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品意识下的高校社科学报名栏建设之路

2015-03-29陈振华

关键词:科学报刊物精品

陈振华

(华东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上海 200062)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社科学报在学术创新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愈来愈明显。作为社科研究成果的学术窗口和宣传阵地,高校社科学报展示和传播着最新的社科成果,促进着社科研究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社科报的引领、传播作用,教育部于2003年推出了高校社科学报的“名刊”工程,其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1]。教育部又于2004年推出了高校社科学报的“名栏”工程,期望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办出具有较高的学术知名度的优势栏目或特色栏目,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从2004年开始至2014年,教育部高校社科学报的“名栏”工程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尽管入选的刊物和栏目比较有限,但它确实为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发展和精品创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激励机制,促进了高校社科学报在依托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品栏目和特色栏目,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寻求在期刊界的合适定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社科学报的创新和发展。

一、精品意识下的“百栏”争锋

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的高校社科学报“名栏”工程,着重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在有序的栏目竞争和精品追求中形成“百花争艳”“‘百栏’争锋”的局面,促进高校社科学报的开拓和创新。在十年的实践中,“名栏”工程已经在高校社科学报中形成了一种品牌带动效应,以名栏鼓励了学报的创新,在比较沉闷的办刊氛围中添上一股大众争锋、百花争艳的风潮,促进了高校社科学报在学术竞争中的共同发展。同时,通过“名栏”工程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更多的高校社科学报走“名栏”建设之路,继而促进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事实上,自从2004年教育部评选出第一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产生了三批“名栏”,它们引领了整个高校学报的精品建设,形成了高校学报在创栏目、出精品方面的“百花争艳”“百栏争锋”的局面。这种“百花争艳”“百栏争锋”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了以下两个基本方面:

首先,在教育部高校社科学报“名栏”工程的推动下,众多的高校社科学报纷纷参与“名栏”工程的评选和创建,形成“百栏争锋”。教育部分别于2004年、2011年和2014年评选出了三批高校社科学报“名栏”。在这三次评选中,全国上千家高校社科学报中有16家高校社科学报入选了教育部第一批“名栏”工程,24家高校社科学报入选了教育部第二批“名栏”工程,25家高校社科学报入选了教育部第三批“名栏”工程。这些高校社科学报往往都是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办刊方略扬己所长、避己所短”[2],实现着高校社科学报的品牌化经营和精品栏目的缔造。这三批共65家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的高校社科学报,它们本身就是在这种百栏争锋的情况下脱颖而出的,它们之所以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们在栏目创建和学术品质上的比较优势。这些评选出来的“名栏”,往往都是长期深耕于特色栏目和学术精品的打造,最终提升了自身的学术品质。同时,这些“名栏”还在众多的高校社科学报中掀起了创建品牌栏目、追求学术精品的风气,形成了一股纷纷追求精品、创建名栏的“百花争艳”的浪潮。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近十年来的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入选教育部三个批次的“名栏”工程的高校社科学报中,它们既有来自于同一学科或者相近学科的名栏,比如《齐鲁学刊》“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同时也有来自于不同学科的名栏,学科遍布于哲学、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不同的学科门类。但是,不论是同一学科还是不同学科,它们都促进了各个不同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争锋和百家争鸣。一方面,来自于于同一学科或者相近学科的名栏,相互之间可以形成紧密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精品栏目的建设中实现着学术的争鸣,形成名栏与名栏之间的有序争锋,促进“名栏”建设的学术创新。另一方面,那些来自于不同学科的名栏,它们作为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中的佼佼者,在自己所立足的学科范围内形成了有序的学术争鸣和学术竞争的机制,引导同一学科的普通学报和普通栏目积极参与到有序竞争当中,争做名刊、争创名栏。如此,名栏工程就以自身的品牌效应和名栏示范作用带动着社科研究和社科学报的发展,扩大社科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扩大社科学报的影响力,实现着教育部“名栏”工程的目标和宗旨。

二、栏目建设中的优势强化

高校社科学报的“名栏”建设需要不断地发挥学报自身的优势资源,打造品牌栏目和特色栏目,从而在市场化办刊的条件下提升刊物和栏目的竞争力,扩大刊物和栏目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效应。高校社科学报在建设“名栏”的过程中,一般而言需要发挥好两个基本优势:一是学科优势,二是地域优势。学科优势是指高校社科学报要以本校的教学科研优势为支撑,发挥出学科的优势资源,通过本学科的优秀人才和优秀研究成果来支撑学报的学术栏目,促进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而地域优势,主要是指学报的精品栏目建设要以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地理以及自然资源等地域特色为依托,把学报的发展同本区域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一些颇具地域特色的学术栏目。[3]这种依托于学科优势或地域优势的特色栏目的建设路径,在当前的高校学报“名栏”建设中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社科学报的学习和借鉴。

首先,从学科优势的角度来看,在已经入选教育部社科学报“名栏”工程的刊物中,有不少刊物就是依据所在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以优势学科资源为依托,发挥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的创新机制,持续不断地发表本学科的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效应的学术精品,从而不仅提升了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本学科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比如,于2004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①2006年11月“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即从2006年第五期起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的“人类学研究”栏目,就是立足于广西民族大学的“人类学研究”的学科优势而精心打造的一个特色栏目。经过15年的努力,该栏目累计发文1016篇,作者来源十分广泛,除中国大陆以外还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印度、韩国、越南、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作者。[4]它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人类学研究的国际交流和学术创新。再比如,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的“哲学”栏目,它依托于武汉大学的哲学学科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接连不断地推出了本校的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的最新科研成果,同时也发表校外的知名学者的学术作品,从而不仅充分地发挥了学科优势,提升了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培养了一批青年学者,促进了优秀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培育,提升了刊物的学术质量。

其次,从地域优势的角度来看,在已经入选教育部社科学报“名栏”工程的刊物中,有不少刊物就是依据所在地域的历史、地理以及文化上的优势资源,“纷纷设立了地域文化研究栏目,团结了一大批地域文化研究队伍”[5]。这不仅带动了地域文化研究的繁荣,同时也提升了刊物和栏目的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入选了“名栏”工程的《齐鲁学刊》,依托于山东省的孔子文化、儒家文化、齐鲁文化的特色资源,开辟了“孔子、儒家、齐鲁文化研究”的特色栏目,发表了大量有关孔子、儒家和齐鲁文化的学术研究精品,在促进孔子研究、儒家文化研究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刊物的精品建设。再如,湖南理工学院的《云梦学刊》创办了“屈原研究”特色栏目,它依托于荆楚文化等区域文化资源,立足于屈原研究而扩大了刊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安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甲骨学研究”栏目,以安阳的殷商文化为依托,促进了学术栏目与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等等。这些刊物无疑都是通过发挥所在地域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的优势资源,以地域文化特色为依托来创办特色栏目,从而找到了自己的合理定位,最终成为了社科学报中的“名栏”。

三、稿源发掘中的名家主持与专家奉献

高校社科学报作为社科研究的“学术窗口”和“前沿阵地”,其特色栏目和精品栏目的创建和发展需要以优秀学者和优质稿源为基础。在当前的高校社科学报建设中,在稿源发掘和作品发表上存在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学报虽然不缺少稿源,但是由于办刊思路的封闭性,能够填补空白、创新突破的高质量稿源依然比较少,无法真正有效地传播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6]二是栏目的组稿由于缺乏学术名家的主持,发表的学术作品往往比较分散并且易于走向浅表化,难以真正全面深入、系统完整地发表本研究领域的的学术力作。因此,高校社科学报在建设“名栏”的过程中,引入“名家主持”的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名家主持一般是聘请本学科的知名学者来担任栏目的主持人,依托于栏目主持人的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精深的专业研究,打破学报办刊思路的封闭性,提升学报的创新性和连续性,从而显出栏目的特色性与专业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刊物的学术影响力。

由知名专家来担任刊物栏目的主持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扩大学报的知名度,同时,也将通过知名专家的学术水平更好地采选优质稿件,发表学术力作。知名学者本身就是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他们在成为栏目主持人之前往往已经积累了精深的研究经验,也已经在学科领域中成名。而在成为栏目主持人之后,他们可以把自身的这种知名度“转移”到栏目之上,从而间接地扩大栏目的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聘请知名专家担任“栏目主持人”,共同讨论选题及作者人选,可以有效地拓展稿源和选稿的思路,发表更多的学术精品。因为,栏目主持人本身就是该领域的专家,它对于本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更深、更远、更精的认识。正如人们所常说的,有什么样的主编就有什么样的期刊,有什么样的栏目主持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栏目。通过栏目主持人的眼光来选择稿件,可以更有效地把握最新研究趋势,采选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扶持优秀学者的学术成果的发表。

同时,由知名专家来担任刊物栏目的主持人,可以打破栏目的学术作品发表的分散性和封闭性,真正实现栏目的专业性、创新性和连续性。在传统的栏目设置中,学术作品的采选往往会倾向于本校学者,而对外校学者或多或少地采取封闭性的态度,同时学术作品的选择和发表也是比较分散的,缺乏连续性。而通过知名学者来担任栏目主持人,则可以运用名家的专业眼光来审视稿件,更好地采选本专业的具有创新性的优质稿件,并且还可以通过名家的学术人脉来组织“名家对话”“学术争鸣”等专题栏目,连续性地发表系列学术作品。这可以很好地提升栏目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比如,入选了教育部“名栏”工程的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栏目,就是比较典型的名家主持、专家办刊的栏目,其栏目主持人是岳麓书院的院长朱汉民教授。朱汉民教授是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他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书院与传统文化等研究。通过朱汉民教授的栏目主持工作,“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栏目的稿件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该栏目持续不断地刊登了名家名作,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反响。[7]这无疑很好地展现了名家主持和专家办刊对于“名栏”建设的独特价值与作用。

四、名栏共建中的学者培育

“名栏”工程作为教育部“名刊”工程的深化和拓展,它的建设是由教育部和各高校来共同完成的。根据2004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教育部计划与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共同建设30个左右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学术声誉,在文化传承、学科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社科学报的品牌栏目和特色栏目。通过高校社科学报的“名栏”工程建设,有效地提高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水平,发展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栏目,繁荣高校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培育一批国内以及国际知名的社科学者,从而推动学报的发展和学术的创新。

通过教育部和全国高校的“名栏”共建,可以为社科学报和特色栏目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援,为社科学报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社科学报都或多或少的由于经费的紧张而不得不“节衣缩食”,刊物本身的发行量又比较有限,所以很难做到盈利。在这种情况下,学报经费捉襟见肘,编辑的薪酬和作者的稿酬很难得到提高。但是,自从2004年教育部启动“名栏”工程以后,入选教育部“名栏”的刊物都能获得比较稳定的经费支持,这为学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自2004-2014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的刊物栏目愈来愈多,教育部和各地高校的通力合作正在有效地改变社科学报的现状,促进社科研究和精品栏目的发展。而随着社科学报和特色栏目的发展,社科类的学者也将从中获得巨大的支持。社科学报可以为学者提供更好的学术平台、更高的稿酬以及更好的学术激励。同时,特色栏目的建设,也可以为学有专长的学者提供发表学术作品的更多机会;同时,学者们还可以通过特色栏目这一学术平台,展开更多的学术交流,相互切磋,从而在学术方面获得更好的成长。

通过“名栏”工程的建设,社科学报更加注重自身的学术品牌效应,更愿意积极地采选和组织优质稿件,从而有利于培养走在学术前沿的优秀学者。教育部“名栏”工程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精品栏目,展示和传播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学术作品,培养一批高专业水平的学者,以此来推动社科研究的发展。通过“名栏”建设,高校社科学报将更注重自身的学术品牌,更珍惜自身的学术声誉,从而以学术为唯一标准来采选和组织优质稿件。“名栏”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作者和稿件的支持,“名栏”建设也因而更好地拉近了刊物与作者的距离、编者与作者的距离,鼓励作者与编者之间更好地相互理解和沟通,共同促进刊物、栏目的可持续发展。而通过“名栏”,学者们也可以获得一个施展自身学术抱负的平台,更努力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更多地产出学术精品,支持栏目的建设和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名栏”建设不仅培育了期刊和栏目,提升了刊物和栏目的学术内涵。同时,“名栏”建设事实上也极大地促进了学者的培育,使得一大批优秀学者能有更多的机会在知名刊物和精品栏目上发表自己的学术作品,形成学术的影响力,增强与同行的学术交流,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五、编辑与学报的共生共荣

编辑是高校社科学报办刊的主体,在社科学报发展和名栏创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家学报创办名刊、名栏所依赖的优势资源各有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拥有编辑优势,名刊、名栏、名编辑是内在统一的。”[8]作为学报和栏目的主体,不论是主编、责任编辑还是栏目主持人,都要勇于承担编辑的责任,勇于以“名编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敢于以创办名刊、名栏为编辑工作的目标。事实上,在名刊、名栏的创建过程中,编辑与学报是共同成长的,编辑的专业成就的取得,无法离开学报所提供的工作平台,而学报要想成为名刊、名栏,则离不开编辑的专业努力,离不开编辑的学术素养的不断提升。或者也可以说,名刊、名栏的创建,必须要有名编辑,没有高素养的名编辑,就很难有名栏、名刊。因此,编辑队伍的优势也是学报和栏目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高校社科学报在争创名刊、名栏的过程中,也应当重视培育名编辑,形成编辑队伍与学报刊物的共生共荣。

在名栏与名编辑的共同成长中,湖南理工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学报《云梦学刊》及其主编余三定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湖南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的理工学院,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由于只是一所普通的理工院校,它在人文社科方面既缺乏学科专业资源、同时也缺乏广泛的学术人脉资源,并且它还地处非中心城市,难以像中心城市那样享受到很多的优质资源。但是,《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却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相当大的学术影响,在该栏目中发表的许多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相继转载,产生了良好的学术以及社会效益。2014年,《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也因其卓越的办刊表现而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名栏“工程。《云梦学刊》究竟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呢?事实上,它主要依靠的就是编辑优势,或者也可以说是编辑与学报的共生共荣机制,即通过编辑来促进学报的成长,同时也通过学报促进编辑的成长,实现两者的双赢。《云梦学刊》的主编余三定不仅是一个编辑,同时也是一个学者,他对当代学术史有精深的研究,并因此而成为了“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的主持人。通过余三定的栏目主持工作,《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相继发表了一些学术精品,很快扩大了该栏目的学术声誉,推动了《云梦学刊》的学术影响力的上升。[8]同时,随着学报和栏目的发展,余三定也成为了更加知名的编辑和学者。这充分地体现出了学报和编辑之间的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紧密关系。

因此,教育部“名栏”工程的创建不仅推动着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同时它也在无形中对编辑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它要求学报编辑积极参与学术活动,跟踪本学科、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培养学术洞察力、分析评价能力和批判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鉴别学术作品的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区分学术精品与学术庸品。通过编辑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学报和栏目也将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因此,编辑的成长也即是学报的成长,“名编辑”的培育也即是“名栏”的培育。通过教育部“名栏”工程的推动以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和学报编辑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社科学报和社科研究将向更高的学术水平迈进。

[1]张琳.高校“名刊工程”对编辑素质要求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2):93-96.

[2]吴守凤,蔡春鹏.高校文科学报的特色彰显与品牌塑造[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1-103.

[3]王兴全.特色栏目重在建设——地方高校学报走特色办刊之路的再探讨[J].编辑之友,2011(8):57-59.

[4]廖智宏.立足学科优势,打造名栏名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研究”栏目创办15周年回顾[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74-178.

[5]刘自兵,薛江.高校学报“名栏”建设内涵刍议[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210-212.

[6]刘勇.解读高校学报“栏目主持人”现象[J].编辑之友,2006(4):58-60.

[7]李克琴,张海英.名栏建设得失谈——以“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栏目为个案[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9-152.

[8]董兴佩,黄仕军.编辑的主体性: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创办的关键性因素[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5-98.

猜你喜欢

科学报刊物精品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高校理科学报特色栏目编辑培养途径
数字化新时代文科学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2015年会在中井院召开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