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调查报告
2015-03-31唐柳荷
唐柳荷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归根结底,人类是环境的主体,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其受意识支配的行为必然影响他赖以生存的周边环境。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直接关系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1]。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以长沙高校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抽样调查工作。开展本调查工作的目的在于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
1 基本情况
《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问卷》共25 道客观题,其中21 道单选题,4 道多选题,涉及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大学生对生态基本知识的了解、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法律意识、大学生对本土生态状况的态度及生态文明行为、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状况等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采取网络调查的形式。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93.8%;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100%。调查的对象有湖南商务职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民政职院、长沙师范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工业职院、长沙商贸旅游职院、湖南信息科技学院、湖南女子大学等10余所在长高校的大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占69.67%,大二占21%,大三占8%,大四占1.33%;男生为34.67%,女生为65.33%;71%的被调查者来自农村,29%来自城市。
2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分析
2.1 当代大学生对生态基本知识的了解状况
当问到“您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时,只有23%的大学生的选择是正确的,77%的大学生回答是错误的;对于“您对温室效应了解多少”的回答,只有23%的大学生表示“很了解”,63%的大学生表示“一般”,13.33%的大学生回答“不太了解”,0.67%的大学生回答“完全不了解”。上述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于生态基本知识的掌握与了解现状不容乐观,如“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是很了解的,但受访者中绝大部分不知道,这说明大学生对生态环境基本知识的关注远远不够。被调查者对温室效应了解状况的回答也不理想。
2.2 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现状的态度与认识
为考察当代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状态的态度与认识,调查组设计了4 道单选题和1 道多选题,统计结果如下:对于“您是否关心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表示“非常关心”和“比较关心”的分别为90人和135人,分别占比30%和45%,选择“一般”的为22.33%,表示“不关心”的仅为2.67%,无人选择“很不关心”;对于“您觉得您所处的环境中哪种生态环境破坏对您的生活影响最大”,认为“大气污染影响最大”的占42.67%,跟随其后的是“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其他污染”,分别占比23%、20%、11%、3.33%;当问到“您对当前地球的生态环境状况态度如何”时,72.33%的大学生表示“十分担忧”,16.67%的大学生表示“没什么可担忧”,11%的大学生认为“我不受害则与我无关”;关于“您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一问,绝大部分(257人,85.67%)认可“人类在保护自然的情况下,有制度、有规划地利用自然”,12%的人赞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使自然完全为人类服务”,2.33%的人赞成“人类与自然毫不相干,我们人类不要去利用它,也不要去伤害它”;对于多选题“您目前关注的生态问题有哪些”的回答,依次排序为“大气污染、严重水资源破坏、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植物遭受灭绝、土地沙漠化、其他”,分别占比85.33%、73%、71%、42.67%、40.33%、5.33%。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关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当前越来越遭受破坏的地球生态环境的现状表示担忧,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尤其对当前大气污染的生态问题最关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无节制地利用自然和破坏自然。
2.3 当代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现状
当问到“您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时候,你会意识到制造它需要砍伐很多树木吗”,回答“会”和“有时会”的分别占40.33%和42.67%,17%的被调查者回答“不会”;当问到“您使用塑料袋时,是否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很严重”时,回答“会”和“有时会”的分别占49%和37.33%,13.67%的被调查者回答“不会”;对于“您对平时的生活垃圾有分类吗”表示“有”和“偶尔有”的分别为24.67%和61.67%,13.67%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来没有”;对于“您使用一次性餐具或塑料袋吗”31.67%的大学生表示“经常用”,63.67%的大学生表示“偶尔用”,4.67%的大学生表示“从来不用”;对于“当您需要扔垃圾,但周围没有垃圾桶时会如何做”88.67%的被调查者选择“先拿着,看到垃圾桶再扔”,只有11.33%的被调查者选择“随便扔掉”。
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认识到使用一次性筷子与塑料袋对环境的破坏与严重后果,大部分大学生能做到对垃圾进行分类,不乱扔垃圾,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2.4 当代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意识现状
为考察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本问卷设计了2 道题。对于多选题“面临人们对环境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您怎么看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意义”,95%赞成“应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90.67%的大学生支持“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在于法制建设”,100%认可“执法必严,对破坏生态的行为应依法严加惩罚”,96.33%认为“关键是提高公民的文明与道德素质,增强公民生态保护的意识”,25%认为“作用不大,执行难度大”。
可见,大学生普遍赞成运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认可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认为应该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对待破坏生态的行为,应当依法严惩不贷。虽然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生态环保的法律意识,但当落实到行动上时,他们却并未表现意识与行动的一致性,当看到身边有破坏生态的行为而对方又不听劝阻时,绝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保持沉默,并不是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环境。
2.5 大学生对待本土生态环境满意状况及生态文明行为表现状况
为考察长沙高校对待本土生态环境满意状况及生态文明行为表现状况,本问卷设计了4 道题。当问到“您对我们的母亲河湘江的水质满意吗”时,未有1人表示“满意”,表示“比较满意”的为29.67%,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为66%和4.33%;当问到“您是否乐意参加到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中,为生态保护事业尽一份责任”时,70.33%的大学生表示“很愿意”,4.33%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25.34%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有安排参加也可以”;对于“您参加过保护母亲河湘江或岳麓山环境的公益活动吗”的问题,45人(占比15%)给予肯定的答案,255人(占比85%)给予否定的答案;对于“您在湘江河边或岳麓山游玩时,是否曾经有过随手丢弃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问题,66%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过”,23.33%的大学生表示“偶尔”,表示“不记得”的为6.34%,13人(占比4.33%)表示“经常”。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表现出对本土生态环境现状的不满意态度,他们乐意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等有益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中来,但遗憾的是,大学生并没有表现出与他们较强的对待本土生态环保意识相一致的行动力来,大部分并未身体力行地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少部分甚至有过在湘江河边或岳麓山名胜风景区乱扔垃圾等破坏生态的不文明行为。
2.6 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培养现状
关于“您所在的学校开设有生态或环境保护教育的课程吗”36%的被调查者表示“有”,64%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对于“您觉得学校有必要开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的课程吗”的问题,78.67%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8.3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13%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上述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课程。但现状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工作存在缺失,并非所有高校都开设了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不够,学生管理机构组织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过少,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亟待培养与提高。
3 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几点建议
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需要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主体共同努力。其一,政府和社会应广泛宣扬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宣传生态环保基本知识,在全社会努力营造生态环保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依法严加惩罚,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其二,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工作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生态环保教育专业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的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要充分发挥宣传部门、校园文化的作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宣传方式(如校园广播、报纸报刊、课堂、网络等)普及环境知识,强化大学生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生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举办各种与环境有关的活动,如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开展环境问题研讨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融入了解、服务生态环境的活动中,树立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2]。其三,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应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自我教育与培养,树立“地球是我家环保靠你我他”的观念,培养对自然生态的情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并以自己的行动感染更多人参与到生态环保事业中,进而带动提升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4 结语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得出几点简单结论:大学生对生态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他们普遍关心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对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表示担忧,在调查中积极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及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献计献策。不过,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不太理想的生态文明行为与较强的生态文明环保意识有一定的矛盾性,他们一方面能够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乐意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一份力量,但他们缺乏行动,较少参与生态环保公益活动;他们对生态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与美好的愿望,但同时,部分大学生却做出了一些破坏生态环保的不文明行为。综上述,亟待通过多条途径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步得到提高,自觉地参与生态环保实践活动,促进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
[1]石迪.贵州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1(4):43-47.
[2]唐彰新,李子涛.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4(24):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