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筛选的原则*
2015-03-31许庆如
●许庆如
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筛选的原则*
●许庆如
中小学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担当着重要使命。推进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现有课程体系需把握四项原则,即在内容广度上体现出丰富性,内容深度上具有基础性,内容编排上呈现序列性,在内容与现有课程体系结合上增强灵活性。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建构;课程;乡土教育
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当前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部署。中小学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担当着重要使命。推进中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目前,虽有《纲要》进行总体指导,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具体选择与编排依然需要进一步探讨。鉴于此,本文将尝试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建构的原则进行分析。
一、内容选择应重视丰富性
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了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拥有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长期延续和发展而未曾中断的古老文化。当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应本着兼容并包、择善而从的编排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丰富性。在具体内容的编选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以下方面。
第一,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兼收各家学说精华。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实施以后,儒学一直被历代中央集权制帝国尊为国学,儒学经典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并非仅仅包括儒家文化。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走向丰富和多元的。自先秦时期即有与儒家文化争奇斗艳的诸子百家文化,至魏晋南北朝又有长期与儒学相互激荡的佛、道、玄学文化。其实,长期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学思想本身也在不断融合各家文化的基础上向前推进。诸如,代表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第三阶段的宋明理学即是在广泛吸收佛家、道家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当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在合理甄选儒家经典的同时,兼取其他各家学说之精粹。
第二,以人文文化为主,兼及科技艺术文化。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形成了以传统伦理道德、文学、史学、哲学为主体的人文文化。伦理道德方面,建立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方式和家国一体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基础上的传统伦理道德,不仅是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准绳,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文学方面,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杂剧与明清小说,绵延不断的文脉凸显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历史传统的民族,正如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所言:“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惟最发达。”[1]在古代史学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来了众多秉笔直书的史家与浩如烟海的史籍。这些历史典籍曾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过经世致用的重要作用,当今,已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源远流长,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人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问题的看法,可谓把握中华文化精髓的必读之书。博大精深的人文文化长期以来通过学校教育等路径传承,较易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同样为中华文明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科技与艺术文化亦不应被忽视。中国古代先民在天文、数学、医学等多个部门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科技文化不仅包括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成就,同时也应包括以《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著作。另外,中国历史上还形成了包括书法、绘画、建筑、雕塑、音乐、戏曲等多个门类的艺术文化。这些科技与艺术文化同样是值得当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内容。
第三,融合多民族文化,汇通中西文化。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经过长期汇聚融合而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回顾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国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原因很多,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由多民族形成统一的国家,华夏/汉族起了主干作用,其他各民族也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同样,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也是在汉族与其他各民族在相互融汇与渗透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应包括汉族文化,也应包括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历史上,中国文化不仅融合了疆域内各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且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与交往过程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3]从而,大大增强了中华文化自身的内涵与生命力。在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开放的胸襟和宽广的视野,充分编选包容不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多元内容,培育具有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第四,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范围并非仅限于古代。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华传统文化也在不断顺应时代而发展更新,从而形成了传统文化的新样态。近代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强烈忧患意识与积极进取精神等诸多方面的新内容,同样应该纳入当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畴。当今,在不断更新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还应结合时代精神,“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4]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这一讲话精神,也是传统文化传承者需要肩负的历史重任。
二、内容深度的基础性
中小学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特征。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征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理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此阶段的教育的目标在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一阶段课程内容设计的难度应把握在基础层面。同样,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也应定位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传统文化素养,其内容选择需体现出基础性。
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呢?中国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积累下来了丰富的经验,当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可从古代教育中汲取宝贵的教育智慧。古代学制中一般将学生的学业程度分成大学和小学两个阶段。另外,还有关于蒙学的论述。《辞海》中对于蒙学的解释为:“中国旧时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伦理道德教育。宋代以后教材一般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求》、《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5]应该说,蒙学大致对应于儿童启蒙阶段的教育。从其学习内容及学习年限规定中即可看出,古代的蒙学与小学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而在古代关于小学与大学教育的论述中,朱熹的观点尤具代表性。
朱熹在总结前人的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将一个人的教育分为8岁至15岁的小学教育阶段和15岁以上的大学教育阶段。正如他在《大学章句序》中所言,“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如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6]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任务在于培养“圣贤坯璞”,其教育内容应该以“教事”为主。他希望小学教育阶段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的行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而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则以穷理为主要任务,学会修己治人之道。为了使儿童的学习有章可循,朱熹还创立了以《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行为习惯的方法。例如,《童蒙须知》中,在儿童的生活习惯方面,规定“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7]又如在学习习惯方面,要求“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7]这些规定对于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皆有很多可取之处,当今,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亦应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应让他们学会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习惯和言行一致的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前途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在关键时刻,能自觉做出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选择。
朱熹对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在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古人同样积累了不少经验。龙启瑞在写于1874年的《家塾课程》中指出,十五六岁以下的童子,“大约以看读写作四字为提纲;读熟书(经类及《文选》、《古文词类撰》)以沃其义理之根,看生书(史类)以扩其通变之趣,写字以观其用心之静躁,作文以验其养气之浅深:四者具而学生基业始立,甚少慝志亦甚少遁情矣(初上学者,先作读写两字功课为要)。”[8]认为读经书、看史书、写字、作文是小学生的学业基础,并将这四项作为小学教育阶段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任务。今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同样需要从以上四个方面着力。然而,在有限的时间内,何以精选各项内容的基础部分呢?对此,徐复观先生的建议很值得参考,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有‘统’的文化,……而此有统底文化的根源便是‘经’。……至于一般读经问题,我认为在小学中应有若干经的故事,……再将论、孟、学、庸、《礼记》、《诗经》中精选若干,……如此,则学生之负担不加重,而经之大义微言,亦略可窥其大概。”[9]这一观点总结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提出了可供操作的量化标准。在中小学传统文化知识教育方面,应首先选择基本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包括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为代表的蒙学经典,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学经典,以及以《老子》、《庄子》、《墨子》、《孙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经典。其次,应结合各科教学计划合理选择古代诗词及中华文明史的相关内容。再次,在基本技能方面,应妥善安排书法、各民族艺术、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循序渐进的引领学生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之情。
三、内容编排的序列化
自六七岁的童蒙至十七八岁的青少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跨度长达十多年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应根据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自身特征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统筹规划、有序编排,力求“探寻本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之间的最佳结合方”,[10]形成一个由浅入深、前后连贯的知识体系。
回首古代教育,在《三字经》中,作者对学子从开蒙到大学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次第进行了整体规划。所谓,“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11]作者认为,儿童启蒙教育阶段,需先接受孝悌礼义方面的道德教育,然后才开始训诂、句读等各种知识的学习。接下来学习的大致顺序是《孝经》、四书、五经、诸子经典、历史类著作。这一整体规划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各级学校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当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该从古代蒙学读物开始学起,然后,由易到难逐渐深入学习儒家的四书五经及诸子经典。
古代教育的次第安排为当代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的序列编排提供了参考,近些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序列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2012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这套教材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孙子兵法》、《古文观止》、《道德经》等十二部经典为核心,同时将传统历法与节日、茶文化、传统音乐欣赏、传统书法等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和艺术的精华内容都纳入其不同年段的教材中。该教材的出版,为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系统的教材资源。然而,综观这套教材,虽然其中兼及传统民俗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内容,但仍是以国学经典为主。因此,中小学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还应该同时考虑传统文化其他各项内容如何系统有序的展开。例如,书法教育应是贯穿中小学所有学段的,如何循序渐进的在中小学展开还需进行具体设计。2013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中小学有序开展书法教育提供了指导性方针。诸如,硬笔学习的目标与内容中规定,“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逐步提高书写速度。小学高年级,运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时,力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12]这些规定为中小学书法课程的内容设计进行了很好的引领。为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推行,如有可能,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对优秀传统文化各项内容的具体推行颁布一定的指导性意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系列教材及不同层次的普及读物。各中小学也应在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各项内容的序列化推进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设计除考虑按各项内容本身的逻辑由浅入深、分类递进外,其编排形式也应契合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以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小学低年级的蒙学教育内容编排可配合图片、动漫、故事,并可有针对性的设计游戏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小学高年级,除在内容上保持生动活泼外,还可通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引领学生接触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世界。中学阶段可逐渐通过欣赏音乐会、美术作品等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着重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论题供学生思考和辩论,以使他们逐渐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四、内容编选的灵活性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课程分成不同的类型。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现有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其内容设计如何与不同类型的课程相融合。
首先,与现有学科课程内容妥帖相融。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可以有不同的模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有的相关学科课程。《纲要》中指出,“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13]这一规定为各学科增强传统文化内容指明了方向。中小学各科课程的内容体系不同,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各科的方式亦有所差异。在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可直接增加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而在地理、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类课程中,则应结合教学内容更为灵活的渗透传统文化。
其次,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协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部一方面在国家课程层面对各科课程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统一规划,另一方面还“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13]因此,各地区、各学校应充分结合地域特色,灵活建设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传统文化内容与地方课程整合方面,不少地区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上海,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全区总体设计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普陀区近年结合区情开发了农耕文化、节庆文化、普陀韵文化三大课程板块,建立红色学堂、河湾学堂、公益学堂、田园学堂、创新学堂等五大学堂”。[14]另外,很多地方还编写出版了反映本地特色的教材。总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的路径更为多样。中小学可选取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展开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可在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或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期间围绕相应主题开展主题大单元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当下,各地区、各学校可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寻求能够反映自身特色的课程开发之路。相对于融入国家课程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在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时,更应注重乡土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以培养乡土文化认同为起点,进而培养学生由爱乡而爱国的情怀。
再次,于细微处彰显传统文化的隐性课程魅力。除进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外,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积极关注学校的隐性课程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应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有效衔接起来,努力营造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传统文化融入隐性课程的方式十分多样,可以在学校建筑设计、教室布置、校园环境规划等物质性隐性课程中巧妙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于学校的校风、学风、教育理念等观念性隐性课程融入传统文化精神,学校管理体制、班级管理方式等制度性隐性课程中灵活纳入传统文化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隐性课程,需要学校与班级匠心独运的总体设计和细节方面的精雕细琢,使中小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15.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26.
[3]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2.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1112612018.htm.
[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1288.
[6]朱熹.大学章句序[A].四书章句集注[C].北京:中华书局,2011.2.
[7]朱熹.童蒙须知[A].古今图书集成1[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6.
[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85.
[9]徐复观.当前读经问题之争论[A].中国人的生命精神 徐复观自述[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3-164.
[10]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63.
[11]“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编委会编.“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诵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3.6-2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4/201301/xxgk_147389.html.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
[14]董少校.给孩子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N].中国教育报,2014-09-18.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青年课题(项目编号:COA130206);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SJD636)。
许庆如/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曾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