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课时代高校公选课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

2015-03-30张庆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考核评价

张庆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公共选修课是学术性较强的在专业课之外设置的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不受专业限制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近年来,部分高校出现了有别于以往传统的选修课——潮课,这些潮课内容新鲜、形式新奇,颠覆了学生以往“专业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学习局面,受到学生的热捧,呈现出百家争鸣并不断蔓延的热闹局面。潮课一炮而红的背后,显现的是高校公选课改革的期待与诉求。

1 潮课现象及其实质

潮课,不言而喻,就是指高校中被当代大学生所推崇的与时俱进的新鲜刺激的选修课。首先,潮课之“潮”在于教学内容的时尚猎奇,围绕当下比较流行的元素展开教学,尝试用流行文化透析社会现象,动画片、科幻小说、礼仪、社交、游戏等等。中山大学医学院在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哈利·波特与遗传学”选修课在学生中悄然走红,教授这门课的陈老师身为一名“哈粉”,结合电影和小说将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学科知识以一种轻松、幽默的调侃方式娓娓道来。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三国杀攻略教程”,在传授游戏致胜秘籍中锻炼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其次,潮课之“潮”在于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室不再是唯一的授课地点,超市、电影院甚至酒吧都是潜在的授课地点,打破了教师教、学生学、师授生听的传统格局。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学院开设的“品酒”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超市的专柜现场评判酒的好坏,在这门酒文化入门课上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类酒的起源、分类、酿造、保存、品酒礼仪等。再者,潮课之“潮”更在于教学评价机制的多样,课程论文不再是唯一的考核方式,着眼于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新女性”选修课的考题便是:美拉穿一件礼服去参加宴会,她打算别上具互补色的胸花,根据十二色相环,选择的颜色应该是橙色、绿色、红色还是黄色[1]?广东金融学院开设的“爱情心理学”课程,教学生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如何准备表达自己,期末如能“牵手成功”则能获取高分。

潮课受到广大师生追求的背后,究竟是高校课程领域的与时俱进、教学方式的改革,还是一时的哗众取宠和昙花一现呢?对此,人云亦云,各持己见。部分人认为,潮课不乏是对传统选修课的改革和创新。公共选修课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只是为了获取学分,上课则敷衍了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就是公选课停留在陈旧的灌输式教学上,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潮课的出现实质上就是“因材施教”,利用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宽教育的空间领域,在必要的技巧训练和技能训练之外彰显人文关怀。然而,更多的人则表现了他们的担忧,大部分人认为潮课的风靡是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异化,折射出高校浮夸的学风问题。无论是学科专业知识还是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都是“板凳需坐十年冷”,都必须脚踏实地,而不是一时的兴起,高校公选课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不利于学校扎实求进学风的形成及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高校课程出新招,老师学生赶新潮;谈情说爱玩游戏,老爸被骗掏腰包”,网友的评论虽稍显夸张,但不无道理。

存在即合理,潮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高校公共选修课选修人数少、只为学分的尴尬局面,似乎是课程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但就其根本上来说,这些课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还有待考究。与其说,潮课是高校公选课的一次创新或是异化,追本溯源,还不如说是目前高校公共选修课领域内改革和优化的强烈诉求[2]。

2 高校公选课发展的现实困境

潮课现象引发的两种观点的对峙,折射出目前我国高校选修课的若干问题,选修课制度的不完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教学评价机制的单一等,这些问题成为了高校课程发展的绊脚石,并亟待解决。

第一,选课制度的不完善。每逢选课通知发布之时,面对着五花八门的课程名称,学生通常只知道开课时间、授课老师、课程名称等基本信息,而关乎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信息则几乎为零,在缺乏对课程内容的基本认知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却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的选课系统就恰似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各大高校的贴吧上、论坛上、QQ 群里都会出现很多关于选课的“情报”。比如说:哪些课老师很少点名、哪些课容易通过、哪些课的老师给分高、哪些课学起来比较轻松等等。一番激战过后,给分高、点名少的公选课往往炙手可热,早已是人满为患,而那些学起来较费力的实用课程每每无人问津,名额空缺,呈现出冷热不均、两极分化的尴尬局面。真正选上了怀有浓厚学习兴趣的课程的学生屈指可数,又由于课程名称的模糊性使得这些学生当中有的发现所选课程并非如期所想使得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而部分在“战场”中溃败的学生,由于没有选上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课程往往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态对待,在课程结束后,便将所学知识抛之脑后。可见,当前不够完善的选课制度大大阻碍了高校公选课的发展。

第二,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部分教师的错误定位使得公选课的质量参差不齐。公选课旨在拓宽教育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每位教师都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吹毛求疵的探究精神,部分教师的课堂上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课件更是多年不曾删改,课堂中的教学话题、教学材料一成不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新闻几乎没有体现,教师对公选课不够重视甚至把专业课的知识内容掺杂到公选课中重复讲授,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另一个极端现象便是有的教师受到潮课的触动,在课程名称的设置上力求标新立异,一味迎合学生,为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不惜降低教学质量,以忽视学生长远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为惨痛代价,一时的心血来潮造成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和价值追求的混乱,打着潮课的招牌在课程内容上却仍然没有实质上的突破,新瓶装旧酒,名不副实。如何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关键。

第三,教学评价机制的单一。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公选课的教学评价机制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的是期末试卷考核的方式和独立自行完成课程论文的方式,而后者是现较为通行的考核方式。大多数学生虽能按时上交课程论文,但往往一篇简单的论文只能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的方式,不能涵盖包括学习成果、动手能力等大部分的评价内容。再加上单一的评价机制通常具有较大的诱惑性,使得大部分学生在选课之初聚焦于“这门课怎么考”“这门课容易过吗”等问题,只有少部分学生才会关注课程真正的内在价值。并且,公选课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管理难度较大,结课后一哄而散,不利于教师从学生的口中获得关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反馈。健全选修课考核和评价机制是高校选修课改革成功的必由之路。

3 高校公选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面对潮课现象折射出的问题,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抉择、完善选课制度、实现公选课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转化与超越、健全公选课考核和评价机制,才能科学合理地发展高校公选课。

第一,完善选课制度。公选课不同于一般专业课的地方在于是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自主“选”的,选择领域通常遍布文学、艺术、哲学、建筑、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选择空间之大,在于海纳百川、包罗万象,而不是泥沙俱下。当前,网络选课已经基本普及,因此,建立完善的选课制度举足轻重。首先,选课系统除了显示课程名称、任课教师、课程时数等基本信息外,课程主要教学形式、任课教师风格及研究方向、主要参考教材等有关教学内容的信息的提出十分必要。引导学生在选课之初形成对课程全面、客观的认识,以便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地做出选择,而不至于在盲目纠结中乱了方寸。其次,建立公选课试听制度,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帮助学生多渠道了解公选课的教学内容,或是一至两个课时的全校公开展示,或是校园网上公选课精彩片段的集锦等。将公选课的真实面貌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正确选择真正喜欢的、感兴趣的课程,避免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第二,公选课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当前高校陈旧、老套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轨的现象并不鲜见。大多数公选课是没有教材的,因此教师往往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组织课堂,教师应该把专业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化学的世界”选修课中,教师传递理论知识,可以把厨房中的小窍门、生活中的小实验与理论知识讲授相结合[3]。关于授课形式也不必拘泥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形式,中国政法大学的“心理应激微反应”选修课契合当红美剧《别对我说谎》来对个体的行为活动进行心理剖析,并引发了高校课程领域的一波心理分析热,授课教师则邀请到了江苏卫视《非常了得》栏目中的微表情专家姜振宇,与学者、专家零距离的沟通交流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为生动和稳固。有关自然科学的公选课则更应该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将小课堂拓展为大教学。

第三,健全公选课考核和评价机制。公选课应该有有别于专业课的独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公选课应有结合自身特色的考核方式和考核目标。不拘泥于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提交课程论文这三种比较平常的评价方式,公开演讲、社区活动、辩论赛、支教、实验操作等都是很好的考察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方式,比一张简单的试卷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考核方式不失为公选课改革的一种创造性尝试,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特色。此外,学校应积极进行公选课评教活动,既给下一阶段学生选课有所参考,也是对任课教师的一种督促和激励,让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侧重,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在潮课风靡于高校的背景下,高校公选课的改革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将新颖的授课形式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选课制度、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以及考核评价机制方面不断完善,完成公选课拓宽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使命,使之朝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教育目标越走越近。

[1]文鹏.“潮课”:心血来潮还是教学创新[N].北京日报,2011 -01 -11(23).

[2]纪德奎,姚军.从“潮课”现象看高校选修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7):65 -69.

[3]韩炜.浅谈由“潮课”看创新应用型课程的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14(9):142 -143.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考核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家庭年终考核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