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
2015-03-29任凤梅
任凤梅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在主张重视社会教化的同时,亦主张“为仁由己”,强调自教自律的自我修身方法。这种自我修身的思想和方法是以主体的内心活动为特征,通过人们自我省察来进行的。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具有普世的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汲取,教育者需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更要注意激发教育对象自我修养的意识和欲望,追求“慎独”的至高道德境界,从而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和内化过程。
《礼记·中庸》中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思想内容,曾经它那么普遍地深入人心。“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也能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思考和行动,而不做任何的坏事。慎独是一种境界更高,自觉性更强的自我修身方法。”[1]作为我国古代备受推崇的修身方法,“慎独”有着其特定内涵与基本要求,其蕴含的教育思想更是有助于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慎隐慎微
儒家经典《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一个人他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人的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来进行自我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有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在没有人可以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即使在没有人能够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他们独处时必须是谨慎且戒惧的。“‘莫现乎隐’是指心中微妙的变化,‘莫显乎微’是一般人觉察不到的事情”[2]349。尤其是在隐微之处,即外在的限制与规则不再发生作用的地方,个体更要有自我监督、克制、管理自我的自律意识。《中庸》中更明确地说:“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即君子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亦要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这才是品德高尚的人。“戒慎”是一个人喜怒哀乐情感及思想为发作时的一种警觉,防患于未然。因为,越是隐微之处,人们则更容易放纵自己的言语与行为,所谓“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端也”[3]。所以,在无人知晓的隐微之处,要“戒慎”,要自觉地切断自己萌生的恶念,警惕自己的恶性,自己做自己的言行的“守门员”,做到真诚、真善。
个体要想自觉地切断萌生的“恶念”,警惕自己的“恶性”,谨慎自己的“言行”,前提条件是要有“善与恶”的是非观念与意识。然而,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善恶”是非观,养成“慎隐慎微”的自律意识?
笔者认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夯实其基本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积极鼓励青少年诵读优秀传统经典,使他们自身能够知荣明耻。鼓励青少年诵读传统经典名著,可以增强其关于道德的正确认知,知道何为善、何为恶;可以促使他们养成“慎隐慎微”的自觉意识,即使在隐微之处,也能够明辨善恶、是非,做到道德自觉与自律。关于道德的认识是人们对道德关系、道德原则等知识的内化,是人们对善恶、是非的一种认识。在我国遗留下来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论与知识。因此诵读传统经典,一方面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另一方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长期的传统经典学习过程中,书中古人的修身之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习这些传统经典的青少年。道德理论知识便能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悄悄地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意识,明是非、知荣辱。当青少年的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直影响着他们的经典名著便会成为他们监督、践行自己言行的隐形标准。即使在隐微之处,私密之时,他们也会有“戒慎”意识,防患于未然。这样一来,“慎独”意识已养成的青少年们,即便再多愁善感,亦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
二、慎欲慎辨
“欲”是指欲望、私欲,慎欲则是要对自己产生的欲望是否道德进行谨慎的审视与合理的追求;“辨”是思考、是辨析,也就是说在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不能轻易盲从,必须要对所生之欲、所行之事谨慎地思考与辨析,能够思考、辨别自己欲望与言行道德与否。先秦时期,道家提出了“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4](四十六章)。多欲无利,只能害人害己,“多欲、纵欲”是罪行之源。因此,道家提出了“少私寡欲”,人要懂得知足的主张。随后,更有不少学者认为物欲能干扰人的良心的活动,是产生不道德行为的根源,是祸端;认为物欲能干扰人们正常的认知活动,导致思想的混乱等等。因此,他们提出了节欲的思想,节欲既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活动,也是一种锻炼自己意志的功夫。通过人们自觉克制自己的自然欲望,清心寡欲,存其心,养其体,从而保证人性本源的善端不致被泯灭。他们所提出的少私寡欲、欲可节不可放、以理制欲等等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慎辨则是思考、辨析。“慎思:视之所见,听之所闻,一切要个思字。君子有九思,‘思曰睿’是也”[2]213。“九思”就是指:“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总的来说就是运用“思”来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可以说是一种道德思考与判断。《中庸》曰:“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二十章)。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应广博地学习,审慎地问辨、思考,最后笃行地实践。“慎欲慎辨”是道德主体学习内化、运用所学道德知识的关键过程,如果说“慎隐慎微”追求的是“善端”,那么“慎欲慎辨”讲究的则是要“善思”,这是道德主体进行道德判断、选择的能力,同时也是“慎独”的一个基本要求。
回归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提及青少年,我们心里浮现出的标签可能就是“青春”“活力”与“热血沸腾”,然而这些标签都指向一个“动”字。有动力、活力的青春固然是有意义的青春,但是如此活力飞扬的青春亦有其负面的表现,即“易冲动”。因此,不免会有人抱怨部分青少年行为鲁莽、放纵,无法无天。他们这些放纵的表现,不禁令人质疑,社会上有如此多的规章制度、学校亦有较为完善的校规校训,但为何他们仍会做出鲁莽之事、放纵之举、冲动之行?根本原因在于,校规校训易于执行,但约束的仅仅是学生的外在行为,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这些外在的规则并未内化成为他们内心的“善端”,已然不能震慑他们的内心,那么他们自然无法“善思”,缺乏一种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常话说“三思而后行”“择善而从之”,行事之前都要有一个谨慎审视、辨别的思考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其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引导其进行自我道德修养,要理性、要自主,切忌随意盲从他人,切忌“大脑发热”做事,切忌呈一时之快,必须对所行之事谨慎地思考、辨析,可谓“心出于思而得之”。所以,“慎欲慎辨”作为“慎独”的一个基本要求,是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法宝,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慎言慎行
慎言与慎行是指言语和行为要谨慎,不可随意放纵。中国最早的典籍《诗经》以白玉之瑕易磨而言语中的错误难改来说明言语应该谨慎,应深思熟虑而后出。《左传》中记载:“君子之言,信而有征”。也就是说,说话要有凭证,切忌信口开河。儒家孔子以“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作为仁人的重要标志,“纳言”本是说话迟钝,这里转为褒义词,是说要谨慎说话。《易传》中把能否“谨言行”作为事之成败的重要因素,嵇康的《家戒》、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亦都把谨言慎行作为训诫后辈的重要家规。宋明理学,更是把言语行为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教导弟子多在言行上省察克制,不能有丝毫放逸。“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部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摩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2]430。“知至是致知,博学、明辨、审问、慎思,皆致知、知至之事,笃行便是终之”[6]《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这两段话一是强调只有“知行一致”才能“求真”,二者不可偏颇;二是说“致真知”需要广博地学习、审慎的思辨,笃行的实践。“知至”就是要经历求知、学习、思考、笃行等过程,“笃行便是终之”,无论言行,都需要思考,都离不开一个“慎”字,慎言慎行方可成事。
随着青少年的成年,他们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打开网页,“‘90后’女孩的分手礼”“三名中学生活埋同伴”“18岁少女庆生喝下酒精浓度95%烈酒身亡”“6人虐待新同学半年,以烫手臂取乐”“90后女孩为买IPhone色诱男子行窃,获刑6个月”等等负面新闻充斥着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不禁感慨:“这些孩子们怎么了?”然而在感慨之余,这些新闻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青少年对自己的言行的放纵与不负责。他们在面对特定的道德情境,能够明辨是非却未必能够严于律己。他们有的人可能担心自身利益被侵犯;有的人也许在意成为他人眼中的“怪咖”而一味跟风,“助纣为虐”;亦或追求刺激只为给自己的青春留下一点“特殊回忆”,他们表现得总是那么“桀骜不驯”“独树一帜”。所以,如何让他们在其“放浪不羁”的青春里“慎言慎行”?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笔者认为,教导他们省察存养,引导他们知行相资不失为重要的一法。也就是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并非单单是道德主体习得渊博、牢实的道德理论知识,更是使他们外化出持久、真诚的行为表现,即“言行举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在所难免,但是要经常作自我反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是极其必要和重要的。所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提出“存心”、“养心”也就是“求放心”的道德修养观。只有经常“善养吾浩然之气”,才能保持并扩充“善性”。有“善端”的指导、经历“善思”的把关,之后则要将其外化为自己的“善行”,让实践来证明“省察存养,知行相资”是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不二法宝。注重知行相资,提倡身体力行,言行相顾,是我们坚持践行“善”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善人,但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躬行实践、日行一善”。
四、慎始慎终
慎始慎终,有始有终,就是说道德修养之事需要持之以恒。儒家经典《中庸》中这样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从我国古人的思想中可知,无论是隐微幽暗之处、还是著见明显之处,都要有审慎的态度,道不可须臾离也,“须臾”二字强调了“慎独”不能有片刻的缺失,而是要一以贯之地存在。正如《天关语通录》中所说,“慎独二字,无论远近始终,都是滚作一段,更无可间断离析处,不可须臾离”。万事开头难,任何事情,只要从一开始就慎重对待,开个好头,并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和锻炼,慎重于始,则能善始善终,一以贯之地遵循道德规范。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这个过程是持之以恒地遵循道德规范的坚持,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如荀子认为,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中自身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很重要,个体积极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力等等因素,都是道德修养得以进行并持之以恒的强大动力。针对于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他们精力充沛、创意无限,但做事却总是“三分钟热度”,难以坚持。如何使青少年在喧杂的世界中,仍能坚守心中的那片净土,在个人修养的过程中“慎始慎终”?
笔者认为,首先,要有“行善”的真诚愿望与意识,养成“善端”。一旦一个人真心实意,下定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践“善”,那么“善”就会从他身上体现出来,有强烈的求德愿望,个人就会像渴思饮,饥思食那样,主动进行道德修养。其次,要能够在道德情感的满足中感受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升华。这种道德情感的满足可以说是对自己“行善”的心理回馈,感受到心理的满足和精神的快慰,可以产生更大的“行善”的动力。最后,要凭借道德意志坚守“善行”,实现真、善、美。在任何艰苦困难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德性和节操,必须树立坚定的道德意志,慎始慎终,持之以恒。
“慎独”既是一种修身精神,同时又是一种修身方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强调的“自我教育、内化与自我批评”与古代“慎独”相比,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个人内在的思想控制,都是提高个人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传统“慎独”的“慎隐慎微”“慎欲慎辨”“慎言慎行”以及“慎始慎终”的基本要求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则是教育主体知、情、意、信、行等方面的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的规律性要求。由此,“慎独”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是不容低估的,值得我们向全社会各个阶层民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进行宣传、推介,以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在全社会形成自教自律的好风气。
[1]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9.
[2]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徐干.中论解诂[M]∥孙啓治.解诂.北京:中华书局,2014:25-26.
[4]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186.
[5]杨晓明.四书五经现代版[M].成都:巴蜀书社,1999:56.
[6]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