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的时代困境、理想样态与现实构建
2015-03-30孟璨
●孟 璨
师生关系的时代困境、理想样态与现实构建
●孟 璨
当代师生关系面临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师生地位失衡、师生关系功利及师生对话障碍。尽管历代学人在何为理想师生关系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但纵观历史师生关系的理想样态可概括为尊师爱生。将这一理想师生关系融入教学实践,需要我们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构筑共通的生活世界以及培养良好的教师德行。
教师;学生;师生关系
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师生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师生关系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影响着我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也间接影响他者对师生关系的评价,乃至制约着现实教学活动的健康开展。
一、师生关系的时代困境
师生关系受制于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新的时代和教学背景下师生关系又出现种种矛盾,主要表现为:
其一,师生地位的失衡与博弈。师生地位的失衡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重师轻生。有些教师打骂体罚学生;有些教师对学生实行“冷暴力”;有些教师对学生不闻不问;甚至还有教师上课敷衍,缺乏教师应有的责任感。二是重生轻师。教师得不到应有尊重,知识价值难以彰显,学生失去对善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充盈精神世界的志趣。师生地位的失衡造成双方良好品行的丧失。近年来师生关系恶化的极端事件屡见不鲜,败坏了师生形象、污染了教育净土,学生的纯真、教师的操守也随着道德的滑坡而沦丧。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师生关系朝着多元化发展,但现实中的师生地位依旧处于失衡状态,一方面把学生看成是“有欠缺的”,必须经过教师的管理约束才能成人成才,在教学活动中奉行知识自上而下的灌输与规训。另一方面又在师生关系中偏向儿童,形成师生关系中的学生优势文化和鼓励儿童的反成人文化。
其二,师生关系的功利与冷漠。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和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加剧了师生关系的异化。师生失去对“至善”的追求,教育窄化为满足个体的自然欲求,师生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形成功利、暂时的契约关系。师生各取所需、无意关照对方的需求,教师把学生当作“待加工的物品”,教师沦为了众多普通职业中的一种;学生也并非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热爱教师,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不得不向教师汲取知识,功用而非情感成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并由此造成师生情感冷漠。教师关心学习成绩远远多于对学生个人需求的关照,这多是由于教师的奖金、职称、荣誉光环都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同样学生对教师恭敬谦卑,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学生需要利用教师的知识来为自己铺路。表面看来师生之间实现了地位的平等,但实质上师生都把对方当作外在于自身的“物品”而追求个人的私欲,这贬低了教育的价值,也使师生关系充满矛盾和冲突。
其三,师生对话的障碍与隔阂。师生对话的障碍和隔阂首先表现为缺乏沟通。沟通应是师生之间灵魂的交谈、心灵的相通、情感的共鸣,而师生在课堂之外很少甚至没有可交谈的话题或机会,不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这造成师生间的疏离,双方把彼此简单化为符号而不是具有完整人格的个体。师生对话障碍还表现为师生沟通方式的隔阂。教师习惯以权威自居,常命令斥责学生而非耐心听取孩子的合理诉求,此外师生所用的话语体系不同,教师习惯于成人世界的交谈方式,但学生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教师的表达未必被学生理解。教师以为浅显的道理,学生可能觉得深奥并渴求教师进一步的阐明,而教师常意识不到学生的困惑便强硬地要求学生接受。教师自以为兢兢业业、苦口婆心,学生却会觉得教师不通情理,也不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所以很难真正信服甚至会痛恨教师,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
二、师生关系的理想样态
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对师生关系的探究局限于师生地位的高低。纵观师生关系的历史发展,总是在“以师为主”还是“以生为主”上争论不休、此消彼长。尽管师生关系受制于社会大背景,但是师生关系无论多么纷繁复杂,其理想样态总是基于尊师爱生。
尊师首先体现为学生诚心求教,教师涵泳品行。中国古代流传下许多学生求教的感人佳话,如《后汉书·李固传》记载,李固“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万里”;还有脍炙人口的“程门立雪”:“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等等。尊师既需要学生有“程门立雪”的韧性和执着,也需要教师涵泳古代教育大家的风骨,德才兼备,以高尚的德行赢得学生的尊重。其次,尊师意味着师生情感的共通。历史上孔门师生同甘共苦的事例最令人感动。孔子一生奔波,子路一路追随,孔子曾慨叹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阳货》)历史上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事迹,在艰难困苦中师生共享着探寻知识、追求真理的乐趣,他们激荡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师生作为有感情的人,只有情感共通才能滋生出尊敬,收获着关怀。最后,尊师还要“当仁不让于师”。尊师强调的是对教师人格的尊重,而知识上虽然教师“闻道在先”占据主动,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不知,尊师不是对教师唯唯诺诺、唯师是从,而要具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魄力。当教师有所不知时,学生有权利也有责任向教师提出,这既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也体现了师生踏实的求学态度和对真理的尊重。
爱生首先体现为设身处地的关爱,真正把学生当作具有完整人格的个体,给予学生品德和生活上的全面关心。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理念应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致使孔们师弟子间感情十分深厚。据记载,孔子的学生冉伯牛生病时,孔子亲自去探望,握着伯牛的手难过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当学生遭遇不幸时,教师设身处地地关爱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其次,爱生源于内心的信任,相信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我愈能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我们教育工作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真理便愈显得清楚: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2]对于学生的潜能即使暂时无从施展,也要抱有信念,相信学生的才能终有用武之地。最后,爱生也包括诚挚恳切的批评,而不仅是温情脉脉的关怀。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时常怀揣着生气、焦急和希望的复杂情绪,把学生批评斥责一番,或许有时言语激烈,或许教师的付出未必得到学生们的理解,但不能置疑教师对学生的一番情意,教师严厉的批评源于迫切地希望学生成人、成才,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成长和进步。
思索理想的师生关系需要突破二元对立的惯性思维的束缚,从知识和人格两个角度思考。在知识上,教师“闻道在先”,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依靠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帮助学生获取立足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要尊重爱戴教师。然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互相关爱。对师生关系的正确理解是实践的前提,这既需要教育理论者的努力,也需要师生自身去感悟。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现实建构
随着社会的演变,师生之间不断出现新的矛盾,要将理想的师生关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就要考虑面向现实教学活动从多角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应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身处教育之中,师生双方的交往受制于教育本身,因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使命,一定程度上受社会的制约,当整个社会倡导追求利益最大化时,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功利的色彩,我们生活在几乎无法逃避的体制之内,我们多数也必须承认自己没有勇气和能力游离于体制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工作者的无为。我们的职责一方面是直面教育困境,呼唤人们关注教育问题,正视自己工作的不足,唯有这种坦率和“有意识”,才能在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规避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带着脚铐的舞者”,宏观的教育环境凭一己之力也许无法改变,但身处与学生交往的教学环境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师的评价,决定着师生关系能否融洽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做一名富含人文关怀的教师,爱我们的学生、包容他们的不完美、理解孩子内心的痛楚迷茫、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
其次,要构建共通的生活世界。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要摆脱课堂教学的局限,沟通师生的生活世界。仅站在教学的角度构建师生关系,现时的师生关系便成为静止的、表象式的师生关系;师生若只把对方视为知识的“传递者”和“接收者”,他们便忽视了情感的关照而将对方物化了。对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而言,于师于生都应尽力去了解对方,走进他的生活,关怀他的内心。这或许带有理想色彩,面对数倍于自身的学生,教师要想了解全部学生无疑是个挑战,学生似乎也很难走进教师的生活,但师生自身可以创造机会了解对方,除了课堂互动外,课下多聊天,多参加师生的集体活动等都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家长作为师生间的桥梁,也可以充当师生互相了解的中介。师生交往是双方共同发展进步的过程,反照自身内在缺失的一面镜子,师生借对方反照自己、面对自己、了解自己、袒露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学会体味人生,肯定存在的意义,获得更好的发展。
最后,须培育良好的教师德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相比较知识的储备,师德对师生关系影响更深,一个没有高尚德行的教师不会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更不会真正为学生着想。一个真正具备师德的教师,首先是一个敬畏生命的人,这种对生命原始的敬畏会促使教师担负起培育学生的神圣使命;其次一个有师德的教师,应是有良知的人,每个教师也会为人父母,自能体会到父母含辛茹苦培育孩子的辛酸和不易,以及家长的信任和殷殷期望。再次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要富含人文关怀。一个有人文关怀的教师会从心底里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关爱每一个学生,他能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也能包容孩子的缺点,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环境。一个有崇高师德的教师不因清苦的生活而厌倦,反而乐在其中;不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厌烦,从内心里因做一名教师而自豪,唯有此教师才将自己的职业视为一件乐事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师生关系也会和谐融洽。师德是内在的品质,是难以言说和传授的,要依靠教师自身的感悟和自我培育。
[1][英]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A]//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04.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M].王家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
[3]王开东.教育:谈何容易[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责任编辑:刘丙元)
孟 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