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新农村 推进城乡一体化
2015-03-29○杨娟
○ 杨 娟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建设幸福乡村、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京山县按照“规划引领、政策推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了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丰富多样的格局,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可贵的决策参考价值。
一、京山县农村新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为发展现代农村社区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近年来,京山县紧跟形势,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为“幸福乡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一)以沙岭湾村为代表的旧村改造型
孙桥镇沙岭湾村在“幸福乡村”的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兴村”的发展理念,强力实施“清洁美、山水美、宜居美、人文美”的“四美”工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村,2013年被列入全省45个美丽乡村之一。一是整治环境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建设洁净之美。聘请保洁员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模式清理垃圾;常年开展以“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四归五清”(柴草归园、垃圾归点、畜禽归圈、污水归池,清理垃圾杂物、清理污水乱流、清理乱搭乱建、清理乱停乱放、清理道路障碍)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家园活动,保证了村容村貌的清爽整洁。二是土地流转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建设山水之美。成立“益民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流转5000亩荒山荒坡和山林,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成立“鱼旺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荒滩1000亩,发展水产养殖产业,保证了山水的自然之美。三是投入机制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建设宜居之美。建立县扶持、镇奖补、村一事一议、户自筹和社会捐资等5种投入机制,农户房屋在原有依山傍水而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统一形成“前有花卉小院、后有整洁养殖区、中为绿瓦风情农舍”的宜居美舍。四是村规民约与主体作用相结合,建设人文之美。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呈现“文化广场歌舞升平、阅览室书声朗朗、邻里家庭和谐美满”的人文之美。
(二)以马岭村为代表的游子反哺型
罗店镇马岭村采取多项优惠政策,成功引回本村在外打拼成功人士,发展产业推动社区建设,形成了“游子反哺、产业社区同步推进”的独特新农村建设模式。一是游子反哺建社区。该村20多名在外成功人士联合村民,采取农民土地入股,马岭籍在外企业联合出资的方式,投资2亿元兴建“户户有住房、产业有项目、收益有保障”的新型社区。二是产业社区共推进。返村老板和村民共同出资组建京山县泰康园股份有限公司,兴建实行“农民股东化、管理公司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产业化、居住集中化、养老福利化”全新模式。目前,结合本村实际建成了占地50亩、投资近千万元的黑山羊养殖场;建起了35个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规划设计了水泥制品项目和泥鳅饲养产业。从而形成多个产业齐开花,确保公司经营的平稳和可持续性。
(三)以同升村为代表的市场代建型
宋河镇同升村牢牢抓住宋河镇镇域城市建设试点的良好机遇,利用宋河已有的工业基础优势与本村离集镇较近的地域优势,狠抓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使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宜居村庄”。一是市场代建、农户自愿建设新民居。通过市场代建的形式,统一建设徽派风格的小洋楼。二是统一规划、招商引资配套产业园。在新社区居民点附近规划布局了保洁用品、休闲食品、环保建材、机械制造四个产业园。三是加大投入、配套完善新环境。投入500余万元对全村公路实行了硬化;配套建设了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和生产生活服务中心。
(四)以桥河村为代表的集体市场共建型
钱场镇桥河村依托集体经济,发挥市场优势,按照“全省示范、全市亮点、全县第一”的新农村示范村、农谷特色“村级镇”的标准,规划了可吸纳1500户的桥河大社区,形成了“集体与市场共建”的新社区模式。一是整合、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利用当地的石材资源,成立了京山县桥河建材实业有限公司,每年创收100多万元;成功引进清河油脂等几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投产。二是整合、开发优势资源发展商品经济。利用独特的区位地理条件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路带经济。三是整合、开发农户资源发展产业经济。实行迁村腾地和土地流转,成功变闲地为宝地。通过整合、开发农户资源,形成了优质稻生产、蛋鸡养殖、牲猪生产、大米加工、车辆运输业五大特色产业的布局。四是依托产业完善桥河新社区。共筹资1400余万元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浇筑了全覆盖的村组公路,建成了连成网的堰渠泵站,完善了配套的公用设施。目前,桥河大社区第一期300套住房及配套设施已经完工。
(五)以瓦庙村为代表的集聚型
雁门口镇瓦庙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配套”的原则,形成了集聚型的新社区模式。一是高起点规划。新社区规划居住户数340户,可供全村所有村民居住。2013年被湖北省评为全省“宜居村庄”。二是高标准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完成了230套居民楼和村委会办公大楼等主体工程新建。三是高标准配套。配套建设了中心广场、下水道、环卫、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安装了新型太阳能节能路灯,电讯光纤、自来水管道以及下水道管网已接入居民点,一个现代、文明、生态的宜居村庄已初具雏形。
二、幸福新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必须形成社会合力
农村新社区建设要积极调动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新社区建设的开展实施。一是着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首先是要解决好新建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不能让经济负担阻碍了群众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其次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旧村拆迁、社区规划、建设方式等方面都要征询群众的意见,取得群众支持,做到农民自愿、农民满意、农民得实惠。二是着力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要调动村干部“以新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牢牢树立群众威信”的信心、“带领群众改善生活环境,改变生产方式,干一番事业”的决心、“能够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的雄心。三是着力调动县、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县、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新农村社区建设当成工作重点、做成特色亮点、形成全县看点。
(二)必须坚持科学规划
村庄规划是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坚持规划先行,才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科学实施、有序推进。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立足实际的原则。各地要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水平,根据村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强求一致,不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二是突出特色的原则。各地要立足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坚持传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外观与环境相协调,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做到形式多样、格调新颖。三是形成体系的原则。各地要在规划内容上坚持居民住宅、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规划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形成完整的示范村规划体系。
(三)必须加快产业发展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核心是“两转”,即土地流转和农民转移。要把产业发展作为着力点培育,强化产业支撑作用,多渠道保障社区农民充分就业,实现产业与人口的有机融合,促进新型农村社区持续发展。一要抓好流转服务。加强县、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土地流转向集团化、板块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二要抓好主体培育。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要抓好农民培训。创新推行企业提供设备和原材料、人社部门提供职业技术培训、镇村提供场地和组织劳动力“三合一”培训就业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用工难问题,确保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四)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创新发展机制。加快“两转”步伐,按照“不强制、不限制”的原则,引入市场主体,鼓励和动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领军人才参与土地流转,加大整村推进的力度,大胆探索实施整镇推进。二是创新投入机制。整合各种涉农资金,统筹资金投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采用补助、贴息、奖励、收费减免、购买服务等激励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管理委员会、综合服务中心和各类社会组织建设,科学定位社区管理工作职责,实现组织间的互补、互联、互动,统筹推进社区管理工作。
(五)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新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整体规划、政策连续、宣传到位、深入人心。基层组织一定要站在宏观、全局的角度思考社区发展的未来,做好社区建设规划,切忌朝令夕改,让群众心存疑虑;县、镇两级党委政府要大力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培训、交流等工作,使党中央、国务院的利民政策深入人心,让群众认识到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优点、好处,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推动此项工作健康、规范、和谐、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