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船工号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述评
2015-03-30周谢
周谢
(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通过对四大知识库进行主题检索,共得到相关论文百余篇。近年来,对于音乐人类学研究的侧重点逐渐从以理论研究为主转变为实践运用居多。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眼光对准民间音乐形式,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民间音乐进行剖析,从而达到一个新的研究高度。本文通过选取对澧水船工号子研究的相关论文,以及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对民间音乐进行研究的文章进行梳理和总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详细的论述,以保证文章的学术性。
1 目前澧水船工号子的研究成果
澧水船工号子是湖南澧水流域流传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由地方小调转化而来,反映了船工的苦难生活和劳动场面,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搜索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澧水船工号子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其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的研究,且均为期刊论文。
陈世扬的《论澧水船工号子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一文中,从澧水船工号子传唱地域与历史沿革、艺术特征、审美价值进行论述,对于澧水船工号子音乐本体的研究相对较少,更多的是结合澧县地域探讨澧水船工号子存在的深层意义和内涵,包括其民间性和地方性。澧水船工号子的审美价值则表现在自然美、阳刚美、和谐美。文章出示了《慢板》《数板》《快板》《平板》四种类型的谱例,论证充分。通过其音乐构造追朔其地理环境,通过地理环境上述至号子精神以及其高度的审美艺术价值[1]。周玉屏、陈瑾在《澧水船工号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研究》的文章中,对澧水船工号子音乐构造等方面做了重点研究和解析,从澧水船工号子的起源与发展、基本特征、艺术特点、文化价值以及传承与弘扬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对澧水船工号子的旋律、歌词、唱腔等音乐本体进行研究论述,引出中国劳动人民与天地自然搏斗的不屈不挠、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主旨[2]。
以上两篇澧水船工号子的文章都是期刊论文,其相似之处在于都提到了澧水船工号子的艺术特征,但在文章的论述写作中有着明显的不同。前篇文章在探讨澧水船工号子的艺术特征时有着大量的谱例作为支撑,而且对澧水地域的了解也非常深入,作者应该做了一定的田野调查,文章主要就音乐的特征和美在哪里进行论述。后篇文章对于澧水船工号子的描述则有点纸上谈兵之感,缺乏谱例论证,对于描写的重点——其精神意义的描写以及“怎样演唱?为什么这样唱?”还可以再深入描写。这两篇文章均为后面的学者对澧水船工号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澧水船工号子作为第一批国务院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李刘霞、张友福、龙珍珠的《澧水流域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探析》[3]等。
2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号子研究现状
2.1 号子的研究情况
号子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民间音乐形式,早在《淮南子·道应训》中就有“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对其进行描写。樊祖荫的《简论多声部的号子音乐》一文中,认为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是号子出现多声现象的主要原因,他从多声部号子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号子合唱中的多声结构形态、多声部号子音乐中的和声与调发展手法三部分解析多声部的号子音乐,并对合唱中的多声部结构形态做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介绍[4]。文中出示大量多声部结构的号子谱例,论证领、和关系的劳动号子是属于多声部的音乐范畴,论证充分、让人信服。孙黄澍的《布鲁斯音乐与中国劳动号子之比较》一文中,以两种音乐的起源、演唱者、表演方式和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将中国民间音乐形式与外来音乐形式进行对比[5]。布鲁斯最先在美国黑人中广为传唱,它是黑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充满了对岁月的感叹和生活的无奈。而中国的劳动号子同样也是最底层劳动人民在劳作时通过统一节奏、步调完成劳动而产生。文章通过四部分的论述将布鲁斯和中国劳动号子都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同时也指出了不同于布鲁斯的流行至今,中国劳动号子已经逐渐走向消亡,只存在其艺术价值,逐渐失去实用价值。劳动号子要怎么去更好地传承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上述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不同时期的核心期刊上,虽然都是对号子这一音乐形式进行研究,但其研究方法和主要落脚点有明显不同。樊祖荫在文章中仅从号子这一单一的音乐元素入手,以多声部的号子音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平铺直述的方法进行多声部号子音乐的阐释,文章偏向于口语化。孙黄澍则更贴切现代研究的发展,将传统民间音乐形式与西方欧美音乐形式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两种音乐的形成条件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是人们内心的写照和宣泄。但布鲁斯却能够流行至今不断壮大,而劳动号子却逐渐走向消亡,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对于号子的研究文章还包括周冰颖发表在《中国音乐》2007年第3 期的《川江号子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传承问题研究》、米瑞玲发表在《中国音乐》2010年第2 期的《衡阳“劳动号子”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色》等。
2.2 号子的音乐人类学视角研究
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学者对于号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发展史、音乐本体(和声或歌词等的研究)、号子的艺术价值等方面,较少有学者关注号子的音乐人类学视角的研究,运用民族音乐学理论和方法对号子进行研究还没有形成规模。
肖文礼的《赣南客家祭祖的音乐文化人类学研究》一文中,通过田野调查搜集大量两大祭祖仪式的一手资料,从时间跨度、祭祀程序、音声构成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与谭必友的“在社会转型或者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际,会导致人类的某种行为的消失”的不同观点,“认为文化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文化的变异是一种适应性的变化。”肖文礼通过曹本冶“信仰、仪式行为、仪式中的音乐”的研究方法,对祭祖音乐进行研究。运用民族音乐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结合作者自身的田野调查、比较研究、音乐本体分析、文献查阅,为后来者对赣南客家祭祖仪式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胡蓓蓓的《有一种活法——湖北马山民歌队音乐人类学研究》一文中,从湖北马山民歌队理论研究背景、湖北马山民歌队现状调查研究、马山民歌队文化解读三个方面进行解析探讨,通过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湖北马山民歌队的现状和发展[6]。马山民歌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发展也受到极大的重视。胡蓓蓓通过对大的社会背景进行描写,展示了湖北马山民歌的音乐形式,但同时也对马山民歌的青黄不接和没有资金的支持两大问题做了分析。在“乡村”越来越得到重视的时候,马山民歌作为“乡村文明”的一种形式,未来的发展也是很值得探讨。
综合上述肖文礼和胡蓓蓓的两篇硕士论文,同为运用音乐人类学方法进行民间音乐的研究,肖文礼更加侧重于比较音乐的研究。胡蓓蓓的这篇文章则把重点放在田野调查上,但不是说肖文礼的文章就不包含田野调查,在文章的构思上胡蓓蓓的更加具有逻辑性,标题讲究对称;肖文礼的文章构造则是以三个主要关键词为核心,通过“文化生态”“个案”“仪式”为关键词进行写作,看似没有联系,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就文章的构架而言,胡蓓蓓的文章更加偏向大众文章结构,肖文礼的文章则更加具有学理性,二者各有千秋。
民族音乐学视阈下的民间音乐研究还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陈耀泷的硕士毕业论文《湛江市文章湾村“年例”妈祖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曲良敏的硕士毕业论文《南阳曲剧传承的音乐人类学考察》等。但随着民间音乐本体研究越来越成熟,国内大量学者开始将音乐人类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民间音乐研究之中,为民间音乐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学者对于号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发展史、音乐本体(和声或歌词等的研究)、号子的艺术价值等方面,较少有学者关注号子的音乐人类学视角的研究,运用民族音乐学理论和方法对号子进行研究还没有形成规模。潘广宇通过对川东劳动号子音乐的人文特点、川东劳动号子音乐的人文分类以及川东劳动号子音乐的人文地理几个方面进行人文解读[7],呼吁学者们必须用自己的维度去思考各个号子间的联系和区别,才能够更深层次地对音乐进行解读和理解,对我们今后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肖文礼运用比较人类学的方法,将石城长溪赖氏宗祠的祭祖和于都寒信萧氏春节祭祖作比较,结合仪式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研究“变迁中的传承”,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比较,探讨仪式及与之相关行为存在的深层原因[8]。
3 结语
将音乐人类学的方法运用于传统音乐之中是成为国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澧水船工号子获批国务院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其音乐本体进行研究的前提下,运用比较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澧水船工号子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澧水船工号子与相关的历史、社会、音乐等因素的变与不变,并对其进行初步的描述和人类学的阐释,对其进行人类学的深度剖析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1]陈世扬.论澧水船工号子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J].中国音乐,2013(3):197 -202.
[2]周玉屏,陈瑾.澧水船工号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研究[J].大舞台,2013(5):227 -228.
[3]刘霞,张友福,龙珍珠.澧水流域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探析[J].民族论坛,2009(11):49 -51.
[4]樊祖荫.简论多声部的号子音乐[J].中国音乐学,1986(2):66 -84.
[5]孙黄澍.布鲁斯音乐与中国劳动号子之比较[J].艺术百家,2011(8):321 -324.
[6]胡蓓蓓.有一种活法——湖北马山民歌队音乐人类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7]潘广宇.川东劳动号子音乐文化的人文解读[J].音乐时空,2013(13):87.
[8]肖文礼.赣南客家祭祖的音乐文化人类学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