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高中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
——基于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
2015-03-29李学
李学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百年高中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
——基于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
李学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教科书是课程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百年高中语文课程发展历程的嬗变,很大程度上铭刻于公开出版的各套教科书中,集中体现在从阅读中心到重视综合素养、从文言中心到文言白话并重、从学术中心延伸到活动设计、从指定内容到有选择的开放等方面。
百年;高中语文;课程价值取向;嬗变与反思
百年语文课程发展历程中,公开出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有将近60套,其指导思想、构成体系、编写体例、选文方式都有诸多不同,为高中语文课程价值取向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相当一部分教科书的编制和使用时间非常短暂,既缺乏前期的充分调研,也没有很好总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善的可能,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影响到教科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别是“1949年之后,我国实行的是语文教科书国家统编制,语文教科书的评价是政策性的,由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把关。直到1986年实行‘一纲多本’,语文教科书的评价问题才突显出来,‘如何评价语文教材’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但是,相关的研究还相当薄弱”[1],从百年历史变迁的角度展开的评价更是少见。挖掘教科书编撰的历史经验,结合当前文化发展需要推动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完善,是落实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效率的基本途径。以教科书为中心的高中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有以下明显变化:
一、从阅读中心到重视综合素养
“由中国语文教材的历史发展可知,它的变革,一直是在维持传统的大格局下进行的。从教材的编撰策略看,这个传统可归结为‘范文制度’,凝聚为‘文选型’的教科书。”[2]这个“传统大格局”的基本内容就是“优秀选文”的阅读,通过阅读培养品德、掌握知识、领悟写作的范式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的目的。语文独立设科以后,阅读的内容变化了,但指导思想仍然在延续,只是由整本书过渡到一篇篇按一定理念选择文章,由古人的文章过渡到体现当代社会生活的文章,由单纯的文章组合过渡到文章与阅读指导相结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写作、口语交际、课外活动等内容逐步与阅读整合,开始体现语文素养综合发展的基本要求。其间也有过阅读、写作分开或语言、文学分开的探索,但经历的时间都很短暂,具体效果也没有得到有效检验,没有对阅读为中心的语文课程内容发展主线形成实质性影响。
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调整方面力度很大,高中语文被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相应的课程内容变化相当明显。虽然其主体仍是阅读,但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整合程度明显提高。如必修教科书中的写作内容,人教社课标版主要是通过三个渠道来体现,一是与“口语交际”共同组成的“表达交流”写作专题;二是穿插在“阅读鉴赏”部分每篇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中;三是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的写作练习。选文单元重视人文内涵与时代特色,新增“梳理探究”内容、设立“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程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语文课程内容的范围,使语文课程从为了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而以阅读为中心转换到以阅读为中心整合能力训练和综合素养要求。
这种转换在人教社课标版教科书中有着明显的标志。首先是选文的单元选择依据。以往的单元组织按时代顺序、文体顺序或文章知识顺序,固然是线索明朗,但都难以体现语文本身的综合性特点,而当前的文体与人文内涵兼顾、经典与时文并存等原则能够较好反映出语文生活本身的复杂特点,能够较好解决语文综合素养中应用与审美、传承与探究、接受与感悟之间的诸多矛盾。其次是围绕阅读整合构成语文素养的多种要素。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单元导读、研讨与练习等助学系统中。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为“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你对他又有怎样的了解?试结合课文,并搜集有关资料,为马克思写篇小传。”这个题目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课文中心人物的理解,二是开展搜集资料的课外活动,三是整合资料进行“传记”的写作。第三,重视了教学中的语文与生活中的语文相互沟通,特别是加大了课外语文实践的要求。如开设“名著导读”、“梳理探究”等专题,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发现语文的美与奥秘,激发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愿望并提供方法和策略上的帮助。
二、从文言中心到文言白话并重
文言与白话文相对。前者是以先秦时期口语为基础加工而成的书面语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定型,与不断变化的口语差距越来越大,在教育普及程度低下的社会中,文言文既是保持与延续思想文化的手段,又是阻碍文化下移的严重障碍。在倡导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期间,白话文的推广与普及不仅是语言本身的问题,更被提升到关系民族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并且这种要求迫切需要通过教育得以实现。因此,语文教材中的文言与白话之争成为语文设科后选择内容的焦点。在上个世纪前半个阶段,小学以白话文为主的国语教育和初中白话文和文言文混合的国文教育推进相对较为顺利;高中阶段则基本上是文言文占绝对优势,不仅有阅读“古书”的要求,而且要能够用文言文来写作。“在课本方面现在初中课本文言语体夹杂着,显得很不调和。高中课本差不多全是古文,色彩是纯粹了,但多数学生是作语体文的,所以课本与作文就脱离了关系。”[3]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年,白话文数量增加,文言文内容相对减少;到六、七十年代,文言文基本从语文课程中剔除了,代之为与政治相关、社会相关的宣传色彩深厚的文章;从八十年代开始,文言文所占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大致是占全部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2003年人教版教材达到二分之一)。
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着重于“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相比,2003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表述更为详细具体。如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体味作品的内容所蕴含的文化传统、阅读作品的能力以及积累背诵三个角度提出了要求。文言文与白话文作品一道成为“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熏陶”的手段。如人教社课标版教科书必修1至5共20个单元,其中古诗词有3个单元,山水游记类散文、议论性散文、人物传记、抒情散文各1单元,与其他13个白话文单元混合在一起,单元内的课文按文体选择与组织。
语文课程内容的文言与白话并重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如何使各类文化兼容并包。语文课程内容在选择上既有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又有国外优秀文化需要吸收;既有对人类精神的思考、与自然关系的相处,又需考虑未来学术发展的需要;既要安排经典作品作为示范,又要体现语文生活的时代特点;导致量与质之间必然充满矛盾与博弈,作品的代表性与目标的适切程度成为一种永恒的探讨话题。其次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关联问题。当代学生的语文生活主要是凭借现代汉语和白话文。文言文的学习除了掌握传统文化以外,对语文生活有什么影响,对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影响,很少有学理上的探讨梳理,没有全面揭示出其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三、从学术中心延伸到活动设计
学术是专门的学问,通常与具体学科联系在一起。学校教育中的分科课程都是以学科作为基础,因此学术性成为其首要特性,知识体系构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关于字音、字形和字义的“小学”,关于诗文创作和鉴赏的文艺理论体系。从传统语文教育襁褓中脱离的高中语文最初是非常重视知识的,如刘师培主编的《中国文学教科书》的序列是“先明小学之大纲,次分析字类,次讨论句法章法篇法,次总论古今文体,次选文。”此后一段时间的教材,或以文学史的顺序、或以文体的特征为总线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尽管学术性的内容逐步在减少,但仍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课程内容建立在以语言学知识、文体知识为主体的体系之上,序列非常清晰但由于过分脱离语文生活实践而饱受诟病。进入新世纪后,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通过相关活动安排而有意联系学生语文学习经验、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强调利用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成为课程内容的新取向。
课程内容由传授系统的知识体系到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内化、整合知识扩充经验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不是不要知识,而是对知识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弱化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侧重的是学生开展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和围绕活动选择必要的知识基础。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都较为清晰地表达了这种理念。2003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增进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且针对不同类型课程内容的掌握提出了原则性的策略要求。教材则进一步细化了这些要求,人教社课标版教科书在阅读鉴赏的每个单元提示中专门用一段文字表述单元学习策略,“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以及阅读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等板块都有专门的活动设计,并且或详或略提供了活动的程序指导。以写作专题为例,每个专题分为“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和“写作练习”三个部分。“写作练习”是具体的活动,由“话题探讨”与学生经验对接,激发写作兴趣与欲望,而“写法借鉴”是提供写作策略、明确写作要求,提供写作活动顺利进行的知识基础。
以学术为中心的课程内容,目标明确、序列清晰,但并不必然能够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涉及的内容太广,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一套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各种以某类单一知识组织的课程内容实验最终都是无果而终。语文活动的有效展开,虽然是侧重了学生的学,但同样不能等同于高效学习,活动顺利展开的前提条件是活动之间如何形成有序列的关联而达到目标要求,活动的程序性知识是否充足合适,最终标准是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的尝试和广度,而这种探索尚在路上,有待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四、从指定内容到有选择的开放
教什么就学什么,是传统教育的主要特点,内在取向是通过教育来塑造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用特定的内容来实现特定的目标。现代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只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的细化,由传统的文史哲甚至天文、地理、数学的大综合分化到按学科门类设置教学科目。教育内容的范围扩大了,组织的方式除了学科逻辑体系外还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逻辑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同时,内容选择的开放程度依赖于一定的文化条件与物质环境,更与课程管理制度紧密相关。百年语文课程发展历程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权整体上呈现为一个“U”字型,在上世纪前期和本世纪的开放度最大;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的选择权限最小,教学大纲详细规定了要学哪些课文,课文要用几个课时、主题是什么,而且教学参考书事先框定了教师如何解读课文、课后练习如何回答等大小事项。
课程内容有选择的开放,是基于对学生主体地位认识的变化、对学习本质认识的变化、对知识生成方式的变化而做出的一种决策。在内容固化的语文课程中,关于学习的预设是:只要掌握了必要的语文知识,就一定会有相应思想品德与语文能力形成。而事实证明,知识是品德和能力的基础,但并不等同于品德和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深切体验语言文字、有效地运用各类知识,语文课程内容才可能够内化为个人的素养。由于个人禀性的差异、经验的区别、兴趣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尽管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很多共性,但在学习过程中仍然表现出较大程度的个性特征。语文课程内容有选择的开放,即是体现学生共性要求与个性特征的一种尝试,最主要的做法是在课程结构方面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应的课程内容也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方面。
语文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内容的划分,能够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性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障碍需要破解。首先是必修课程的必修内容是哪些,这些内容为什么是必修的,学理上、逻辑上有没有依据?至少目前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在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明确的高中语文课程内容掌握最低标准,则必修课程的意义将大打折扣,甚至会因学习时间减少、内容减少、难度变小而降低学生语文水准。其次是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关系没有明确。选修是对必修的补充还是拓展?如何用一种有力的评价机制去督促选修内容学习的落实?在必修课用二个半学期完成的情况下,剩余三个半学期的时间如何处理成为课程结构调整后最大的问题,以至于在2015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高中只设两年这样较极端的意见出现。第三,教师开发课程内容存在较大的困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选修课程,要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按照课程目标,逐步加以建设”,意味着选修课程内容要实现校本化,在现有评价体制和应试浓厚的氛围中,绝大多数高中学校教师都难以担此重任。
结语
高中语文课程价值取向,与人们对高中阶段教育特点的认识、课程的理念、语文生活的既有状况紧密关联在一起,既受现实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因参与主体视域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再到教学的价值取向线性传递,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型,绝不能掩盖课程实践中的复杂与曲折,特别是课程实施中教师取向与学生取向的差异性,课程标准与教材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或能在什么样的范围提供教学的适合空间,是不同层面课程价值取向融合的基本前提。高中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当特别厘清语文能力、素养要求与学校范围内语文能力、素养要求的区别,明确学校教育中高中语文的侧重点;处理好文化传承与经验整合之间的关系,既不脱离学生生活背景灌输文化知识,也不能忽视文化经典在学生经验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满足学术与工作要求的双重需求,为毕业后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做好语文方面的基本准备;同时,在课程的组织与编排上,还要将目标的预设性与师生理解的动态性结合起来,合理把握两者之间存在的张力。
[1]王荣生.对语文教科书评价的几点建议——兼谈教科书的功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58-61.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31.
[3]浦江清.论中学国文[A]//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46.
The Transmutation and Introspection of High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entury: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extbooks as the Center
LI Xue
(Humanity College,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Hunan 411201)
Textbook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To a large extent the transmutation of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in the past century is enshrined in various publicly-published textbooks.The characteristic of its transmutation was concentrated on the change from focusing on reading to emphasizing on comprehensive quality,from focusing on classic Chinese to laying equal stress on classic Chinese and modern vernacular,from focusing on scholarism to underlining activities design,from specified context to selective opening and so on.
century;high school Chinese;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transmutation and introspection
G633.3
A
1674-831X(2015)03-0042-04
[责任编辑:刘济远]
2015-02-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880047)
李学(1974-),男,湖南桃江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