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2015-03-30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章灵燕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诗经民歌诗歌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章灵燕

《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三部分的艺术成就很不一致,其中民歌的成就最高。《诗经》的艺术成就,实际上是以《诗经》中的优秀民歌为主。“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一、表现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诗歌的风格是作者思想感情、艺术情趣的综合体现。《诗经》中民歌的作者是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艰苦,感情朴实,自然有着淳朴的艺术情趣。民歌是劳动人民生活的朴实描写,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它们是集体口头创作,是群众心底的声音;语言和形式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雕琢的痕迹。如《七月》一诗,以朴素的语言,近似月令歌的形式和白描手法,铺叙了奴婢终年不息的劳动和悲苦生活,表达了在阶级重压下劳动人民的哀怨和不平,典型地代表了《诗经》中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二、严整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经》以至中国诗歌艺术手法的基本特征。最早提出赋、比、兴概念的是《周礼·春官·太师》,其中说道:“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把“六诗”称作“六义”。汉代的郑众、郑玄,六朝的刘勰等人,对赋、比、兴都进行了阐释。对赋、比、兴的解释,历来不尽相同,现多取朱熹说。

“赋”,是文学创作的最基本方法。谢榛《四溟诗话》说:“予尝考之《三百篇》:赋,七百二十;兴,三百七十;比,一百一十。”统计虽有出入,然大体可信。《诗经》用赋大量,既可铺叙,又可抒情;既可用于对话,也可用于描绘,可写全景,也可写一个场面。如《七月》,八章全用赋笔,其艺术效果深刻、真实而感人。《静女》,写一个场面,表现了人物心理感情。此外如《君子于役》、《芣苢》、《十亩之间》,皆单纯用赋法之例。

比,即比喻。《诗经》中之比,有的比方具体事物,有的用以说理,有的用以写人,如《卫风·硕人》写庄姜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一连串的比喻写庄姜美丽,可谓穷形尽相,淋漓尽致。如《硕鼠》,通篇用比。再如《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象牙的切磋、美玉的琢磨,形容君子高雅的仪表。《陈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以云彩之喻女子的众多。《大雅·常武》:“如雷如霆,徐方震惊。”以雷霆比喻周宣王的军威。其余象《氓》《邶风·柏舟》等,用比之处不胜枚举。

兴,“兴者,起也”,即借用其他事物以引起所歌咏的对象。所以,兴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端。其作用,起到一种发端定韵,舒缓语气,齐足诗句的作用;否则作者一上来便直言本意,会显得唐突兀然,若有所缺,甚至失却诗味。《诗经》中的兴法,基本上有两种形式:借句起兴与借物起兴。借句起兴,如《王风》《郑风》《唐风》各有一首“杨之水”,但三诗内容截然不同,“杨之水”一句与所咏本意并无多大联系,可能当时流传的诗歌中有这样的句子,故诗人借用之。借句起兴,一般与正意联系不大,只起一个开头或起韵的作用。借物起兴,诗人“ 因其所见”或“因其所事”而“触物以起情”。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兴法。如《周南》之“关雎”,“桃夭、汉广”,《邶风》之“谷风、燕燕”,《秦风》中“黄鸟、晨风、蒹葭”等。借物(景)起兴,许多景物与所引出的诗句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如《关雎》,起兴句可能是诗人看见河洲上成双成对的雎鸟在互相鸣叫,触动情思,联想到人间的爱情。所以这类兴句,往往有比的意思。朱自清即说是“一是起兴 ,一是譬喻”。它在艺术上,或寄寓,或象征,或渲染,或起韵,或引起联想,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表现了我国诗歌艺术的本质要求,集中了我国诗歌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

三、运用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

复沓指一首诗章与章之间字句基本相同,只是对应地变动少量字词,反复咏唱。《诗经》中的民歌是群众的口头创作,有的是劳动中的唱和,如《苤苡》;有的是倾诉爱情的对歌,如《揉有梅》;自然地形成了联章迭唱的形式。这种形式重复中有变化,使诗的内容充实、主题突出,感情强烈,具有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这是原始劳动诗二拍子节奏的发展;但《诗经》中也有不拘泥于四言的形式;许多诗常常冲破四言的定格,并杂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八言句子,如《伐檀》就突破了四言格式,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四、凸显丰富的语汇和和谐的韵律

《诗经》的语言丰富,用词准确。据学者统计,《诗经》使用了二千九百四十九个字,其中不少是一字数义,如表现“手”的不同动作的动词就有五十多个。丰富的动词准确地表现了动作的形态和分寸感。《诗经》有较多的复合词,其构成有双声,叠韵和重言等,使诗的语言具有声调和谐的音乐美。

《诗经》的韵律据清代学者研究有:①首句次句用韵,隔第三句,第四句用韵;②隔句用韵;③句句用韵。这种用韵方式对古代诗歌格律和民族诗歌形式的形成有重大影响。《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了光辉的一页。它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诗人能面对现实,敢于在诗歌中大胆地反映现实,热情的歌颂真善美,无情的鞭打假恶丑。这种现实性的表现贯穿于《诗经》的所有内容之中。《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给后代人写诗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猜你喜欢

诗经民歌诗歌
诗歌不除外
诗经
现代诗经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现代诗经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诗歌岛·八面来风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