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研究

2015-03-31刘烨强

大众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施工工艺构件

刘烨强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 南宁 530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研究

刘烨强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 南宁 530001)

当前,预应力混凝土是一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其大大提升了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度与刚度。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工艺总是存在施工工艺和工法问题、部分企业对其施工技术标准的适用性论证不足、现采用的检测方法没有得到各方完全认知等诸多问题,使得施工质量严重受到影响,为此,文章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对工程建设有所帮助。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问题

1 绪论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构筑物只要出现诸如混凝土强度不够、灾后修补、配筋不足等质量问题,或者因出现诸如增加荷载、接建等功能改变问题,均需要对混凝土构筑物作进一步加固。尤其,对混凝土构筑物所作的加固施工与加固方案的制订十分重要,应当因地制宜,结合混凝土构筑物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加固方案。此外,加固方案的制订应当严格遵守快捷、经济、安全以及施工方便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固工程,为工程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过程中现存问题

2.1 在施工工艺和工法中所存问题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结构类型,他们各自的混凝土构件也会不同,所起到的重要也会不同。建筑结构包括了上部结构与基础结构,其中,上部结构又主要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砌体结构等。例如,就拿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主体来说,在其砖混结构当中,阳台挑梁的作用要明显优于构造圈梁的作用;在框架结构当中,柱的重要性要明显大于梁;在剪力墙结构当中,剪力墙和它的暗柱、暗梁的作用要明显优于板的作用。而在建筑物的基础部分上,独立柱基础底板、条形基础底板的重要性要明显大于联系梁、地圈粱等构件的重要性。

对不相同的建筑物的不同结构类型,一定要对具体的检验部位作明确的规范要求,应当由施工方、监理方等依照建筑物结构构件的重要性进行联合选定。然而,当前就监督工作和监理工作的实际状况来看,虽然该种规范要求的本意在于把因地制宜的灵活性留给参与建设的各方,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却让各方有了一定的主观上的弹性空间。为此,如何才能明确具体的检验部位最终取决于参与建设的各方的态度以及责任感。

当其它监理规范、技术规程还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下,以及整个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具体的检验部位就必需在明示划分混凝土构件重要性的基础上展开,制订和执行跟目标建筑物结构特征相符合的实体检测方案。

由于混凝土构件的方式复杂多样,如果只将混凝土构件形式划分为板、梁以及其他重要构件3种,那么则无法满足建筑工程实际的取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说确定混凝土构件类型在制订规范过程当中存在困难,而是要说在执行规范过程当中,这样的划分会给判定工作和检测工程带来极大的工作困难。

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具体体现了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以及发展状况,而体现混凝土施工工艺的精细阶段也终将会到来。在实际施工当中,对实体检验的结果来看,急需注意下边几项工作:一是需注意特殊构件。这里的“特殊构件”指的是“悬挑构件”。规范要求把控制的重点放在“悬挑构件”上,尤其是“悬挑构件”要求抽取的构件上,还明确规定了只要有“悬挑构件”,那么所占的比例应当超过50%。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当中,对挑板、挑梁的钢筋摆位需明显优于同点其他钢筋的摆位。二是需注意特殊部位。这里的“特殊部位”指的是“内力作用较大的部位”,例如支座处、梁的跨中等。在进行构件起拱和架设垫块的时候,应当优先保证“特殊部位”的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三是需注意特定工序。这里的“特定工序”指的是“综合考虑振捣、浇筑等因素作用而确定的核心工序”,例如在板工序当中,垫块的布置密度应当充分考虑钢筋的刚度、直径、级别等因素来具体布置;又如在梁工序当中,振捣应当充分考虑绑扎的材料强度、构件的配筋率等,选取适当的工具。只有体现特定的工序才可以重点突出设备、机具等的应用范围和特点,才能够不断的推动施工工艺的进步。

2.2 一些企业对其施工技术标准的适用性论证不足

为了将评定、控制结果达到规范标准提出的要求,一些施工企业就会选择一部分缺乏论证的施工工艺技术做为企业施工的技术标准。这些作法表面上达到了施工效果要求,可是对建筑物长远影响来说却埋下了安全隐患。例如,一些施工企业选择了PVC塑料卡来进行构付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尽管达到了避免或者降低普通垫块在振捣过程当中的易位,可是因为PVC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跟钢材、混凝土膨胀系数不相同,而对那些裂缝控制要求比较严格的构件来讲,过多的采用PVC塑料既影响了混凝土、钢材的协同工作原理,又导致构件在使用环境之外的其他环境中使用的时候早早的出现裂缝,严重影响了构件的耐久性。

在振捣过程当中,一些企业为了预防现浇板的负筋往下沉,往往采取焊接的工艺,而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大刚度来达到振捣要求,虽然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构件在受荷之后的工作状况,但是在结构设计时预先选用的弹、塑性设计方法,就不能够达到设计原理的假设要求,导致构件的实际承载力出现了核算需求。

2.3 现采用的检测方法没有得到各方完全认知

在对重要的构件进行实体检测的时候,就实体强度来看,当前我国的枪删方法、设备等的种类较为丰富,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然而,就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测定来看,当前我国尚缺乏一套统一、具体明确的技术操作规程。各方在执行规范过程当中,还存在对现采用的检测方法认知不清。

日常中较为常用的检测设备分为电磁学原理和声学原理2类。由于这2种类型各自的设计原理不同,所以他们的应用特点也不同。例如,声学原理设备不适合采用“向投影重叠的2根以上钢筋”这种情况;又如含有磁性骨料的混凝土也不适合采用没有消磁能力的电磁测定设备来检测。除此以外,建筑物中诸如基础、壳体等特殊构件,因为受到测试角度、配筋、水位、土方挖填等要素的影响,等进入到后期工序的时候,则不能够完全提供规范要求的检测条件。为此,需考虑其他方法对目标实体进行控制。对那些已经确定了的应用设备,还应当对检测时产生的不确定因素、检测时所达到的深度、检测时出现的破损等进行考虑,并提出合理、科学的检测方案。在实际工作当中,还应当尽量避免因为单纯的强调某一个问题的纠正结果,而忽略掉整个质量控制过程和质量发展的不确定程度。

3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对策

当前,在实体检测当中,从开展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工作上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工艺技法落后、设施分离、技术规程不配套等环节,而且问题也在于没有形成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一套综合质量管理体系,因此,重点狠抓建立综合体系的同时还需在下边几个方面加强重视:

一是需充分发挥本地方在技术规程中的灵活性,积极制订与本地方有关的技术规程,并作好国家规范在技术层面上的衔接。将条文上明确、详尽的规范要求逐步替代实际工作当中的模糊性。

二是需确定设计文件当中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示和控制的要求,并需明确设计单位对设计产品有关和后续问题处理上的具体责任与义务。

三是在施工过程当中,需不断加强对新重点项目和新重点部位的自查自检自纠工作。此外,施工企业在标准的制订上需重视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力度,并对应用的适用性进行科学论证。

四是需形成国家级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技术规程,并需明确检定、评估、技术、操作、设备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五是工程监管部门需要继续发挥行业的主导作用,不断创造施工企业发展所需的法规环境和技术环境。在遇到无成例问题的时候,需形成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环境,建立健全完善可靠、稳定、自我改良的良性循环的监管工作体系。

4 结语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工艺总是存在施工工艺和工法问题、部分企业对其施工技术标准的适用性论证不足、现采用的检测方法没有得到各方完全认知等诸多问题,使得施工质量大大受到影响,本文针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需充分发挥本地方在技术规程中的灵活性,积极制订与本地方有关的技术规程,并作好国家规范在技术层面上的衔接;需确定设计文件当中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示和控制的要求;需不断加强对新重点项目和新重点部位的自查自检自纠工作;建设一套综合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进一步加固工程,为工程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 李东彬,赵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编制简介——预应力工程[J].施工技术,2012,(3):16-20.

[2] 张连营.试析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施工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90.

[3] 李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探究[J].商品混凝土, 2012,(11):75.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structures

Currently, prestressed concrete is a new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y, which greatly enhance the crack resistance and stiffnes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However, among the concrete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 is always a ques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less than some of its construction companies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echnical standards, test methods currently used are not parties to fully cognitive and many other issues, mak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severely affected, for artic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problems presente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 want to help the construction.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problem

TV523

A

1008-1151(2015)03-0054-02

2015-02-13

刘烨强(1987-),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土木与测绘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为工民建。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施工工艺构件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