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乾时期明通榜小议
2015-03-29屈海龙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5.08.027
[文章编号]1004—5856( 2015) 08—0118—03
[收稿日期]2014-11-03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项目编号: YJSCX2015—119HLJU。
[作者简介]屈海龙( 1988-),男,黑龙江抚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明清史研究。
清代的科举制度严谨细密,不仅对取中的士子有种种的制度保障,更对下第举子予以照顾,以体现皇帝兴儒学、重文教、作育英才的态度。尤其雍乾时期采取种种措施额外开恩增加下第举子的录取名额,无疑为下第举子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其中明通榜,就是针对落第举子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清代科举制度上的灵活性,更为清王朝网罗人才提供了保证。
一、明通榜定义及推行原因
(一)明通榜定义
《辞海》是这样定义明通榜:“清雍正乾隆间,在会试落卷内选文理明通的举人补授出缺的学官,因于正榜外续出一榜,名为明通榜。乾隆五十五年后停止。” [1]其概念不甚全面,除补授出缺的学官外,明通榜进士尚可以补授知县,铨选中书,补任教谕,并且允许继续参加会试。社科院的李世瑜先生对明通榜作如下定义:“明通榜始创于雍正朝而推行于乾隆朝,它是在会试落选的试卷中,再挑选一批所谓文理明通者,于正式榜文之外另出一榜。而入选此榜者,其中一部分人文具属可取者,准其一体殿试,多数人可取而文稍次者,则由吏部记名,以教职补用。称之为明通榜是因为入选试卷虽不及会试额定录取之佳卷,但亦属文理明通,为区别于正榜,故名为明通榜。” [2]与辞海相比,李世瑜先生对明通榜的定义则相对全面。据《清朝通典》选举典一百卷记载,雍正五年,“议准会试落卷内拣选文理明通者引见以教职即用。嗣于乾隆二年十年十九年俱照此举行录用如之谓之明通榜”。 [3]由此可见,清代明通榜制度的推行,源自于雍正五年于会试落卷内录取教职的先例。即由雍正始创,后由乾隆继承发展并于乾隆五十五年停止。
(二)明通榜设立原因
清代由于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除少数几省文教兴盛之外,边远地区各省士子科考录取率极低,有些省份士子甚至几十年未有进士及第。针对边远省份教育的落后,雍正帝采取种种举措以达到推广教育的目的。这也是为遵循“孔子一生致力于强调‘仁’的思想,通过克己复礼的方式,以求达到以仁治天下目的”的体现。 [4]明通榜的设立,最初是针对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六省会试下第举人的。由于六省士子进京参加会试路程遥远,雍正帝体恤士子,格外加恩。雍正十一年癸丑科后,面对远方下第举子,雍正帝表示出极大的同情。并随即颁布上谕“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六省举人,赴京会试,邮程遥远,非近省可比,朕意欲于落卷中,择其文尚可观,而人材可用者,添取数人,候旨录用,以昭朕格外加恩之意。” [4]于落卷中所寻遗才,为乾隆朝明通榜之设创造了条件。乾隆元年又依据此例,再次于边远六省落卷中挑选可用之人。并晓谕兵部尚书傅鼐“朕闻今科会试遗卷内,尚有佳卷。应如何加恩增中之处。尔可会同大学士鄂尔泰、朱轼、议奏。” [5]当鄂尔泰等将各房文理明通的荐卷奏呈后,乾隆帝谕旨将丙辰科会试落卷内所有荐卷,着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一同阅看。至此,会试后于落卷内搜寻文理明通者不再局限于边远六省士子,将其推行到全国各省。然而由于实际挑选的人为性,会试士子出场后,多先将试卷誊录后送达会试考官,以期在落第后获得入选明通榜的资格。为避免舞弊,乾隆十年规定,会试出榜后,派其他大臣另挑落卷,以消除举子先期拜谒考官的可能性,遏制举子与考官勾结,确保以文取士。规定各省应取明通数目,并于正榜外,再领取明通为一榜。由此明通榜与正榜并行公示。
(三)明通榜渊源
清代明通榜起源于乡会试的副榜,是副榜演化发展的产物。据《茶余客话》记载:“乡会试之有副榜,考之前代,名曰激赏,按礼部志稿,明嘉靖五年,题准会试各房阅卷,凡文字合式,除正卷外,将荐卷每房少或五七卷,多则十余卷,批详次序,一并付礼部,查姓名,以次填入副榜,不拘额数。” [6]由此可知,阮葵生认为会试副榜始于明嘉靖五年。而据笔者查阅,明太宗永乐七年,“庚寅,是日皇太子擢孔鄂为左春坊左中允。鄂,宣圣五十七代孙。时以乡贡举人,会试中副榜第一。当授教官,以宣圣后。召见文华殿,遂擢用之”。 [7]由此可知,早在明永乐年间即有会试副榜,衍圣公后人曾以中副榜任用。明代会试的副榜,经过雍正的吸收改革,演变为雍乾时期针对下第举子所设的明通榜。
二、明通进士的出路
乾隆十年,乙丑科会试后放榜后,除正榜外明通独为一榜,入选明通榜对于下第举子来说仍十分荣耀,史称明通进士。明通进士已然取得做官的资格,由最初雍正朝选作教职,发展至乾隆朝,入此榜可授汉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学录或授以知县,甚至在选官后仍获准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一)用作教职
明通榜最初即为下第举子选作教职而设,雍正五年,鉴于各省教职年老,无法承担董率士子之责,雍正帝于各省下第举子中录取数名文理明通之人,发回本省以教职补用,希望通过教职实心训导后,各省诸生能够读书循理,并以此来达到风俗淳厚的效果。雍正十一年、乾隆元年亦挑选边远六省下第举子用作教职。乾隆二年议准,遵照雍正五年之例,于会试下第举人内,选取文理明通之人,并规定了各省额数,大省取用四十名,中省取用三十名,小省取用二十名,令回本省以学正教谕即用。至此,明通进士取用教职成为固定制度延用下来。
(二)用作汉内阁中书
清代在内阁设中书,特定额满洲中书70人,蒙古中书16人,汉军中书8人,汉中书30人,官阶为从七品,掌管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等。由于内阁中书经过一定年限,可以外补同知或直隶州知州,甚至可以充任军机处章京,上升空间很大,一般由进士朝考后选用。而明通榜直接用作汉内阁中书,则始于乾隆二十六年。据《皇朝文献通考》所载,乾隆二十六年,大学士蒋溥奏“考取内阁汉中书,请于会试荐卷中文理尚属明通、诗律亦能稳妥者,照上次额数另取中书一榜,揭晓后照例带领引见定夺,挨次选用。如逢应取明通榜之年,更于中书外照例选取”。 [8]此建议得到乾隆帝的批准。自此明通榜士子多一条出仕的途径。
(三)用作国子监学正学录及景山、咸安宫官学教习
乾隆二十六年,内阁中书由明通榜内选取后,御史又奏请国子监学正、学录亦由会试荐卷内挑取,乾隆帝批准了这一建议。选取出阮葵生、张秉谦等,俱著以中书、学正、学录遇缺补用。其中,茶余客话的作者阮葵生即是通过明通榜录取入仕。景山、咸安宫官学之设,始于康熙二十四年,是年康熙帝针对内务府人员文化落后指出:“看来内务府竟无能书射之人,应设学房,拣选才堪书射者,令其学习”。根据这一谕旨,清政府于次年正式设立景山官学。雍正六年,雍正帝谕令:“咸安宫内房屋现在空闲,看景山官学生功课未专,于内府佐领管领下幼童及官学生内,选其俊秀者五六十名或百余名,委派翰林等,即住咸安宫教习”。 [9]关于教习的选取,乾隆二年规定:“咸安宫汉教习仍于新进士内加以考试选取,如新进士不敷用,于明通榜举人及各省举人内考取。咨送充补其所选进士,俟三年期满,详加分别等第,带领引见。” [10]由此可见,明通进士任职出路之广,成为新进士不敷用时的重要补充。
(四)明通进士赴考再造
入选明通榜虽然对大部分举子来说依然荣耀,但毕竟不是进士及第,对于寒窗数十载刻苦诗书的饱学之士,明通进士并不能满足他们对于进士及第光耀门楣的渴望。在乾隆帝允许的现实条件下,部分已取中明通榜并选取做官的举子,在完成自身职务之外,依旧常作时文,积极备考,以期在下科会试中金榜有名。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之一的赵翼,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据清史稿列传记载,“赵翼,生三岁能识字,年十二,为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乾隆十九年,由举人中明通榜,用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大学士傅恒尤重之。二十六年,复成进士,殿试拟一甲第一,王杰第三。高宗谓陕西自国朝以来未有以一甲一名及第者,遂拔杰而移翼第三,授编修。” [9]由此可见,明通榜旁搜博采,并不阻碍不甘心的明通举子赴考上进,体现出明通榜灵活性、人性化的特点。
三、明通榜的废除
(一)废除明通榜的原因
明通榜始创于雍正朝,推行并废止于乾隆朝。由于乾隆帝晚年怠政,朝政日益腐败,考官与考生勾结舞弊,挑选明通榜的条件即“文理明通”也成为一纸空文。官员机构庞大臃滞,造成正途的铨选困难,甚至有些举子考中进士候补十余年仍不得为官。在这种背景下,乾隆五十五年,颁布谕旨“向例录取中书。系于会试揭晓后。将未经中式墨卷。送入内帘。交主考阅取。朕思移送落卷时。折阅弥封。查对红号。恐有漏洩情弊。而考官阅看墨卷。笔迹亦易于认识。且其时会闱已经撤棘。复行甄录中书。尤非慎重关防之道。向来定例本未周密。况中式进士。引见归班者。十年方能铨选知县。而落第者录取中书。转可即日得官。实未平允。著将落卷内录取中书、及学正学录之例。即行停止。所有本年会试落卷。如未经挑取。竟可毋庸办理”。 [11]明通榜至此废除。
(二)废除后下第举子的出路
乾隆五十五年,废除明通榜后,为达到旁搜博采、安抚下第举子并使其有更多出路的目的,清政府规定:“此后下第者,于正榜外挑取誊录,北闱数百名或百数十名。会试额定四十名,备各馆缮写,积资得邀议叙。” [5]通过挑取誊录,缓解举子因不第而造成的社会压力。
清政府为笼络下第举子,在雍乾时期不遗余力的推行明通榜,不仅是因为雍乾时期恰逢盛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清代对下第举子的重视,明通榜的推行,不仅拓宽了下第举子入仕的途径,缓解了因科举落第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由于明通榜的实施,清政府获得了更多的人才,这些怀才不遇的下第之士,一旦有幸入明通榜,无不感激涕零,多数廉洁奉公,尽心教职,为雍乾时期文教的兴盛作出贡献。而明通榜的废除,是在乾隆后期国家出现衰亡之兆。由此不难发现,清代文运关乎国运,明通榜作为推恩落地举子的产物,必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5.
[3]清高宗.清朝通典:选举典一百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4]张文.试论孔子的“仁”与佛教的“善”的道德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 4).
[5]清实录·宪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6.
[6]清实录·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阮葵生.茶余客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明实录·大明太宗孝文皇帝实录:卷九十四[M].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9]张廷玉.清朝文献通考:卷五十[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10]福康安.钦定八旗通志:卷九十七[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11]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责任编辑:张新潮
On the“Ming Tong List”at Emperor Yong and Qian’s Ruling Period
QU Hai-long
(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a officer-selecting system in feudal China.It had been fully developed in the Qing Dynasty.It was the main way for the scholars to become government members.Literature show more studies about those who were successful but littl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ose who failed the exam.Considering this,the“Ming Tong List”is studied in terms of definition and why it was developed.It expects to draw more academic attention to this issue.
Key words: Emperor Yong and Qian’s ruling period; Ming Tong List;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on the Tong Ming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