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绣的地方课程开发与利用

2015-03-30罗莎莎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0期
关键词:苗绣苗族课程

罗莎莎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1 苗绣是重要的地方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自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目标确立实行以来,地方课程在弘扬地方文化与培养乡土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它反映了地方和社区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苗绣是苗族刺绣的简称,是苗族民间传承的一种刺绣技艺,主要流传于贵州省苗族聚集的地区,如黔东南、松桃县等。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苗绣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成为地方课程开发的天然资源。1)苗绣蕴含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历史文献的特征。苗家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清《开化府志》《广南府志》、民国《马关县志》《邱北县志》都记载有苗族妇女“能织苗锦”之句。2)苗绣是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苗绣的纹样造型夸张生动,图案通过艺术的抽象,大胆地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构图对称和谐,形态自然,情趣盎然,图形主要是由规则的若干基本几何图形组成,花草图案极少;色彩鲜艳明快、讲究冷暖的对比,注重在强烈的对比之中取得一种色彩美的协调。3)把苗绣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已成为学校的共识。当地学校把苗绣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形式或为隐性、或为显性。如松桃民族中学成立了苗绣兴趣班、松桃职业中学开设了苗绣课、松桃实验小学在教室挂着苗绣作品。4)苗绣是苗族地区人民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传统节日时,苗族人民都会披金戴银、穿戴苗绣新衣盛装出席。因此,把苗绣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既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急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符合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选取学生身边的苗绣生活资源作为课程资源,是教育回归生活的表现,符合时代的潮流,能避免知识内容的高度抽象及与日常生活的脱离。在熟悉的背景下开始熟悉的学习内容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主观与客观的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在儿童的直接经验与学科教材之间达成儿童心理经验的历史统一性,甚至使认知教育与学生自己的生活也能共同发展,符合当今兴趣广、领域宽、知识博的认知观。

2 苗绣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苗绣课程开发的内容。其一,历史文化。苗绣是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厚的历史底蕴、传奇的神话故事是苗绣能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因素。如,从苗绣绣品中体现出的“人神混同”“人兽混同”“自然物类混同”的原始思维特征就可以看到苗族人民营造出的龙是那样的率真稚气、热烈奔放、神奇壮丽、自由不羁;苗绣与传说中的苗民南迁紧密关联,传说有位叫兰娟的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徙跋涉的路途经历,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过黄河绣条黄线,过长江绣条蓝线,翻山越岭也绣个符号标记,待最后抵达可以落脚的聚居地时,从衣领到裤脚已全部绣满。其二,艺术文化。由全球著名时装杂志《嘉人Marie Claire》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14 中国苗绣公益展”于2014年9月30日在巴黎隆重开幕。苗绣所带来的视觉盛宴令国人甚至国际惊艳:变化多样的针法、色彩鲜明复杂的图案、夸张生动的纹样、自然和谐的花纹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继承与发展苗绣的这些艺术文化,既与当今提倡的美育目标是一致的,既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又能使民族的瑰宝不湮没于世俗,能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与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其三,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诗人寓图画于文字中,画家寓言语于图画中,巧心匠手的苗族祖先们把对先祖们的尊敬与缅怀融入节日的气息,如苗年节的祭祀祖先;把对真善美的追求刺入画中,如梵净山的鸽子花;把对勤劳勇敢的歌颂唱入苗歌中,如七言一句的故事歌。苗族道德观念中的孝敬父母、团结互助、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品质也是传统的中华美德,将这些道德观念通过地方课程引入课堂,有益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

第二,苗绣课程开发的原则。其一,主体性与实用性原则。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其主体发展的活动。苗绣课程作为地方课程,在开发时也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地方本位的作用——服务于地方,要为学生日常的苗绣作品制作提供知识指导,为日后学生的就业提供技术支持。其二,民族性与开放性原则。民族文化是大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中的个性,在继承与开发利用的过程,务必要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与传统,不能简单地将其纳入汉文化,与汉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粗暴地相加或相减。民族的是世界的,并不是封闭的、恒古不化的,在发展的历程中需要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步伐一致。在坚持多元价值文化引导的前提下,既尊重民族的个性又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有益因素。其三,互补性与适合性原则。基础教育中强调的“双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实践能力,作为对国家课程补充的地方课程,要充分发挥课程的互补作用,补充国家课程对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性的忽视,补充对该地区地域特色照顾不周的弊端。同时开发苗绣课程要有一个“适合”的原则。既要“适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又要“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也要“适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工作[1]。

第三,苗绣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其一,全员参与策略——苗绣课程开发的校内条件。全员参与是一种集教育合力的表现,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专家为顾问、以教育行政工作者为伙伴,凝聚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以共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2]。学校领导要树立苗绣课程开发的教育观念和开拓精神,建立良好的苗绣课程评价体系与机制,创建良好的苗绣校园文化氛围,另外加强课程设置和课程管理的自主权。除此之外,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也是开发苗绣课程的又一切入点,关注区域内学校本土专业力量的培育并通过他们来加强对课程开发的校级影响。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编制者和研究者和直接接触者,应该积极主动转变课程意识、学生观、教师观、人才观等,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则要正确处理好升学和兴趣的关系,在苗绣的课程内容与形式的设置上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其二,需求导向策略——苗绣课程开发的校企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不是一个自足与自为的过程,也不是为了开发而开发,而是以真实的需求为起点,以明确的目的为导向,因此苗绣课程的开发要基于该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与未来发展的情况而确定[2]。校企合作,不仅体现在技术上,也表现为学校对企业的资金依赖上,企业能根据社会需求决定对苗绣的投入力度。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方式,从单一力量到多种力量的整合,发挥社会、企业的指挥棒作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开发优质高效的课程。其三,因地制宜策略——苗绣课程开发的其他条件。要扬长避短,争取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推进课程资源开发[2];要取得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获取资金、政策支持,为苗绣课程的开发创建良好的物质环境,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区传统的节日气息与社区苗绣企业的推动为苗绣课程的开发创造了发酵的温床,以及绣工娴熟的刺绣技艺都是苗绣课程开发的独特优势。这些都为苗绣课程注入了社会实践的生命,在开发中必须要坚持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 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课程开发的存在形态。就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学科课程适宜,活动课程也适宜;显性课程适宜,隐性课程也适宜;分科课程适宜,综合课程也适宜;正规课程适宜,非正规课程也适宜[3]。苗绣文化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之一,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同样具有灵活多样的优势。但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的同时,要注意各种课程的存在形态,因为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地安排行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握教师与学生的结合点,注重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经历和体验、评价能力。即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来确定相应的课程形态。

第二,教师层面。当地实际的苗绣培训主要采取的是师徒制的形式,即一些工龄较大、技术较熟练但文化水平并不高的“老师傅”来教导新来的员工,这种传播与扩散模式能精细地带领徒弟走入“正轨”,但效率低、耗时长、覆盖面少也是存在的大问题。一边是文化水准不高的“老师傅问题”,而另一边是教师文化水准较好但对苗绣了解甚少的难堪之忧。因此,双师型的教师仍是个重大难题。

第三,学生层面。学生是课程学习的直接学习者,课程实施结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所内化与吸收的效果,因此最先要满足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需求。在苗绣课程开发的调查结果中,有些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乐趣,如男同学不爱好刺绣,坚持不住长时间的静坐,此外绣工的薪资(约2 000元/月)对男生也没有吸引力。又在面临升学压力大的氛围下,学生本人及家庭更希望自己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对于苗绣,当做一个爱好就好。因此,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对苗绣的热爱,兼顾性别的差异。

第四,苗绣自身层面。苗族刺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但针法多且复杂,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来种。图案有视为吉祥的麒麟、龙、凤和常见的虫、鱼、花卉、挑子、石榴等;颜色有大红、水红、紫红、深蓝、浅蓝、深绿、浅绿、橙黄、深黄等,种类多样且复杂。另外,苗绣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有些个别作品甚至要几年及以上才能完成,需要工作者极大的耐心与毅力。又由于苗绣图案本身并没有现成设计,需要制作者大胆的想象与创作。此外,广泛开发苗绣课程,还会遇到学生性别上的抵触,一般而言,男生对这种细工要求的针线活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把苗绣的技艺与内涵模块化、具体化是学习的起点。

4 结语

苗绣资源是一种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教育专家与当地学校的重视与挖掘。在当地苗绣课程开发与利用中,要把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的客观性、内在性统一起来。在丰富课程多样性的同时,对提高当地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历史厚重感、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都有重大作用。

[1]杨汉章.论地方史志与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J].科教文汇,2007(9):103.

[2]靳玉乐.教育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3]李定仁,马正学.甘南藏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98 -104.

猜你喜欢

苗绣苗族课程
凯里学院美术作品选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苗绣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上海大学仲星明教授个人苗绣收藏于喜马拉雅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