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健身气功?易筋经教学中学生心智特点
2015-03-30高革新
高革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2
摘 要 健身气功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中华传统养生体育项目,它对防病治病、强身健体、防老抗衰、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显示出神奇而独特的作用,在健身中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健身价值及以普及性决定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健身气功 易筋经 心智
一、前言
健身气功是一种以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整体观为理论基础,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1],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的整体健康为目的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长期以来,健身气功以其简单易学、动作舒缓、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不高、健身效果良好等特点为群众所喜爱。然而年轻人练习健身氣功的较少,对健身气功了解的也较少[2],要把这种传统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吸引年轻的力量尤为重要,特别是大学生具有先进的知识和优秀的创造力,应担负起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任务[3],因此,在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特点
易筋经的“易”字,在上为“日”,属阳;于下为“月”,属阴。正如古人所说,“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是改变、运动、变化的意思。“筋”,即人身骨节之外,贴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不有,联系于周身的血管、神经、肌肉、韧带、肌腱等组织。“经”是标准、典范、权威的意思。因此,从传统的意义上说,易筋经是一种典范的变易筋骨运动。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采用的健身气功·易筋经,是传统易筋经功法的新创,它是以强健身体为基本目的的新功法,适合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群众开展,对大学生也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特点如下:
(一)伸筋拔骨,舒展身肢
健身气功·易筋经活动的基本意义是健身,它是通过“拔骨”的运动达到“伸筋”,牵拉人体各个部位的前、后、内、外等不同的大、小肌肉群、筋膜,以及人体各部位大小关节处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结缔组织,提高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柔韧性、灵活性,改善人体骨骼、关节、肌肉等组织的活动功能,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
所以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中的每一势动作,不论是上肢、下肢还是躯干等,要求有较充分的屈伸、外展内收、扭转身体等运动,使人体的骨骼及大小关节尽可能地呈现多方位、广角度的活动,舒展身体和四肢。
(二)柔和对称,轻缓连绵
健身气功·易筋经是一项变易筋骨的动作导引,在上肢与躯干之间,肢体与肢体之间的左右、上下,以及肢体左右的活动要求对称运动,做到彼此配合,左右相随,整体协调。并且肢体活动的方向为前、后、左、右、上、下;整套功法的动作速度,是匀速缓慢地移动身体或身体局部;动作力量上,要求肌肉相对放松,用力圆柔而轻盈,不过度用力,不僵硬,刚柔相济。
(三)形神合一,呼吸自然
古人云“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即是说人体的“主宰者”是思想、意识,而思想、意识的“房舍”就是人的身形,“主宰者”与其“房舍”是不能分开的,两者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统一体。功法习练时,呼吸是否柔和、流畅、自然,可直接影响健身者的身心放松,以及身体的协调运动。因为执着于呼吸的深长连绵,柔和缓慢,并刻意地将呼吸与动作导引相匹配,则容易产生“风”、“喘”、“气”等三相。使习练者不但不受益,反而会导致心烦意乱,破坏心平气和,影响动作的松缓协调。
(四)刚柔相济,动静相间
“刚”是指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的劲力处于相对较强的状态,即肌肉处在用力的收缩工作中,此时的动作变化也基本处于动作终点定式。“柔”是指动作的放松,肌肉的工作处于等张收缩状态,身体动作处在变化过程中。由于“刚”与“柔”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习练时的用力中和用力后是均有不同程度的放松,放松后和在放松中又有适当有用力。这样,动作才不会呈现机械的僵硬现象,也不会出现疲软无力的松弛状况。所以健身气功·易筋经中的是刚中含柔、柔中有刚,刚与柔之间不断相互转化。
三、健身气功·易筋经学习的心智特点
(一)认识特点
从健身气功教学的实践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对健身气功·易筋经的认识过程趋向是:很多学生在没有接触健身气功·易筋经以前不知道气功为何物,一听到“气功”就条件反射式地联想到被取缔的非法气功,从内心里就有了排斥心理倾向;还有一部分学生受电视、武侠小说等的影响,以为易筋经是武林秘籍,学习了它就能长功夫,于是对其兴趣大增,急于希望老师传授,但一旦发现健身气功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般神奇时,学习兴趣又会马上降低下来。因此,端正学生对健身气功的认识就成为气功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之前,我们通过对健身气功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功法挂图、演示等教学,使学生对健身气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到健身气功·易筋经就是从传统易筋经功法中整理编创的一套自我健身功法,即一项体育项目,同时也是对中华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的学习,呼吸的配合以及意念的运用,可以达到伸筋拔骨,强身健体的作用。经过深入的学习,学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明确健身气功的动作结构,掌握最基本的呼吸方法,并在某些动作中适合地运用意识的诱导,初步地领会动作、呼吸与意识的配合方法,体会到易筋经伸筋拔骨的健身作用,此时,他们对健身气功已有了正确而客观的认识。
(二)注意力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大都活泼好动,对于具有激烈的竞争性、节奏感较强的或是表现力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情有独钟。然而,健身气功·易筋经却是一种动作缓慢、微微用意、功法简单、运动负荷较小的体育项目,其健身意义是通过轻微的运动、自然的呼吸、适当的意念来达到的。在练习过程中,通常要求学生思想放松,心理活动强度要小,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技术动作和技术要领上。但在教学中,学生却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出现注意力分散和注意力转移的现象。
由于健身气功·易筋经的教学对象为大学生这一特点,在实践中需要有一套区别于中老年人群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中老年人动作较迟缓,控制自我的能力较强;而大学生则正在处于精力旺盛时期,动作模仿、理解的能力较强,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快,但对自我的抑制力较差。
(三)情感特点
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较好的保健康复功效。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健身气功·易筋经的求知欲是很强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教学的初期,学生主动地跟着老师学习动作,掌握动作的方法,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反复的练习,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合乎规范。由于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动作简单易学,并且气功锻炼的关键也不全是动作演练,学生很容易学会动作结构,但是却容易将动作体操化、或武术化、或舞蹈化,不能从气功内涵的角度,用舒缓的动作、自然的呼吸、适当的意识活动完善功法演练,提高动作质量以达到健身效果。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按照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过程特点,通过不同层次的目标设置,逐步达到健身气功·易筋经教学的目的。可以将初级目标定为动作结构的学习,制定体操化的教学程序,使学生基本掌握动作的路线、方位、姿态;中层目标定为呼吸与意识的适当运用,通过教师的口令词诱导使学生在动作熟練后,加入呼吸和意识的要求,初步体会调身、调息、调心;高级目标定为动作、呼吸、意识的较好的结合,用播放音乐等手段诱导学生进入气功态练习。
四、结论
学生对健身气功·易筋经的认识过程趋向是:不知道气功为何物,或联想到非法气功而排斥;受媒体的影响,急于学习,但发现并非想象中的神奇时,兴趣消失。大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现力的运动项目,然健身气功·易筋经却是松静缓慢的项目,故学生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疲劳等反应,如目光游离不定等。此外练习中学生容易将功法体操化或武术化,不能从气功内涵的角度演练功法。因此大学生的教学有别于老年人群,在心理上要加以诱导等,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学生对健身气功的认识是成为气功教学的前提条件;要根据学生的技能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胡秉娇等.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03).
[3] 刁鲲.对教育理念和高校的基本职能的认识[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