讲解、提示、帮助保护、纠正错误、诱导练习、辅助练习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

当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所学动作技能时,教师应当及时变换练习方法与形式,加大运动负荷,用足够的练习次数来有效增强体能,发展学生身体。例如当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篮球运球的动作方法时,教师就可以及时采用运球接力、运球比多、运球比快等方法来加大运动负荷,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发展其身体协调能力和控球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春林.再谈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答与我商榷的诸同志[J].成都体院学报,198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吉姆金(苏).童新译.力量、速度和耐久力的生理特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9.

猜你喜欢

重复体能负荷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
创伤书写之“重复”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Savitzky-Golay在含冲击负荷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