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的三个高度

2015-03-30杨承训张新宁

当代经济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产力科学技术动力

杨承训,张新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论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的三个高度

杨承训,张新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科技经济理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历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一脉相承,其认识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个高度: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所得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念、邓小平总结20世纪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所得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洞察21世纪发展和我国面临的新常态所得出的“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系统领会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这三个高度,是自觉地认识、遵循和驾驭科技主导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第一动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中央制定了科技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应用。为进一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深化对“第一动力”论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解,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形成、发展和再创新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精髓,进而学会遵循和驾驭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在新常态下更健康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昌盛。大体上说,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有三个阶段,包含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段的经济发展经验,认识逐级深化,形成三个高度即“生产力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一高度:将科学技术划入生产力范畴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人们把自然科学当作纯粹的学术活动,技术则被视为一种个人技巧。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社会发展特别是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把科技经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人类对科学技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这一理论成果的实践基础,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生产不断运用科学技术成果为之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剖析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时,发现和揭示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从历史资料看,最早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生产发展动力的是恩格斯。1844年,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分析商品的生产要素时,批判了将科学技术排除在外的三要素(即土地、资本、劳动)论的观点。认为:“劳动包括资本,此外还包括经济学家想也想不到的第三要素,我指的是简单劳动这一肉体要素以外的发明和思想这一精神要素。”[1]607他认为,在合理的制度下,精神要素当然会引入生产要素中,并且会在政治经济学的生产费用项目中找到自己的地位。他在同年发表的《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详细分析了18世纪的科学进步。十九世纪后他又将科技进步概括为“三大发展”,并描绘了瓦特以来的多项发明及其对生产力的推动。恩格斯总结道:“我们到处都会看出,使用机械辅助手段,特别是应用科学原理,是进步的动力。”[1]607其后,马克思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剩余价值学说》等一系列论著中,进一步做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211、“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3]708的著名论断。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技术划入生产力范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首先,将科学技术划入生产力,确定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历史唯物主义论认为,生产力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科学技术也是这种因素之一,而不是与社会发展无直接关联的少数人书斋中的学术研究活动。那种把科技与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分开的观点,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将科学技术划入生产力,揭示了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原始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劳动资料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3]698并且把科学技术提升到历史的杠杆、最重要的革命的高度。恩格斯晚年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3]777讲到电,恩格斯说,电工技术“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这一发现使工业彻底摆脱几乎所有的地方条件的限制,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生产力将因此得到大发展,以至于越来越不再需要资产阶级的管理了”[4]654。

再次,将科学技术划入生产力,揭示了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为剩余价值生产服务的本质。马克思曾指出,资本家用“一种不费资本分文的生产力,是科学力量”,[5]168“正像只要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就能加强对自然财富的利用一样,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3]664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市场需求拉动对科技进步的强大作用。

最后,将科学技术划入生产力,预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扫除了资本集团的发展后能够更有力地推动科技的发展和利用。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指出,“只有工人阶级能够……把科学从统治阶级的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把科学家本人以阶级偏见的兜售者、追逐名利的国家寄生虫、资产阶级的同盟者,变成自由的思想工作者;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科学才能起它的真正作用。”[6]600马克思还指出,那个时代将要求培养大量的“脑力劳动无产阶级”,[4]425大量的科技专门人才。

特别要提到的是,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用辩证法对自然科学作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自然科学的重大作用及其与经济学的关系,分析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提出了生态的基本思想。他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近视症,并认为必须利用自然科学知识预知未来。他说:“特别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4]38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对科学技术的论述,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并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为背景,着重突出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他的贡献在于:(1)对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进行了拓展,引入了技术进步因素;(2)论证了技术进步与市场发展的关系,认为“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的各部分的专业化、社会化,因而使市场扩大”,[7]80从而揭示了市场与科学技术创新互动发展的原理;(3)说明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科技社会化趋势,认为垄断阻碍了技术进步;(4)提出技术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8]411(5)要求新建立的苏维埃要千方百计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6)倡导经济学家研究科学技术。他在批评把边际效用绝对化时说:“经济学家要永远向前看,向技术进步这方面看,否则他马上就会落后”。[9]120可见,列宁把科技经济当作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要求。[10]

第二高度:将科学技术提升为“第一生产力”

20世纪80年代,即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从新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提升了马克思的观点。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11]377邓小平同志在“生产力”前面加上“第一”二字,是继马克思之后的新概括,表明科学技术同先进生产力之间形成了新的必然联系,勾勒出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实际上,邓小平将科学技术提升到“第一生产力”高度,是在前人一系列论述的基础上揭示出的新规律。邓小平关于“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有两大历史背景。

一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时代将要到来,使邓小平敏锐地感到有一种新的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着生产力发展。用他的话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11]291“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11]274

二是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历史经验,从而深化了他对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特别讲道:“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又说:“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11]274,275

从认识上看,他也接受了斯大林(强调“技术决定一切”[12]39)、毛泽东的科技思想。毛泽东对科技经济理论的建树表现在以下几点:(1)把科学实验作为三大实践之一,认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13]269,只要有生产斗争,就必然有自然科学。(2)作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论断,要求“科学技术这一仗要打好,而且必须打好”。他在总结各国经验后指出:“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14]126(3)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要求“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一定要学习并且完成这个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伟大的技术革命”。[15]351(4)分析了科技发展不平衡规律,要求走打破常规的路子。他说:“资本主义技术的发展,有不平衡的方面,也有平衡的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技术发展有平衡,也有不平衡。”“特别值得注意的,新的技术部门出现以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更加显著,例如,我们现在要搞尖端技术,就感到许多东西不相适应。”[14]120,121他认为:“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14]340进而,他提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14]341这也就是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5)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鼓励科技创新,有重大的推动作用。(6)提出发掘祖国医学遗产,认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5]423。在他的倡导下,根据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使中医这个宝库得以发掘。(7)研究了自然科学的重要原理。如基本粒子问题,认为“宇宙从大的方面看来是无限的。宇宙从小的方面看来也是无限的。不但原子可分,原子核也可分,电子也可以分,而且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14]389(8)他领导并亲自布置了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特别是“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改变了中国的地位,证明在毛泽东时代,我国的科技还是有很大发展的。

邓小平在作为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时就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复出后,他首先抓科技。1978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了全国科技大会,发表了著名的讲话。从1975年到1993年的18年中,他发表了60多次关于注重科技发展的谈话。其间,邓小平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又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发展是硬道理联系起来。系统领会邓小平的“第一生产力”论,其内涵十分丰富,蕴含以下诸点。

(1)科技之所以主导经济整体方向与发展,乃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11]17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它越来越释放出无比巨大的活力,能创造出新的资源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是人类发展的源泉,永远是革命的力量,历史的杠杆。人类通过科技可能开始由盲目摸索的“后知”状态步入以信息导向的自觉的“先知”状态,人类的行动先有信息引领、探秘预测、计划设计、路线图绘制等,再进行大规模实践。

(2)科技能够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这在于从本质上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基因”、“种子”、“胚胎”、“酵母”。对这一点,邓小平同志做了更具体的阐释:“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16]87

(3)科技能够向旧生产力(产业)输入新的元素,促进其发生质的变化。比如,古老的农业,要实现根本改造必须靠高端技术。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曾担心农业要拖中国现代化的后腿。到80年代中期,邓小平做出新的判断:“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11]275事实上,许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造主要是靠科技进步。

(4)科技可以在原有生产、流通的基础上提高效率、节省资源。邓小平说:“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6]87

(5)科技能够提升生产力的主宰者劳动力的素质,使之变成全新的劳动力。这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说:“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16]87

(六)科技能够使中国适应和引领科技时代。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就预言:“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11]279“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16]87在这样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生产力之首,否则就会整体落后。对于中国来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16]86

第三高度: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进入21世纪后,习近平同志从国内和国际的重大实际出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基础上,又提出一个新论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17]由生产力结构视阈拓展到直接的经济动力系统,简称“第一动力论”。这里又有几个新的关键词:“第一动力”、“新常态”、“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谋未来”。作为一个系统观点,习近平把科技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提升到第三高度:“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

“第一动力论”是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这个总结的形成有两大背景: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背景。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而头十年内发生的国际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又促使科学技术必须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的质的飞跃,预示着21世纪新的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对于每个融入全球化的国家而言,如果不能跟上进而领跑这个大趋势,就注定要陷入落后被动的局面。中国再不能走16世纪至20世纪前期那种半停滞、落后挨打的状态。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背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必然进入一个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现有坚实基础,又面临新矛盾,客观发展对主观惯性形成倒逼机制。面对这种新形势,必须选择发展的新思路,对此,习近平同志也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18]120

当然,“第一动力论”也直接继承了我党十四大至十八大以来江泽民、胡锦涛的重要理论成果的战略部署,特别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和十八大确定的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体现了这种发展战略理论的传承。“第一动力”论在理论上的创新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第一动力论”将“第一生产力”纳入直接的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创新了经济转轨理论。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思想的提升,把科技摆在生产力结构的第一位,揭示了先进生产力不断前进的源泉。“第一动力论”,则把“第一生产力”由生产力结构变为现实引领,将其作为直接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而不仅是笼统的一般科技。这就更具体、更能区分科技的层次性,创新了前所未有的分阶段经济转轨理论。按照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有三个,即所谓的构成增长“三驾马车”的消费、投资和出口。在西方经济学中,又存在所谓的供给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之争。供给学派主张供给本身可以创造需求,因此只要增加投资即可增加利润,促进增长。而凯恩斯学派则强调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然而,无论是供给管理,还是凯恩斯学派,其政策实施的结果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供给管理的结果是使消费不足的危机日益加深。凯恩斯学派的措施虽然可暂时缓解矛盾,但由于不是从根本上消除分配上的两极分化而难以解决危机问题,甚至由于赤字政策的实施而不断加重人民的负担,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滞涨”的危机。与此相反,社会主义由于能够调动万众创新,提高生产力,引导科学消费,扩大就业,增强广大劳动者的需求能力,使供给与需求联动。尤其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公共建设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既增加供给能力,又提高了消费力,在很大程度上使供给与需求的界限模糊起来,形成联动机制。同时,无论供给还是需求,都不能只讲量不讲质,低质量产品不仅是浪费,而且也害人。解决质量问题,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及其标准化管理。提质减支是从另一个方向增强了供给和消费。现在仍有人坚持把增加投资作为关键措施,而忽视向科技创新倾斜,到头来又会导致粗放经营方式的重复,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从这个角度说,发展动力的转换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必须克服西方教条的惯性思维。

(2)“第一动力论”改变了单靠存量资源的“发展极限论”和“资源禀赋论”,充分运用科技创新开拓新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西方有一种绝对静止的观点,认为人类所能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甚至会枯竭,如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在西方学界形成了一种悲观论调。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源稀缺”虽有一定的促进人们节约资源的积极成分,但也存在绝对化倾向。“边际效益”论使人们认识到资源利用率在特定的条件下有一定的限度,但没有指出突破此类限度的途径,使人们不能向前看,从而不利于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如果按照他们的观点,全世界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那我们就没有出路了。现在西方有人制造所谓中国“增长极限论”。而“第一动力论”,则引导人们找到解决资源枯竭的新路径,这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不仅能够创新新的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包括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和开拓新领域新资源,使人们彻底摆脱悲观的阴影。对此,习近平同志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自古以来,科学技术是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9]进一步引伸,“第一动力论”打破了“有限”和“无限”的界限。以往的开发和节约资源多指人类已发现和掌握的既定资源。从现有的科技发掘能力看,现实的既定资源是有限的。但从未来科技发展来看,未来可利用的资源又是无限的。仅就地球资源来说,人类利用的不到10%。“第一动力论”不仅要面对既定的有限资源,又要探索未被认识、未被开发利用的新资源。在“有限”和“无限”之间是一种博弈关系,人类需要既严谨地用好有限资源,又要机智地积极合理地逐步开发与节约利用“无限”资源,要把延长既定“有限”资源的寿命与加快开发利用新型资源两个进程统一起来。这是“第一动力”赋予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辩证法。这是“增长极限论”者所根本不懂的。客观地说,潜在财富、隐性财富要比既有、显性财富要多得多!我国有广袤的国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的正在发现、开拓,有的还可合成、创造新的资源,有更多的资源尚待认识、发掘。据科学家估计,仅我国自己潜在可利用的资源还有90%以上,目前所利用和掌握的不过是浅表的、容易发现的。至于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那是正常的双赢性交换、互补,同帝国主义掠夺资源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对外关系。

(3)“第一动力论”的着重点在于将潜在生产力更直接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此,习近平同志做了深刻的阐释:“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就像接力赛一样,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没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儿跑。”[18]125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运用科技创新与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18]125

(4)“第一动力论”要求经济绿色化,利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和法制管理优化生态、治理污染。这是当前世界、新常态下中国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历史难题,关系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健康生存,可谓最重大的经济质量。系统地剖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造成因素是多方面,最根本的还要靠科技创新攻克难关,发展循环经济。习近平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18]209“绿水青山也就是金山银山。”[20]120而“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力量。”[21]这是以往的经济理论和实践所忽略的,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把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与遵循自然规律统一起来,而遵循自然规律应摆在首位。例如,优化能源结构、消除能源污染就必须推动技术革命,“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它领域高新技术结合起来”。[18]131

(5)“第一动力论”勾勒了产生链、创新链、金融链乃至循环链的连接模式,倡导新的资源组合方向。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7]。这是一个新业态、新方式、新事物。人们对“产业链”似乎比较熟知了。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还刚刚形成一些雏形,而对与此相连的“创新链”则要生疏得多。创新链既是科技进步的好形式,又是成果转化的好途径,还是科技、管理、经营相集成的好载体。它与产业链相关又相异,产业链一般是在成熟技术支持下的相关产业链条,其中也包含一部分技术创业。创新链则有它的特殊性,即将从原创到产品过程形成连生的序列。一般说,从科学到技术再到工程,其路线图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企业孵化(商品化)——规模扩张。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大都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经过孵化而展开的。原有传统产业的改造更是如此。以科技支撑的新兴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就是实例。如何使创新链与产业链相适应?就必须使企业与研发机构联合,组成产学研乃至产学研金政联盟,企业参与支持研发、孵化过程,主攻系列产品。这个链条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要“萝卜拨了不洗泥”(降低质量),也不要怕中间一时失败,但从长远看,它会开拓广阔市场,获得巨大综合效益,延长企业和产品寿命,并能引导消费。这就涉及资源往哪里整合、怎样组合的问题。他说:“新世纪新时期,一些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非常快,一些新产业爆发释放出巨大能量,使我们意识到必须推动要素集合,推动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力量。”[22]进一步引伸,要探索“两只手”与科技创新引领的关系。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体制机制中,中央提出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第一动力”的观点引申,现在还应考虑科技元素,突破原有“两只手”的理论框架,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方向)、市场主配(微观配置资源)、科技主引(引领未来)”的三元机制系统(简称“两手一脑”),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理论和机制体系。具体运作制度、途径、方法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使之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6)“第一动力论”把科技从实验室、从少数科技专家手里解放出来,同广大劳动群众结合,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格局。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真正解决就业问题,而且愈来愈突出,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特别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解决起来就更加艰难。从发展趋势看,要根本化解这个难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去调控和优化就业结构,开拓新的就业空间,改变就业方式,提高劳动者广泛就业的能力。这也要发挥“第一动力”的功效。当然,科技进步与就业存在一定的深层次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生产率和使用劳动力的矛盾;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与稳定就业的矛盾;三是需求不足与充分就业的矛盾;四是劳动者素质低和新产业需要的矛盾。如何利用科技和经济的合力优化就业结构?这就要利用好“推”、“拉”的合力。“推”即是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拉”即是利用适当优惠政策和提高三产的科技含量及由此产生的较高收入,吸引其他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分批转移。从长远看,往纵深发展,“第一动力论”将为人类开拓愈加宽广的就业天地。这里有“四维”空间:陆地,诸如戈壁沙漠、荒原以及大量的高山峻岭区;海洋,是我们这个星球特有的资源;航空,不仅指航空运输业,还包括大气层及其以上的无限空间;地下,人类对地球的探测还只是初步的,真正的地下世界是一个尚未深入的自然王国。

(7)“第一动力论”突出科技创新与社会制度结合,勾画了发展的新轨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习近平同志要求:“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18]126,127有鉴于此,我们不能把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仅视为自然规律。全面地看,它是一条科技与经济集成的规律,尤其需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形成合力。进一步全面看,社会主义整体优势还表现在以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出发点,以人为本,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通过自我完善,按照社会化生产的规律,克服种种私人利益集团和体制障碍,全国一盘棋,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

这就要求以系统论观念研究和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18]124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矛盾,而认识和处理矛盾正是发展的动力。所以,要认识和驾驭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必须有系统观点,因此,要在贯彻“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学会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系统领会和落实“第一动力论”,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不仅能使我国的优越制度永葆活力、长治久安,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在整体上超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8)“第一动力论”的扩展延伸还会创新和完善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循环体系。“第一动力论”将科学技术进步作为现时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意味着将原来社会经济运行的“四环论”丰富为“五环论”。“四环论”是展示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循环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是第一动力。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的升级和人类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使得原来蕴含在生产之中的科学技术发育壮大,形成独立的系统,成为推动生产发展以及其他环节的发展的第一动力,如马克思所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3]664这就形成了五环序列:创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就从根本上创新和完善了社会经济大循环理论。

综上所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第一动力论”,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科技经济理论基本观点基础上的一个新发展,并将其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因此,“第一动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中的重要创新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要深化对“第一动力论”的认识,应当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成果,进而认识一条新的经济规律即科技主导经济发展的规律,更自觉地驾驭它,使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更好地发挥“撬动地球的杠杆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7]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9]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杨承训.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斯大林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3]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习近平.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路[N].人民日报,2015-03-06.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9]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

[2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1]习近平.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N].人民日报,2014-05-12.

[22]奏响“四个全面”的时代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N].人民日报,2015 -03-15.

责任编辑:魏 旭

F014

A

1005-2674(2015)06-059-08

2015-03-27

定稿日期:2015-05-15

杨承训(1935-),男,山东嘉祥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张新宁(1981-),男,河南镇平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力科学技术动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动力船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