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峰岭矿区成矿预测
2015-03-31朱瑞辰左德强叶凌
■朱瑞辰 左德强 叶凌
(江西省地矿局九〇二地质大队 江西新余 338000)
芦峰岭矿区成矿预测
■朱瑞辰 左德强 叶凌
(江西省地矿局九〇二地质大队 江西新余 338000)
芦峰岭矿区位于永丰县、宁都县接壤部位,处北武夷重要成矿带的小龙-水浆(清水塘)--南村钨锡成矿远景区中段,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已发现众多大中型钨钼矿床。本文初步总结了芦峰岭钨矿矿床特征并对其进行成矿预测,指出受多期次岩浆侵入影响,矿区内存在形成第二个"五层楼"模式钨矿床的前提条件。提出矿床成因类型为气化-高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总结了主要找矿标志是隐伏岩体与老岩体接触部位的矿化石英脉。探讨了主攻深部,兼顾浅部的找矿方向,为矿区的进一步勘查和在该区域内寻找同类型钨矿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芦峰岭钨矿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理成矿预测找矿方向
1 芦峰岭钨矿基本特征
1.1 成矿地质背景
芦峰岭矿区位于永丰县、宁都县接壤部位,勘查区面积23.71km2。 处于遂川抚州深断裂南东盘,武夷山复式背斜北西翼。处北武夷重要成矿带的小龙-水浆(清水塘)--南村钨锡成矿远景区中段。区域上出露地层以晚元古代地层为主,为一套海相碎屑岩建造;岩浆岩活动较为频繁,以燕山期多期活动的中酸性花岗岩体为主;断裂构造以北东向区域断裂为主,其次为南北向断裂构造,其两组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基本控制着区内燕山期岩浆岩的侵入、定位。
1.2 地层
区内以震旦系及晚古生代地层为主,震旦系为一套由火山质、泥砂质构成的复理石建造;经加里东运动,褶皱隆起而成为本区的基底,晚古生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于基底地层之上,从复理石建造开始,陆相泻泽泥砂质含煤建造继续,浅海碳酸盐岩建造结束,其主要分布于矿田北西角,岩性以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板岩、凝灰质千枚岩为主。
据区域资料,震旦系地层富含W、Sn、Cu、Pb、Zn、Ag等成矿元素,其中Cu、Pb、Zn、W含量是地壳克拉克值的1.5-2倍,是重熔型花岗岩富含成矿物质因素之一。
1.3 构造
彭家-上溪向斜南东翼从矿区北西侧经过,其轴部从上溪、彭家一线经过,轴向NE30°-40°,轴部及两翼地层为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凝灰质砂岩、细砂岩,南东翼又为里横垅-灵华山背斜的北西翼,向斜构造被NE向区域断层及岩体破坏,向斜不完整;里横垅-灵华山背斜北西翼从矿区南东侧经过,背斜轴部位于矿区东边,里横垅、大泊、大土楼灵华山一线,轴向北东20°-40°方向,背斜被黄陂岩体破坏,组成背斜北西翼,地层为震旦系下统下坊组凝灰质绢云母千枚岩、云母片岩及云母石英片岩,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凝灰质砂岩、细砂岩类,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20°-60°不等。
本区位于北东向罗家山、灵华山构造带与俄形-中村-小布北北东向构造-岩浆一成矿带及石马-增田-白水弧形断裂带的交汇部位,由于多次构造岩浆活动,在其间形成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近南北向、北东-南西向断裂构造,以及相应的裂隙构造。
区内北东向断裂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区内规模较大的F1断层延长大于400米。总体走向约60°左右,倾向南东,倾角68°-82°,带宽5-6米,常见平行断裂面产出的细小石英脉,断裂带角砾岩及劈理发育,局部见1.1-2.7米硅化石英脉。F1断层北部有一平行断裂,断层带宽约2米,破碎带中见云英岩化石英脉,石英脉宽1.5-10cm,密集成带,其北侧见5-10cm糜棱岩,并见1cm左右泥化,沿断裂带见产状近于水平硅化石英脉,已被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充填,形成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脉,裂面光滑呈波状弯曲,属压扭性裂隙,为矿区石英细脉带型铜钨矿(化)体的主要容矿构造,其在F3断层带中见花岗岩脉包裹含矿石英脉,并见有近水平硅化石英脉,此类石英脉未见矿化。此类断层成矿前后均有活动。该类断裂区内最为发育。
区内近南北向断裂主要发育于矿区东侧及中部,其延伸一般500-800m,宽度一般3-5m,该组断裂走向近南北,倾向东或西,倾角58-86度,该组断裂沿断裂带见细粒花岗岩脉充填,劈理发育,并见平行断裂向细小石英脉充填。
1.4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出露广泛,多为多期次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浅深部还发育有隐伏花岗岩体;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加里东期与燕山期;前者以湖坪岩体为代表,属加里东晚期第二阶段的产物,具二次活动。岩体呈岩基产出,面积约140km2,形态如梅花状,受藤田弧形构造控制,侵入于该构造之东翼,岩体北西、南东与震旦系变质岩侵入接触,岩性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燕山期为区内岩浆活动的鼎盛时期,岩浆活动以断裂构造控制为主,岩浆活动具多期次多阶段的特征,形成规模不等的岩基、岩株、岩瘤及岩脉。岩石类型颇为复杂,以酸性侵入为主,中基性侵入皆有,伴随强烈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内生金属矿。按岩浆侵入先后将燕山期岩浆活动分为早晚期,现简述:
燕山早期;以乌径岩体、黄陂岩体为代表,岩性为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具弱W、Sn、Mo、U矿化,其中第二阶段第一次侵入体(γ52-2a)岩体主要呈岩株、岩瘤状产出,是与钨锡矿化成矿密切相关的岩浆岩活动,该次侵入体主要受北东、北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体系联合控制。岩性主要为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于黄陂岩体(γ52-1b)之中,接触界面清楚,呈港湾状接触;岩体为含矿母岩,具有黑钨矿化。在区内长坑、椒斜坳地段分布。
燕山晚期:岩体多呈岩墙、岩瘤、岩滴产出,岩性为石英辉绿玢岩、石英闪长岩、花岗交长斑岩、细粒斑状花岗岩,局部有铜、钼矿化、瓷土矿化,分布在区外。
1.5 矿产
区内属合江口-中村钨(锡)远景区,矿产丰富,具近等距分布的特点。区内较大的开采矿区主要有:画眉坳、大王山、小龙钨矿等,成矿多与半隐伏花岗岩体东西向断裂构造带密切相关,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为江西省岩浆热液型有色多金属矿产地之一。
2 找矿前景分析
2.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芦峰岭矿区位于黄陂岩体北西角与震旦系变质岩接触部位,合江口-中村钨(锡)远景区内,属多类型矿化体紧密共生的矿床。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与上覆震旦系变质岩接触形成了岩体外接触带的石英脉型钨矿床及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与燕山早期岩浆岩接触形成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5)-1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