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命教育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2015-03-31李锦
李 锦
(大连教育学院学历教育中心,辽宁大连116021)
初中生命教育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李 锦*
(大连教育学院学历教育中心,辽宁大连116021)
初中生命教育在实施中存在着定位不明确、缺乏充足条件性支持、师资专业化有待提高等问题,要通过倡导生命化教育理念、加强生命教育实践性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培训等对策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生命教育;问题;对策
生命教育是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生命教育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学校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1]。但目前初中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命教育实施中的问题
1.学校生命教育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目前,大多数初中学校对生命教育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及紧迫性是认同的,但对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却认识不明确,因为生命教育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目标,也缺乏明确的定位。在初中阶段中考压力大、课时紧的背景下,学校生命教育逐渐边缘化。事实上,生命教育与现行教育体系中隐含的“工具化教育理念”存在根本的冲突。所谓“工具化教育理念”,就是指将教育活动工具化,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应试教育。[2]10在应试教育活动中,教育活动本身以及教育活动的参与者都有工具化倾向,成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外在手段。无论学校还是社会都以学生的分数、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水平,所以学校始终把如何提高升学率作为关注的焦点,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考试科目的地位是雷打不动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着中考,为中考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命教育就成了异类,身份和地位不够明确。调查还发现,一些学校管理者认为开设安全教育课、逃生训练活动、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就是开展生命教育,这种做法背后隐含着把生命教育课程沦为“工具化课程”的意识,仍然是“工具化教育理念”的产物,这样的生命教育很可能又成为校际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量化评价的一个标准,成为一个新的指标工具,丧失了生命教育的本质意义。
2.学校生命教育实施缺乏充足条件性支持
调研发现,近四成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生命教育缺乏充足的条件性支持,包括教育管理层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没有将学校生命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没有把学校生命教育作为系统性工程的一部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设计,许多学校的生命教育仅仅做表面工作,并无真正实施。有的学校把生命教育纳入到某个学科,转变成知识和技能的一部分,失去了学校生命教育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生命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我国开展较晚,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从社会环境看,学生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社会更多关注学生的学历和证书,对于学校生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缺乏了解,对学校生命教育的认识不足,因此多数学校生命教育难以开展,生命教育逐渐被淡化和边缘化。
3.生命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学校生命教育内容丰富,需要专业的课程开发和活动设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生命教育教学难度较大,多数教师无法胜任课程,这也是学校生命教育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科学的评价导向对于学校生命教育的开展和进一步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不够充分,特别是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开发标准、课程评价和教学活动指导、教学资源建设等都没有形成体系,这也是造成学校生命教育实施困难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生命教育实施问题的对策
1.明确生命教育地位,从体制上为学校生命教育健康发展创设条件
“工具化教育理念”制约生命教育开展,针对“工具化教育理念”,有人提出倡导“生命化教育理念”。所谓“生命化教育理念”旨在规避应试教育弊端,倡导教育以生命为出发点,教育过程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为生命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引导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创造而富有生命个性地发展。[2]11初中阶段实施生命教育,首先应当在学校教育目标和各个学科教学目标中体现出生命教育的要求,强化生命教育意识,在课程和专题教育中体现出生命教育思想和内容,让更多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参与到生命教育活动中。生命教育要有整体规划设计,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命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生命教育目标有机整合到学校教育各个环节中。在制定生命教育目标上,一方面应当生命认知和生活能力并重,引导学生学会必要的生存技能;另一方面,注重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引导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欣赏和热爱生命,进而能够尊重和关怀他人的生命。总之,推进生命教育应当在教育体制上完善、确立生命教育应有的地位。
2.提供各种条件性支持,保障生命教育的实践性研究
初中学校生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生命教育的实践性研究有待加强,初中学校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实施策略研究不具体,可操作性的课程实施体系和评价管理体系有待实践检验,特别是如何将体验和思考并重的活动教学引入课堂操作环节,还需要深入细致的实践性研究。因此教育部门要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保障生命教育的实践性研究。某些试点校在专家引领下、领导高度重视和提供专项研究经费等,在每一项环节上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逐步开展,初步达到预期效果,其经验值得推广[3]。学校生命教育需要政府扶持和社会的广泛宣传。
3.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是直接实施生命教育的核心力量,因此建设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是进一步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队伍的培训应当从教育管理者培训和教师业务培训两个方面开展。教育管理者培训转变观念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提高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掌握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学校生命教育提供骨干力量;教师业务培训则应围绕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提高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本质认识和把握,更新教学方法,更多地提供学校生命教育的优秀课例,引导教师进行学校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推动学校生命教育有效开展。
[1]吴国强,高庆希.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4.
[2]王小珍,邓庆平.生命教育的“身份”问题——试论生命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J].思想理论教育,2008 (8).
[3]丛滨.让教育焕发生命的本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28.
[责任编辑:知然]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fe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LI Jin
(Diploma Education Center,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China 116021)
Life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has the problems of unclear positioning,lack of sufficient conditional support,and teachers’low professional level.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should advocate life education notion,enhance life education practical research,and strengthen teachers’training,etc.
life educ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
G630
A
1008-388X(2015)03-0047-02
2015-06-10
李锦(1963-),女,四川双流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