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中的英语专业改革探究

2015-03-31姚石王玉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英美英语专业创造性

姚石,王玉明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应用型高等教育建设中的英语专业改革探究

姚石,王玉明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是对专才教育的继承和超越,以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要求。在此次改革中,英语专业应该由传统的语言文学类转向实用翻译类,这次改革的重点在于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更新,而不是课程的重新设置。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在实用翻译类人才的培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文学中“创造性误读”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灵活运用“创造性叛逆”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高等教育;创造性误读;创造性叛逆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方式和将来的就业,高等教育处在改革的紧要关头,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在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中做出的重要举措。这次高等教育改革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因为这次改革致力于解决高等教育与市场脱节的问题,确保学生学以致用,可是,这次改革对于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说却是一次挑战,因为这场改革意味着专业的重新定位和课程的重新设置。对于英语专业来说,这场改革给教师造成了尤为沉重的压力,因为很快英语学科将不作为高考科目,英语的重要性一落千丈,英语系的师生对于英语专业在就业中的前景越来越不乐观,英语专业甚至面临着生存危机,让很多英语系教师在这场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改革中显得无所适从。本文将分析改革的总体方向,提出英语专业改革的设想,并提出作为传统学术型核心课程的英美诗歌课程的具体改革方案。

1 安徽省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解读

2010年,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能够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支持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引领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 2012年,李和平、储常连和方明三位教授撰文详述了安徽省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教学改革要有新思路,“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1]。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安徽省教育厅于2013年进一步作出部署,“强力推进省级统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不断完善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上下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单位。”

安徽省高等教育改革作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走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列。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与专才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专业教育是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的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专业知识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授课方法也是比较机械的,而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高速发展的后工业时代,因此,当今的高等教育就要求教师科研带动教学。高校教师必须走出僵化的教科书,研究日新月异的新现象,并通过科研引领社会的发展,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进课堂与学生分享。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单纯地掌握课本知识,而是要强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 英语专业由语言文学向实用翻译的转型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英语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我国绝大部分小学已开设英语课,很多城市中的幼儿园也开设英语课,学生入学后的英语水平在不断上升,因此,针对学生英语技能训练的听说读写等课程就要相应地压缩,而要增加一些语言背后的文化类的课程,发展他们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于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近年来很多高校都设立了翻译专业硕士(MTI),这种应用型的专业翻译主要包括占据很大市场的商务翻译、广告翻译、新闻翻译以及影视翻译,与传统的文学翻译有诸多不同,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高校英语专业师生的共同研究。翻译专业硕士的兴起也促进了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向实用翻译的转型。

实用翻译更加强调信息的传达,往往为了追求译文在读者中的效果而打破文学翻译中“信、达、雅”标准,典型的例子就是Coca-Cola原来译为“蝌蝌啃蜡”因销量不佳,后改为“可口可乐”而大获成功。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实用翻译的对象失去了文学翻译所面对的文学经典的权威性,给译者留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译者必须深谙译入语文化,以便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译文中赋予原文第二次生命。虽然实用翻译表现出与传统的文学翻译截然不同的特点,但是实用翻译并不是完全脱离了文学翻译,而是在20世纪共同开启了新的范式。

如今,不管是实用翻译界还是文学翻译界都形成了一个共识,一致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两者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在另一个文化中赋予原作以新生。实用翻译也必须植根于两种文化的深层才能在译文中赋予原作以生命力,因此,实用翻译要以文学翻译为基础。英语专业转由英语语言文学向应用型翻译转型的重点不是改变课程设置,而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传统课程中的西方文化、英美文学特别是现当代英美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用翻译技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英美现当代诗歌有很多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很多著名的英美诗人如燕普逊和理査兹等来到中国讲学,也有很多诗人如庞德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著名垮掉派诗人斯奈德通过翻译寒山的禅诗而步入诗坛,而这些英美的现当代诗歌又影响了一批中国现当代诗人,促进了中国新诗的发展。因此,英美诗歌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锤炼学生的双语语言,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3 创造性误读、创造性叛逆与创新性人才的培育

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提出了著名的“创造性误读”概念,他指出误读不仅发生在后辈作家对前辈作家的阅读中,而且一切创造性的阅读都是误读,正如布鲁姆在《误读地图》中宣称,“阅读,……,如果是强势的阅读,总是误读。”[2]这就意味着阅读不仅是读者单方面对于信息的吸收,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对信息的再创造,因此,阅读是一个读者积极主动与文本对话的创造性过程。

继布鲁姆之后,“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提出了一个术语——‘创造性叛逆’(creativetreason),并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3]66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就有很多的例子,其中失败的例子有在中国很畅销的“白象”牌电池被译为“WhiteElephant”而失去市场;还有Poison香水根据发音被译为“百神爱”,而备受中国女士喜爱。可见,在商务翻译中,“创造性叛逆”至关重要,往往关系到企业的生命。长期以来文学翻译将创造性和叛逆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正确运用“创造性叛逆”提供了很好的典范,而“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在诗歌翻译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因为在诗歌这一独特的体裁中,高度精练的文学形式与无限丰富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译者几乎无所适从——保存了内容,却破坏了形式,照顾了形式,却又损伤了内容。”[4]137-138

庞德将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误译”为:Drawingsword,cutintowater,wateragainflows. /Raiseup,quenchsorrow,sorrowagainsorrow. 这里的译文“不像英语,这是搬中国句法”,“英语到了读不通的地步”[5]231。庞德的“直译”中省略了英语作为形合语言的虚词,只保留了传达意象的实词,在英语读者中创造了一种陌生化的美学效果,形成了现代主义诗歌断裂隽永的特点。因此,“翻译”对于庞德来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动,是过去与现在之间相互影响的生动交涉。罗伯特·弗罗斯特曾经说过,“诗意就是在翻译中所丢失的那部分”。庞德的观点与他相反:他希望挖掘诗意中“坚不可摧”的部分,在翻译中不会丢失的那部分。

从布鲁姆的“创造性误读”到埃斯卡皮的“创造性叛逆”再到庞德的“创造性误译”实践都凸显了创新的重要性,然而,三者都强调对于传统的学习在创新中的必要性。创新离不开传统,任何创新都是立足于传统的创新,脱离传统的创新往往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要打破固守传统的守旧主义,也要防止抛弃传统的激进主义,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厚今薄古”的原则,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让传统的经典在课堂上焕发生机,让经典作家成为陪伴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指导今天的社会实践。

高等教育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改革并不是对传统学科的抛弃,而是以传统学科为基础,集传统学科的智慧研究现代的新问题,推陈出新,培养把握时代潮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这场改革对于高校教师的挑战在于要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不能将科研仅仅停留在学术问题本身,而应将学术研究中的老问题与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起来,集先贤的智慧解决新的问题,并将研究的成果带进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完全抛开传统课程,重新设置应用型的新课程,高等教育必然会蜕变成失去根基的技能培训。只有植根于传统学科才能提高发现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高等教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创新性人才,而不是被动的追随时代潮流,只能培养出落后于时代的技工。

[1] 李和平,储常连,方明. 转型提升,科学构建地方应用型高度教育体系[J]. 中国高度教育,2012(1): 12-14.

[2]Bloom,Harold.AMapofMisreading[M].OxfordUniversityPress, 1975.

[3] 谢天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4] 谢天振. 译介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 赵毅衡. 远游的诗神[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

[6]Litz,WaltonA.EzraPoundT.S.Eliot[C]//ColumbiaLiteraryHistoryoftheUnitedStatesEmoryElliot:ColumbiaUniversityPress, 1988.

(责任校对 王小飞)

20141124

2013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zy021);2010年安徽省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00286); 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质量工程项目

姚石(1978-),男,安徽庐江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5.033

G642

A

1674-5884(2015)05-0107-03

猜你喜欢

英美英语专业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