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探析
2015-03-30彭建军
○彭建军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探析
○彭建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型建设指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网络技术、市场运营、电子消费习惯的影响下,学术期刊与其他社会类、大众娱乐类期刊在形式上受到阅读去纸质化、印刷品大量减少、手机等电子产品阅读习惯化的普遍影响。而学术期刊(相应的具有深度价值的专业书籍),在适应这一社会变革中是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如何应对,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技术和市场机制的推动下,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闻传媒行业的普遍要求和发展方向。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新媒体在传播领域、技术手段、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等层面上区别于传统媒体。就传播关系而言,新媒体时代以来,社会传播现实的变化带动了传播学界的观念变化,促使传统的“媒介—受众”关系不断向“新媒介—用户”关系转变。传播主体关系发生变化,受众的被动接受和客体地位变革为用户的主动选择和主体地位。新媒体传播以数字传播、互连网传播和全球传播为主要特征[1],全球传播跨越国界,形成一种全球交流与共享的趋势。新媒体传播不仅具有了数字技术和传播形式的含义,还包括“用来交流或传达信息的制品或设备,传播或分享信息的活动和实践,围绕上述设备和实践形式形成社会安排或组织形式。”[2]因此,新媒体的核心要素包括新技术设施、新技术运用、新组织形态等,这些特征是我国针对新媒体的大趋势提出整合发展、融合发展的基础。
关于新媒体的具体形态,国内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形成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3]就学术期刊而言,在这些新媒体形态中,区别于市场化、大众化的期刊,与学术期刊密切关联的新媒体样态,主要在于学术传播形式的数字化技术的革新和运用。
与新媒体发展密切关联的还有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媒体融合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的,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将不同媒体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广义是指除了媒体形态,还包括媒体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和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即信息传播通道多元化的新作业模式。[4]中央政府提出的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重点在于对新媒体所形成的广泛影响予以全面评估和充分运用。
有调查发现,61%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的杂志阅读时间有所减少,而与此相反,有69%的受访者上网时间在过去一年有所增加[5]。目前我国9000多种期刊的发行量还不如20世纪80年代三四千种期刊的发行量。网络的搭便车现象即免费获得知识公共产品,既体现了市场体制的必然规律,但也是知识产权保护方式需要重视的问题。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英美的传统杂志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在新媒体尚未形成全面影响之前的时间,2007年美国的新闻出版业就率先暴出重磅新闻:时代集团下的《Life》和老牌杂志《Premiere》在美国本土取消了纸质版的发售,并将纸质的整版刊物转为上线运作[6]。
二、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媒体是一个与时代性、技术性相对应和联系的概念。学术期刊在新媒体背景下面临一些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一是内容为王的出版理念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或受到其他更高质量和更多信息量出版形态的冲击。以受到影响最为直接的报纸业为例,在对纸质传媒应
对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分析中,报纸及其印刷业成为思考传统媒体命运的直接案例。这种发展趋势不仅对报纸及纸质印刷业产生直接影响,对于以纸质为出版形式的其他行业业带来重要冲击。其中通过纸质为主要发行方式之一的学术期刊,同样面临这一冲击。但与纸质形式的报纸不同,期刊还具有如下特点:(1)价值更高。学术期刊本身附含的价值及专业性要高于其他纸质出版物。(2)非娱乐化。学术期刊刊载的学术作品是长期研究的产物,与娱乐化、大众化、追求眼球效应的传统出版物不同;期刊追求深度阅读。(3)在外部资金和筹款上,由于期刊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和科学研究的追求,更需要政府或其他民间资金以文化公益方式进行投入。(4)在一些国家学术期刊具有公共性、学术性,政府和公共机构具有投入的法定义务;人们具有参与的权利。这些特点区别于其他类型期刊,对学术质量和内容的要求更高。
二是出版作品(学术论文等)的传统传播形态能否实现与新技术的互连互通、融合发展。根据我国《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第5条的规定: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根据定义,网络出版主体——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包括两类,即网络内容提供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出版行为包括:(1)将已正式出版的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或在其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作品上网传播;(2)利用网站、主页等网络工具,将经过编辑加工的作品,在互联网上进行发布或传播。同时,根据第5条第三项规定,互联网出版机构“是指经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电信管理机构批准,从事互联网出版业务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即其应具备双重行政部门的审批。
在新媒体技术中,数据库已经获得互连网出版的相关准入条件,对学术期刊的影响最大。在对学术性数据的信息获取和运用中,数据库的强势尤为显要。因数据库收录的网罗性、综合性已经使得期刊特色难以表现:经过编辑策划形成的期刊特色、选题策划特色、重点栏目设置、重要专题类文章,在数据库以海量数据收集,并重新组合的“类别”吸收进去,期刊沦为为数据库打工的配角。
三是以行政审批为基础的期刊管理制度(包括主管部门、高校及其他主办单位、期刊社等出版单位)是否会被个体或新媒体等自由传播方式代替。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出版管理制度、期刊编辑、出版和发行的理论和实践面临着新的变革和发展机遇。这需要结合新技术手段、结合期刊界的生态进行分类分析,不能笼统认为传统期刊将淹没于新媒体浪潮中。
四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需要探讨。(1)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加大,由著作权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涉及到的著作权在网络形态下的运用、传播与保护。而期刊社一般以明确而短小的“作者声明”来表达。(2)有学者认为期刊栏目的策划、文章的个性与期刊的整体性表现为汇编作品,具有汇编作品的知识产权,这一认识值得重视。(3)期刊作为汇编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值得重视。一份有影响的期刊杂志既是期刊现有编辑者的成果,也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学术品牌。尽管限于专业阅读的选择范围,读者对期刊的每一篇文章并不感兴趣,但却接受具体文章在期刊整体中的存在形式。由于数据库对于期刊发行和传播的便利,也由于期刊需要这一渠道以扩大受众的范围,更由于数据库在当前的垄断地位,使得期刊在数据库的冲击下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三、强化新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建设的对策
(一)内容和质量仍将成为学术期刊奠定自身地位的核心要素
有学者指出,在固定文本时代,知识是相对稳定的,有头有尾,循序渐进,自成体系。在互动的文本中,知识是什么却成了一个问号。我们可以把前者理解为知识,后者理解为资讯,指出新一代混淆了两者的分野[7]。启蒙时代的学者洛克认为,“一般真理是人心最关心的,认为它们最能扩大我们的知识,因为通过它们那种能同时弄清许多特殊事物的概括性,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缩短我们达到知识的行程。”并提出,并非一切知识都能增加我们的知识。例如一切单纯同一性命题虽然有普遍性和确定性,但只不过是同一语词的自我肯定,对我们的知识并无增益,洛克把类普遍命题称为“无价值的命题”。一般而言,当今时代网络资讯极为发达,信息海量,更新快捷,极易满足现代人对信息的需求,但也同样存在对海量信息的审美疲劳。信息和资讯并不必然代表知识。即便经过打磨了的期刊出版作品,其也未必都是知识。优秀学术期刊的编撰、出版,不仅仅是期刊出版制度的一种体现,也是对知识探索、整理和创造的过程。
关于期刊的内容、市场与新技术的关系,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大众刊物《幽默与笑话》的主编任志伟表示,这本杂志月发行量超过20万本,遵循着严格的稿件编审程序。从编辑初选到总编辑定稿,采稿率达到千分之一。“首先要保证原创,其次必须是精品”。现在办杂志就是“掐尖儿”,必须把最好的作品挖出来奉献给读者[8]。这家基本上依靠发行量扩大而快速成长的杂志社,并不担心什么“无纸阅读”的警报。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均期刊拥有量相比发达国家还“只是个零头”,未来的期刊市场还有“巨大的创新空间”。传媒大亨默多克曾说,不论是纸质时代还是数字时
代,只要媒体创造了“必读、必有的内容”,并借助于合适的媒介来适应读者,就能够“脱胎换骨、寿比南山”。他坚信“内容为王”的媒体定律不会过时。重视期刊的质量,以重大选题、创新观点、高质量的内容为核心要素的学术期刊仍将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这对于高校学术期刊而言,既需要重视新传播技术对信息的影响,也需要立足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品牌,以所之长,探索学术期刊自身的发展空间。
(二)适应大数据传播的新趋势,注重内容传播的新形态和多元形式。
出于对网络出版形式与传统学术出版形式在今后融合的乐观预期,有人建议,“新闻出版总署可以在适当时间发文公布一批网上出版物,并且文件规定其学术评价标准等同纸介读物。”[9]这一提法有一定新意,但操作起来还存在一定难度。学术评价标准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结果,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并受到学术创造者、社会发展形势、国家整体发展的累积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该作者所提出的依据而言,事实上,主要源于对出版中即时性出版作品的分析,如新闻,时事,网络论坛言论,各种博客等等的浏览,而其与学术出版作品有着较大差异。即便网络上汇集存在的学术论文,也多是对纸质出版物的另一种“复制”,并未表现为原创性。至多反映了网络出版对学术原创性的一种期待和展望。因此,其实际上表现为纸质出版物与网络复制、汇总登录或转摘的关系。
学术期刊以学术性为基本特征,以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鼓励创新性观点、提倡前沿性研究、比较性研究,及时跟踪国际学科、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动向,使之以信息量大、观点有创新、办刊有动态而得到学界认同,但也需要转变观念,使其具有接“地气”的特点。但学术期刊如果仅立足于纯粹的学术出版和成果的发布,不注意推广学术走向社会,不能使其得到社会的检验,甚至没有与社会实践部门、专业工作人员的交流和对话,学术成果将真正成为自说自话、闭门造车的成果形式,其价值难以形成。因此,在保持严肃性的同时,增强灵活性、大众性和趣味性,通过新的传播手段而后创新内容,将学术性观点以大众熟悉、适应和能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播。既能以学术的严肃性、观点的原创性表现学术与大众的距离,又能将学术观点走进大众阅读。这一形式已经为国内期刊所运用,并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此外,学术成果还需要借助其他多样化方式将其转化为能为经济社会领域所用的经验、技术、革新措施等智力支持。
(三)尊重和适应市场化选择和学术期刊的发展规律
当前,需要重视和应对学术期刊学术质量、出版形式、发行方式等出现的新特点:比如学术质量的新要求;与国际接轨或国际化的要求;发行方式受新技术的影响而对传统发行的要求;与出版、发行相关的衍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商业合作与利益分享问题;体制变革对出版和发行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说明,中国学术产出的制度性影响与出版发行单位的行政性管制约束色彩还比较强,一旦出版制度因应社会整体制度改革,如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化发展导向、编辑部体制向市场主体趋向的出版公司或杂志社机构改革等,都会对学术产出和出版、发行产生影响。需要积极探索增加期刊在网络间的发行方式:建设自己的期刊网站,形成自己的数字资源库;在作者群、栏目特色、专题文章等基础上形成期刊特色;与图书馆数字化系统对接,建立自己的文献服务系统;弥补纸质期刊的缺陷。
(四)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完善互连网立法:当前立法分散,行政法规较多,立法权威不够。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出版基本法律,网络出版的规范还处于行政规章的规范范围,且规范的类别化还不够精细,这无法满足当今时代互连网发展的趋势和大众的需求,使得网络期刊无法得到规范,部分网络版的发文缺乏规范和管理制度,甚至同名假期刊现象到处泛滥,降低了学术期刊的社会评价和学术影响。学术期刊管理与网络管理制度需要实现制度的整合,既能体现新媒体趋势下的发展规律,使学术发展有更到的空间,满足“用户”的需求,也需要符合国家出版法律法规的要求,使得学术发展与新技术的整合成为规范范围内的合理运用。
[1]韦路,丁方舟.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转型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13,(4).
[2]L.A.Lievrouw.S.Livingstone.HandbooknewmediasociashapingandconsequencesofICTs.London:sagespublicationslimited,2006.
[3]王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期刊的发展[J].网络财富,2010,(6).
[4]于世梁.由“棱镜”计划反思我国信息网络安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5).
[5]王一粟.新媒体冲击下的中国杂志[J].出版参考,2009,(9).
[6]王书川,徐霞.新媒体冲击下我国传统期刊的生存之道[J].报刊经纬,2014,(7).
[7]钟洁雄,危丁明.数码时代的文化现象与出版[J].编辑学刊,2001,(1).
[8]纽约时报停止印刷报纸 .www.admaimai.com,2010-12-9.
[9]王会.网络出版是学术期刊的最终选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5-29.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副编审、博士)
(责任编辑 崔光胜)
、网络技术正日益改变着大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对于高校传统的学术期刊而言,
物的出现及其影响的扩大,给高校期刊的日常编辑工作、出版发行流程,乃至期刊机构的管理方式、办刊理念等都带来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大众阅读习惯——手机阅读及其他移动电子设备阅读等的依赖较为突出。期刊编辑工作者应着眼于新媒体趋势下的这些变化及引发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一步探讨高校期刊的各项新机制,提高应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