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探讨
2015-03-31崔文潇
■崔文潇
(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特车大队 辽宁盘锦 124011)
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与规律探讨
■崔文潇
(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特车大队 辽宁盘锦 124011)
文章主要站在石油地质研究角度,对石油地质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中间通过对实际的石油地质进行阐述,从对地质构造、地质沉淀、地质成藏等几个方面展开,对石油地质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更加详尽的分析。对于石油地质今后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石油地质特征规律
在对石油地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特征和规律这两个词语会经常出现。特征和规律主要用来表示在地质学领域对不同的地质要素的分布、演化、作用等方面的阐述,也会在不同的研究成果和资料中出现,对于石油地质的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更加频繁,例如油藏的分布规律和分布特征,本文就石油地质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区分和探讨。
1 特征与规律的区别
特征即事物的特点,是能够将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分开的一种物质固有特性;而规律即为法则,是事物进行活动的过程中的一种周期性变化,是事物普遍性和本质性的体现。特征具有孤立性,而规律则具有联系性、动态性[1]。
当然在规律的探索上也离不开对特征的分析,总结事物的特征是找寻事物规律的必要条件,这对于地质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石油地质的勘探中。将地质各方面特征详尽的罗列出来,然后通过这些特征进行相似性和周期性上的总结,得出的结果即为该地质的规律,这样的方法在石油地质的探究中十分的普遍,也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
2 对石油地质的沉积特征和规律进分析
以吉林的松辽盆地为例,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家就已经对吉林松辽盆地梁家楼砂体进行了挖掘探索[2],在纯44#油井的砂四段发现了含有油砂的砂岩,这种砂岩较厚且呈现块状的特点,在这之后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砂体的成因也有了更加深度的了解,促进了后续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对梁家楼砂体特征的研究上,对这个地区的的沉积构造和岩心结构的不断分析,在原先的一些固有现象中开发了新的见解,从而对于该地区地质沉积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沉积特征的加强和巩固分析过程,可以反映出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都是从单一的构造分析转变到深入的系统分析,同样在梁家楼砂体的分析上,从对单一特征的研究中不断深入,最终可以发展为对特征的归纳总结,从而可以从这些结果中分析出规律,即形成一种系统的分析。
3 对石油地质的构造特征和规律进分析
同样在吉林松辽盆地上,对地质结构上的凹陷带与断裂背斜构造的分析也是十分典型的。在对其构造的成因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虽然当时在理论上已经得出了一套完全符合其结构成因的解释,但为了在这之中探寻形成规律,对于该地区的动力学机制等一系列探讨从未停止过。
随着对该地区地质构造的探索,在背斜构造的成因上出现了多个解释观点,即:边界断层造成、拱张造成、逆牵引造成和断层走滑分量产生花状结构造成等,这些观点的出现反应出地质结构探索的不断深入过程,思维的不断开放,从开始的几何学思维分析,逐渐拓展到利用动力学思维进行分析,如此对于结构规律的分析上可以更加全面。
4 对石油地质的油藏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
油藏的分布一直是对石油地质进行探索的重要目标,所以对于地质中油藏的含量以及分布往往会十分重视。在对吉林油藏的分析中始终贯彻着“精益求精”的概念,对于该地区的油藏分布特征从开始的“五忽”分布到后来的环状分布、相势分布及复式分布发展,对于分布的分析也从简单直观样式的分析逐渐的过渡到考虑地质成因的分析,在油藏的特征分析上完全的做到由浅入深的研究过程,如此对于规律的总结也创造了坚实的基础[3]。
在以往对油藏的传统理论研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对成藏的分布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得出其分布的特征,但在对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开展中,加上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油藏的分析也变得更加深入。在对油藏特征的深入分析中,通过越来越全面的特征分析从而总结得到油藏的分布规律,在规律的总结上利用历史数据来动态、定量的进行规划。
5 探究规律的思维方式
规律的探究是一个对事物由外至内的分析,从而达到去粗取精的过程。在地质研究上,对规律的探究有两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即综合和推论。
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实际地质的数据收集对于地质研究来说尤为重要,在有了足够的资料和数据后才能够全面地对实际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对于地质的特征分析是最基本的,然后在特征的总结上再分析规律。特征的分析好比一个“知其然”的过程,而规律的分析就是一个“知其所以然”的过程,综合不断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再综合分析是对探究规律的有效方法[4]。
在地质的研究中,会出现一些不同现象在表面上没有必然联系的情况,如果是经验尚浅的地质工作者可能就会将这样的情况忽略,不去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但在实际中,这样两个看似没有联系的因素可能会存在隐蔽的内在联系,这需要通过思维的发散能力,在地质研究中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同样也需具备一定的地质研究经验,这即是探究规律的推论思维方式,在综合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推论的思维方式要更加成熟且高效。
6 结束语
本文对于石油地质的特征与规律的区别进行了诠释,在进行石油地质的理论分析时,需尽可能多的列出地质的特征,然后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深度分析进而得出该地质的规律,这样的做法是在几十年的石油勘探工作中不断归纳总结出来的心得和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地质研究者们以更加严格谨慎的态度,对待地质勘探工作,通过资料数据的全面综合分析,打破思维的局限性,不断提高石油地质研究的效率,从而让这项工作得到更加优异的结果。
[1]邹才能,张光亚,陶士振等.全球油气勘探领域地质特征、重大发现及非常规石油地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37(2):129-145.
[2]隋风贵,宋国奇,赵乐强等.济阳坳陷陆相断陷盆地不整合的油气输导方式及性能[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34(4):44-48.
[3]程建,段铁军,倪春华等.西非科特迪瓦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 [J].石油实验地质,2013,23(3):291-295.
[4]何登发,李德生,何金有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 [J].石油学报,2013,34(2):201-218.
TE1[文献码]B
1000-405X(2015)-11-69-1
崔文潇(1990~),女,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资产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