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价值坐标中的家庭教育

2015-03-29陆士桢漆光鸿杨峥威

当代青年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儿童学校孩子

陆士桢 漆光鸿 杨峥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家庭教育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主题,受到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教育不断获得重视。以研究为例,用“家庭教育”作为研究主题关键词,搜索CNKI(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2000年以来的研究发现,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呈线性上升趋势,2000年为550篇,2014年为2029篇。纵览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从历史的和整个文化价值体系的坐标中来认识分析现实中国的家庭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为儿育儿”和“为国育儿”:中西方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家庭教育

教育与文化息息相关,离开了教育,文化无法发展;离开了文化,教育无法生存。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教育。我们从文化价值视角,看人类历史上东西方家庭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大致可以以“为国育儿”、“为儿育儿”来分析认知两者不同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

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为国育儿”的思想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历来以重视家庭教育著称,从原始社会晚期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开始,就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更是反映了古人将家庭的盛衰寄托在子孙身上。子孙是贤是愚,则“由乎蒙养”。“蒙以养正”,可以保家。《大学》则更明确地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在中国古人看来,家教的作用,不仅能保家扩业,而且有助于安邦定国。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教的好坏,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家”、“国”合一,我们称国为“国家”。古代农业社会衍生出来的“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反映了家、国之间的这种同质联系,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都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系,“家”的教育与传承,关乎着国家、民族,体现着“国”的大环境要求。纵观中国历代家教、家训、家风遗产,无不依循着个人、家、国、天下的思维轨迹。“家国同构”让儒家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绵延数千年而不灭,也因为这种同质性,使中国的家庭教育显著地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长期以来,普通家庭无不希望自家的子弟通过“学而优则仕”实现光宗耀祖的理想,而光宗耀祖的最基本条件是造福百姓,服务国家。依从这种观念,中国的家庭(或家族)中,严格灌输着忠、孝、礼、义、廉、耻的观念,按照“三纲五常”的宗法规则持家育儿,并最终指向社会的运行秩序。作为一个历来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这种格局目前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下,如何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依然是众多家庭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出发点之一。

而建立在西方思想意识体系中,特别是在近现代西方观念的主导下的西方家庭教育,基本的取向是“为儿育儿”。有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中西方教育观念和思想乃至方法的不同,并就此着力批判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其实,从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基础的公民政治思想,到中世纪但丁等人的神学批判、对人的意识和权利的呼唤,再到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平等”、“博爱”等思想理念,直到今天西方意识形态中“主权”、“契约”等政治思想,西方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一直是西方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西方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个体文化,具有个体性特性,其核心就在于强调个体自由度的发挥。这种文化特征落实到家庭教育上,最重要的表现就是重个性、认为个体具有最高价值,重视个人利益,崇尚个人发展,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为个体做好“生存准备”。所以,中国的家庭教育孩子会强调谦让、内敛、中庸,而西方家庭中常常使用鼓励、放手等方式推动孩子自立、担当。这种不同的文化也表现在一些常用的词语上,英文“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同样,“ambition”一词,中国人用其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表示雄心壮志。不少文章介绍西方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理能力,从18岁开始就不再依赖父母;感叹他们具有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经济头脑;觉得他们的教育方法有很多可取之处,如放手给孩子各种机会、鼓励而不是放任、家庭富裕但决不让孩子奢华,等等。其实这些原则、方法、结果背后是“为儿育儿”家庭教育的基本取向。

当然,这两种取向并非绝对,事实上,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对于个体并非绝对忽略;而西方家庭教育中,在宗教制约下的团体、国家意识教育从未被忽略过。但一个基本事实确定无疑,那就是无论东西方,家庭教育与各国的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密不可分。

二、“非正规教育”、“私人教育”:教育文化视角下的家庭教育

从社会文化传承的视角来看教育,教育实际上是人类特有的能动性的传承文化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递文化价值,这种传承中有两个因素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是人,即受教育者。法国的涂尔干(Durkheim,E.)和美国的帕森斯(Parsons,T.) 是最早提出教育功能概念并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专门系统地研究的学者,涂尔干从社会本位论观点出发,认为教育的全部作用就在于使受教育的青年一代社会化,教育的根本功能就在于使“个体我”转化为“社会我” 。[1]受教育者的这一转化过程是实现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环节。另一个要素是继承和创新。教育于文化,最为本质的功能是传递和筛选、整理和融合、创造和更新。[2]只有对社会有用的文化,才会被教育选择出来并传递下去,而且在不断的传递过程中创造出新的文化。

这里所说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教育。人们虽然对教育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但教育学界普遍认为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3]很显然,家庭教育是被置于广义的教育中来讨论的。根据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发展心理学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根据成长顺序,儿童的所处生态系统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主要是通过对下一代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来实现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以教育场所为划分标准,但在功能分担上,三者之间各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从文化传承的广义视角看,家庭教育以其特有的性质和形式区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首先是根本定位上的差异。学校是人类专为教育而设立的社会结构,教育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形式,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定位。而社会存在有组织、有系统的正面教育,也同时存在多元的社会影响,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这种特性定位了社会教育的基本性质。社会教育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结构、机构,而是一种无固定形式、无边界的,涉及社会广义范畴的社会行为。而家庭教育则是儿童最早接受的教育类型,它先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抚育为主,抚养和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定位。家庭教育在基本属性上具有很多独特之处。第一,家庭教育属于非正规教育。与学校教育严格的管理体系相比,对于家庭教育,社会上没有相关的法令,也没有固定的内容模式要求,更没有完整、严格的评估体系来进行监控,家庭教育没有权威机构认可的教材、教法,没有国家关于教育内容、流程的相关标准。很少有家长靠给孩子系统地讲道理来进行教育,家庭教育一般都渗透在日常生活里,具有随意性、零散性的特点。第二,家庭教育是私人教育。学校教育中的教师、社会教育中的校外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资格认证,而家长的角色没有准入制度,不需要持证上岗。家庭教育的事务隐私性强,只要不违反刑法等相关法律,公权力没有途径和可能干预、介入家庭教育。第三,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分阶段的,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社会教育以人的社会化为标准,也是有阶段和目标的。

其次是教育内容上的差异。自古以来学校教育就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在它的整个教育内容中,文化知识传授占第一位。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商朝。西周各级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封建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4]所有的学校都有自己的价值支持、办学理念,但其主要的教育行为是传授知识。社会教育主要影响孩子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行为。特别是跟政治有关的价值和行为甚至会超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上各类资讯,每日每时都在影响着孩子,同时,人群的行为模式对个体有巨大的影响。从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的文化传承任务,以及对受教育者发展的作用角度看,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儿童的是非对错观念最早是家庭教育给予的,并陪伴儿童成长的一生;二是行为模式。遇到某种情景用什么行为方式应对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儿童的行为模式是在模仿学习中形成的,其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最重要、最直接的示范;三是心理状况。几乎所有的儿童发展理论都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儿童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和阳光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有必然联系。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一生都会受到童年时期经历的影响,而童年时期的主要经历和教育是在家庭中完成的,一个人的价值、行为和心理状态主要是来源于家庭,家庭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在内容上的这种特殊性无论是对社会文化,还是对个体发展,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从个体来说,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取决于他的价值、行为、心理,特别是价值观,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四个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定力作用,决定一个人的理性追求、人生目标;动力作用,推动一个人的发展;慰藉作用,促使一个人的心灵快乐、精神充裕;提升作用,整体提高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价值。对社会文化而言,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最核心的内在基础和发展力量,它在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对于人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进步,家庭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再次是教育方法上的差异。自古以来,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近代社会大工业生产后,义务教育制的确立使学校作为制度化的教育逐渐成为整个教育系统的“核心”。正因为如此,系统性、全面性、系列性和知识性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而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包括传媒、社会组织和大众行为等。媒体传播任何一个消息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都会对孩子的行为思想提供一个导向;社会组织因为群体的作用,也会强烈影响孩子的行为;大众行为对儿童有较强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儿童对于社会活动的参与,是实施社会影响的重要途径,对孩子具有较大的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不同,家庭教育一般有四个途径:一是身教,父母每日每时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深刻的影响;二是父母期望,即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孩子还没有生,好多父母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然后把这种想法和打算一点一点地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鼓励、批评、暗示全都体现着对孩子的期望;三是教养态度,过分严厉,还是民主,或是溺爱,直接影响孩子成长;四是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和谐不和谐,孩子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正因为在性质、内容和方法上的特殊性,家庭教育在文化与教育发展上具有一些优势,如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丰富性、教育的强针对性、较强的灵活性与随机性、强烈的情感感染性、特殊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等。也正因为学校、社会、家庭的生态系统,对孩子的成长和社会文化传承来说,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它能够给儿童系统的知识,为孩子提供同龄人互动的平台,但是,学校并不能解决儿童所有的教育问题;社会教育是不能忽视的,它能够帮助儿童全面认识社会,并提供正确的行为导向,是包括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必须承担的任务;而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它涉及家庭自身的状况,包括家长科学的、正确的家庭观、教育观和教养方法,特别涉及父母的素养。所以,作为包含着最丰富文化价值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家庭,其教育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性、基础性尤为突出。

三、社会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成就、误区及方向

(一)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子女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家长的空前重视。[5]家庭教育出现了中西结合、回归传统的势头。一方面,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许多国际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成果等不断被引入;另一方面,许多家庭开始回归儒家传统,倡导“重读经典”、“重续传承”,家庭教育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家庭教育也逐步被置于整体教育的视野,特别是在社会文化价值发展建构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在文化建设、人才成长等方面重要性日益突出。纵观社会和教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中国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倾向以及成果均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息息相关,是社会改革和发展推动了家庭教育的进步,同时社会文化的一些错误倾向也强烈影响了家长的教育行为。

家庭教育在积极适应社会变迁,不断改进发展。家长更加重视教育,整个社会的教育概念不断进步。无论是各地的家长学校,还是家庭教育读物,都受到了家长的普遍重视与欢迎,科学育儿理念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很多家长注意通过带领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开阔孩子眼界,尽可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孩子实施诸如音乐、外语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孩子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大多数家长注意孩子思想品德教育,注意社会影响的多元化,在日常教育中重视孩子价值观和道德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变迁,特别是社会文化价值的演变,家庭教育表现出了诸多不适应。

第一,受到社会功利化思潮的影响,在育人的基本方向以及教育方法上存在多种误区,相当多的家长受市场经济的物质化价值观的影响,对孩子的期望发生了偏差。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终点在哪儿?所有年轻人都说要迅速获得成功,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在当今中国社会,市场运行规则的社会制约力、影响力深入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社会群体,在现存社会背景下,判断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其实就是物质、就是现实。这不仅影响了社会道德,而且必然影响到一代人的成长目标,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所谓不输在起跑线上,终点其实就是世俗的成功。因而,教育目标就是分数排名;方法就是参加各种培训班、奥数班、兴趣班;具体表现就是发展方向替孩子做选择、亲子交流总是以成绩排名为主题、经常以别人的成绩做语言暗示、表扬和批评全部围绕未来期望等。

第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错位。正是在功利社会目标的影响下,教育就等同学校教育的现象日趋严重,家庭教育不断弱化,并延续、替代学校教育,家里教孩子认字,学校教孩子穿衣的现象很普遍。同时,家长对学校教育干预过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畏首畏尾时有发生,家长与教师的相互指责或埋怨,更形成了对儿童的另一种伤害。

第三,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社会教育乱象丛生的局面客观存在,暴力、色情、恐怖等信息广泛存在于各类现实的社会生活和传媒之中。这些信息尚没有在儿童的教育中被屏蔽。在家庭教育中,或有作为,则容易与社会教育不一致,使儿童认识产生扭曲和非同一性;或不作为,则任凭社会中的负面信息侵蚀,对儿童更为不利。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社会教育中儿童视角的缺乏,是正确教育文化的缺乏。

第四,面对社会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家长的应对能力严重不足。如应对社会对孩子的多元资讯等负面影响,方法不多,效果不明显;亲子冲突加剧,过分隔膜的现象普遍存在;早恋、网瘾、学业困难等问题成为难题;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团伙犯罪等极端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减弱了社会文化发展对家庭教育的促进作用,也对新时期家庭教育功能的实现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方向

1.加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加强中国家庭教育文化价值的建设。目前,关于家庭教研研究总体上偏重于教育方法模式的研究介绍,较少有深层次的关于家庭教育文化价值的探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建设和普及先进的教育文化价值。当代中国家庭教育文化建构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在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更好地融合优秀的传统家教文化,其根本任务就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家庭教育文化的核心,真正落实到百姓的家庭教育行为中来。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国家现实三者的有机融合,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决定社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而且是全社会,包括政府与民众、个人与组织等所有社会元素思想、行为的主导,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全世界先进文化价值,其中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全世界共享,同时,全面整合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诚信、和谐等文化价值十分突出。应该说,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社会方方面面,马克思主义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的共同理想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凝练,充分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内在的追求。如何把核心价值落实到教育文化的建设当中,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扭转目前社会上不良教育观,改变包括具体家庭教育思路和方法在内的,普遍片面追求功利性成才目标的现实的关键环节,这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同时还要探索如何在快速的社会变革中准确定位家庭教育,建构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的问题。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小的结构,不仅全面折射了社会的全部元素,而且与社会、与学校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复杂。怎样界定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发展生态体系中如何调整好三者的关系,摆正各自的位置,使之形成相互协作的关系而不是处于相互制约,甚至侵蚀的状况,已成为今天家庭教育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

2.加强家庭教育服务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事实上,不少家庭仍然把孩子视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替代,视为按照自己意愿“塑造”的客体。英国教育学家大卫帕金翰在《童年之死》一书中指出:“童年的观念本身是一个社会的、历史性的建构。”它不纯粹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和范畴。受到不同政治、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儿童被用不同的方式看待,社会主流的儿童观是不同的。[6]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历史上儿童一直被“忽视”,其存在的价值和权利未被承认,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是成人的附庸。直到20世纪,“儿童的世纪”(Ellen Key,1900)才真正到来。现代儿童观建构的轨迹是逐步呈现出来的:从儿童的劳动价值到儿童权利主体的浮现;从儿童权利主体地位的确认到儿童权利主体概念的深化和贯彻;从儿童公民观到致力于“建立一个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7]所以,从家庭文化价值的角度,需要在所有家长的认知体系中,把每一个孩子都看成是能动的、有潜能的、独特的人。围绕着这一基本价值,需要有一系列的价值理念作支撑,如充分认识少年儿童成长的多元性,了解每一个孩子发展的全方面,包括生理、认知、道德、情感、精神、社会;认识少年儿童发展是生命中有顺序、可预期的功能改变;懂得儿童的发展目标是成熟,发展的成熟表现为从依赖到自治、被动到主动、主观到客观、无知到有见识、承担责任少到责任多等;把握儿童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特征等。

进行具体教育辅导。我们往往使用抽象的概念去谈家庭教育的原则,在家庭教育辅导的视野里,原则需要具象化,建立一个以儿童为本的价值体系。面对家长,我们可以将今天家庭教育的原则具体为:喜欢并经常与孩子亲近,乐于和孩子一起解决困难;会依照孩子的程度为孩子制订一个合理的目标,让孩子在其中有自由表现的机会;家中有明显确定的规范可循;在家里给孩子一个岗位,让孩子知道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了解孩子自己的规则,以“孩子的规则”思考问题。从社会文化价值来看家庭教育,孩子发展的目标可以确立为搭建起三点支撑:物质支撑,重点培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精神支撑,包括坚定的信仰,心中有祖国、人民,有完善的人格,学会敞开自我,战胜自我,调整自我;社会支撑,适应制度体系、规则体系和人际体系,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价值,会合作与沟通。

[1]吴康宁.教育的社会功能诸论评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1996(3):77-78.

[2]曹能秀等.论民主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137-141.

[3]李屏.教育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3.

[4]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8.

[5] 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6):36-39.

[6]李娟娟.西方儿童观的发展:童年的观念存在及其历史性[N].光明日报,2011-07-12.

[7]郑素华.现代儿童观的建构轨迹:20世纪以来国际公约的视野[J].青年探索,2011(6):80-86 .

猜你喜欢

儿童学校孩子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