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结构模式下的经济管理实验室管理模式分析
2015-03-31徐乐乐
徐乐乐
(南京审计学院 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江苏 南京 211815)
矩阵结构模式下的经济管理实验室管理模式分析
徐乐乐
(南京审计学院 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江苏 南京 211815)
摘要:在矩阵结构模式下,经济管理实验室能够有效的解决集中型和分散型的管理模式给实验室带来的弊端,充分发挥实验室教学资源的教学效果。主要阐述当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矩阵结构模式下经济管理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总结矩阵结构在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矩阵结构模式;经济管理实验室;管理模式
0引言
实验室在现代化大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培养现代化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经济学与管理学进行互相融合转化,使得各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但是由于学校本身的性质问题,对经济管理实验室还存在一些的管理方面的弊端,导致实验资源不能进行有效利用。
1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现状
1.1集中型管理模式
集中型管理模式主要出现在才财经专业为主要的高等院校内,由于其院校的本身的特点,在学校只需要设立经济管理实验室。由于实验室管理是学校专门设立的管理机构,为了平衡各院校对实验室的需求,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和资金投入相对要多一点,对实验室的功能和实验课程进行统一安排。
集中型的管理模式具能够对实验室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实验室在使用的过程中那个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能够有效的促进学校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实验室。学校对实验室进行综合式的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实验室布局。能够有效的避免实验室的重复投资,使得实验室的建设资金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集中管理模式下对实验室的管理具有高效性,提高实验室的建设质量,对实验室的设备进型统一的管理与维护,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但是集中性的管理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由于实验室直接被学校控制,在对其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征求学校方面的同意,严重制约了管理层的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另外,由于实验室的掌控权全部集中在学校手中,使得实验室在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不利于实验室的建设。
1.2分散型管理模式
分散性的管理模式比较适合于当前的综合院校,由于学校本身除了经济管理专业之外,还存在其他的专业,如:机械工程、人文外语等[1]。这种管理方式主要针对个院系的不同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出发,在学校的管理部门指导下,对本院的各专业实验室进行规划与管理。
分散型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有效的进行教学。同时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是使学生能够在课外的时间加强实验操作,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分散性的管理模式缺点在于,难以对实验室进行统一的规划,各院系之间往往因为自身的需要对实验器材、资金、项目之间产生一定的争议。同时在实验室进行管理的同时容易使管理人员意识不到自身的管理职能,造成职位空缺或者职位重叠。除此之外,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对实验室的资源不能进行合理的利用。
2矩阵结构模式下经济管理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分析
2.1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分析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与其他的学科的实验室存在一定的差别,经济管理学的实验室主要在于模拟企业的运营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专业的特性设计模拟程序,尽可能的将企业的经济环境模拟出来,创设实践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经济管理学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使学生真实的体验企业运营环节,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方法,为企业制定适当的投资风险管理方案以及企业的业务运转流程,合理的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对企业实行科学化的管理方案。
2.2矩阵结构下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验主要是模拟现实中的企业运转方法与业务流程,学生在实验室操作计算机进行试验,由于实验的器材、实验软件、网络环境等几乎一致,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各个学生操作的数据、方法不一样。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主要类型有:多媒体教学教室;案例分析室、计算机操作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以及一些专业类型较强的实验室如: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物流实验室、营销实验室等。虽然实验室具有很多类型,但是实验室整体上的差异性不大具有一定的共享性,如:会计电算化实验室里面同样可以进行营销实验。各个实验室之间具备一定的柔性,同时具备较高的共享能力,使实验室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矩阵结构主要有两套管理系统组成,根据其管理模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纵向管理系统和横向管理系统,前者主要对企业的各项职能进行管理,后者是为了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组成的管理系统[2]。由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企业的内部和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着两种管理系统具有平衡性。矩阵型结构能够很很快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同时在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强学术的交流与沟通,对企业的各个职能之间的职权充分了解。然而在经济管理实验室中,按照不同的学校类型使用不同的矩阵结构管理模式,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分析实验室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职权管理方案,使实验室的管理方案集中型模式管理与分散型模式管理和企业中的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相结合,对实验资源充分的利用,以更好的满足专业的发展需求。
3矩阵结构模式下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实际应用
在矩阵模式下经济管理实验室主要有实验室中心主任、实验室中心副主任组成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在经济类管理实验室中主要分为4个管理步骤,分别是实验设施管理、实验软件管理、实验室按时开放、实验室维护[3]。4个步骤由4个副主任共同管理,除此之外,实验室中心副主任还应在教学过程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制定实验室相关的建设方案,管理方案,参与实验项目的开发、研究工作。同时经济管理实验室的的建立不仅仅要使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融合教学,还需要跨学科教学,多专业共享教学资源,优化教学项目,使实验室的得有充分、有效的利用。
3.1经济学、管理学有效的融合与转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一方面,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成为当前的经济管理学;另一方面,将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扩大学生的认知面,提高学生的对经济管理学科的理解程度。然而现在的人们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有了新的看法,与以往人们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看法不同。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单方面的学科掌握在参与到企业工作中存在缺陷是明显的,但是将经济学和管理学融合之后,在参与企业经济工作的同时也进行了类似的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因此具有鲜明两栖特征的学科在经济和管理两个方面共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许多的区域经济的问题就需要经济和管理学科的共同运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良好的经济管理实验室,能够加快学生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双重认识,并综合运用其效益,促进经济管理学的发展。
3.2有利于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经济管理实验室主要分为经济学、金融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通过建设实验中心以学科为中心对实验室进行整合,将各个专业需要的实验器材进行融合,深度解析学科的教学资源,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经济管理学科既有良好的综合性优点,积极的通过信息网络,以建立综合性实验室为为主要目的,将外界的新观念和新措施融合到当前的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中[4]。按照当前经济管理学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训,通过教学设备、实验内容、实验模式、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使实验室以人机操作的模式转换成为现在的实际模拟现实经济管理环境的仿真实验,是实验室的实验模式为提供课程知识点向综合性实验转型,实现综合性的专业学习。
3.3培养综合性的经济管理人才
经济管理专业并说不会纯粹的技术类专业,其中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在精神上已经达到一致,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帮助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但是,在社会上的不确定问题太多,经济管理型的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专业水平,不仅需要有充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于管理者进行沟通的同时能够体现交际、组织方面的能力。传统的经济管理的教学环境太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社会的动态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不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
4结语
矩阵结构所包含的两套独特的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各个职能之间的互相调节,还可以使各个实验室之间进行沟通与组合,很据自实验室的特点,对其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能够有效的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力度,同时加强经济学、管理学有效的融合与转型,有利于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培养综合性的经济管理人才。强化学生的个性技能培养,在经济管理实验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松林,王强,肖素萍,施卫国.高职高专分散型《毕业实习》管理模式研究[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2] 查有梁. 教学模式的矩阵结构[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 史亚利.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模式探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0).
[4] 李锦生.基于矩阵结构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8).
Analysi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laboratory
management on mode Matrix structure mode
XU Le-le
(Economic Management Experiment Center,Nanjing Audit College,Nanjing 211815, China)
(英文摘要略)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5)06-0089-03
收稿日期:2015-09-28
作者简介:徐乐乐(1976-),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审计学院助理工程师,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
DOI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