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型法在体育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2015-03-30洪少华肖新桥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跳远跳绳

洪少华 肖新桥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2

摘 要 跳高、跳绳和跳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育活动事例,它们的变化即作机械运动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按照一般方法解决其力学问题的难度较大,需要运用模型法,仔细研究其对象的变化过程,充分考虑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忽视次要的非本质属性,将复杂的事物或运动过程,用较简单的模型代替,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 跳高 跳绳 跳远 力学问题 模型法

一、引言

物理学探知物质世界的方法很多,如实验法、模型法、推理法、分析法、假设法、图像法、数学方法等等。其中,物理模型法(简称“模型法”)排除实际物理现象或过程中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舍弃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突出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从而使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得到简化和理想化。

所谓物理模型,就是抓住本质解决问题,对复杂变化的事物进行简化抽象后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作为物理学分支的力学模型,是从复杂的物体运动中抓住共性,找出反映事物本质的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经过简化,把作机械运动的实际物体和过程进行抽象的理想化模型。

体育活动中很多项目涉及力学研究的机械运动问题,能否正确分析,事关其活动的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本文以跳高、跳绳和跳远活动为例,运用模型法分析其运动情况。

二、模型法的应用

(一)关于跳高欲跳出好的成绩,刷新理想高度的关键:一是起跳速度;二是起跳后的姿式。

如,一身高为1.6米的女子参加跳高活动,问若她能越过1.7米高的横杆,则:1.她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多少(取g=10m /s2)?2.起跳后身体应成何样姿式?

解析:第一,本例运动员跳高时,在不考虑她的身体形状、大小及向上的阻力这些次要因素的情况下,我们将她这个质点系抽象为一个质量集中于身高0.9处的质点模型。

第二,要求,这个运动员起跳后身体姿式是平展,横杆而过,实际上是在做斜上抛运动,但这里不计在竖直方向上的阻力,将其抽象成一个从0.9米处至横杆处的作竖直上抛的运动模型,使问题简化而易求解。

设起跳速度为v,依据机械能守恒定理: ,得,V=4m/s。

(二)关于跳绳的绩效指标是跳过甩绳的次数,从力学的角度考虑的是功率问题。

如,一质量为60Kg的学生参加跳绳活动。若测定他每分钟跳绳150次,每次与地面接触时间2/5,则该生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取g=10m/s2)多少?

A.21.6w;B.108w;C.150w;D.200w

解析:乍看难度很大,无从下手,但是我们把跳绳分解成脚脱离地面和脚接触地面两段过程,在跳离到落回地面这段时间里,由于速度小,阻力可忽略,且主要是身体上、下的平动,因此可以建立质点竖直上抛的运动模型。起跳时的动能可以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初始速度求出,进而求出平均跳一次的平均功率。解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三)关于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紧密衔接的部分组成。快速的助跑结合正确有力的起跳,是在跳远竞技中起得好成绩的关键。下面我们从力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在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运动员起跳后的运动可按抛体运动模型考虑,其射程即跳远远度。按射程公式S= ,其中,v。为抛体的初速度,也就是跳远时为腾起的初速度; 为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即跳远的起跳角:g是重力加速度,从力学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跳远远度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起跳时的初速度v。,二是起跳角度 。

起跳时的初速V。,是由水平的助跑速度vox和垂直方向的弹跳速度voy合成的,它是由人的素质所决定的。但在起跳时,弹跳方向对于合速度的大小及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若弹跳方向接近水平方向,则v。较大,但v。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0(即起跳角)较小,也不能跳出好成绩。假设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为v0x,腾起时弹跳速度为v0y,则弹跳角度不同时,跳起时合成的速度v。也不同,如图1所示。

圖1 抛体图

为了恰当的选择起跳角,我们首先确定 角的最佳跳远值。由射程公式可知:

当sin2 =1,即 =450时S有极大值,即跳远远度最大。此时起跳角 = 式中助跑速度v0x可以通过水平跑步测出,弹跳速度v0y可以通过纵跳测出,这样先测出运动员的这两个能力,再指导起跳就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个素质一定的运动员来说,如果能熟练掌握起跳技巧,就能发挥好,跳出好成绩。这里所说的发挥好,一是使开始助跑速度v0x及弹跳速度v0y尽可能大;二是使v0x、v0y的合成速度v。的方向尽可能接近450。

三、结束语

日常生活中一般的体育活动看似简单,实际比较复杂,进行力学分析的难度较大,其自身的变化受周围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过程中,如果不加分析地把所有复杂因素考虑进来,就会增加研究的难度,甚至无法进行研究。因此,分析其力学问题时,需要运用模型法,仔细研究其对象的运动过程,充分考虑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忽视次要的非本质属性,将复杂的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用较简单和模型代替,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学编写组.普通物理学[M].教育出版社.1978.8.

[2] 倪光炯等.改变世界的物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9.

[3] 朱传龙.物理教学思维方式[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4] 张倩.物理模型浅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12.

[5] 韩峰.物理模型浅说[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

[6] 翟秀蓮.浅析如何用模型法解决物理问题[J].科协论坛.2011.8.

猜你喜欢

跳远跳绳
一起来跳绳
学跳绳
跳绳
我们一起来跳绳
学跳绳
跳绳
对青少年跳远训练方法的探讨
中小学跳远起跳技术训练手段与方法
浅谈提高跳远助跑效率的策略
跳远蹬摆技术的训练方法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