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的“80后”生育意愿

2015-03-29

当代青年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城镇生育意愿

薛 君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80后”群体正大规模进入生育期,在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这一群体的生育意愿将成为影响生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影响社会生育水平两个主要因素包括国家的生育政策和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生育政策方面,2013 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由此,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迎来了一轮新的调整与完善,并逐步放开二孩生育限制;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方面,2014 年“80后”年龄范围为25—34 岁之间,而年龄别育龄妇女一孩的生育高峰期集中在28—30 岁之间,年龄别育龄妇女二孩的生育高峰期集中在33—37 岁之间,“80后”已经进入生育高峰期。北京人口研究所2013 年的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在“单独二孩”政策背景下想要二孩的被访者中,30—34 岁年龄组占54%,也就是说“80后”是二孩生育的主体,35 岁以后生育二孩的打算显著下降,不足20%。[1]

由此可见,数量巨大的“80后”生育意愿的变化将左右着生育政策调整的效果,左右着国家的生育水平与人口结构,左右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本文以江西省为例,结合生育政策调整对“80后”生育意愿进行了实证调研,试图为未来的人口形势预测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研究综述

不同代际的理想子女数。与“70 后”“60 后”相比,“80后”的生育决策是对生育一个孩子需要成本和可以获得收益的权衡而做出的,而不是遵循多子多福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上海市的调查显示,在现行生育政策下,受访者意愿生育子女数平均为1.33 个,理想子女数平均为1.66 个,意愿子女数小于理想子女数,两者相差0.33;[2]广东省调查显示,1 男1 女是理想的子女数和性别选择,教育程度和经济因素是影响该群体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同时家庭养老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育意愿。[3]

不同性别的理想子女数。“80后”群体中男性在生育数量和生育性别上都比女性更为传统。女性角色要求其在家庭生育行为过程中承受更多压力和耗费更多时间与精力,当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上升时,女性会更多地选择放弃生育和相应的性别偏好,而男性不仅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他们还担负着家族的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重任,因此倾向于多子女和男孩偏好。[4]

不同户籍的生育意愿。河北省承德市和邯郸市农村居民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力度减小,认为宽松的生育政策并不一定导致较高的生育水平,而较严厉的生育政策也需要良好的工作和服务达到预期效果。[5]我国新一代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生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生育观已经被现代生育观所取代。[6]北京市2006 年和2008 年的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研究发现,城乡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无论在生育数量还是在子女性别偏好、生育时间上都表现趋同的现象。[7]总的来说,“80后”生育意愿具有双重性,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渡期,传统性表现在未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多子多福和传宗接代观念表现在较高的理想生育数和男孩偏好上,而现代性表现在理想子女数下降以及对生育质量的重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80后”生育意愿都呈现出一种随年代发展而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城乡之间、不同农村地区之间的变迁速度不一致。

生育政策调整下的生育意愿。在对假设生育政策放开问题回答中,“80后”生育意愿发生了分化,不同群体间的生育数量和性别偏好存在明显个性化差异。如平均意愿生育数上升到1.52 个,主要为2 孩生育意愿增加,希望儿女双全;可以生育2 个孩子,受访者中对性别无所谓的依然居多,占56.2%,但希望儿女双全的比重明显增加,占30.0%;[8]但意愿子女数低于理想子女数,说明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大城市“80后”更注重孩子的养育成本、自身职业发展以及家庭生活质量等外在因素,以孩子质量替代数量的意识更强。[9]北京人口研究所2013 年12 月的生育意愿调查显示,“80后”是二孩生育的主体,2014 年11月的深度访谈显示,7 个35 岁以上的一孩妇女全部不选择生育二孩。而不生二孩的主要原因是事业压力、精力不够、父母无法提供照料、第1 个孩子教育成本高等。[10]黄文政研究发现,从不同代际女性的生育趋势来看,“80后”未来的终生生育孩子数难以超过1.6 个,未来生育率恢复到替代水平几乎不可能。且现在生育愿望最迫切的是“70 后”女性,她们大多不是独生子女,每晚一年放开,就会有无数人抱憾终身,而最终可能造成几万甚至几十万失独家庭。[11]近年生育率的小幅回升完全来自高龄产妇,其他女性生育率持续下降,随着“60 后”和“70 后”女性生育期结束,预计总和生育率会继续下探。

三、研究方法及样本情况

为了解25—44 周岁婚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2013 年8 月,我们开展了江西省生育意愿抽样调查。抽样方法为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 抽样,实际抽取样本2400 个,包括抚州市、赣州市、吉安市、景德镇市、九江市、南昌市、萍乡市、上饶市、鹰潭市、新余市和宜春市,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244 个。符合本研究的“80后”样本量有893 个,其中男性占42.4%,女性占57.6%;农村户籍占78.1%,城镇占21.9%;教育程度分布中,初中占55.8%,高中占20.4%,大学占15.4%,小学占7.9%,文盲占0.6%;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婚姻状况以初婚为主,占99.2%。

四、结果分析

当死亡率稳定在低水平时,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主要由生育和迁移决定,假定中国人口近似于封闭状态,那么总人口变化主要由处于一定年龄阶段育龄妇女生育行为决定,在生育政策调整的背景下,“80后”正处于生育旺盛的年龄,研究“80后”生育意愿的目的主要是在人口相关外部因素变化的条件下,通过其生育意愿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生育行为的变化,从而判断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人口发展趋势。

(一)“80后”的理想子女数

“80后”对“理想子女数”回答偏好于有2 个孩子,占86.8%。与“70 后”相比发现,“70 后”回答“2个孩子”的占82.5%,低于“80后”,而回答“3 孩及以上”的高于“80后”。总的来说,人们理想中的孩子数量是2 个,而在多孩偏好上,“80后”是低于“70 后”的。

“80后”分户籍的理想孩子数,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的“80后”都偏向于2 个孩子,占比分别为85.5%和91.3%;城镇“1 孩”偏好高于农村,占比分别是5.1%和3.9%;而农村“3 孩及以上”的孩子数所占比例高于城镇,分别占10.6%和3.6%。从1 孩和多孩偏好可以得出,“80后”理想孩子生育意愿城镇低于农村。

“80后”分性别的理想孩子数,男性多孩偏好高于女性,女性1 孩和2 孩偏好高于男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在生育数量上比女性更为传统和保守,女性承受怀孕、分娩的痛苦过程,社会角色要求其在家庭养育中耗费更多时间与精力,因此,女性可能会选择放弃生育更多的数量,而男性不仅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他们还担负着家族的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重任,倾向于多孩。

(二)生育政策调整下生育意愿

2013 年11 月15 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逐步调整人口政策,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包括“单独二孩”在内的生育政策调整集中在二孩的生育限制方面,“80后”作为生育的主体,其二孩生育意愿关系到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

1.不同代际的生育意愿对比

从“80后”已生育孩子结构分布中可以看出,已生育1 孩家庭比例最高,占49.7%,其次是已生育2 孩家庭,占37.4%,相对而言,“70 后”家庭已生育2 孩比例最高,占55.2%,其次是已生育1 孩,占31%。结合理想孩子数来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70 后”生育已完全释放,而“80后”可能会继续生育2 孩,预示着“80后”将是二孩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主体。

2.生育政策调整下“80后”的再生育意愿

“80后”再生育意愿是通过“如果政策许可,有子女者是否打算再要孩子”问题的回答来考察的,已生育1 孩的“80后”家庭打算再要孩子的比例占76.1%,而已生育2 孩的家庭不想再要孩子的比例占78.2%。可见,“80后”再生育的意愿主要集中在生二孩上,多孩的意愿只占16.1%。

3.不同户籍“80后”的生育意愿

调查发现,农村“80后”已生育2 孩的比例高于城镇“80后”,分别为43.3%和16.8%,城镇“80后”已生育1 孩的比例高于农村“80后”,分别为74.1%和42.6%。结合“如果政策许可,是否打算再要孩子”问题的回答,城镇“80后”打算再要孩子比例占63.1%,大大高于农村46.6%,回答“不要”的比例,农村有42.9%,而城镇只有21.2%。我们可以得出城镇“80后”已生育孩次结构偏向1 孩,最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的约束大于“80后”自身的生育约束,在前面理想孩子数量分析假定农村、城镇生育意愿差异不大的前提下,可以得出计划生育在城镇约束力大于农村,如果“二孩”生育政策调整要注意城镇生育反弹形成的生育堆积。

(三)“80后”的避孕方式

从不同代际有子女者目前的避孕方式来看,“80后”主要是“宫内节育器(上环)”,占38.5%;“70 后”主要是“绝育(男扎/女扎)”,占47.1%;而“90后”主要是“其他方法”,占44.7%;从“未避孕”的比例来看,“90后”最高,占比23.5%,其次是“80后”,再次是“70 后”。分户籍来看,农村“80后”有子女者目前的避孕方式主要是“宫内节育器(上环)”,占比38.2%,而城镇“80后”主要是“其他方法”,占比46.4%;农村与城镇“未避孕”比例对比来看,农村占比18.3%,高于城镇8.9%。

五、结论

第一,“80后”的理想子女数偏好儿女双全。在多孩偏好上,“80后”低于“70 后”;分户籍来看,城镇“1 孩”偏好高于农村,而农村“3 孩及以上”偏好高于城镇;从性别来看,男性在生育数量上比女性更为传统和保守,表现在男性多孩偏好是高于女性的,女性1 孩和2 孩偏好是高于男性的。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是呈现下降趋势,传统的“多子多福”的观念正在被“儿女双全”的理想孩子数取代。

第二,“80后”将是二孩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主体。如果生育政策调整,放开二孩的话,“80后”生育意愿主要集中在二孩,体现在已生育1 孩的“80后”家庭打算再要孩子的比例占76.1%,多孩的意愿只占16.1%,而庄亚儿全国生育意愿调查显示,现有一孩的单独家庭希望生育二孩的比例为60.8%,普通家庭为54.8%,双独家庭为54.4%[13]。从农村和城镇对比来看,“80后”生育意愿与计划生育控制严厉程度有关,从已生育孩次结构来看,农村的“80后”已生育2 孩的比例最高,城镇“80后”已生育1 孩比例最高,说明计划生育在城镇约束力大于农村;如果政策许可,打算再要二孩的比例城镇“80后”高于农村“80后”,可以预见一旦二孩生育政策放开,城镇“80后”将成为二孩生育的主体,较易生育反弹形成生育堆积。生育政策调整下“80后”二孩生育是否反弹不仅与生育意愿有关,而且与生育政策实施的严厉程度有关,二孩生育意愿高且处于生育政策严厉实行的地区,要谨防生育的反弹;二孩生育意愿低且处于生育政策实施较宽松的地区,二孩生育不会形成太大的反弹。

第三,避孕方式呈现代际和城乡差别。从不同代际有子女者目前的避孕方式对比来看,“70 后”主要是“绝育(男扎/女扎)”,“80后”主要是“宫内节育器(上环)”,90后主要是“其他方法”;从“未避孕”的比例来看,“90后”最高,其次是“80后”,“70 后”占比最低;不同户籍“80后”有子女者避孕方式也有区别,农村“80后”主要是“宫内节育器(上环)”,城镇“80后”主要是“其他方法”;“未避孕”比例农村高于城镇。按照邦戈茨(Bongaarts)1978 年生育模型分析,直接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包括自然生殖力水平、已婚比例、避孕比例、人工流产和产后不可受孕时间,而在一定的生育意愿内部控制和生育政策外部控制下,实际生育子女的数量主要与避孕方式有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80后“宫内节育器(上环)”避孕方式在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会有“取环”等计划生育服务要求,以及需要注意有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1] 马小红.单独二孩申请为什么遇冷[C].面向未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研讨会,2014.12.19.

[2][8] 赵琳华.大城市“80后”群体生育意愿现状及差异分析[J].人口与社会,2014(3):55-80.

[3] 张建武、薛继亮.广东“80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人口,2013(2):10-18.

[4][9] 江丽娜.皖北地区“80后”青年生育意愿的实证分析[J].青年探索, 2010(6):61-67.

[5] 王金营等.中国农村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转变的考察[J].人口研究,2008 (5):58-66.

[6] 吴帆.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探析[J].南方人口,2009 (1):5-11.

[7] 马小红.趋同的城乡生育意愿对生育政策调整的启示[J].人口与发展,2011(6):80-85.

[10] 风笑天.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4(4):175-181.

[11] 黄文政.中国的人口趋势和对未来的影响[C].面向未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研讨会,2014-12-19.

[12] 庄亚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J].人口研究,2014(3):2-10.

猜你喜欢

城镇生育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