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的形成、价值及运行动力※
2015-03-30杨新红苏青场
○ 杨新红 苏青场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
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于民众,民众把自己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诉求于党,二者之间的互动,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改革开放大发展集聚了坚实力量。回顾党的历史,党群沟通贯穿于党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其积极意义是明显的。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的形成、价值意义并探寻党群沟通机制良性运行的动力,对于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与群众沟通形成的因素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与群众的沟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离不开马列主义的传播、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党的活动说明了党成立后宣传、教育群众是一项迫切的任务,这是最初的党群沟通,主要在党的主导下发生。
(一)马列主义的传播
毛泽东说:“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俄国人介绍的。”[1](P140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尤其是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废除中俄之间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后,给受压迫的中国人民极大震动,让先进分子备受鼓舞。以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研究十月革命,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通过办刊物、撰文、翻译、办夜校、讲演等形式[2](P31-33)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蔡和森在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分别《给毛泽东的信》中就阐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建立党组织并发挥党的作用,其中明确提出了党是“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须先组织他……才有神经中枢”,同时指出,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民众运动、劳动运动、改造运动皆不会有力,不会彻底”[3](P24-27)。蔡和森对党的建立及党与群众沟通的看法,充分说明建立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群沟通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二)共产国际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共产国际创立。1920年7月,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列宁指出了在一些落后的国家和殖民地国家建立共产党和苏维埃制度的问题。因为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制造了反对他们的革命力量,特别是产生了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无产阶级,且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工人和革命人民已经觉醒,使得具有了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同时,共产国际通过了列宁写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的报告,报告对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内容做了八个方面的系统阐释,其中强调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要明确党的基本任务和当前的主要任务”、“始终不懈地在工厂、农村、军队中进行共产主义性质的宣传和鼓动工作”以及“要密切联系群众”[2](P37)。这些要求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建立后的活动方向有了基本定位。
(三)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奋斗的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按照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党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群众基础薄弱的、处于秘密状态的、组织规模狭小的、社会影响不大的小党。如何“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为无产阶级群众奋斗”,党纲要求党员“要‘到群众中去’”[2](P57)。这样,才能“争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发动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政权,完成民权革命……跟着就要执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2](P174)。而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的革命意识较低,使得“争取”、“发动”群众的过程离不开宣传、灌输等形式,也正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群众才逐渐理解党、相信党、跟党走。
(四)群众的需求与党的奋斗目标一致
中国农民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生活异常艰苦。只有推翻三重压迫和统治,农民才能翻身做主人。所以,痛苦中煎熬的群众唯一的要求——“希望党领导他们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打倒欺压和剥削他们的地主资本家”。而中国共产党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目标。可以看出,群众的愿望与党的斗争目标不谋而合,使得不管从党自身的奋斗目标出发,还是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党群沟通在党建立前后都会自然发生。
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在党的主导下进行的党群沟通发生了转变,群众主动参与沟通的愿望越来越强,开始自觉地向党提出愿望诉求,并要求在党的活动中体现并实现。党群主客体关系的相互转换,一方面体现了党群沟通机制进入良性运行状态,另一方面说明了人民民主在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与群众沟通的价值旨向
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沟通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因为任何一个政党都有为谁立命、为谁谋利的价值取向。而中国共产党把为民服务作为价值追求,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奋斗方向,通过与群众的对话和交流来了解民众自身需求和对党的要求,进而在满足民众愿望中实现党自身的人民性与其活动的合法性。
(一)密切党群关系
政党政治视域下,政党要掌握公共权力,必须得到民众(选民)的认同。而要得到民众(选民)的认同,政党必须代表人民,准确表达民众的利益、愿望和诉求,才能赢得民众。这是政党建设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其领导对象和执政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这种双肩挑的角色决定了党一方面肩负着领导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职责,另一方面又必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不脱离群众,才能体现其先进本色。这样,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就构成了社会关系的主线。社会基本矛盾在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上表现为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群众同作为国家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的管理者、执行者的领导人员之间的矛盾。如果领导面对矛盾处理不及时,沟通不到位,矛盾就会激化,甚至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群沟通密切了党群关系。
(二)推动政治发展
党群关系是一对政治关系,只有密切党群关系,才能营造和谐的政治氛围。党群沟通就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仅靠党的先进分子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因为“社会变革的最终动力和根源是生产力。而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是主导的要素,他们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力的运动。在他们参与社会生产力的运动时,他们的情感、意志、情绪等心态因素也就直接融化、体现在社会生产力中了。劳动者积极向上、主动热情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生产力……相反,劳动者消极被动的情感、情绪和心态,则必然会削弱社会生产力,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P47)。而要唤起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不但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需要。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具体执政活动中要及时与民众进行沟通,了解民众的政治愿望和诉求,唯此才能在执政活动中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发动生产,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还采取“投豆选举”的方法满足人民的政治需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还通过“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等途径满足人民的政治需求。这些做法从表面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政治需求,实际上是推动了人民民主的发展。
(三)促进民权实现
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之所以说是民主社会,就是在政治体制中,民众、政党和国家有了自己的准确定位。党在政治体制中处在连接民众与公共权力(国家)的中间环节上,发挥着“沟通”或者“桥梁”的作用。一方面,政党代表民众反映民意,影响或者监督公共权力;另一方面政党会充分动用国家权力,实现政党设定的目标。这也就是政治学原理中常说的党的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和政治社会化等功能。任何一种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与民众的沟通。就利益表达来说,政党来自于社会,又要依赖于社会才能存活。其间,服务社会是一项常规任务。如何服务社会,怎样达到让社会满意,离不开与社会或者民众之间平等、民主的对话和沟通。
三、推进党群沟通机制良性运行的内在动力
党群沟通是保持党群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其预期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党群沟通机制的运行。党群沟通机制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即党、群众、信息、沟通渠道、沟通方式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动,任何一个要素出现故障,机制就无法运行。为此,要着力加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信息流通渠道、提高公民参与沟通的素质能力,促使机制良性运行,持续发力。
(一)加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在政党与群众这对矛盾关系中,党员领导干部是关键,这一主导作用决定了党员干部在党群沟通中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党的活动需要党员干部去完成,党员干部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为民服务的价值主旨,从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党员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方面距离“群众满意”这个目标还很远,脱离群众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就要从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方面去考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性问题。一是要转变对群众的态度。“能否放下架子同群众交朋友,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并不是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对待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多和群众交朋友,多和群众‘拉家常’,才能为民众排忧解难”[5],才能提升党的领导力。二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信息网络迅速发展,影响群众思想和行为的因素与渠道越来越复杂多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党仅有做好群众工作的愿望不行,还要具备做群众工作的知识和技巧。从目前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看,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式落后、作风漂浮、信念不坚定、形式主义等仍然严重。为此,必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防止党员干部精神上缺钙。三是要探索新形势下沟通群众的方式方法。在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出现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情况,面对复杂的群众问题变得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让简单的矛盾复杂化了。为此,要主动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实事求是地解决矛盾;在调查研究中了解民众疾苦,寻求解决答案;用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解释他们的困惑,避免用官话、套话。四是要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在选准用好干部上把好关,着力培养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二)健全信息流通的渠道
就渠道来说,人民代表大会、信访、政协、媒体、人民团体、民间组织等都是党沟通民众的渠道,对于党及时了解群众,组织和依靠群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沟通不畅的现象依然存在。现阶段群体性事件频发就是实例。究其原因,一是政治层面存在问题。如,权力过分集中导致上情难下达、下情难上达;党政机构层次多导致信息传送过程中出现信息失真;干部录用过程中民意缺失导致信息断裂现象等。二是社会发展层面存在问题,如,网络政治运行中部分党员干部素质能力、网络技术、知识储备不足导致信息流失;社会变革中一些领导干部不能及时沟通比原有生活变得更差的部分群体导致社会矛盾在紧张中加剧等。三是党自身建设方面的原因,如,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中脱离群众、一意孤行导致大众主流意见无法正常传输到政治中枢而引发群体性事件;部分党员干部全凭主观主义与群众沟通,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等。这些因素似乎与沟通渠道不畅无关,实质上这些现象却是由沟通渠道不畅产生的,归因于制度不健全,导致信息在沟通渠道中要么阻滞、要么流失。为了推动信息流动的通畅性,一要不断完善制度性沟通渠道的功用,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信访制度等;二要发挥民间沟通渠道的功用,如推进社会团体的沟通功用、加强群众性自治制度建设等;三要综合运用其他沟通渠道的功用,如发挥媒体的作用、发挥党建网站的作用、发挥民意调查的作用、发挥听证会的作用等。
(三)提高公民参与沟通的素质能力
在党群沟通中,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是,群众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否则,党群沟通机制照样无法良性运行。在党群沟通中,已有的分析显示,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现象[6],主要表现在党员干部和群众掌握的资源以及对沟通目的的认知等方面。对于沟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行为来改变的。如,在掌握资源方面,民众通过后天的习得行为可以获得知识、技术、能力、地位。基于此,笔者以为,加大公民教育,是消除党群沟通中不平等现象的重要一环。为此,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二要加大公民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公民的现代政治素质。受传统官贵民贱、官主民仆、官大理多等政治文化的影响,民众政治参与意识普遍低,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政治冷漠的现象,反映到党群沟通中,就是民众面对政治问题没有动力、愿望去诉说,造成党不了解民众、民众也不了解党。这种情况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群众做新时代的公民,遇到问题不是盲目参与,而是用理性合法的形式去表达。三要培育公民文化以增强公民的沟通意识。公民文化是一种民主文化,与臣民文化、集权文化、官本位文化不同,蕴含着平等意识、协商意识、参与意识。正如阿尔蒙德所说,公民文化“是一种建立在沟通和说服基础上的多元文化”[7](P7)。“说服”需要协商,“协商”需要沟通,“沟通”离不开民主,就是这种多元的公民文化,推动了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公民文化能够推动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使政治权力遵循民本的价值运行。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张蔚平.毛泽东建党学说史(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3]蔡和森文集(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4]张俊芳,等.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规律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
[5]黄千里.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10).
[6]杨新红.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7]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