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释文》引《说文》资料与大徐本《说文》比较
2015-03-29张文霞
张文霞
(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经隋唐之际战乱频仍以及李阳冰刊定后,渐失其真。宋代徐铉奉敕修订,力图恢复许慎原书面貌。因其修订的《说文》是官刊本,颁行天下,被天下人奉为许学之楷模,后世习称“大徐本”,以后许氏《说文》即以大徐本为宗。然流传至今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存在不少疏漏,尽管清代学者曾进行过校勘整理,其乖离许氏《说文》本真之弊亦势必存在,故有必要对今存大徐本《说文》进行校勘。
在校勘《说文》的多种资料中,利用诸书尤其是宋以前书籍引用的资料来校勘《说文》,无疑是一条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以下简称《释文》)一书是汉魏至六朝传注派训诂的总汇,集音韵、训诂、校勘、目录、考据之学于一书,一直受到后代学者的重视。《四库全书总目》说:“所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之训诂,证各本之异同。后来得以考见古义者,注疏以外,惟赖此书之存。真所谓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者也。”[1]424其书对《说文》的称引内容很多,清代段玉裁等人即多据《释文》所引校正大徐本《说文》。然因时代局限,段氏在利用《释文》引文资料时有不少失之武断,给后世治《说文》者带来一定的误导。笔者近读《经典释文》一书,对其中称引《说文》的资料进行了全面的、穷尽性的考察,将其与今存大徐本相应条目进行分类比较①与今本《说文》对照并分类比较时,结合黄焯《经典释文汇校》进行。黄氏出具明确校文,即以之为准。,最终认为陆氏引文中确有许多条目对于今存大徐本《说文》具有一定的校勘价值,然亦有陆氏误引以及流传中出现讹误等情况,在利用其校勘今本《说文》时,要注意分析、鉴别。
经测查,陆氏《释文》引《说文》共计797条,从其引文目的上看有三:一为解释字义,二为说明字音,三为标举经典异文。或单明其一,或两者结合,或三种共举。其中,单纯用于说明字音的有40条。标举经典异文、有时兼及字音的占98条,所谓经典异文,是由于古代典籍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因传写失真和师授有自等原因,形成许多不同传本,因而存在一字异文的现象。陆氏就其所见经本,收集各种异文,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而涉及解释字义的条目多达659条,本文即就此659条引《说文》释义的资料进行研究,将其与今传大徐本《说文》逐一对照,分类比较,说明《经典释文》资料对今本《说文》具有一定的校勘价值。
一、二者说解相同①只是属于句末“也”或“者”有无区别的条目也归入此类。
《释文》引《说文》与今本相同的共340条。有三种情况:
1.说解字句完全相同。
《周易·剥卦》释文引《说文》:剥,裂也。[2]90大徐本:剥,裂也。[3]92
《论语·乡党》释文引《说文》:既,小食也。[2]137大徐本:既,小食也。[3]106
2.《说文》有多种解释,《释文》与其一项说解完全相同。
《诗经·小雅·伐木》释文引《说文》:酤,一宿酒也。[2]290大徐本:酤,一宿酒也。一曰买酒也。[3]312
《庄子·达生》释文引《说文》:诶,可恶之辞也。[2]150大徐本:诶,可恶之辞。从言矣声。一曰诶然。[3]55
3.《说文》说解部分由两句或两句以上组成(包括引书证以及引通人说等),《释文》所引与其中部分句子完全相同。
《礼记·月令篇》释文引《说文》:耤,帝耤千亩。[2]698大徐本:耤,帝耤千亩也。古者使民如借,故谓之耤。[3]93
《周易·系辞上》释文引《说文》:爻,交也。[2]122大徐本: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3]70
此类全同条目不存在校勘价值。然其中有句末《释文》引文用“也”煞句而大徐本未用的,如“蔼”,《诗经·大雅·卷阿》释文引文作“臣尽力之美也”[2]369,大徐本作“臣尽力之美”[3]52之类。有学者据以校正《说文》脱“也”字,笔者认为用此类作论据,颇为不足。唐人引文本有一定的随意性,许多情况下并不严格援引《说文》,只是引其大意而为之。引文时在句末或多加一“也”,或去掉原文煞句的“也”字,极为多见。不仅唐人,古人引书均多为此例,在清人引书中亦可见。如需校正,需另寻论据。
二、二者说解相异
此类共308条②因一条内有可能出现两处乃至两处以上的区别,故分类时有交叉现象,因而按分类后各类的数字相加,总数要多于实际《释文》引《说文》的条目。。其中有不少条目都可成就校今存大徐本之功。下文即粗分其类,以明二者的区别所在,并随文略作分析,以显《释文》所引的校勘作用。
(一)二者义同但存在形式上的差异。共计152条
1.说解存在用字上的差异。共计73条
①用古字和今字的差异。在所有属于用字差异的条目中,此类居多。并且多是大徐用古字,《释文》用今字。
如:“豸”,《尔雅·释虫》释文引《说文》:兽长脊行豸豸然,欲有所伺杀也。[2]169大徐本:兽长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杀也。[3]197按:在“窥视”这一义项上,二者是古今字。“司”,《说文·后部》:“臣司事于外者。”[3]186其本义当为“掌管、主持”,后用来表示“窥察、监视”,为区别词义,在原字形基础上加偏旁新造形声字“伺”表示“窥察、监视”义。后二字表义各有专职。其中,“司”是古字,“伺”是今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司部》(以下简称《段注》):“古别无‘伺’字,‘司’即‘伺’字。”[4]429《周礼·地官·媒氏》:“司男女之无家者而会之。”郑玄注:“司,犹察也。”[4]364
“谆”,《诗经·大雅·抑》释文引《说文》:“告晓之熟。”[2]376大徐本:告晓之孰也。[3]51按:“孰”“熟”二字为古今字。《说文·丮部》:“孰,食饪也。”[3]63是“孰”之本义为“食物之熟”。后借用来表示疑问代词“谁孰”之“孰”。遂另造一后起区别字“熟”表示其本义。《段注·丮部》:“后人乃分别熟为生熟,孰为谁孰矣。曹宪曰:‘顾野王《玉篇》始有熟字。’”[4]113“孰”专职表示“谁孰”之“孰”,“熟”则表示“生熟”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一系列义项,如“详细、仔细”“程度深”等。《说文》此条之“孰”即是“程度深”之义。
以上所举皆为《释文》用今字,大徐用古字之例。究其原因,乃是《释文》在引文时不严格援引《说文》,或为方便时人阅读而用当时的习用字改变了许氏原书的用字。今存大徐本当确。
然亦有一条乃大徐用今字,《释文》用古字之例。如:“徽”(《说文》从巾),《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释文引《说文》:識③因为本文需要严格援引古籍原文用字,故引文中如涉及需要分析的文字,则遵照原文使用繁体。也。[2]1124大徐本:幟也。[3]159按:在“旗帜”义上,“識”为古字。“幟”为今字。《说文·言部》:“識,常也。”[3]52是其本义为“旗帜”。后用“幟”表示其本义,“識”遂表示“标记”“认识”“知识”等义。《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扬徽者,公徒也。”晋杜预注:“徽,識也。”[5]1416阮元《校勘记》:“幟乃俗字,古本作識是也。”《汉书·王莽传下》:“讫无文号旌旗表識,咸怪异之。”颜师古注:“識读与幟同。”[6]1673说明古代习用識表示“旗帜”义。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常亦用为旗常之常。……《说文韵谱》‘徽’、‘幖’下皆作‘識’也。此古本之仅存者矣。‘徽’、‘幖’皆旗常之属,故曰識也。此与‘識,常也’正合。”可见,《说文韵谱》与《释文》用字同。[7]359《释文》所用“識”字当合许书原貌。
②用本字和通假字的差异
“偕”,《诗经·小雅·北山》释文引《说文》:强也。[2]323大徐本:彊也。[3]164按:在“坚强、刚健有力”义上,“彊”为本字,“强”为通假字。《说文·虫部》:“强,蚚也。”[3]279其本训“米虫”。《说文·弓部》:“彊,弓有力也。”[3]270后引申有“坚硬、强壮、刚健有力”等义。二字古音相同,古籍中常借用“强”表示“彊”,其本义遂废弃不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强,假借为彊。”[8]201《老子·安民》:“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陆德明《释文》:“强,其良反,又作彊。”[6]420
“巂”,《尔雅·释鸟》释文引《说文》:蜀王望帝淫其相妻……。[2]1700大徐本:蜀王望帝婬其相妻……。[3]76按:在“淫逸、荒淫”义上,“婬”为本字,“淫”为通假字。古代社会歧视女性,故字本从女。《说文·女部》:“婬,私逸也”[3]264,是其本义。后借用本义为“浸渍”的“淫”来表示。《段注·女部》:“‘婬’之字,今多以‘淫’代之,淫行而婬废矣。”[4]625《诗经·卫风·氓序》:“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5]228
此类均为大徐用本字,《释文》用借字之例,也是由于《释文》用当时的习用字改许氏原书用字所致。
③用异体字的差异
“樂”,《尔雅·释乐》释文引《说文》:揔五聲八音之名。[2]1637大徐本:五声八音緫名。[3]124按:《集韵·董韵》:“緫,《说文》‘聚束也。’一曰皆也。或从手。”[6]1429二字所用义符不同,从其构意上讲,从“手”表示和手的动作有关,从“糹”表示与所用之物有关,因选取义符角度不同而造成一字多形现象。
“慹”,《庄子·田子方》释文引《说文》:怖也。[2]1519大徐本:悑也。[3]223按:二字因声符不同而构成异体字。《说文·心部》:“悑,惶也。怖,或从布声。”[3]223《正字通·心部》:“悑,本怖字。”[6]963
由于古代一字多形现象较为多见,加之《释文》引文本不严格,因而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说解存在用词的差异。共计45条
所谓用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同义词上。其中有部分条目可用来校正大徐本之失。
“殃”,《周易·坤卦》释文引《说文》:凶也。[2]76大徐本:咎也。[3]85按:“咎”亦“凶”之义。《诗经·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5]230“咎言”即“凶言”,或不吉利的话。“咎”“凶”为同义词。又: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殃”下引《说文》作“凶也”,与《释文》同。沈涛《说文古本考》曰:“《易·坤卦》释文引作‘凶也’,盖古本如是。”[9]332《段注》依《释文》所引改“咎”为“凶”。[4]163《释文》所引当是。
“閈”,《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尔雅·释宫》释文引《说文》:閭也。汝南平澈舆县里门曰閈。[2]1061、1629大徐本:门也。汝南平舆县里门曰閈。[3]248按:《说文·门部》:“闾,里门也。”[3]248“闾”指“里门”,“门”则为泛称。二者意近。观许氏后文“汝南平舆里门曰閈”,前文释义似应当作“闾”。从《说文》一书各部之内排列次序之“字义相同之字类厕”考察,“閈”之后为“闾”“閻”,二字一训为“里门也”,一训为“里中门也”。故“閈”训为“闾”应更合许氏之意。李善《文选·芜城赋》注引《说文》:“闾也。”与《释文》所引同。此条当据《释文》改为“闾也”。
3.说解存在一处(此指衍脱一字之别)或多处字句差异。共计49条
其中也有一些条目可以对今本起到一定的校勘作用。如:
“霆”,《尔雅·释天》释文引《说文》:雷馀声铃铃所以挺出万物也。[2]1643大徐本:雷馀声也铃铃所以挺出万物。[3]241按:《说文解字约注》引严可均《说文校议》曰:“‘也’字当删,铃铃属上句。《尔雅·释天》疏、《艺文类聚》卷二、《初学记》卷一、《御览》卷十三引,皆无也字。”[9]322严说当是。
“挩”,《周易·小畜卦》释文引《说文》:解也。[2]81大徐本:解挩也。[3]254按:二者说解意同,然大徐多一挩字。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云:“许君以解训挩,犹以纵训失耳。今大徐本说解衍一挩字,盖传写者所误增也。”[9]356《约注》之说当确。据《说文》解释字义通例,一般情况下释文中当不会出现被释词语,此用“解”字为释,其义即很明了。二字意同,后合为双音词,即今之“解脱”。
总体来看,此类义同但形式有别的条目中有一些可以校大徐本《说文》之失,但不可一概而论。据笔者分析有为数不少的引文是因《释文》不严格援引《说文》而致,除前文分析过的属于用字差异的情况外,第二、三种也均有类似的条目。如第二类:《左传·昭公三年》释文引《说文》:“殣:道中死者人所覆也。”[2]1075大徐本:“殣,道中死人人所覆也。”[3]85《诗经·大雅·抑》释文引《說文》:“诂,诂故言也。”[2]376大徐本:“诂,训故言也。”[3]52《尔雅·释训》释文引《说文》:“淜,无船渡河。”[2]1624大徐本:“无舟渡河也。”[3]233第三类:《诗经·鲁颂·驹》《尔雅·释畜》释文引《说文》:“骊,深黑色马也。”[2]407、1713大徐本:“骊,马深黑色。”[3]199《诗经·大雅·行苇》释文引《说文》:“彀,张弓曰彀。”[2]364大徐本:“彀,张弩也。”[3]270《尔雅·释诂》释文引《说文》:“漮,水之空也。”[2]1600大徐本:“漮,水虚也。”[3]235
(二)二者存在意义上的差异。共计156条
1.差异较小
“髀”,《尔雅·释畜》释文引《说文》:股外也。[2]1713大徐本:股也。[3]86按:当依《释文》作“股外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四引《说文》、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引《说文》皆云“股外也”,与《释文》所引同。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二徐本夺外字,宜补。”[10]162《段注》:“各本无外,今依《尔雅音义》、《文选·七命注》、玄应书、《太平御览》补。……《肉部》:‘股,髀也’浑言之;此曰‘髀,股外也’,析言之。其义相足。”[4]165段说为是。《说文》对于此类同义词多取“其义相足”办法为释,并不一定互训,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则用“浑言”“析言”去作分析。如:《说文·木部》:“桮,□也。”[3]122《说文·匚部》:“□,小桮也。”[3]268《段注》“桮”下曰:“《匚部》曰:□,小桮也。析言之。此云:桮,□也。浑言之。”[4]260《说文·心部》:“息,喘也。”[3]217《说文·口部》:“喘,疾息也。”[3]31《段注》“息”下曰:“喘,疾息也。喘为息之疾者,析言之。此言息者喘也,浑言之。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4]502《说文·土部》:“垣,牆也。”[3]287《说文·嗇部》:“牆,垣蔽也。”[3]111《段注》“垣”下曰:“此云垣者,墙也。浑言之。牆下曰:垣蔽也。析言之。”[4]684
“玃”,《尔雅·释兽》释文引《说文》:大母猴也。[2]1710大徐本:母猴。[3]205按: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引严可均之说云:“《尔雅·释兽·释文》、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四、卷五、卷八、卷九、卷十、卷十六、《广韵》十八药,引作‘大母猴也’。此脱大字。”[9]298其说甚确。从《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来看,“玃”与“母猴”实非一物。又《尔雅·释兽》:“貜父善顾。”陆德明《释文》:“貜字亦作攫。”郭璞注:“貑貜也。似猕猴而大,色苍黑,能攫持人。”[5]330故《释文》所引为正。
2.差异较大
“械”,《诗经·小雅·车攻》释文引《说文》:无所盛曰械。[2]299《说文·木部》:桎梏也。从木戒声。一曰器之总名。一曰持也。一曰有盛为械,无盛为器。[3]125按:今本“有盛为械,无盛为器”误,当依《释文》校正。《说文》:“器,皿也。”[3]49是“器”为“有盛之器”之明证。考“械”在古文献中的用例,如《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俄而牙弑械成。”何休注:攻守之器曰械。《公羊传·隐公元年》:“殊徽号,变牺牲,異器械。”徐彦疏:“郑注云:器械,礼乐之器及兵甲也。”《庄子·天地》:“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可见“械”非“有盛之器”,而是“无盛之器”。戴侗《六书故》云:“唐本说文曰:或说内盛为器,外盛为械。”[11]349《史记·秦始皇本纪》:“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张守节正義曰:“内成曰器,甲胄兜鍪之属;外成曰械,戈矛弓㦸之屬。”二说与《释文》所引意相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均依《释文》校改,当为是。
“莍”,《尔雅·释木》释文引《說文》:榝椒实裹如裘也。[2]1685大徐本:茮榝实裏如表者。[3]21按: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引沈涛《说文古本考》:“《尔雅·释木》释文引作:‘榝,椒实,裹如裘也。’盖古本如是。‘如裘’,所以从‘求’。今本‘裏’、‘表二字乃传写之误。’”[6]1339其说为是。《尔雅·释木》:“椒,榝醜,莍。”郝懿行《尔雅义疏》:“莍之言裘也,芒刺锋攒,如裘自裹,故谓之莍也。”[6]1339与《释文》所引义合,是《释文》所引当确。
据笔者对此156条条目的分析,发现其中有许多都可以用来校勘今存大徐本。然亦有《释文》在流传过程中讹误以及陆氏误引的情况,故不可一概而论。如:“无”,《周易·乾卦》释文引《说文》:“通于无者,虚无道也。”[2]74大徐本:“通于元者,虚无道也。”[3]267显然,《释文》“无”乃“元”之误写。“惔”,《诗经·大雅·云汉》释文引《说文》:“炎燎也。”[2]381大徐本:“忧也。”[3]222此盖陆氏误引。
另外,《释文》引文中有11例大徐本无相对应的条目。其中多属《释文》误引,如《庄子·大宗师》释文引《说文》:“捍,抵也。”[2]1450今本《说文》无“捍”字。黄焯《经典释文汇校》云:“今《说文》无‘捍’字,攴部有‘旱攵’,云:止也;手部有‘扞’,云:忮也。‘捍’当为‘旱攵’、‘扞’之后出字。”[12]361但也有少数则可据以补入今本《说文》。如:“寙”,《诗经·大雅·召旻》释文引《说文》:嬾也。[2]391大徐本无。按:《诗经·大雅·召旻》:“皐皐訿訿,曾不知其玷。”唐孔颖达疏:“訿訿,寙不供事也。……《说文》云:‘寙,嬾也。’”[5]1266引与《释文》同。又《集韵·虞韵》:“寙,嬾也。”[6]397其义与《释文》《五经正义》所引正合。故此字当依《释文》补入今本《说文》。
通过对《释文》所引与今存大徐本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二者有别的原因有三:一、《释文》引文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表现有二:1.许多条目只是取其大意而为之,并不严格援引《说文》。最明显的例子是同一字重复引用《说文》,一与今本同,一与今本异。如:“谍”,《庄子·列禦寇》释文引《说文》作“间也”[2]1575,与大徐本异;《尔雅·释言》释文引《说文》作“军中反间也”[2]1616,与大徐本同。2.习用唐时的通行字。这点从前文分析二者的用字区别可以看出。二、《释文》在流传中出现讹误或陆氏误引。三、大徐本出现讹误。对于第一点,依然可以将之看作与今本相合的条目。故据笔者统计,《释文》所引《说文》与今本相合的条目达70%以上。而其余不相合的条目中有许多都可以对今本《说文》起到一定的校勘作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释文》所引《说文》资料去印证今天的大徐本。但是在利用其校勘《说文》时,要考虑到《释文》自身存在一些失误,不可一概肯定,而要认真分析、鉴别,有条件地加以利用。
[1]纪昀,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M].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
[7]王筠.说文解字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1983.
[9]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10]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1]戴侗.六书故[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12]黄焯.说文解字汇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