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涉外导游如何准确传导武当道茶文化的研究

2015-03-29张正荣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武当外国游客饮茶

张正荣,祝 钦,汤 琼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涉外事务系,湖北十堰442000)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3》发布,中国是仅次于法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来到中国旅游;在感受中国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同时,还会挑选些旅游商品。外国旅客挑选旅游商品的标准是特色和易带,最喜爱的三类旅游商品分别是特色纪念品工艺品、服装丝绸和茶叶[1]。

武当道茶历史悠久,品质上乘。2014年6月,农业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农产品协会)正式授予武当道茶为“中国第一文化名茶”称号。茶文化发展至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如以茶会友、以茶养性、以茶祭祀、以茶作禅、以茶旅游或以茶制药等。无论是文人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还是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离不开茶。这既反映出茶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也体现出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外国游客对此了解甚少,购买欲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涉外导游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小觑。在为国外旅客服务时,涉外导游如何准确传导武当道茶文化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准确传导武当道茶文化应与茶史相结合

陆羽《茶经》载:“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但神农时期,人们饮茶是为了治病。在公元前的周朝初期就有吃茶叶的生活习惯。西周初年涉及茶事的历史文献:(1)《诗经》云:“采荼薪樗,食我农夫。”(2)《礼记·地官》记载西周宫廷里已设置了“掌荼官”,来司掌宫廷茶事与以茶祭祀宗庙等礼仪活动。(3)《华样国志·巴志》记载1066年武王伐纣时,巴蜀部落首领已将茶叶作为贡品敬献西周王室。(4)《尚书·顾命》里记载了周成王的遗嘱“王三宿、三祭、三诧”。周成王临终嘱托周康王在祭祀三王(指周文王、武王和成王本人)时,不是以“三牺”(牛、羊、豕)祭、酒祭,而是要以茶代酒“三祭、三诧”。这说明茶在西周帝王心目中是“圣洁的灵物”。在汉朝,僧侣坐禅时饮茶提神。而魏晋南北朝,茶自长江流域向北方普及。隋唐时代,出现了茶馆、茶宴和茶会,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人们对茶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荼”字向“茶”字演变。茶是木本植物,人们就把代表草本植物的“荼”改为代表木本植物的“茶”。唐朝时期多是饼茶,采用“煮茶”的方式。饼茶是将茶的嫩叶蒸烂,捣成泥状,压实成块,制成饼状,然后风干。吃的时候要先将茶块敲下,碾碎,用筛网筛出小颗粒,放到器皿中煮。煮的时候加点精盐,目的是去除茶汤中的泡沫以及表面的一层水膜。而宋朝的时候,采用“点茶”的方式,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明朝时,除茶马政策中便于运输的砖茶外,饼茶已完全退出了市场,散茶则大为流行。为了追求茶的真味,人们不再煮茶或点茶,甚至茶汤中也不添加盐或姜末等调味品,一直到现在。到了清朝,茶文化进一步发展,戏曲、曲艺进入茶馆表演。

茶的各种异名、别称或雅号也体现出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异名、别称或雅号有荼、槚、荈、蔎、茗、“不夜侯”、“清友”、“涤烦子”、“余甘氏”、“消毒臣”、“清风使”、“酪奴”、“森伯”、"苦口师"等。1)“荼”(tu),“荼”字,最早见于《诗经》。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义的是《尔雅》,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蜀人名之苦荼。2)槚(jia),是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3)荈(chuan),从草,是专指晚采的茶叶。4)蔎(she),是古时四川西部茶的俗语。5)茗(ming),据说是云南某地区的“茶”之土音,大约在东汉时用来表示茶,现与“茶”通用,为茶的雅称。

涉外导游对茶史知识的介绍可以让外国游客了解到茶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大量有关茶的词语虽然有的已不再使用,但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汉语同义词,满足了语言交际上复杂性和灵活性的需求。

二、准确传导武当道茶文化应与古代道茶相结合

武当古代道茶为骞林茶,采自骞林树,骞林树又名芳骞树。茶名骞林,表明这是一种仙茶,意为喝了这种茶就可以成仙升天。骞有驽马、马腹病、亏损、惊惧、昂首、飞起等含义。骞林茶如果和道家、道教“饮茶成仙”、“饮茶似仙”的思想联系起来,则骞为飞举之义。

元人罗霆震在《武当纪胜集》中有对骞林树的歌咏:“七宝林中上界奇,枝枝翡翠叶琉璃。若非大顶居天上,安得灵根独有之。”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载“武当有二,大顶与五龙接待庵涧滨”。意思是武当山总共有两棵,金顶上一棵,五龙接待庵涧滨一棵。《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载了明代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山宫庙玄天上帝瑞应事迹,其中有“骞林应祥”的情景。《湖北茶史简述》说,史载武当山陈善于弘治二年(1489年),复贡骞林叶茶,供明王朝宗室享用。1561年成书的《明一统志》:“谓骞林叶,太和山出。”明王象晋(1561~1653年)编著《群芳谱》云:“太和山(今武当山)出骞林茶,初泡极苦涩,至三四泡,清香特异,人以为茶宝。”《清一统志》:“武昌府、宜昌府、施南府皆土贡茶。襄阳府土贡骞林叶茶。”吴承恩(1501-1582年)在《西游记》第九十回“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缠禅静九灵”描写“东极妙岩宫”时也出现了“骞林”。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晓梅副教授认为武当山野外自然生长的骞林茶古树才是宋、元、明、清代典籍里记载的当地茶树——骞林树。武当骞林古茶树数量极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植物。因此,她建议以政府部门的名义做护栏加以保护,申请国家古树名木保护,成立武当山骞林茶种原保护区,并繁殖抚育骞林茶人工园[2]。

涉外导游对武当古代道茶的讲解让外国游客了解到武当道茶史,以及中国政府正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武当古代道茶的保护,消除外国游客对中国政府的某些误解和偏见。

三、准确传导武当道茶文化应与宗教相结合

茶与宗教的关系一直很密切。茶字被解读为“人在草木中”。中国人发现并利用了茶,认为它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可成为人类与天地沟通的媒介,所以大约在魏晋时期,茶的精神内涵开始得到提升。

儒家在中国茶文化中融入了中庸和仁礼的思想。他们主张以茶雅志,通过饮茶沟通思想、增进了解、促进和谐和表达敬意。南北朝时,茶已用于祭礼。在民间,“以茶代酒”和“客来敬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礼仪。

茶禅结合主要原因是茶可助禅。僧侣长时间坐禅容易疲劳,而茶可生津提神,因此茶与佛教结合在一起。之后,佛教僧侣认为茶苦中带甜,而且茶汤清淡洁净,适合佛教提倡的寂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加上饮茶有助于参禅悟道,于是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加以发挥提炼,最后终于形成禅茶一味的理念[3]。

道家品茶主要从养生的目的出发:一是为了追求空灵精神境界;二是为了修炼,增强体质,长生不老。道士们饮茶的方式自在随意,既不像佛教执着于精神追求,也不像儒家那样礼仪繁琐。陆羽所著的《茶经》,也受到了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影响。“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与道教崇尚简朴的理念相符合。陆羽设计的风炉,亦贯穿了易经八卦和阴阳五行学说。风炉有三足,一足铸“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铸“体均五行去百疾”。前者为煮茶的原理,后者为饮茶的功效。风炉厚三分,缘阔九分,六分虚中。三、六、九也是道家喜爱的“易数”[4]。由此可见,道家对陆羽茶道思想的影响。

涉外导游把武当道茶与宗教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让外国游客体会到:儒家以茶养廉,道家以茶求静,佛学以茶助禅。在不同的宗教里,茶的精神内涵都超出了其本身的物质层面[3]。

四、准确传导武当道茶文化应进行中西文化比较

武当山的外国游客以新加坡和欧美为主导。对来自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们传播武当道茶文化时,要了解客源国或地区的茶文化,进行比较,加强针对性,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比如针对来自新加坡的游客应了解新加坡最具特色的为“长茶(stretched tea)”。把泡好的红茶加些牛奶,然后把奶茶倒进罐子里,然后一边拿着空杯子,一手倒茶,两手相距1米左右,来回倒7次,故称长茶。在新加坡喝茶与在英国不一样。在英国喝茶是以茶为主,佐之以一些饼干和小三明治。在新加坡喝下午茶则是以吃为主,从印度式的煎蛋饼到中国的广式点心,花样繁多,而茶的好坏却不十分重要。新加坡还有一个特色是肉骨茶,其实就是中药排骨汤:排骨和各种上等中药一起煲到软熟。那明明是汤,为什么叫茶呢?因为在吃肉喝汤的同时,必须以茶解腻,吃还是占主要地位。

正统的西方“茶饮”文化以英国为首。在英国,饮茶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有早茶、午茶和晚茶之分。英式下午茶通常在下午4-5点钟。英国民谣称:“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都为茶而停。”正统的英式下午茶通常要搭配三层甜点,口味由淡而重,由咸而甜。取用顺序从底层逐渐往上,先吃最底层容易饱腹的三明治和松饼,然后是第二层的蛋糕等甜点,最后是第三层的水果饼干等小点。英国人通常喜欢喝红茶(black tea),传统的饮茶方式为热饮。现在英国人多饮用袋泡茶,因为它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茶叶品种多。英国的袋泡茶多选自印度阿萨姆、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地红茶调制而成(比例为40%斯里兰卡茶、30%肯尼亚茶、30%阿萨姆茶),集斯里兰卡茶的口感、阿萨姆茶的浓度和肯尼亚茶的色泽于一体[5]。

针对来自美国的游客,导游应了解美国茶往往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冰茶粉,或罐装、或瓶装,所以大多数美国人不太重视茶叶的外形,爱饮冰茶不爱饮热茶。美国的冰茶品种繁多,既有红茶,也有绿茶,既有加糖的,也有无糖的,既有加果味香料的,也有纯粹茶味的。美国威廉·乌克斯编著的《茶叶全书》,于1935年出版,被认为世界茶史三大名著之一(另外两部是中国陆羽的《茶经》,日本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这位酷爱茶叶的美国学者对他的同胞并没有起到很大的影响,美国只是在近10年,对绿茶的需求才增加了一倍多。原因是战后出生的一代咖啡拥趸者希望寻求一种含有少量咖啡因并可延年益寿的饮品。美国茶饮以凉为主,不带任何茶叶痕迹,便没有中国茶沏出的那种品味,那种温馨,那种悠闲,喝茶的情调也大打折扣[6]。

德国人的花茶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没有一片茶叶。中国花茶讲究花味之香远,德国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实[7]。

涉外导游进行中西茶文化的比较可以让外国游客意识到:西方人只是为饮茶而饮茶,而武当道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从饮茶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体会人生的乐趣,并把它上升到天地自然一体的哲学高度。

五、结语

作为一名涉外导游,要准确传导武当道茶文化,不仅要与茶史、古代道茶、宗教相结合,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中西茶文化比较。这样才能激发外国游客的兴趣,有效地传播武当道茶文化,让武当道茶文化走出湖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1]马耀峰,李 旭.中国入境旅客旅游选择模式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3(5).

[2]李晓梅,赖贤宗.关于武当骞林古茶树现存状况的考察与保护建议[J].汉口学院学报,2014,(1).

[3]郭丹英.儒、道、佛与中国茶文化[J].茶叶,2006,(1).

[4]胡长春.道教与中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6,(5).

[5]贾 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6]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2).

[7]曾庆佳.中西方茶文化比较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8).

猜你喜欢

武当外国游客饮茶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武当佳境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武当还馍录
四季饮茶与健康
月下饮茶
武当秘传太极拳图谱(下)
外国游客
《旌指武当》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