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实务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2015-03-3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龚先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案主助学金社工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龚先红

一、引言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忙于生计很少与孩子沟通,两代人的价值观相差较大,关系比较疏离。随着中国离婚率的升高,一些孩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加之信息时代电子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加大,大学生将面临更多成长危机,也将遇到一些心理问题。例如大学适应能力、恋爱情感、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高校学生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需要选择新的工作方法来迎接挑战。本文主要以一个案例来展现学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理论、方法、技巧来介入高校学生困境,帮助其解决心理危机等问题,促进学生与学校、家庭、同学的关系,为学生健全人格提供专业服务,并以此说明社会工作实务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成效。

二、个案介入

1.接案报告

(1)案主基本资料。孙某,女,20岁,系长沙某高校大二学生。家住郊区,经济条件不太好,性格内向,穿着、能力、见识都不如室友同学,因此产生了处处不如人的消极心理。但自尊心很强,不满足现状,想通过努力学习来展现自己。案主随离异母亲生活,其母因婚姻失败,认为自己不受丈夫喜欢,所以有自卑心理。平时话不多,与女儿交流也很少,在市里一家服装厂打工,月收入2000多元。因学杂费很高,母女俩生活拮据,但因面子问题,案主没有申请助学金。案主父亲再婚生有一子,按约定承担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很少看望女儿,也很少交流。大一暑假期间,案主在某酒店打工,看见一年纪较大的保安主管,认为像父亲,比父亲更英俊,便暗暗喜欢上了这位父辈,但对方不清楚。开学后的一次画展活动中,同年级的一男生对案主心生爱慕,案主答应了男生的追求。可她时常想起酒店的主管,对男朋友时冷时热,男方觉得她难以琢磨,提出分手。案主很伤心,觉得自己没用,便留下一封遗书失踪了,学校教师同学还有家长找了她三天,最后她自己返校了,说是想再最后看一眼妈妈。经教师劝导,虽暂时放弃了轻生念头,但情绪不好、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根据此情况,教师请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解决产生的问题。

(2)案主基本状况。健康状况一般,情绪很低落,觉得孤单无助。无精神病纪录,但案主的奶奶有精神病史,有自杀行为倾向纪录。案主目前无经济收入,其经济来源主要是妈妈的工资、父亲每年给的学费和生活费,随着物价上涨、学费等支出变高,家庭经济越来越紧张。

2.预估

(1)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有机体或有生命力的系统和其他所处环境间维持着持续且交流的关系。人和所处的环境也被视为相互依赖且彼此辅助的一个整体,人和环境在这个整体里,互为对方进行持续的改变和塑造。人具有高度发展的认知能力,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环境也要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环境系统影响人类行为,它包含四个子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及宏观系统,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问题或困境的产生不是由个人造成的,其与相关的系统人员、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通过生态系统的分析能够呈现出案主与各环境要素的交流状况。在本案中孙某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个人系统、学校系统和家庭系统。

通过社工与案主接触以及走访案主的教师、同学,并与其父母访谈后了解到:

案主的个人系统:人际交往方面,从不主动与人交流,只有当别人问她时才会与同学说话;从不与同学说起自己的事情,让大家觉得不易交流,所以没有交心的好朋友。学习方面,案主能跟上学习进度,但不重视能力的培养,也没当过班干部等,在学校和班级里属于默默无闻的类型。生活方面,案主很朴素,不会化妆打扮,除了学习,其他方面都不如室友。因此,男朋友才会要分手,父亲也不喜欢。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却不申请助学金,觉得低人一等,怕同学看不起。

案主家庭系统: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上班早出晚归,从没有认真与女儿交流过,更没有关心过女儿的心里想法。父亲再婚后生有一子,除了给钱,基本没有管过案主,偶尔来看一次,但不会交流太久。

学校系统:案主家庭经济困难,但没申请过助学金,教师对此也没多过问。与同学关系比较淡漠,没有一个关系密切的同学朋友,案主常常形单影只,缺乏朋友、同学间的支持。

(2)问题预估与成因分析

生理上:案主因失恋产生了轻生念头,险些酿成悲剧,且案主的情绪不太稳定,仍然闷闷不乐。加上案主的祖母有精神病史,因此,案主需要一次精神鉴定。

心理上:案主有自杀倾向,加之性格问题,可能患抑郁症,有必要带案主做一个心理评估。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较重,家庭条件一般是其产生轻生念头的直接原因。正是由于家庭的经济情况,案主才会产生地位和等级差别的想法,不能与同学和朋友保持较好的交流和沟通,加之缺少父爱,导致产生恋父情结。另外,案主的认知存在问题,过分贬低自己,认为贫困就低人一等,长相一般就遭男友嫌弃。

3.计划

(1)服务目标

根据案主的问题与现状,社会工作者经与案主讨论一起定下了服务目标。

短期目标:认识到自杀是对自己和父母不负责任的表现,消除自杀想法;鼓励申请学校贫困生专项补贴和国家助学金,解决经济压力;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增强与他人接触的勇气和能力,鼓励尝试结交一些新朋友,学会融入集体和社会。

长期目标:正确、客观地认识和对待事物,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缓解抑郁情绪,以正面的信念看待生活问题。

(2)服务计划

第一,理论基础。危机干预理论,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本案案主是在成长过程失恋伤心致情绪不稳,再加上其他的压力和问题,以致有自杀倾向。

认知行为理论,这是以人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关注焦点的理论,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人的行为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对成长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估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而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的认知和情绪。因此,认知在行为修正上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第二,具体计划。确保案主孙某的安全。生命的珍贵就在于它的不可逆性,案主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不够,社工应对其进行生命情感教育,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在确定案主已从思想上放弃轻生念头并从根本上解决其危机前,可请父母来校陪读一段时间,注意观察和保护案主,防止案主因冲动而再次做出傻事。

与案主面谈,每个人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可能一样,有好有坏,要让案主认识到经济困难并不代表低人一等,申请助学金也不是丢人的事,这是国家的利好政策。与学校领导和老师协商,为案主争取补助,缓解其在经济上的困难。

学习方面,案主表现很好,专业成绩不错。社工要帮助案主发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与老师同学沟通,请他们多鼓励案主,实事求是地赞美她,帮助案主树立自信。并让案主反思,让她意识到在能力方面有欠缺,需要加强锻炼。

4.介入

(1)安全问题。因案主祖母有精神病史,案主有自杀倾向,在征得案主及其父母的同意后,带案主到湖南省某脑科医院进行检查,案主暂时无精神疾病。经心理专家诊断,案主有轻度抑郁,要辅以一定的药物治疗。社工提醒案主按时服药。

与案主面谈,用心聆听她的倾诉,让其表达心中的苦闷以舒缓案主紧张和伤心的情绪。和案主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让其认识到因失恋就把自己定为“没用”是错误的。经过三次左右的面谈后,案主能认识到自己选择轻生是冲动且不明智的。

(2)经济困难问题。社工把国家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有关文件找出来,跟案主一起学习国家政策,查阅资料,了解全国每年获资助的大学生人数,请已成功申请助学金的同学与案主交流,让她改变申请助学金就低人一等的观念,让她能主动申请来年的助学金。

(3)社工与辅导员、专业老师和同学访谈,请求他们支持,与案主多交流。有合适案主的比赛推荐她,有集体活动时邀请她,让案主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案主在教师的推荐下参加了一次市里的绘画比赛并获得三等奖,教师和同学都对其表示祝贺,案主感受到同学的关爱,在提升自信的同时也拉近了与同学老师间的距离,慢慢变得开朗快乐。

(4)加强案主与父母的联系,一方面,劝导其父母要共同关注女儿,放下怨恨,协商解决问题,对其母亲要进行一些辅导,学会与女儿交流谈心,并强调不在女儿面前抱怨父亲。要求其父亲至少每周看望女儿一次,与其谈心、吃饭,让案主从父母的关心中感受到爱。在其母亲不再抱怨父亲,父亲也常看望自己的日子里,其情绪明显好转,在社工的鼓励下,案主周末主动提出去父亲家教弟弟画画,和父亲聊学校的事,与继母保持较亲近的关系,笑容也多起来。

5.评估、结案和跟进

通过案主的努力,她在心理、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本次服务中,社工用个案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尝试以生态系统理论、危机干预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来指导介入案主的危机,对案主的帮助很大。社工在走访、面谈、辅导以及收集背景资料、商讨介入计划、争取资源支持等一系列地方式方法中,自始至终都秉持尊重、接纳、自决等专业价值。

由于短期目标达成,长期目标在行进中,社工准备结案。首先与案主一起回顾整个过程,案主有了很清楚的认识,表示一定积极生活,与同学保持好的关系,学习会更努力。但案主仍存在矛盾心理,担心结案后不能得到社工的指导,自己以后会做不好,社工鼓励她要相信自己,并按照既有的方法来完成目标。

目前,案主顺利完成大二学习和考试,已回家过暑假。在父亲的支持下,她准备在父亲的小区里开一个小画室做家教,既锻炼能力,也能赚取生活费。

三、总结与反思

在本案例中,社工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危机干预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为案主提供服务,及时进行危机干预,确保安全。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始终尊重接纳案主,并引导案主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案主掌握自助能力。案主出现问题不能只找其个人内部原因,要全面整体地看待其生态系统,整合资源,寻求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

在结案时,案主有不舍和矛盾心理,这是社工在服务过程中参与太多,未最大限度调动案主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结果之一。因此,社工要牢记在介入服务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只是使能者、倡导者、联系人,主体永远都是案主自己。

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有心理问题、生活学习困境的学生也逐渐增多,在高校开展社会工作非常有必要。目前一些高校依托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已经积极地开展高校社会工作,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推广。

[1]阿斯福德等.王宏亮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许思安.青少年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70

[3]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案主助学金社工
青春社工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个案:发挥“家一校一社”联动作用实现全方位的关注与支援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郁南县
怀集县
社工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