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研究

2015-03-31

大众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针刀针刀腰椎间盘

张 乐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11)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研究

张 乐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11)

下背部病痛,活动受限等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可由多种原因造成。临床上有针对下背部疼痛的多种治疗,中医方面针刀是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现已经在中医临床广泛开展。文章针对于下腰段的生理病理以及针刀的特点,作用机理,分析针刀对于下背部疾病的治疗原理,治疗效果,以及针刀临床的发展前景。

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流行病学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较高(7.26%)[1]。宋滔等[2]研究发现对象的文化程度高;肥胖;偏好辛辣食物;睡床越软;居住环境潮湿;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数越少;一二级亲属中有该病的家族史都是LDH的危险因素。LDH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两类[3]:一类是腰背部广泛钝痛,腰背痛起病缓慢,活动加重,但休息后疼痛可减轻;另一类是腰背痛发病急骤,腰痛甚为严重,伴腰背肌肉痉挛,各种活动均受限制,一般持续时间较长,要经3—4周始能缓解。以前者居多。 针刀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4],本文旨在整理近年来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研究,分析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

1 针刀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原理

针刀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原理颇多,目前尚没有统一认识,林木南等[5]认为针刀是通过接触病灶的软组织粘连、瘢痕和挛缩,解除卡压的血管、神经束,回复局部软组织的力学动态平衡状态;刘金钟等认为[6]针刀就是针对失衡的力学关系,松解劳损和痉挛的肌群,解除恶性循环,从而建立新的动态平衡为康复奠定了基础,而不是直接切割椎间盘或使椎间盘回纳。张天明的网眼理论认为[7]针刀的治疗作用就是通过切开、分离弓弦结合部及弦的行经路线的粘连,瘢痕和痉挛来调节异常应力,以恢复人体软组织的力学平衡为目的。陈梅等[8]认为针刀能改善局部微循环而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张雪兰认为[9]针刀通过松解软组织粘连,能共促进因无菌性炎症产生的致痛物质分解。此外,针刀属于传统九针之一,按照中医治疗思维,杨胜绡认为[10]小针刀选择了痛点“阿是穴”作为治疗点进行针刺切割治疗,患者在术中往往有酸、麻、胀、重等感觉,对人体经络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能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2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许振南认为[11]在治疗方法上,需要在定位诊断思路明确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小针刀四步进程。唐峰等[12]通过影像监控下定位操作,客服了定位差,操作难度高,松解不到位的不足。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方法主要有[13]:(1)侧隐窝入路法;(2)椎间孔外口入路法(横突及椎间管外口松解术);(3)椎间孔内口入路法(椎间管内口松解术);(4)骶后孔入路法;(5)关节突(囊)入路法(关节突关节囊松解术);(6)神经肌肉触激术;(7)高应力点松解法;(8)棘间点松解术;(9)夹脊穴入路法(夹脊穴松解术);(10)循经取穴定位。此外段莲花[14]在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实践指南上提示,在治疗方法上,包括了施术部位的选择、体位选择、以及环境要求。不同部位,体位,环境下,针刀操作的流程有所不同。

3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3.1 影响疗效的因素

明确疾病的基本理论体系;明确病位,熟悉神经,肌肉的损害部位及程度;制定详细的诊疗计划都是影响疗效的因素[15]。同时穆敬平[16]在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中,发现针刀疗法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与施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有关,也可能引起临床特异质性。不同的评判方法对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的判定也不一致。

3.2 针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总体满意

针刀的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更佳,经得住时间的考验[17]。黄叶等[18]对公开发表的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明显优于推拿、针刺、药物等疗法。魏铭[19]等在针刀疗效研究上得出总有效率96.67%。术后最长缓解时问6年,大部分病例随访2年无复发的结果;田平[20]12在相同研究中同样得出较高的有效率结果,同时指出,其他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配合针刀疗效满意。杨宏斌认为针刀通过几乎无创的治疗方式松解粘连,重建机体动态平衡,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缘色疗法”[21]。

4 针刀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针刀疗法具有方法简单,痛苦小、见效快、花钱少、变不治为可治、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治为速愈等特点[22]。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但由于医学界对软组织损伤这一大类疾病及脊柱相关病症的诊断太笼统,无行业规范可循,学术交流和宣传管道的匮乏,针刀队伍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高,标准不规范等问题[23],限制了针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刀医学基础研究脱离针刀临床治疗,使得针刀医学理论的先进性在诊治疾病中没有得到发挥[24]。加强对针刀医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研究,是系统研究针刀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性任务,在现阶段,更需要从坚持和发展针刀医学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去深刻领悟和掌握针刀医学。李义凯[25]指出术前诊断不明、无菌观念不强、局部解剖不熟、适应证掌握不当是针刀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有待解决。同时针刀的发展机遇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疾病谱发生了深刻变化,除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外,急慢性创伤和软组织损伤,运动性 损伤已成为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病种,这些疾病业已成为中西医研究的焦点。)针刀医学已成为中医药学的新的分支学科并且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成功范例之一;随着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医、针灸的立法,针刀医学将加速在国外传播,为世界医疗事业注人新鲜血液[23]。

小结:近20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LDH群体发病率有日趋增加的趋势,且发病特点具有发病年龄年轻化、临床表现呈现出多元性、可变性及复杂性,因此形成了LDH临床治疗方法的不确定性及多向可选性[13]。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显著,理论创新相较于其他中医类学科来说快很多,现在正处于已朱汉章创建,后辈百家争鸣的时代,总体上有利于针刀医学的发展。

[1] 王国基,王国军,彭健民,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3):2401-2403.

[2] 宋滔,钟贵良,刘爱忠,等.体质指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8): 2716-2718.

[3] 董淑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病理特点[J].甘肃医药,2009,28(3):199-200.

[4] 梁健.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2,36(2):154-155.

[5] 林木南,刘汉祥,杨文英,等.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电生理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124-127.

[6] 刘金钟,许明健,苏占国,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探讨[J].江西中医药,2011,42(346):38-39.

[7] 鞠学义,李俊宽,韩妲丽,等.针慢性劳损性腰痛与针刀治疗机制初探[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2):158-159.

[8] 陈梅,施晓阳,李玉堂.针刀与针刺、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7):5-6.

[9] 张雪兰,杨永丽,张炜光,等.小针刀为主的杂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吉林医学,2007,9(8):733-735.

[10] 杨慎峭.论针刀松解疗法的治疗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115-116.

[11] 许振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定位思路[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4):1770-1771.

[12] 唐峰,吕武宾,邓军,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治疗机制和影像监控下定位操作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5): 77-79.

[13] 周洁.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与展望[J].2011年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暨针刀医学创立35周年纪念大会,2011,(5):340-341.

[14] 段莲花.针刀理论与临床和针灸古典理论的现代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58-59.

[15] 肖祖伟,吴志超,贺茂喜.影响腰椎问盘突出症治疗疗效各种因素的分析总结[C].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微创针刀学术研讨会,2009:118-119.

[16] 穆敬平,刘莉,方伟.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7):31-34.

[17] 朱汉章.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128-317.

[18] 黄叶,杨拯,田芸.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420-2422.

[19] 魏铭,刘立华,姜学连,等.水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634-635.

[20] 田平,陈银环.电脑三维牵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295.

[21] 杨宏斌,赖志刚,王金虎.微创针刀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安全评估[J].中国保健营养,2012,(6):68-69.

[22] 黄武文,王伟鸿.浅析针刀的特点及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8,6(20):53.

[23] 乔晋琳.针刀医学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存在问题[J].科学之友,2007,(04B):306-307.

[24] 葛恒君.关于发展针刀医学的总体战略思考[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1,9(12):63-67.

[25] 李义凯,钟世镇.小针刀治疗存在的问题分析[J].颈腰腿杂志,1997,18(2):143.

Actuality studies of needle knif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Diseases such as lower back pain and restricted movement is the comm on disease to humans, can b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reatment for low back pain patients, as 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 is one of the methods of non operation treatment. It have carried out widely in clinical medicine. In this article,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of lower lumbar and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 analysis needle knif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the lower back principl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acupuncture clinical.

Needle-knife;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review

R681.53

A

1008-1151(2015)03-0103-02

2015-02-11

张乐,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脊柱退行性变。

猜你喜欢

小针刀针刀腰椎间盘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小针刀联合九步八分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