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学科及其理论视角下的志愿者行为研究综述
2015-03-29秦天丽
秦天丽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 香港 999077)
多元学科及其理论视角下的志愿者行为研究综述
秦天丽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 香港 999077)
志愿服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帮助行为,志愿者为陌生人做出个人牺牲的行为动机和行为逻辑成为引起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兴趣的课题之一。对志愿者行为的研究于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开始出现,与其相关的早期关注大多集中于偶发性的帮助行为。而近年来,志愿者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被纳入到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研究视野中,并逐渐构建起丰富的理论解释范式,为志愿者行为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指导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诸多指导。本文将对中西方已有的、基于不同学科基础的具有代表性的志愿者行为理论解释范式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研究思路,以期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的选择起到一定启迪作用。
志愿者;行为方式;功能理论;多因素模式;理性选择理论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而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群体。以古时候的赠医施药为雏形的志愿者行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福利主义制度确立而得以迅速发展,相关机制也得到建立和完善。时至今日,西方志愿者发展已经历了较为典型的几个阶段,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理论模型到实证研究的过程。对志愿者行为的研究于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开始出现,[1]随后,学者们立足自身学术背景,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对志愿者行为动机进行研究,构建起多元理论为基础的志愿者行为理论解释范式,同时通过对年龄、社会角色进行类型学角度研究,全面探索和阐释不同群体志愿者行为的发生、维持等。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志愿者行为的实践、志愿者组织的高效运作和志愿者服务机制的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促进了志愿精神传播和志愿服务的普及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志愿者群体在中国也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壮大,其作用和能力在社区服务和大型节事活动中逐渐得到展现以及世人的认同与赞赏。
本文将对中西方志愿者行为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指出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同时尝试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解释和探究志愿者行为方式,并结合当今时代背景,从机会成本的考虑出发,寻找在生活和工作选择迅速增多,机会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行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未来的发展和研究趋向,以期对我国志愿者行为的研究产生一定的启迪。
一、志愿者行为的界定
各界对志愿者的界定很多,但大多数均不约而同地着眼于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两方面、集中强调“自愿”和“零报酬”两个关键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志愿者的认识也与之相似。联合国这样界定: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可以称之为志愿者。这个界定采用了非常宏观的视角,具体来说,就是指那些不为追求任何形式的物质报酬,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人。
而对于志愿者行为,也有诸多设有更多具体限定条件和对社会功能量化的认识的界定。学界对于志愿者行为的定义,最具权威性和认可度最高的是Wilson和Penner提出的。Wilson[2]认为,志愿者行为是任何自愿地抽出时间来帮助另外一个个体、小组或者组织的行为;志愿者行为不是一种被动的反应行为,而应该是一种出于自发动机而行动的前摄行为。可以看出,他着眼于动机的内发性和行为的自愿性,并明确了“帮助”这一志愿行为的基本性质。然而,这一定义并未体现“零报酬”这一特点,即并未排除志愿者行为获得“报酬”的可能性。Wilson[3]认为志愿者也可以获得非物质的回报,比如社会地位的提升,自尊的提高,社会经验的增长等。是否可以获得报酬以及对报酬的分类界定也是对于志愿者研究的热论点之一。Penner则认为,志愿者行为是一种长期而有计划的亲社会行为,它使陌生人受益,并且在组织的情境中发生。他通过用四种明显的特征———长期性、计划性、非义务性与组织性将志愿者行为和一些在意外情况下的助人行为(比如送在偶然事故中的伤者去医院的行为)区分开来。在这一定义中,他强调了对志愿行为时间和对象的限定,同时,对志愿行为的性质通过与社会联系进行了概念上的提升。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志愿者的定义是:“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在符合中国实际的这一定义中,特殊强调了志愿者的组织性、志愿者个人利益的无损性和志愿服务能力的专业性。
二、多元学科视角下志愿者行为理论范式
近年来,志愿者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已经被纳入到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研究视野中,并逐渐构建起丰富的理论解释范式,为志愿者行为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最为著名和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主要有心理学学科基础下的功能理论研究视角等,同时,依托这些相关理论框架建立起了有效的解释分析模型,为未来志愿者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内在动因,他们希望深入了解志愿者在个人性格、动机、情感等方面的特征和共性,并将这些因素与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为方式建立联系。
1.功能理论
以功能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功能分析的思想直接来源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强调意识等心理现象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功能。其核心观点是: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由特定的目标和需要所激发,如果要了解某一行为发生的原因,就应该从该行为能够实现的目标或满足的需要这一方向去探寻答案;即便是同一种行为,对于不同的人亦具有不同的功能。[4]由此可知,功能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志愿者的动机问题。
Omoto[5]和Synder[6]通过建立“需要-功能-动机-行为”之间的联系,在态度研究和对艾滋病患者援助志愿者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志愿服务功能的分析,提出志愿者五类参与动机:表达价值观、理解、个人发展、社区关怀、增强自尊。他们认为,不同的动机选择指向不同的功能需求,人们的需求与志愿活动课产生的功能匹配度或越高,人们相对应的参与动机月强烈,人们实施志愿参与的行为可能性越大。随后,Clary[7]等人通过VFI(Volunteer Functions Inventory)问卷,提出并验证了志愿者的六类参与动机,分别是:个人价值观的表达、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需要、社会网络建立的需要、职业和技能需求、缓解身心压力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其他学者,如Tschirhart[8]等也对社区服务志愿者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志愿者的五种行为目标:工具型、利他型、社会型、自尊型以及回避型。
在对动机进行分类后,一些学者进一步对动机与具体志愿服务行为的实现进行相关分析。Omoto和Synder以及Penner和Finkelstein均对援助艾滋病患者的志愿者的利他服务动机与持续服务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追踪研究,后者得出了两者的正相关关系。随后,Clary[9]等人对动机所对应的功能的期望值和实现度对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束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志愿者的动机、对志愿服务功能的期望值和实现度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持续服务时间有重要联系。但这一结论仍需更多想过研究的支持和验证。
功能理论从志愿者参与实现的功能着眼,对志愿者参与动机进行研究和分类,并通过将两者的匹配度于志愿服务行为进行联系和相关分析得出其作用方向和影响力,对志愿者行为的发生和逻辑进行较为全面的解释。同时,功能理论是多因素模型、过程模型等诸多分析模型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由于功能理论对于个人之外的环境、组织、志愿活动本省等方面的关注较少,其预测志愿者行为的准确度和全面性不高。
2.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Trait Theories)是相对于类型论的一种人格理论。所谓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它表现一个人人格的特点的行为倾向。面对志愿者行为的研究问题,一些研究者便是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进行解释的。
Penner等指出,志愿者和非志愿者在人格特质上存在区别,但这些特质并不是狭隘的和孤立的。所以,必须动态地,整体地研究人格特质和志愿者行为的关系。他的研究[10]发现,具有他人导向的移情(other-oriented empathy)以及有帮助性(helpfulness)这两种亲社会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容易成为志愿者。Carlo,Okun,Knight和Guzman[11]针对五大人格特质与志愿者行为关系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宜人性和外向性对志愿者行为可以产生影响。而Snyder等进一步得出,两者与亲社会价值动机有显著交互作用,并可对志愿者行为进行预测,但这种交互产生的原因有待研究。而Matsuba等[12]发现,与志愿者行为有关的正向情绪、社会技能等相关的人格特在志愿者身上表现更加显著。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他们把五大人格进一步浓缩为弹性(resilient)、过度控制 (over-controlled) 和控制不足(under-controlled)型人格特质。
还有一些学者对依恋类型与志愿者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如Gillath,Shaver,Mikulincer,Nitzberg,Erez和Ijzendoorn[13]他们发现:安全感缺乏型的依恋会抑制个体志愿者行为,但发生率较低。Erez,Mario,Ijzendoorn和Kroonenberg[14]在Gillath等的研究基础之上增加了人格特质变量,并进行了更为复杂的数据分析,他们认为,高回避型依恋者参与志愿者几率较小,而已经参与志愿活动的此类型志愿者通常也不是出于利他性动机。
实际上,同功能理论相似,因个人因素和志愿者行为之间都存在着如环境、身份认同、机遇、等中介因素,人格特质对志愿者行为的影响并非是最直接的。这一观点无论在Carlo等的研究还是在Matsuba等的研究都有显现。
3.多因素模型
多因素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功能分析,同时特质理论的研究中也衍生出一些不同搭配的多因素模型。在多因素模型出现之前,Horton Smith于1981年建立了一个关于志愿者动机的双因素模型;1987年Fitch编制了一个涉及利他、利己和社会责任三种动机的量表,Morrow Howell等也发现了类似的三因素模型。他们构成了多因素模型的基础,直到20世纪90年代,多因素模型开始出现。
Matsuba、Hart和Atkins【15】认为,志愿者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整合各种理论建立了多因素模型。他们将模型中影响志愿者行为的因素分为持久性和调节性两类。持久性因素是较为稳定的影响因素,如人格、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这些因素并不能直接影响志愿者行为,而要通过调节性因素,如道德认知、机会等对志愿者行为产生间接作用。实际上,前面提到学者们对志愿行为动机的分类以及VFI量表等都是多因素模型的经典范例。
已有的对于志愿者行为,尤其是动机方面的研究,均可以归类为双因素或三因素模型、多因素模型还有线性模型三种模型之一,其中多因素模型应用较广。但是,多因素模型没有考虑两类因素和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不能单独预测志愿者行为。多因素模型对各因素的探索仅仅得出了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缺乏更为清晰和明确的因果关系的论证。
上述心理学视角下的代表性理论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功能理论和特质理论分别选取动机和人格特质两个不同的侧重点对志愿者行为展开研究,其研究结果——影响志愿者行为因素的探讨和分类,使得多因素分析模型得以建立。
(二)经济学视角
经济学家们也开始研究志愿者的动机,[16]而他们的关注点主要有二:其一,志愿行为被定义为不以直接的经济回报为目的,那么志愿者获得了何种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理性的选择模式的收益?其二,个体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等,那么为什么这些个体选择了做志愿者而不是挣钱?
1.三种微观经济模型
经济学理论家们公认了三种微观经济学模型来解释志愿者动机,分别是:公共利益模型(Public goods model)、个人消费模型(Private consumption model)和投资模型(Investment model)。[17]这三种模型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什么激发了志愿行为”和“志愿者的价值是什么”。
首先,公共利益模型公共利益模型假设,个体把自己的时间奉献给公益是为了获得劳动力市场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和社会关系等,这些目的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公共利益,促成了公共服务的发生。在这种假定下,志愿者的服务使他人获益的同时,产生的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利益而非某种物质回报,因此,在本质上是一种利他行为。
第二,个人消费模型。与公共利益模型相反,个人消费模型假设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因完全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这类志愿服务这期望活得的回报主要表现在谋求某种社会地位、获得由行为自身产生的满足感等,他们更加关注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和形式,而对结果无多关心,且不会影响他们的志愿服务行为。
最后一个是投资模型。交换价值收益是与志愿行为有关的另一种核心收益。志愿者希望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来获得可以预见的、能够产生直接效用的补偿。如扩展人际资源、建立社会网络、提高收入预期等。从某种角度看,这些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服务视为一种投资行为。
2.成本——收益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看,志愿者行动不等于免费服务,志愿者开展的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18]有的学者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对志愿者行动进行经济学分析,将志愿者行动的成本分为社会成本、个人成本和机构成本三个部分。其中,社会成本又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个人成本分别从收入的减少和相关支出的增加两个方向考虑;机构成本则从取得、开发、使用、保障、离职几个不同阶段进行局部分析;而对于志愿者行动的收益,将其分为社会收益、个人收益和机构收益三个部分。
由此,基于上述成本-收益分析,进一步进行志愿者行动的经济价值计算,并在实际操作中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如:剔除仅仅“工作岗位变化”转型而成的“志愿者”以避免重复计算;为减少统计困难,志愿服务的社会成本、机构成本均以其相应的平均成本计算;考虑到志愿者规模的扩大等因素,计算志愿者的边际成本等于付薪人员成本;不能忽略志愿服务对精神、人格塑造方面产生的影响,即志愿者行动外部经济效应的影响。
经济学上认为,人是经济人,任何决策都是有回报的,一旦其产出超过其回报,人才会去有动力去做一些事情,志愿者行为也是如此。如Marnie W.Mueller[19]在其《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VolunteerWork by Women》中总结了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所可能收获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对志愿者行为动因的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解和阐释。然而,经济学视角下的对于非实际价值性志愿者行为研究难以实现,是经济学难以逾越的学科鸿沟。
(三)社会学视角
目前已有的社会学视角的志愿者行为研究,过多地对其进行“泛社会化”理解,缺少专业理论视角的分析研究。而我们所言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侧重以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本身为研究对象,既包括整体社会,也包括局部社会。志愿者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纳入社会学研究视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应用有社会交换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的社会交换理论,主张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结成一种交换关系。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交换即是个体以已有的某种资源为代价,从其他个体或团体组织那里换取某种报酬的社会互动过程。个体在采取行动或选择交换对象时,首先会对他人所能给予自己的回报作一估价,即预期的回报期望值,按优胜劣汰的原则选择最佳的交换对象。这一理论的创始人霍曼斯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攻击与赞同命题。另一代表人物布劳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以对于社会交换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
近年来,在我国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对我国社会人际关系、企业组织管理及国际商务谈判等方面领域进行研究已逐渐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例如黄秀兰[20]从社会交换理论来探析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吴继红[21]以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对员工组织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郭瑞珍[22]研究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社会交换理论的运行规律。在体育运动领域,许欣[23]以社会交换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中国竞技运动队教练员的工作家庭冲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刘丽、殷晓旺[24]进行了这一理论视角下大学生体育赛事的志愿者行为分析,为志愿者行为分析的社会学视角下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理性选择理论
有的学者认为,无论从逻辑意义还是历史意义上看,“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都是围绕志愿服务的伦理要义而衍生出的理性选择。它们构成了志愿服务丰富的价值意蕴。[25]
一般认为,理性选择范式的基本理论假设可简单概括为理性人目标最优化或效用最大化,即理性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社会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确立则是由科尔曼和费雷诺通过研究,认为把握这个问题的一个相对直接的办法是首先列出三种许多人都认可的衡量什么是令人满意的社会学理论的尺度:理论解释的是社会系统(大或小)的行为,而不是个体的行为;要求依据系统中行动者的行为来解释社会系统行为。
已有研究中提到的“价值理性”是指志愿活动中人们对“利他”价值的追求引导了其志愿行为的发生,而“工具理性”是“利己”偏好使然下志愿服务工具性的存在样式。正是这种复合型的理性样式构成了志愿服务丰富的伦理意蕴。价值理性决定了志愿服务的性质与方向,工具理性对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起着保障与促进作用,只有二者相结合、发挥“价值———工具”共在、互促作用,才能使志愿服务和谐发展。
理性选择理论可以从不同的理性维度整合了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志愿者行为的动机、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是一条具有极大潜能的研究思路。
社会学一直以来常作为一种分析手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而相关理论阐释和研究及框架的建立比起心理学等发展较慢。社会交换理论等都是通过一种行为视角对志愿者行为进行分析。然而,理性选择理论则既包括价值理性,也涵盖工具理性,可以社会发展导致的机会成本的提高和多样性对志愿者队志愿服务功能的需求,即动机的影响程度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因此,不失为一条值得深入研究和扩展的理论研究思路。
结语
现代意义的志愿者行为最先出现在西方,西方对这一行为现象的研究较国内而言起步早,也更加全面和成熟。这些研究经历了从简单理论推理到实证数据支持与理论解释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但仍有改进的空间。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学术界的不同学科领域也已经对志愿者行为展开了多样化的研究,但其深度和广度以及实证研究于分析模型的建立仍远远不足。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需求、价值感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于中国志愿者行为及其研究的发展,仍需更多的中国学者参与进来,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已有的志愿者行为理论解释范式和分析模型,我们发现,更多地集中关注甚至依赖于“动机”这一核心因素,这导致已有志愿者行为研究和解释对心理因素的侧重和对其他环境等因素的忽视。这种不平衡的研究使得这些研究成果对志愿者行为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始终非常有限。因此,笔者在归纳和分析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之处他们的不足,并据此,在当今社会大发展背景下,提出建立理性选择理论研究框架的思路,将动机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从分析志愿者行为产生的机会成本的变化入手,深入发掘社会发展导致的机会成本的提高和多样性对志愿者队志愿服务功能的需求,即动机的影响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目前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正处在发展时期,但并未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而在服务实践中,根据已有的对大型节事志愿者等的动机研究,社会所认可的动机单一,没有真正从志愿者需求方面考虑去实现志愿者服务可以实现的功能。动机类型与志愿服务工作类型不匹配导致以任务为导向的单词志愿者服务形式占据志愿服务主要舞台,从而导致长期志愿服务机制难以建立和长期运行。这迫切要求志愿者活动的相关研究将更多地关注给予相关领域。如何更加理性和全面地看待志愿者理性选择志愿互动的动因和逻辑、如何在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大环境下寻求一种长期志愿者服务有效模式,我们亟待未来的研究作出解答。
[1]Penner L.A,Dovidio J.F,Piliavin J.A,Schroeder D.A.Prosocial behavior:multilevel perspective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5,Vol.56:14.1-14.28.
[2]Wilson J.Volunteering[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0,Vol.26:215-240.
[3]Penner L.A.Disposi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on sustained volunteerism: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Vol.58(3):447-467.
[4]肖立黄蓝.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述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Omoto,A.M.,& Snyder,M.(1995).Sustained helping without obligation:Motivation,longevity of service,and perceived attitude change among AIDS volunteers.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8,671–686.
[6]Snyder,M.,Clary,E.G.,&Stukas,A.A.(2000).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volunteerism.InG.R.Maio&J.M.Olson(Eds.),Why we evaluate: Functions of attitudes(pp.365-393).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
[7]Clary,E.G.,Snyder,M.,Ridge,R.D.,Copeland,J.,Stukas,A.,Haugen,J.,et al.(1998).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the motivations of volunteers:A functional approach.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1516–1530.
[8]Tschirhart M,Mesch D.J,Perry J.L,Miller T.K,Lee G.Stipended volunteers:their goals,experiences,satisfaction,and likelihood of future service[J].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001,Vol.30:422-443.
[9]Clary,E.G.,&Snyder,M.(1999).The motivations to volunteer: Theoreticaland practicalconsiderations.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8,156–159.
[10]Penner L.A,Finkelstein M.A.Dispositional and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volunteerism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Vol.74(2):525-537.
[11]Carlo,G.,Okun,M.A.,Knight,G.P.,&de Guzman,M.R. T.(2005).The interplay of traits and motives on volunteering, agreeableness,extraversion and prosocial value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38,1293–1305.
[12]MatsubaM.K.,HartD,AtkinsR.Psychologicaland sociostructural influences on involvement in volunteering[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7,Vol.41:889-907.
[13]Gillath,O.,Shaver,P.R.,Mikulincer,M.,Nitzberg,R.E.,Erez,A.,& van Ijzendoorn,M.H.(2005).Attachment,caregiving,and volunteering, Placing volunteerism in an attachment-theoreticalframework. Personal Relationships,12,425–446.
[14]Erez,A.,Mario,M.,Ijzendoorn,M.H.,&Kroonenberg,P.M.(2008). Attachment,personality,and volunteering,Placingvolunteerism in an attachment-theoretical framework.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44,64–74.
[15]Matsuba,M.K.,Hart,D.,&Atkins,R.(2007).Psychologicaland socio -structural influences on involvement involunteering.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41,889–907.
[16]Prouteau L,CharlesWolff.On the relationalmotive for volunteer work.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8(29):314-335.
[17]Ziemek,S.Economic analysis of volunteers'motivations-A cross-country s study.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6 (35):532-555.
[18]刘荔.志愿者行动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0.
[19]Marinie W.Mueller,“Economic DeterminantsOfVolunteer Work by Wome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Vol.1,No. 2(Winter,1975),pp.325-338.
[20]黄秀兰.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论析——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0-62.
[21]吴继红.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22]郭瑞珍.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23]许欣.中国竞技运动队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4]刘丽殷晓旺.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体育赛事志愿者行为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25]曾琰陶倩.志愿服务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及其关系[D].上海:上海大学,2010.
责任编辑:孙延波
G912.2
A
1671-4288(2015)04-0100-04
2015-07-06
秦天丽(1992—),女,山东潍坊人,香港中文大学公共政策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