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的英汉语码转换

2015-03-29杨觐

关键词:母语英语课堂汉语

杨觐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国际商务系,浙江 杭州 310018)

0 前言

为了更好地和外界交流,中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英语素质培养,英语课堂则是他们主要的学习环境。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总会思考是否应该提供纯英语(拒绝任何母语的使用)环境给学习英语的学生。事实上,在第二语言的课堂上,选择何种语言教学,不仅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难题,而且对学习成果也会有相当的影响。现如今,在双语环境中,语码转换发展得非常迅速。因此,英语教师也需要思考:在二语学习的课堂上何为语码转换?Macaro 将语码转换定义为两种或者两种语言间的转换,通常发生在共知至少两种语言或者方言的说话者之间[1]。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主要体现为英语和汉语的转换。本文首先对英汉语码转换是否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存在展开讨论;其次,笔者提出了英汉语码转换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课堂上存在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课堂上,适当使用汉语来进行教学能够促进英语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最后,笔者提出如何将英汉语码转换运用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去,以及教师对其使用的度应具备反思能力。

1 英汉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争议

语码转换存在于各个领域,而在外语教学和学习的领域里,许多研究者和学者都对是否该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母语展开热烈的讨论。

1.1 英语教学中必须使用目标语

站在英语学习者的角度上,一些主张在英语教学中只使用目标语英语的学者认为,如果在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使用汉语,会大大减少目标语的输入。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整个过程中只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真正使用的英语,那么就会促进他们内置的英语语言系统的发展。而这个时候,英汉语码转换的使用会破坏掉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

而对于英语教学者而言,学者和研究者认为,在课堂上使用汉语可以被视为缺乏经验的没有被培训过的不完善的教学手段。早在1994年,Polio 和Duff 指出,只有在过时的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中,母语才被用来简单地翻译目标语[2]。尤其在大学课堂上,英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避免母语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英语综合素质。

1.2 母语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作用

和提倡只使用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学者不同,许多研究者相信,英汉语码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对外语课堂有益处。在英语课堂中,主要构成要素为教师、学生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沟通。适当的英汉语码转换可以使交流方便化,具体来说,就是可以让师生之间的互动顺畅,使得学习者可以获得更有效的高质量的输入。但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转码本质改变了,教师容易过早地将英语转换为汉语,因此转码的时机十分重要。

其次,学者认为只使用英语教学对于学习者而言是有害的,尤其是对英语程度相对低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如果只存在目标语的输入,部分学生容易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态度。也有学者指出英语学习者并不会因为英汉语码转换的使用而影响了语言的习得[3]。

基于以上的意见,研究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是否应该适当使用汉语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2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情况和英汉转码使用的必要性

2.1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现状

不同于本科大学生,高职高专院校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普遍英语程度也较低。虽然学生学习英语的意愿强烈,但是从过往学习英语的经历和周围同学的影响,学生们往往自信不足,缺乏勇气。由于较差的英语基础,对教材内容一知半解,使得英语课堂气氛相对沉闷,长此以往,学生们容易有挫败感,渐渐失去动力。

除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偏低以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本科院校的目标并不完全相同。高职高专院校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公共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还不能忽视学生专业英语的提高。这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挑战。

2.2 英汉语码转换的必要性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现状来看,英汉语码转换在英语课堂上显得很有必要。

首先,在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上利用英汉语码转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程度较差,特别体现在听力和口语能力上。全英文教学会让学生感到陌生和害怕,而适当的中文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慢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马青(2012)认为,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母语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是语音学习的“桥梁”,是英语阅读理解的“推进剂”,是语法学习的“调味剂”,是英语写作的“好帮手”,是讲解习题的“金钥匙”[4]。

其次,旨在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下,要求学生学习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比如旅游英语、银行英语、涉外英语等。在这些情况下,许多双语教师并不能完全在英文中找到和汉语里一模一样的词汇或者语句。为了避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障碍,适当地将英语转换成中文可以帮助理解专业内容。

3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英汉转码的实践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英语能力较差以及办学宗旨的职业性决定了英语教师应该学会在课堂上适当地进行英汉语码转换。

3.1 提高教学效率,适当母语沟通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大概在40—45 分钟,所以教师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量。在课堂上有效的沟通需要母语的适当使用。比如在介绍西方美食的时候,学生由于没有品尝过或者了解过,所以需要适当的中文讲解和翻译。比如在介绍意大利面的时候,就有很多种类型。“pasta”或者“spaghetti”,需要进行相应的介绍,才能让他们更加了解具体的文化背景。此外一些指令性的教学内容可以用汉语适当代替。比如,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某一个具体话题的时候可以用“小组讨论某话题”来提到“Now please discuss... in groups”。这样可以适当避免部分学生不清楚指令而导致没有办法完成任务。

3.2 照顾学生情绪,解释难解词句

考虑到学生学习情绪,适当地使用母语来解释新的词汇或者语句。如果只给目标语的解释,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会感到疑惑甚至是沮丧,从而关注别的事物而不是学习本身。但是,教师必须要掌握好转换语言的时机。比如在解释“hygrometer”这个词的时候,可以先尝试使用目标语言解释“any of various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humidity”。如若学生还不能全懂,那必定要用中文“湿度计”进行解释。在这里,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经验来判断何时用母语或者目标语,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学生也能够因为明白这个词汇的具体含义而关注下一个学习环节。

3.3 专业英语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高职高专院校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的培养,一些专业英语也需要适当地植入教学大纲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日常英语了解得比较多,但是对专业英语,如果没有汉语解释,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比如,贸易英语中报关用英语M.O.Q (minimal of quantity)最小起定量这一词汇释义学生在之前没有接触过,因此教师应该有更好的汉语解释以及案例分析来促进学生对这个含义的了解和使用。

3.4 教师学会反思,调节母语使用

教师必须学会反思,何时何地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科学地调节母语的使用。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可以为下一次的教学提供帮助。教师可以具体进行一些观察实验或者调查研究。比如,将一个班级设为比照对象,上课的时候完全使用英语,而另外一个班级则将母语和英语交替使用。在一定的时间以后,分析学习效果,适当调节上课的语言和方法。2011年,朱世平曾给出教师该如何实践的步骤:第一,提出问题,英语课堂上是不是应该使用到母语;第二,分析问题,即课堂母语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第三,行动,即不同的学生需要不一样的母语形式促进学习;第四,调查,即通过调研检验母语使用是否可取;第五,反思,即对调研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并做出改进[5]。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变化甚至是教材的改变,教师必须在提高自己能力的情况下,活用英汉语码转换,提高教学效率,扬长避短。

4 结语

英语教学中不可否认的是,大量使用目标语能够帮助促进学习者的英语输入和学习成果。但是,与此同时,不能忽视适当地将英语转换为汉语,灵活使用母语提高教学效率。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英语现状以及教学宗旨决定着英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必要性。英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英汉语码转换能力,以学生为出发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1]Macaro,E. Codeswitching in the L2 classroom:A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y. In Llurda,E. (Ed.),Nonnative language teachers:Perceptions,challenges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fession[M].New York:Springer,2006.

[2]Polio,C.,& Duff,P. . Teachers'language use in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target language alternation[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313—326.

[3]Qian,X.,Tian,G. and Wang,Q.. Codeswitching in the primary EFL classroom in China-Two case studies[J]. System,2009,(37):719—730.

[4]马青.浅谈母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支架”作用[J].现代阅读,2012,(1):1.

[5]朱世平.从“脚手架”理论看母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J].莆田学院学报,2011,18(4):88—91.

猜你喜欢

母语英语课堂汉语
学汉语
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母语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