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文化堕距”弥合机制研究
——以苏南为例

2015-03-31张鸣年

大连干部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村镇城镇化乡镇

张鸣年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行政学教研室, 江苏 无锡 214086)

“文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文化堕距”弥合机制研究
——以苏南为例

张鸣年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行政学教研室, 江苏 无锡 214086)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迁。由于变迁过程的不平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裂。这种断裂的不断拉大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从 “文化堕距”理论出发,深入分析“文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 “文化堕距”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探索弥合 “文化堕距”的机制,对于促进文化城镇化均衡发展,着力推进村镇文化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城镇化;文化堕距;弥合机制

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在其 《社会变迁》一书中提出 “文化堕距” (culturelag)概念。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主要是文化的变迁。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他指出,物质文化十分活跃,其变迁总是要 “快半拍”,其变化速度往往快于精神文化,所以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就会产生距离,这种现象就是 “文化堕距”。为消弭这个 “堕距”,奥格本将精神文化称为适应文化。也就是说,物质文化变迁后,精神文化做出适时调整,跟进物质文化的变迁,当两者相协调后,最终形成推动人类社会变迁的合力[1]。

在苏南的城镇化率达到73.5%的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再造的过程,更直接地说,就是进行 “文化城镇化”建设。 “文化城镇化”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以文化为先导,并以文化理念作为城镇规划、建设、经营的价值评判导向,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地位的过程。不可否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对文化的传承考虑不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城镇化建设与乡土及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断裂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基于此,以全国城镇化建设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为样本,探索文化城镇化背景下 “文化堕距”弥合机制很有价值。

一、“文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 “文化堕距”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镇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迁。由于变迁过程的不平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裂。这种断裂的不断拉大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只有在这种断裂中寻找资源,探求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相对接的因素,把 “文化堕距”缩小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实现城镇文化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考察断裂的诱因,应该是多方面现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政府政策实施的经济偏好

乡镇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在感情和倾向上存在着多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非物质文化建设的现象。各级乡镇领导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经济工作领域,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够为乡镇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于是,乡镇文化建设被放在经济发展之后,甚至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二)实权官员文化意识的淡漠

很长一段时期里,对官员政绩考核人为设置了许多指标,由于指标设置的静态性、当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有些官员已经意识到了一些指标的不科学性并对解决现实问题产生了困扰,然而,在刚性政绩目标考核驱使下,地方政府依然愿意将资金投向政绩工程、门面工程,以致严重过剩也在所不惜,而对符合农民实际需求,与日常生活接近的乡镇公共产品的供给意愿却不强,以至于一些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这种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妨碍了乡镇文化的发展,有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有的年久失修,导致乡镇文化领域里出现了主流文化不能牢牢占领乡镇文化市场,不健康的文化却在蔓延等现象,对乡镇社会和文化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城市强势文化的移植导致乡镇居民文化建设参与的迷茫

在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式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较大的城乡差别,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与乡镇文化发展脱节,城市人瞧不起乡镇人,乡镇人不明白城市人,造成两种文化理解与交流上的 “鸿沟”;另一方面,城市文化作为强势文化,以一种外源性的文化形态,进入乡民的生活,由于这种移植文化是一种脱离了乡村社会时空场域,外在于农村的文化生活,是一种 “他性”的文化,又使农民产生了与自身经济发展相异的文化,很难形成亲和性,乡民们自然在对其选择和认同上有所偏离,在盲目地模仿城市生活的过程中,既丢弃了自身文化特点又找不到新的文化根基。这就不难理解,尽管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一新,但却出现了无人光顾的图书馆、冷清的露天电影、没有意思的电视节目,等等。这是以现代化标签的文化传播工具在乡村社会没有市场的缘由[2]。

(四)村镇基础教育的相对落后

乡镇教育水平低下,影响了乡镇文化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乡镇的教育资源、教育设施还不健全,乡民教育水平低,接受教育的机会还不平等,使得乡民群体中的知识分子少,而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又不愿意下乡,于是,全国4.97亿乡镇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2%,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乡镇。同时,教育的高消费又使得广大农民望而却步,许多人家让孩子念完初中、高中就不错了,大学免谈。科学的缺乏更加深了思想的贫瘠、文化的落后。即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乡镇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依旧贫困,科技依然滞后,鲜有改变。许多乡镇孩子千辛万苦上了大学,也只是以此为跳板为官为仕,毕业后大都去城市工作,很少有回到乡镇的,更不用说城里人愿意下乡了。这些成为了乡镇文化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成为口号与侈谈的危险。

二、“文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 “文化堕距”弥合机制建设

各地村镇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日趋旺盛,村镇文化建设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空间。这是文化建设的发展机遇。从发达地区文化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来看,文化城镇化均衡发展的背后,一定有较为均衡的力量格局,是政府、市场机制和社会三方博弈的结果[3]。对于文化城镇化的未来,也应期待社会力量更广泛的参与。各地要从建设长效机制入手,以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进一步深入推进村镇文化建设,建立起良好而完善的机制,着力推进村镇文化繁荣,才有可能达成某种真正的平衡与和谐, “文化堕距”才能得到切实的弥合。

(一)稳定有效的文化建设导向性机制

明晰城镇文化建设导向性的发展新理念,并渗入社会各方灵魂深处,这是弥合 “文化堕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城镇文化建设导向机制建设的责任主要在各级党委政府,但在具体落实时,要把重点放在普通群众身上,因为建设的主体主要应依靠广大普通群众。要充分寻找职能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共识点,开展工作,以获得文化建设的成效。

1.因地制宜修正城镇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文化建设是支撑千秋大业之事的基础,而规划是引导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与蓝本。目前,各城镇政府几乎都一厢情愿找外在权威机构做出了各种规划,在此基础上,各地方党委政府要转变思维,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意见,了解他们对文化的实际需求,适度调整已有的规划目标和政策意见。对群众急需的文化设施,该补的补,该重建的重建,决不能含糊,也不容许迟疑。修订后的规划除张榜公布外,还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恳谈会等形式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定稿,作为村镇以后若干年发展的蓝本,任何人不得轻易改动。

2.加强监督协调,切实保障规划实施和政策落实。规划是法律,规划是未来。规划的设施是全社会的事情,它容不得某一种权力狂妄的任性,也不容许某种势力单方面的亵渎,一定要保证它的权威稳定性。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城镇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宣传部门要俯下身段,抓好政策调节,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文联、科协、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群众性文化团体要积极主动组织开展活动,广大百姓群众要严格监督,形成各尽其职,乡镇、村联动发展,共同推进城镇文化建设的新格局,切实保证已定规划和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与实施。

(二)扎实良好的文化活动运作与培育机制

文化活动的多寡可以直接导致一地文化繁荣与否。良好的文化活动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爱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给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和启迪,其价值是无限的。精美的文化活动是消除 “文化堕距”的重要粘合,是凸显城镇活力的旗帜。文化活动需要培育,而培育的目的是为了运作。文化活动在运作中得到普及、培育,从而不断得到提升。

运作与培育机制建设需要处理好 “送”与“种”的关系。 “送”是单向的权宜之举,常常有一厢情愿之嫌,而 “种”才是长远的根本之策。要加强对城镇自办文化的扶持,积极鼓励民办文化的健康发展,提高城镇自办文化的能力。

1.改进专业团队下基层、进城市演出补贴方式,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要鼓励城市地方戏曲专业团队送戏下乡与乡镇文艺团队进城演出,可采取演一场补一场,多演多补,少演少补的方式,放水养鱼,激励专业团队为城乡群众提供精美的文化服务。整合城乡电影放映资源,以城市社区、乡镇、中心村为基础,形成新型电影发行放映体系。要特别注意村镇观众特点,多放映适合村镇题材的电影。

2.扶持各类民间文化协会,多元化带动城镇文化事业发展。目前城市文化协会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已向城郊渗透,一些中心乡镇开始仿效。要多鼓励,多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建立鼓励扶持城镇文艺创作和生产的奖励制度。加大对适合城镇群众需要的优秀作品的扶持,鼓励贴近生活﹑贴近基层群众的文艺创作,推动城镇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要通过经费补助﹑培训引导﹑信息服务﹑指导管理等措施,规范民间文化协会活动,调动民间协会投身城镇文化事业的积极性,让群众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活动扎下根来。

3.共建帮扶,开辟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渠道,确保村镇文化建设发展平衡。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管理模式,建设城乡一体图书配送体系。由市图书馆和各县市 (区)图书馆在乡镇、中心村设立图书馆,延伸图书馆服务功能,扩大服务半径,让城市公共阅读资源覆盖村镇,以改变现在村镇图书室藏书少﹑更新慢﹑缺乏吸引力的被动局面,满足农村读者需求。建立管理一体化的乡镇文化中心和村级文化分站,以中心带分站,统一管理,全面结合﹑协调发展。对人口较少的村庄设置流动文化站,有的放矢地提供文化活动产品。要将村镇文化扶贫工作纳入 “奔小康工程”,可借鉴教育消费券经验,为农村贫困家庭发行文化消费券。进一步采取 “彩虹行动” “手拉手” “文化结对扶贫”等多种方式,确保欠富裕乡村和低收入农户也能享受到公益文化服务。

(三)稳定多元的投入与资源优化利用机制

资金的投入是加强文化建设,弥合 “文化堕距”的物质基础。

1.加大投入力度。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要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要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镇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农村文化人才培训,鼓励补贴自办农民文化大院,实现村镇文化事业经常性投入与城市经常性文化投入逐步接轨,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还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扶持村镇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开展。要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的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村镇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改变当前村镇文化阵地萎缩、活动不足的状况。

2.整合好文化阵地资源。为弥合 “文化堕距”,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村镇会议室、农民科技学校、乡村党校等实行优化配置、综合利用;要大力通过各种各类活动的实施,整合利用好各种资源,实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3.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不断加大文化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每年,各村镇要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发,将文化建设投入纳入预算,确保文化建设发展必需的资金;另外,财政积极发挥协调作用,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单位自筹资金、个人投资等投向文化建设之中,不断拓宽农村文化建设筹资渠道。落实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随财政收入增长逐年提高的目标,形成文化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

(四) “用得上” “留得住”的人才支撑与保障机制

村镇文化工作队伍的稳定,文化工作人才的吸取是村镇文化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现在许多地方一提到发展文化,就讲没有人才。其实,这是对身边人才的漠视,甚或至于是用人者自身的偏狭使然。大家熟知 “上 (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的故事,唐太宗的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讲的虽然是政治人才的获得,其实是对用人一般规律的洞悉,他告诉世人,人才是有的,就在当代,就在身边。乡镇文化建设在人才支撑上,要以乡镇普通群众为主体,建立 “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新机制;要充分发挥乡镇普通群众的主体作用,培育村镇文化乡土人才,通过引导乡镇普通群众自办业余文化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为村镇居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构建村镇公共文化服务内生长效机制。

1.积极探索村镇文化人才培训新机制。村镇文化人才的解决,根本之策在于要重视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各地文化部门每年要列出村镇文艺人才培训计划,由财政拨出培训专项经费,组织对村镇文化工作者专业培训,提高在编人员艺术素养和工作能力。从幼儿园、中小学抓起,开设本土文化文艺课,教育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派出文化专业团体和院校的干部、艺员和教师、学生不定期到村镇学校,担任文化文艺工作编外指导员,为村镇文化工作的提升实施现场指导,培养本土文化后备人才。利用现有文化系统人才资源,采取请进来教、沉下去学等上下联动的办法,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和民间业余文艺团体、民间文化大户的辅导,广泛培训基层文艺骨干。实施村镇文化志愿者行动,组织愿意去村镇的志愿者到村镇开展文化辅导、文化活动等工作,填补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缺项。要把培训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中,以市、县 (区)文化馆、图书馆和现有的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加强村镇文化专干、村镇实用人才以及村镇各类文艺工作者的培训工作。通过排练、演出、办班、展览、交流、大赛等形式,培训民间文艺团体、文化大户和文艺爱好者,不断壮大村镇文化骨干队伍。

2.完善村镇文化人才管理机制。理顺文化专干管理体制,按现有编制,齐装满员,固定人员,解决历史遗留的文化专干身份和待遇问题,出现减员就要及时补充,同时避免兼职充数现象,确保文化工作有人做;同时,对文化专干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归文化行政部门调配使用,以文化部门为主、乡镇政府为辅进行管理、调动和考核。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考核,为之评定职称。对村镇急需的既有专业知识,又能抓文化项目、运作文化项目的人才,可以多渠道引进和有重点地培养,通过关键人才带动村镇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特别要善于选拔一批大学生村官从事村镇文化组织和管理工作。同时,在现有编制不够的情况下,借鉴聘用合同工方式,从专业艺术学校的毕业生中聘用非事业固定编制的毕业生加入村镇文化工作队伍,工作几年后有编可转为正式编制,以稳定被聘人员情绪,调动工作积极性,满足村镇文化建设人才需要。

3.加强人才储备选拔,让各类文化人才能才尽其用。各级文化部门要加强衔接,将那些懂文化、爱文化的人才汇集起来,建立人才信息库和人才艺术档案,动态了解文化人才,并创造条件,指导和规范镇村实用文化人才职称评定工作。在掌握第一手人才信息的基础上,在当地报纸和电视中设村镇文化人才展示专栏 (题),一方面向全社会推介村镇文化艺术人才,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人才宣传当地的文化传统、艺术门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村镇文化人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村镇文化建设,利用社会力量组织村镇文化人才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和拓展村镇文化人才开展活动的领域。

(五)合理的考评监督促进机制

扎实做好村镇基础文化工作,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落实,必须以考评监督为抓手,用制度作保证,确保组织实施。

1.强化工作考核。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促进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要建立文化站工作责任制,每年年初,文化站作为牵头单位,协调本乡镇群众性各文体协会、文体组织及文体积极分子、普通群众代表,制定全年文化工作计划,在本行政区域内张榜公布,限定时间,向群众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交党委政府发文执行,并以此工作计划作为平时及年终考核的标准。将文化投入作为乡镇 (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村 (社区)文化活动室考核评比的主要指标之一,切实保证文化工作有阵地、有队伍、有经费、有活动、有实绩,尽快形成市 (市区)——乡镇 (街道)——村 (社区)三级考核激励机制。

2.实施日常监督。从党委政府角度,要建立由宣传部分管领导、专家指导团、部门机关科室负责人等组成的督查促进机制,定期进行文化工作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与工作考核挂钩,确保文化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那些挤占、挪用文化站、房等文化设施或重建轻用,只建不管的行为都要列入处理措施,确保农村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

3.推动 “一创三评”。加大 “文化示范乡镇”活动创建力度,扩大宣传效应,以创建促发展。积极开展评 “优秀农村活动室” “优秀农村文化工作者” “先进农村文化活动协会”的 “三评”活动,通过 “三评”调动村级组织和农村文化活动骨干的工作热情,带动农村文化建设。

[1][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76.

[2]陈雯.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审思 [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5).

[3]程东金.城市文化:城镇化的灵魂——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问题”研讨会纪要 [J].文化纵横,2013(4).

[责任编辑:于洋]

G123

A

1671-6183(2015)06-0046-05

2015-05-20

本文系2014年度全省党校系统调研立项课题 (项目编号:XT1406) “苏南 ‘文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 ‘文化堕距’弥合机制研究”成果。

张鸣年 (1962-),男,汉族,安徽天长人,中共无锡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文化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村镇城镇化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家乡的城镇化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