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陕西学校儒生颂德之碑》考释
2015-03-29曹辉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5.08.026
[文章编号]1004—5856( 2015) 08—0114—04
[收稿日期]2014-11-11
[基金项目]西北大学十二五“211”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 YZZ14107。
[作者简介]曹 辉( 1988-),男,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关系、民族与宗教发展状况研究。
在今西安碑林孔庙院内,藏有一方元代安西王时期的石碑,碑高370厘米,宽147厘米,厚36厘米。额题“皇子安西王盛德之碑”,3行,满行3字,篆书。碑文15行,满行52字,楷书。碑阴刻有明代《九鸶图》和“陶然亭”3字。碑文主要是以传颂安西王为儒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文人对他歌功颂德之词,从碑文内容可以看出,安西王时期关中儒学教育的发展以及他的惠民施政情况。兹录文如下:
王府典書京兆路入校教授孟文昌撰前司大臺判府學學正駱天驤篆額嘉義大夫前隴右河西道提刑按察使僕散祖英書
夫武以禁暴,文以致治,文武相須恃爲長久,斯百王不易之道,有國家者,蓋不可闕而偏廢也。大元應天革命,開創基業,神兵一耀,萬邦景附,日月所照,戒惟人口,無思不服威武之彊,提封之廣,徵諸往古,蔑以加焉。太祖太宗恢廓規模未遑之事,然猶設科取士,給復其家中優選者,並蒙寵擢澤延于世幾五十年,聖恩可謂博矣。皇上龍飛踐祚作新,斯民永思爲治之要,首崇儒雅綱羅耆舊。咸登之朝收攬豪儁,位以不次,興禮樂、定制度、昭文物、紀聲明,樞機品式燦然具備。至元十載,皇子安西王胙土關中,秦屬夏隴悉歸控御,宸眷西顧,實為藩輔,稽古建宮一新,庶政發號施令,恒以愛養基本爲務,蠲賦稅之常調以恤群生,省徭役之重困以息衆力,平獄寬刑,去瑕蕩穢,弛山澤之禁,罷關市之征,無非便利之道,間者有司,以舊制,儒其戶者止當復身。賢王慮文風不振,特頌教令:凡士之居,境內皆隸儒籍,乃全復其家,敕所在毋擾,敦勸學者以風四方士,當斯時歡,若更生何其幸歟館之,諸生相與言曰:竊聞昔漢河間王修學好古,招致道術,奏獻雅樂,東平王樂于爲善,不惜金帛購求遺書,名垂簡冊,至今稱之。我賢王敬老尚德,本于天性,命相舉賢,月給廩,秩獎拔後進,開文學府,遣左右旁求經籍、增飾泮宮,廣設□宇,隆恩以育人材,厚禮以聘儁彥俾士,類出甿編之雜,無□糸之供,獲處樂土,熙熙于于,復聖道於已,熄救斯文於將墜方之二,王德邁遠矣,且儒館獻歌,昔人所美,敢攄下情揄,揚吾王盛德萬一,以代輿人之誦,遂作頌曰:於昭聖皇不宣,重光首出萬方,廓除祲氛,載恢帝□經緯以文道屯而亨,不雷不霆,大振天聲,更造人倫,一陶化均,所在者神百廢具興久晦,乃明正學復鳴王邸,疏封啟土關中、巴羌,是同恩波,是覃自西自南如海斯涵養老優賢,俾脫戶編,獨戴二天,既呴既濡其樂于胥風,以詩書有來,青矜學校如林靄,然徽音汝有猷爲薪之,□之好爵爾,靡文教孔,彰全國熾昌永燭無疆。至元十四年十月望日
在碑文中首先提到“咸登之朝收攬豪儁,位以不次,興禮樂、定制度、昭文物、紀聲明,樞機品式燦然具備”。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君王巩固统治的政治工具而一直占据思想文化主流。 [1]在安西王之前,京兆地区就儒学盛行。忽必烈出任京兆府王侯时,在关中地区开始推行汉法治理。在文治教育上大力倡导儒学,为此世祖经营关中时期搜罗了一大批儒学孔孟之士,用儒家制度治理关中地区,“教育人材,为根本计”。 [2]先后有廉希宪、许衡、姚枢等一批儒学之士辅佐在世祖左右,维吾尔人廉希宪,幼小学习汉学,被世祖称为“廉孟子”,经常与他探讨儒家思想;许衡也官至京兆提举“又思所以教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 [3]世祖分封在京兆时曾和大儒士张德辉探讨孔孟思想是否还有存于当世的必要性问题。张德辉认为,“孔子没已久,今其性安在”, [4]圣人无所不在,只要大王能够像圣人那样行道,就会天命长存。一大批文人在忽必烈的支持下用汉法儒道推进关中儒学的发展,特别是鲁斋书院的兴起,掀起了读书讲学之风,关中士风一振,儒学在陕中顿时成为显学。可以说,在世祖时期文人墨客在关中开始显赫,改变了元代的“十儒九丐”的落寞形象。因此,在安西王之前,世祖就已经为儒学在关中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一、安西王世系及安西王府
皇子忙哥剌是察必皇后所生,排行老三,长子朵儿只早逝,次子真金先封燕王后立为皇太子。作为世祖嫡出的第三子,太子真金的胞弟,从出生他的地位就比别的皇子稍高一筹。从小忙哥剌就跟随在忽必烈和真金的身边备受关爱。在真金被封为皇太子之前,忽必烈先赐封了忙哥剌。《元史》中记载至元九年(冬十月)封为安西王,赐京兆为封地,镇守西土。碑文中提到的是“至元十载,皇子安西王胙土關中”,在姚燧《牧庵集》卷十《延厘寺碑》中记载的是“至元九年,昭立皇子为安西王……明年至长安,营于素沪之西”。从中看出,二者记载不同,可能是受封时间和安西王已经来到关中有个时间差的缘故,碑文的记载和史书的记载都是准确的。其实早在忙哥剌受封安西王之前,就已经以亲王的身份镇守京兆,在京兆和六盘山一带活动。《延厘寺碑》:“王未始至,岁维关中,夏则乐其高寒,即六盘居。”因蒙古人怕热,忙哥剌在亲王时期主要还是活动于六盘山附近,而京兆地区有地方的宣抚司管理,可见,此时京兆并不是忙哥剌的封地,只是作为亲王镇守的一个地区而已,不在他直接管辖范围之内。直到至元九年加封为安西王,次年又封为秦王,京兆、六盘山地区才正式纳入到忙哥剌的势力范围内,成为他名副其实的领地,享有诸多行政大权。后来“改京兆府为安西府” [5]和王号相适应,而在六盘山的开成变成了开成王府,一王二府都是安西王的封地,同时还“兼辖河西、吐蕃、四川等处军民之政”。 [6]这就与“皇子安西王胙土關中,秦屬夏隴悉歸控御,宸眷西顧,實為藩輔”相吻合了。然而在北上平叛回到京兆不久,至元十五年冬十一月,忙哥剌突然猝死,关于死因至今也是一个谜题,在史料上也未作出解释。忙哥剌死后,至元十七年,世祖废除了王相府,收归了其他安西王的辖区,结束了安西王辖下的陕西五路西蜀四川河西吐蕃等地方的历史使命。
据中国史料记载忙哥剌有两个儿子,长子阿难答,次子按摊不花,他们的生卒年均无记录。长子阿难答继承了安西王王位,次子按摊不花受秦王封号,解决了兄弟二人的爵位问题。至元十七年,为了加强中央的集权,世祖罢除了王相,削弱了他的权力。至元二十年,又有诏令“定拟安西王相府首令官、令史与台院吏属,一体迁转”。 [7]这就把之前忙哥剌的领地辖区转入到了地方行省的管辖之中,安西王的权力就仅剩封邑地区,范围大大的缩小。虽然阿难答多次奏请恢复王相和官吏,但都遭到拒绝,以至后来参与宫廷内斗而遭到灭顶之灾。阿难答有一个儿子月鲁铁木耳,在至治三年九月,被重新封为安西王,但在同年十一月就被流放至云南。史载“流诸王月鲁铁木儿于云南,按摊不花于海南”,“并坐与铁失等谋逆” [8]叔侄二人以谋逆的罪行被流放到不毛之地,更为凄惨的是后来被处死,“安西王阿难答之子月鲁铁木儿,坐与畏兀僧玉你达八的剌板的、国师必剌忒納失里沙津爱护持谋不轨,命宗王、大臣杂鞫之。狱成,三人皆伏诛,仍籍其家”。 [9]文宗至顺三年月,月鲁铁木儿就被以谋逆罪惩处了。而他的叔叔则也沉寂在天涯海角之地。安西王阿难答还有一个女儿为兀剌真公主,在《元史·诸王表》中高昌公主位条记就有记载,“不鲁罕公主,太宗孙女,适火赤哈儿子高昌王纽林的斤。主薨,继室以其妹八卜叉公主。又薨,继室以兀剌真公主,世祖之孙安西王阿难答之女也”。而在《高昌王世勋碑》中也载有“纽林的斤……八卜叉公主薨,尚主曰兀剌真,安西王阿难答之女”。 [10]从这两则史料可以看出,兀剌真公主确为阿难答之女,远嫁高昌,远嫁兀剌真的政治目的也很明确,是为了加强与西域的密切联系,控制河西,连接西域达到镇守西土的要求,这也造成了安西王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统一,二者产生矛盾,最终中央收回了安西王辖区权力。
安西王府的建立,也是忽必烈再三考虑的结果。忽必烈夺得政权之后,离开他的封地——京兆,北上做了皇帝。作为龙兴之地的京兆该如何处理成为忽必烈的一大难题。京兆地区扼守边陲,八百里关中秦川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再三思虑下,世祖听从刘好礼的建议“陕西重地,宜封皇子诸王以镇之”。 [11]至元九年,封忙哥剌为安西王,赐螭纽金印;次年再次加封为秦王,赐兽纽金印,“一藩二印,两府并开”, [6]在京兆和六盘山皆有宫邸,京兆就是后来的安西王府,六盘山下就是开成王府“地处六盘山北段东麓,北距固原县城40里。开城所居地势高亢,俗称开城梁,是黄河支流清水河的发源地。清水河河谷古称萧关道,川道平坦,水草丰茂,便于骑兵的活动,北方游牧民族很早就由此向南进攻,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12]六盘山下的开成王府基本上是安西王的夏宫以及安西王的军队驻守之地,“九年,封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赐京兆为分地,驻兵六盘”。 [13]一王二府并立的情况下,安西王的势力也深入到了广大西北、西南地区。六盘山曾是金、夏的分界之地,有“介乎凉、陇、羌、浑之交”, [14]基本上接管了阔端时期的河西、青海、西藏地区;京兆的安西王府管理的是陕西四川行省,且势力一度达到云南地区。可以说,安西王的势力遍布大西北、大西南地区,基本囊跨元代西部边陲。从这也可以看出,安西王在忽必烈心中的地位,以及他特有的王权势力,久而久之也变成半独立的西部王国,或许后来忙哥剌的死亡和他的权势太大也有某种联系。
二、安西王时期的关中治理
安西王忙哥剌在位七年,是安西王府最为辉煌的时期,在这七年他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继续沿着世祖的步伐在关中施政。这些政策也继承了世祖的“汉法”治理陕西社会的理念。
1.爱惜民众,法治关中
在碑文中就提到“恒以愛養基本爲務,蠲賦稅之常調以恤群生,省徭役之重困以息衆力,平獄寬刑,去瑕蕩穢。”安西王忙哥剌在王相辅佐之下,施行爱民之政。在王相赵炳时期,王府官吏欺压民众,鱼肉百姓,赵炳绳之以法,王命曰:“后有犯者,勿复启,请若自处之。自是豪猾敛戢,秦民以安”。 [15]安西王秉公处理扰民事件,依法惩处暴徒,赢得百姓的拥护。王府经费一般也来源于百姓的税收,安西王曾下令,用解州盐赋来补给安西王王府的费用开支。由于年限不断积累,税收越积越多,当地百姓入不敷出,无法凑齐多年的盐赋,民众不堪官吏的抢夺。赵炳就上奏认为不能立刻解决盐赋问题,主张对他们施以恩惠。“王善其言,遽命免征。” [15]此外,在李德辉为王相时期“至则视濒泾营牧故地,可得数千顷,起庐舍,疏沟浍,假牛、种、田具与贫民二千家,屯田其中,岁得粟麦刍藁万计”。 [16]安西王把百亩良田授予民众,而且耕作农具、粮食种子等都颁发给老百姓,获得较大的丰收,百姓也就暂时摆脱了衣食不足的贫困生活。在商挺为王相期间,就曾提出过“睦亲邻,安人心,敬民时,备不虞,厚民生,一事权,清心源,谨自治,固本根,察下情”,安西王则“王为置酒嘉纳”。 [17]从上面可以看出,在王相的建言献策下,安西王忙哥剌虚心接受,并且都昭彰施行,显示了忙哥剌的宽厚纳言的胸怀,对百姓也是厚爱有加,必然受到百姓的拥戴和称赞。
2.大力倡导儒家孔孟之道
在碑文后半部分主要就是对安西王发展儒学、尊重儒士的歌功颂德之词,碑文里面提到“我賢王敬老尚德,本于天性,命相舉賢,月給廩,秩獎拔後進,開文學府,遣左右旁求經籍、增飾泮……”早在忙哥剌在皇宫时,就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这得益于世祖的教诲。在至元元年,就有一条记载“其说书官,皇子忙安(忙阿剌、忙哥剌)以立槃为之;南木合(那木罕)为高道之”。 [18]说书官其实就是皇子的教学老师。李槃是经名儒张德辉推荐给世祖府中的,同时又得到大儒士廉希宪的保举,在至元十三年,以翰林院学士身份到南宋招降宋朝儒士,可见,李槃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儒学之士,他对皇子忙哥剌所授的肯定也是儒家理论和典章制度,故在碑文中说他是“我賢王敬老尚德,本于天性”,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忙哥剌以亲王省份镇守京兆时期,一代名儒姚燧是王府的大学士,“燧年三十八,始为秦王府文学。未几,授奉议大夫,兼提举陕西、四川、中兴等路学校”。 [19]同时管理安西王辖区内的学校教育,因此,他所传授给忙哥剌的也是儒家学说。不难理解安西王胙土关中之后秉承兴儒学、尊孔子的文化政策。至元十年,他就任之后立马主祭文庙,在长安建造“大元京兆府重修文宣王庙碑”以及后来所著的《重修文宣王庙碑记》和《皇子安西王文庙释奠记》,这些都证明了忙哥剌承世祖之法,以儒学治理关中。也就不难理解碑文后面部分他兴文教、育人材、恩惠儒生的种种举措了。忙哥剌的文治武功基本上都在京兆的安西王府所体现出来,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积极吸收先进思想,在《西安元代安西王府勘查记》中就有关于安西王府遗址出土的阿拉伯数字幻方的记载,可见,当时安西王统治下的京兆,伊斯兰文化也得到了盛行。
从这块碑文中可以出,安西王时期,关中文治的大致情况,弥补了史料记载的缺失,也了解到陕西地区在当时盛行的儒学孔孟之风,让我们更加清晰、正确的认识这一时期关中历史的发展脉络。
[参 考 文 献]
[1]段春杨.徘徊儒道之间——西晋作家的思想及文学发展趋势[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 11).
[2]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元史:卷七·世祖纪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6.
[6]蒙兀儿史记:卷七六·安西王忙哥剌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7]元史:卷八四·选举制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6.
[8]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6.
[9]元史:卷三六·文宗纪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0]元文类:卷二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元史:卷一六七·刘好礼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2]马海东.宁夏固原开城元代安西王府建筑遗址调查简报[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 1).
[13]元史·世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4]姚燧.牧庵集:卷十(延厘寺碑)[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元史:卷一六三·赵炳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6]元史:卷一六三·李德辉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7]元史:卷一六三·商挺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8]元史:卷五·世祖紀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9]元史:卷一七四·姚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
责任编辑:张新潮
Check and Interpretation of“Stele of Eulogium for Confucian Scholars in Shaanxi Schools”
CAO Hui
(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China)
Abstract: Guanzhong region of Shaanxi Province,as the center of politics,economy,and culture,has been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role.Although it was not the capital during Yuan Dynasty,it was still a very important city during Anxi ruling period.The ruler at this period was loved and honored by the people due to his administrative and military achievements.
Key words: Yuan Dynasty; Stele of Eulogium; the ruler of An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