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独生子女特性分析

2015-03-29

当代青年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竞争孩子

陈 默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1993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划时代的事情,我们取缔了粮票,粮票的消失意味着这个国度的人吃饭不是问题了。人的吃饭不是问题,人的问题就改变了,人也就会改变。而此时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家庭结构也改变了——一个子女的家庭。这种家庭出生的人,需求、向往、生活内容、生活环境、自我意识都不一样。在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中的独生子女,具有和前辈人不同的特性,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也同前辈人不同。由于这些变化突如其来,使得家庭教育遇上了难题,而研究独生子女特征则有利于化解问题。

一、独生子女与生俱来的孤独感

在独套公寓里走来走去的一个小生命形影相吊,玩伴就是没有生命的玩具,或者是老掉牙的外公。独套公寓的居住环境也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中国人喜欢四世同堂。农耕文化是家族文化,亲属围绕一团,热闹、繁杂、争斗、帮衬是我们习惯了的生活环境,即便我们后来走出农村来到城市,我们过的也是大院生活,前院大妈、隔壁阿姨,依然是热闹、拥挤、攀比、互助。独套公寓完全改变了这种格局,或者说是改变了我们的居住文化。我们也过上了以家为世界的隐私的生活,再也闻不到邻家灶台上的肉香,听不到邻家夫妻吵架声。芜杂的声响没有了,孩子们生活的耳根清净了,进出的人群不见了,孩子们眼前空寂。独套公寓隔绝了与外人外界的联系,独套公寓阻挡了大量的现实生活的信息,把孩子们原本打量人世变幻的眼光收回到公寓的空间里,或收回到电视机前,把孩子们原本倾听凡间乐音的耳朵关起来了。然而,按照精神动力学的理论,人的心理能量不是流向这里就是流向那里,往外不得,只好往里涌向自我世界,一旦对自我存在产生意义的探索,人的麻烦就来了。于是孩子们感到他们是多么的孤独,孤伶伶的一个人,如果父母离去,在这个世界上他就是一个人。孤独会让人产生恐惧,这种恐惧叫生存的恐惧,孩子们表达这种恐惧往往是通过糟糕的行为显现的。孤独感可能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冰冷和空寂。

职场中的母亲因为辛苦,她们很有理由地将夜晚陪护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其他人,外婆、奶奶、保姆。人在生命的初期最想要的东西是母亲的怀抱和保护,一个人早期得不到他最想要的东西,一辈子耿耿于怀,也可能导致一个人建立起一种消极的人生价值观——生命里没什么好向往期盼的。因为看到母亲参与社会竞争给自己带来的不满足感,于是会抵抗竞争,一开始就做出一副逃避竞争的态势,所以有太多的孩子一开始进入学校就放弃了学业的竞争,甘愿落在人群后面,并且让其高竞争感的母亲为之发疯。

孤独的孩子,伤感的灵魂,无助的感受,消极的状态。不需要的东西,给得太多,甚至到了他们厌恶的地步。需要的东西得不到,努力也得不到,这些感受孩子们是无法梳理成语言告诉别人的,他们或许可以在带锁的日记里写下一些片断的感受。一个10岁的小女孩这样写:“今天又下雨了。下午爸爸和妈妈都出去了,他们永远那么忙,外婆来看我,我没什么话可以跟她说的,她不懂我们小孩,我看着窗外想雨什么时候停呀,真没劲,真的没劲!”

孤独的头脑充满了疑问,终级问题是孤独的头脑绕不过的问题,人一旦问及终级问题,麻烦就来了,那种萦绕缠结的,随时会涌上来的想法让人困扰,甚至痛苦、疯狂,因为答案无解。学生们有时痛恨自己的学校,就是因为没人能帮自己解惑。

怎么理解生,怎么理解死。如果对终极问题没有一个积极的思考方向和结论,人会陷入消沉,无意义感充实心头,对现实世界的活动会持不屑的态度。所谓没有往前奔的劲头,久之生活状态会畸形,宅男宅女应运而生。宅男宅女们的生活多少带有变态的成分,究其核心的信念:认为人生是无意义的,竞争是既可怕又荒唐的事,生命随时都可以消失,自己存不存在都无关系。

二、独生子女沉重的情感负担

一个孩子还没生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成为未来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六个人的中心话题。他们的爸爸妈妈是独生子女,从小没有兄弟姐妹,对一个小生命的来到是欣喜和陌生的,宝宝一点点的变化都会引起父母的注意,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让父母吵架。这些年龄的爸妈的观念是要给他们的孩子提供这世上最好的食物、教育以及玩具,什么都挑好的买,他们不必担心钱的问题,后面有也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可以鼎力相助,六个人来养一个人,这个人当然金贵无比。这在孩子稍稍懂事后就能感受到的,孩子们自然清楚,他们的爸妈多么爱他们。

等到孩子会发声音了,爸妈要做的事就是送他们去学习,什么智力开发班、贝贝英语班,一个宝宝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是父母的头等大事。他们从父母到处奔波给他们报名,从父母大量的对话都是关于他学习中意识到父母就是希望他书读得好,比别人分数高。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在他们父母为他们择校的奔波中长大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不惜重金,从幼儿园就开始,为了一个父母眼中所谓好的幼儿园托人,走关系。伴随着金钱投入的同时是父母对孩子竞争的要求:从幼儿园起孩子就知道妈妈最关心的是他得了几个五角星,小学以后是考得比别人好还是差,中学以后是第几名。

上帝造人是把人造成这样的:报恩是本能,不报恩是变态。人本能地想对曾经爱过自己,对自己好的人知恩图报。孩子在爱中长大,就一定会思忖:长大后报答自己的长辈,他们可以说内心深处是渴望自己能做到,因为自己对长辈的回报而让长辈幸福。拿什么来回报呢?从小他们就知道长辈要的是什么?名牌大学!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会为之而心事重重。可以说他们是背负着情感的包袱在往前走,情感变成包袱了。他们中一些特别脆弱的不堪承受压力的,就选择了离世——自杀。一个高三女生在自杀前留下的遗书里这样写道:爸妈:我对不起你们,十八年的养育之恩,在这世界上你们给了我最多的爱,可是我不争气,我此生报答不了你们的,只有等来世了。

报恩和报恩不能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在孩子们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可以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煎熬、自责,噬咬着那些深深体会到长辈之爱而又清楚地知道自己无力回报的孩子们的心。孩子们的报恩念头是深埋着的,他们不可能去寻求交流,尤其不会对自己的长辈去说,学习能力差一些的孩子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就会倍受折磨,部分精神崩溃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情感包袱重压下的结果。

三、独生子女空前的学业压力

这个时代所有的父母都会想尽办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大都市到小县城的上空无不弥漫着孩子竞争的空气。每个周末的清晨,大大小小的孩子就开始奔波在补习学校或家教机构里,从大班补习到小班补习,直至一对一补习。各种的竞赛场门口簇拥着引颈期盼的父母。当你知道一所有几个人开始只办了几年的家教补习机构已在申请上市的消息时,你一定会感叹在我国搞课业补习的人太赚钱了。所有的人都参与在竞争中会形成高竞争环境,当20世纪80年代恢复高考的学生毕业后都被分配在上层建筑领域后,家长们都意识到知识吃香的时代来了,于是将竞争的目标转向了让孩子进好学校,从此开始了空前的学业竞争。90年代一出生的孩子就进入了竞争状态,从选择幼儿园开始,家长们牢固地树立了一个观念——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念一旦树立,人就进入了焦虑状态,因为孩子的每一天都意味着学习。大城市里已经有人开出了给2岁孩子参加的外语班,让一群穿着尿裤的孩子坐在闷热的教室里嗷嗷大哭。竞争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呢?连基本生活都有困难的家庭也在给孩子请家教。人人奥数、人人钢琴,蔚为壮观。

高竞争的动机是外在的,非内部形成的,外在的动机可以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持久,并且是脆弱的。高竞争感又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在自杀的青少年中,长期将自己处在高竞争之中并且形成高竞争感的人是主要的人群。高竞争感是孩子长期在竞争中接受了父母的信念而形成的,一旦形成牢固得不得了,很难连根拔去。精神分析心理理论告诉我们:人格结构中超我部分是父母灌溉而形成的。超我是一个秉承自我约束观念,自我首先监视、自己作良心批评的角色。假如一个孩子刚上小学时他的父母就灌溉给他,我们家的孩子考试一定要前五名的,并且每一次考试都要问他是否取得了前五名。这个孩子也确实比较聪明,他就努力学习考前五名,孩子这时顺从了父母的观念。以后孩子每次考试都会对自己说,一定要考前五名。爸妈让我考前五名是对的。孩子到这时同化了父母的观念。再以后孩子考试不是前五名绝对不行,他是不能接受自己不是前五名的。后来他进了重点高中,那里面好学生济济,他在班里考不到前五名了,甚至考不到前十名,他就焦虑、发火,最后不肯去上学了。这时候父母跟他说,为什么要考前五名呀,哪怕三十名都没关系的呀,我们没意见的呀,只要你去上学呀。不行!他坚决不去。这个阶段孩子表现出来的是完全内化了父母的信念,即便是父母自己否定了这种信念也是没用的,他的超我已经形成。一旦形成高竞争感,孩子长期会处在竞争的焦虑之中,心理障碍多半是出在这样的群体身上。高竞争的环境使家长热衷于让孩子竞争,于是我们的教育中再也没有了助人的内容,放弃了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

四、独生子女善良富有同情心

在物质丰裕的家庭里生活,在城市经济腾飞的环境中,独生子女都享受着这个地球上排位靠前的待遇,又无兄弟姐妹来争夺,没有人会抢,也没有人会藏。当今都市独生子女大多善良,他们对弱者充满同情心。在某个地区出现灾难,全社会动员捐赠时,往往都市独生子群体是最踊跃的。

如今的孩子要求对话式的交流,他们会在与成人的对话中提出疑问,表示反对,或者就是反驳。他们对一言堂的灌溉似乎很警惕,他们生活在一个多元价值的社会中。他们希望自己得到不同角度对问题的看法和解释,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

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生活公平的要求其实根源于这个人的同情之心、善良之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生子女的善良和同情心会使他们将来发展成更有社会责任感的群体,也是对社会公平需求更高的群体。那么可以想见在未来的社会中,由受良好教育的独生子女群体站在社会的舞台上,不论他们管理社会,还是在社会中生活的态度都会更积极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生子女政策推动中国人特性的改善。它让人更珍贵,让人对人的尊重达到了古往今来最高的的界阶。而对生命的尊重,是一切爱的源头,一切善的源头,这将使人更像“人”。使人更爱同类,也使人更需要同类,进而使人奉献同类。人的改善发展始终会是社会的改善发展,人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前提。

五、独生子女现实感弱化

当今的独生子女,都是独自玩玩具,稍大后就是玩电子玩具,独自一人在虚拟的世界里游荡,人在虚拟的世界里待久了,对真实的世界反而有点疑惑了,或者在真实的世界里有无能和无力感了。当一个人难以面对真实世界时,就会又逃回虚拟世界,将真实世界里的需求从虚拟世界里得到。比如被尊重,被欣赏,成就感,等等。虚拟的世界提供人们可以在真实世界里得到的一个感受,这样人似乎就没有必要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并且会对真实世界有害怕的感觉。

当今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读好书闲事别管”,拒绝孩子对现实生活的参与。与过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现象相去甚远。有的孩子到了高中连独自去医院看病都是做不到的。只要与他人有交涉,就一定退缩。而通常确实只要一接触实际事务他的父母就会来替代。他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耽误学习的时间,每年的大学新生入学时前呼后拥的家长,鞍前马后替孩子办理入学手续,甚至打扫寝室卫生。

当上一代人在现实中挣扎,战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希望下一代独生子女接受自己的经验教训,进入社会后成为竞争的高手时,能够勇敢善战,所以常常是家里喋喋不休地向子女进行教育,想让他明白前途光明、理想实现是多么重要。家长讲得口干舌燥,孩子却当耳旁风,什么都不会听进去。有的孩子甚至说:他说完了,我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太空了吧。

现实感太弱的孩子还有一个麻烦,他们不怕死,就怕苦。死对他们来说是这样的:假如我活得不好,我就去死,我不苟活。他们不会像过去的中国人个个好死不如赖活着。因为活着是第一位重要的人生状态时,人就祈求活着,挣扎着活着。而当今独生子女不是这种生存状态。他们的生存状态已经是另外一个层次了。当活着不是第一位重要的人生状态时,那么达不到自己需要的,就放弃“活着”。

六、独生子女个性化要求高

曾几何时,人被教育成:个人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沙,20世纪60年代的姑娘们穿裙子还要商量好一起穿,生怕惹眼,个性差不多就是惹事的同义词。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已经完全颠覆了这种观念。他们来到世界上就是全家人的聚焦点,他们是骄子,享受惯了中心入场的待遇,他们最怕的是边缘化的感觉。他们拥有这种气势: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雁过留声,谁都要知道我来过,谁要不知道我来过,我就要秀给你们看了。所以秀的电视节目,独生子趋之若鹜。他们唯恐不吸引人的眼球,也从不会意识到木秀于林会有什么后果。而这个时代的秀于林的木确实可以先出头,确实可以抢先机。而家长和老师是上一代人,在学生的管理上他们擅长于整齐划一、群体一致的模式,这就使得独生子感到压抑。当今的孩子大多不喜欢学校生活,一部分原因就是学校没有考虑让他们充分展现个性。

当今独生子女由于出生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如何生活他们有各种选项,他们不可能再按照父母的想法确定一生的轨迹。他们的发展难以有定数。这也使得他们必须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后来确认自己是谁,可以做“谁”,从而找到自身发展的轨迹。而每个人的发展轨迹又可以是大不相同的,你经商,我从政,你搞全能,我做学问,你在这类体制里工作,我在那类体制里工作,我也可以从事自由职业。

个性化要求高和社会生活选择的多样化是相辅相成的,人只有知道自己的独特特征才能真正确立自我,人只有充分展现个性才能在他人中找出自己。独生子的个性化要求很高,这对中国人的特性将会有很大的改变作用。鲁迅说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因为中国人随大流,有中庸,从众,好处大家有,坏处别人挑的卑劣心理。独生子的高个性化要求一定会对此特性有所撼动。这种农耕文化,家族文化几千年形成的国民坚固的特性,由于独生子女的出现而松动,由此对于中国国民性的解释,也将有新的内容。

以上就是当今都市独生子女特征的写照。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在我们过去的时代中,它都是自然沿袭上代的教育模式,我们从没想过它有什么不对。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是过得好的,但是每一代人过得好的特质是不同的。家庭教育如不与时俱进,不但不能真正给到孩子帮助,反而会伤害到脆弱的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家长是走不进孩子心里的。走不进孩子心里就解不了孩子的困扰。解不了孩子的困扰就给不了孩子力量。而无力的孩子难以迎接困难,所以现如今太多的孩子学会躲避困难。

[1]陈默.孩子,你怎么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竞争孩子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感谢竞争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