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室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及灾害防治措施

2015-03-31严祖彬

地球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通病预埋模板

■严祖彬

(贵州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1100)

地下室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及灾害防治措施

■严祖彬

(贵州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1100)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内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地下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许多质量通病,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还影响其使用功能。本文从地下室工程的施工特点入手,分析了地下室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质量通病措施

1 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结构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量较大,施工过程应组织好高、低标号混凝土的浇注,合理的安排浇注顺序,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地下室墙、柱部分混凝土强度较高,对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泵送、施工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地下室工程常设置后浇带和施工缝,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确保后浇带和施工缝处不产生渗漏。

2 地下室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2.1 混凝土外观缺陷

作为混凝土工程最常见的质量通病,混凝土的外观缺陷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结构物几何尺寸变形,表现为结构物表面不平整,线形不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模板安装时未加固牢靠,导致混凝土浇筑时局部涨模,或者是混凝土振捣时过于靠近模板且过振,导致模板局部变形;(2)结构物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或孔洞,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拌制时配合比、搅拌时间、下料顺序等存在问题,或者是模板表面处理不足,如钢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木模板浇筑前未湿润,或者是模板拼缝不严,浇筑时漏浆、漏振;(3)结构物出现漏筋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钢筋绑扎时垫块设置位置不合理,数量过少,绑扎不牢固,混凝土振捣时垫块移位或脱落,使得钢筋无保护层,或者是结构物内钢筋设置较密,混凝土浇筑时粗骨料卡在钢筋处使得水泥砂浆不能有效包裹住钢筋;(4)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良,形成缝隙或夹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浇筑时施工缝处振捣不足甚至漏振,或者是混凝土浇筑前结合处杂物未清理干净及未按要求进行处理,浇筑完成后形成缝隙和夹层。

2.2 混凝土裂缝

在地下室施工工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荷载引起的裂缝,一类是变形引起的裂缝,常见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如下:(1)混凝土强度偏高,结构物体积偏大,高强度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外部环境温度形成较大温差,在各种约束作用下,易产生收缩裂缝;(2)地下室后浇带浇筑时间混淆,高层建筑地下室一般设置有温度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一般在地下室施工完成60d后浇筑,沉降后浇带一般在主体结构封顶后,根据沉降观测报告确定浇筑时间,施工人员往往将二者混淆,提前浇筑沉降后浇带,导致地下室出现沉降性裂缝;(3)地下室外墙与顶板交界处未设置暗梁,由于地下室外墙与顶板相比结构刚度相差较大,若二者交界处未设置暗梁,使得外墙在顶板厚度范围内的部分没有结构抵抗其较大变形,交界处内角易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4)预留预埋孔洞时未采取加强措施,为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物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其他专业的孔洞预留预埋,施工人员在预留预埋时常常未对其采取钢筋加强等措施,使得该部位应力容易集中,产生裂缝;(5)施工操作不当,地下室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制后和易性较差,浇筑时操作程序不当,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浇筑完成后养护不足,过重堆载等原因,都易产生裂缝。

2.3 混凝土渗水

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常在各种部位出现漏水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混凝土裂缝产生渗水,对裂缝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必然会导致结构物渗水;(2)孔洞预埋套管处理不当产生渗水,施工过程中未按设计要求预埋带止水环的钢套筒,或后期在结构上钻洞后补强,都极易产生渗水现象;(3)后浇带处理不当产生渗水,后浇带属于二次浇筑的部位,常常因外露面凿毛不充分、杂物清理不干净、振捣不充分等原因产生渗水现象。

3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避免上述质量通病的产生,项目管理人员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目前建筑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多为商品混凝土,拌合站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抗渗等级等指标,严格控制原材料(水泥、砂、石等)的品种和质量,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配合比,选用性能稳定的掺合料和外加剂,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等技术指标满足施工要求。

3.2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模板拼装平整、接缝紧密、支撑牢固,保证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防止漏浆、跑模、涨模等现象发生;钢筋绑扎时应注意保护层垫块的设置,垫块宜选用混凝土垫块,数量符合规范要求,与钢筋绑扎牢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掉落;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特别是木屑、泥沙等,防止浇筑完成后出现夹渣等现象;地下室墙柱浇筑前,可在底部先浇筑5cm水泥砂浆(与混凝土内水泥砂浆配比一样),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骨料与水泥浆分离,产生烂根现象。

3.3 严格控制后浇带、施工缝施工质量

地下室工程施工时应尽量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在底板、顶板与外墙连接处必须设置时,应按设计要求做成企口形式,并加设钢板止水带,以起到防渗作用。不管是施工缝还是后浇带,应特别注意其表面的清理工作和凿毛处理,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露出新鲜石子时,方可浇筑下仓混凝土或填充后浇带。

3.4 做好预埋套管、穿墙螺杆的处理

结构物内部需要预埋套管的部位,施工前应认真核对图纸,对其位置、标高、数量等进行复核,避免后期钻洞,套管应采用带止水环的钢套管,套管周围必须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加固措施,浇筑时套管处应振捣密实。地下室外墙模板加固时不能采用普通的预埋套管式对拉螺杆,应采用带止水环的对拉螺杆,避免地下室外部水分渗入。

3.5 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对于地下室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其内外温差外,浇筑完成后的养护工作也至关重要。混凝土终凝后,应在其表面加盖土工布并定期洒水,使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装填,地下室混凝土工程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4 结语

建筑物地下室工程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和功能的重要性,要求项目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是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重视其施工质量控制,避免质量通病的产生,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1]唐强达.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监理控制措施 [J].建设监理,2014(12), P77-80.

[2]曹凯.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J].科学与财富,2011(03),P222-223.

[3]潘建军,曲大川.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J].科技资讯,2006(15), P107-108.

P694[文献码]B

1000-405X(2015)-11-311-1

猜你喜欢

通病预埋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梁侧幕墙预埋板定位筋精准预埋施工
大面积混凝土梁预埋套管巧安装
“通病”等7则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