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未来 唯有一往无前
2015-03-31
历史小说《天平之甍》艺术地讲述了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文化的经历和故事,动人心魄的同时荡气回肠。
简介
井上靖是位有意思的作者,是日本大师级的作家。书名中“甍”指房屋屋脊,这个“天平”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秤,而是日本的一个年号,大约在公元730年左右,也就是中国的开元盛世时期。
这本书的意思是“天平年间(日本文化的)脊梁”,说的是谁呢?正是本书的核心关键人物:鉴真大和尚。书名说的是这位大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法、戒律、文化、医药、建筑的艰难过程,由此成就了日本天平时代的文化根基,或者就按井上老人说的“文化脊梁”。
赏析
我很早就知道鉴真大师的名号,扬州人氏,六渡日本传播文化,当时的他已然是盲人了,被日本视为“文化恩人”。但2013年,我到星云法师在扬州建的“鉴真图书馆”学习国学,看到鉴真大师的雕塑时也未有什么特别感觉。
这本书让我回到了1300年前的那个时代,让我重新认知了鉴真的伟大、当时日本僧人执着佛法传播理念的伟大、当时日本人学习中华制度礼仪文化的强烈愿望。
受限于技术,当时渡海难如登天。渺漫沧海,百无一至,能有勇气来学习,学习完成后又有勇气返回日本的人其实是寥寥无几。那个日本名叫阿倍仲麻吕的晁衡,官至三品,随鉴真大师第六次出发,却没想到他那条船被刮到越南,一船人基本被杀光,他千辛万苦回到唐朝,只好继续在唐朝为官,终生未回。
如此知道,当年鉴真为什么六次东渡日本,不是去了六次,回来了六次,而是说前面11年的5次都失败了。当时中央和地方官府并不支持,鉴真要带徒弟和一大堆资料、仪器,要造大船,并不容易。就算侥幸船混出关去,还有可能被刮到广州、海南岛,还是出不去。
第五次时,因疲惫、困苦及夹带海盐的海风袭击,鉴真老人双眼彻底失明,这里面有很多艰难故事可以好好说一说,更何况,这次最为坚持请他去日本的学问僧荣叡也不幸去世。可鉴真并不没有懈怠,他不是被动接受去日本,而是有主动去向异邦传播佛法的决心,任何困难、打击都不能改变或取消他东渡的宏愿,相反越发巩固了他的这种决心。伟大的人总是这样,面对困难,他们是积极的、主动的,虽千辛万苦,虽九死一生也不回头。
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也非一帆风顺,通过一番争论,日本的“高僧大德”才接受了中华佛教“三师七证”的皈依模式。这让我想到了孔子曾感叹“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的确,任何文化的传播,都是无数人耗费了自己一生的精力、热情、坚持和生命的。
这本《天平之甍》,作者用了荣叡的同行者“普照”来作为主人公(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来展开整个故事。当时同行的四个学问僧,各有各的秉性和才气,偏偏最弱最普通的普照最后坚持了下来,他的所思所想所遇是那么自然,见到困难犹豫后的克服,遇到妥协后的坚持,总会让我代入其中,想自己会如何面对?
文中无数的场景让我感动,鉴真大和尚在经历无数次危难甚至生死边缘时,普照看到的鉴真总是“脸面严肃得凛然不可侵犯”、“一言不发,谁也不知道和尚是什么想法”。让我想到扬州鉴真雕像的肃穆,想到在困苦之中的孔子、佛陀,也许他们都是这样的,没有多少话,却只有坚持,面向未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