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有效应用
2015-03-30徐光碧
徐光碧
(重庆市长寿区洪湖镇卫生院 重庆 401220)
妇科以诊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为主,例如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阴道疾病等,妇科疾病大多发病率高,治愈困难,且患者羞于启齿,因此会给女性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改善妇科护理具有重要积极效果。本文以90 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心理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90 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2 ~56 岁,平均(32.2 ±2.2)岁,患者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6例,高中及中专44 例,大学及以上20 例。
心理问题调查情况[1]:惧怕手术会有生命危险37 例(41.1%);怕手术出血疼痛53 例(58.9%);怕病情恶化成癌症48 例(53.3%);对治疗医师有疑虑13(14.4%);社会压力78(86.7%);经济压力65(72.2%)。
排除标准:①智力或认知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45)和对照组(n =4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均衡性。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被告知研究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过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其具体做法如下:
①医护人员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了解病人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必须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才能根据病人需求做出适当的护理模式调整。妇科病患者全是女性,本身心理心理承受能力差,对自身病情讳莫如深,害怕让别人知道,加之妇科疾病治疗困难,容易复发,因此患者容易产生较大心理压力,倘若知其为癌症,慢性病程较长的疾病或治愈后副作用明显的疾病(例如乳房、子宫切除),病人对此极易产生排斥治疗和焦虑自卑心理,对此医护人员要做好自身的心理准备,然后设身处地的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尊重其人格和自尊心,保护其隐私,对患者进行关心照顾时要把握好度,对同室病人一视同仁,不能让患者在感情上存在被同情的感觉,多给患者讲一些正面的病例,劝其自尊自爱、珍惜生命,鼓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有些患者对所患疾病缺乏专业性了解,加上目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大环境影响,道听途说一些消极信息后,容易对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心存在诸多疑虑,如果遇上慢性病程较长的妇科疾病,治疗效果不明显,但医疗费用较高时,患者容易对医护人员产生排斥心理,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抵触治疗,引发冲突和矛盾。医护人员对此应该事先对该类患者所患疾病知识进行讲解,让其做好"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日常护理时对患者要热情周到,加强沟通,及时引导其宣泄不良情绪,用自身过硬的服务技术和可靠的服务质量扭转患者对治疗的疑虑和不信任,当出现矛盾冲突时,要立即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体恤患者心情,等患者冷静之后,再进行有效沟通,在交流、沟通时细心认真倾听,治疗后耐心指导,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由于传统教育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妇科疾病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面对家人和外界的言论压力,容易形成心理障碍,担心别人用有色眼睛看待自己的病情,又担心治疗会影响以后的生育能力,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的情况,对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还要对家属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教育和疾病的相关介绍,改变家属和同室患者的思想,为其营造一个和谐的就医氛围。
还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面对医疗器具和妇科疾病并发症、出血疼痛容易产生紧张、害怕和恐惧心理,而拒绝检查和治疗,尤其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患者还会担心出血感染,对此医护人员应主动交流沟通,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和解释,并在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转移引导,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惧怕心理,使治疗顺利进行。治疗后必要的解释和正确引导、强化是治疗性沟通、获得心理治疗的最佳方法。
②营造人文的科室环境,对治疗最好阶段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首先要优化医院环境,在每个公共区域和特殊病患(例如,分娩的产妇)的病房都设置沙发、卫生间,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为患者提供一个洁净、温馨的就医环境,减缓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2]。
病情进入最后阶段的患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就要直面死亡,在长期疾病的反复折磨和巨额医疗费用的重大心理压力下,患者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内疚自责、恐惧害怕的负面情绪,而亲友一方面缺乏专业心理护理的意识,另一方面在长期看护过程中也容易陷入绝望和恐惧情绪,就容易忽视或者不知道怎样有效纾解患者的心理痛苦。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及其亲友相互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情绪波动情况,适时给予关心和安慰,让他们感受到疾病治愈的希望;对于无法治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要首先安抚好亲友的心理情绪,然后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转换缓解痛苦的临终关怀病房,按照医生嘱咐,使用催眠药物、抗焦虑剂等,尽量减轻患者临终痛苦[3]。
1,3.观察指标 对于护理效果的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于护理前后发放焦虑自评表(SAS),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生活自理、无心理问题、掌握运动训练方法、家庭和谐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 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后SAS 评分分别为54.21 ±6.84 和39.2 ±7.8,对照组护理前后SAS 评分为53.84 ±7.54 和47.8 ±8.2,观察组焦虑症状相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的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的对比(±s,分)
组别 生活自理无心理问题掌握运动训练方法家庭和谐观察组(n=45)32.2 ±6.8 42.2 ±4.8 38.2 ±5.8 29.6 ±5.6对照组(n=45) 28.2 ±4.3 36.2 ±2.8 30.2 ±2.8 22.2 ±4.8 t 2.941 6.388 7.349 5.936 P <0.05 P <0.05 P <0.05 P <0.05 P
3.讨论
心理护理指的是在护理程序中,护理人员应用各种方式与途径,对病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实现护理目标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4]。通过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缩短治疗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妇科疾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做到细心周到,将具体小细节落实到方方面面,并且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本组研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说明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妇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1] 李红岩.浅谈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运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0):198 -199.
[2] 彭红.浅谈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4):293 -294.
[3] 倪学琴.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2(13):78 -79.
[4] 姚红.浅谈心理护理方法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6):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