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的富民梦探析

2015-03-29李海凤

关键词:富民生产力共同富裕

赖 燕,李海凤

(钦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广西 钦州 535000)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实现人民富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开创了走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群众路线,追寻富民梦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重温邓小平的富民梦,对于新形势下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富民梦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富民梦内容丰厚,主要包括富民梦的核心、富民梦实现的必由之路、富民梦实现的总方略、富民梦实现的步骤、富民梦实现的总规划等几个方面。

(一)富民梦的核心——实现共同富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民过上富足的好日子,是邓小平的最大梦想。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特点绝不是贫穷,而是富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全体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针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现状,邓小平深刻认识到,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实现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那只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导致共同贫穷,这已被实践所证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他就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1]152从此,一个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富民梦诞生了。此后,邓小平多次强调,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在于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言简意赅地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在这个科学论断中,邓小平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加以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要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逐渐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不断改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可见,邓小平富民梦的核心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他所强调的共同富裕,着眼点在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即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二)富民梦实现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任务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大胆探索有效的路径。针对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现状,邓小平明确指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2]265总的来说,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要加快中国的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实现富民梦的必由之路。

首先,改革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传统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唯有通过改革,革除旧体制的弊端与障碍,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邓小平深刻地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然而,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只有大胆地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才能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为人民带来实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决定,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农村改革起步逐步推进全面改革,勾画对外开放蓝图的新征程。三十多年来,改革带来的发展成果,尤其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力地证明了改革的活力。

其次,开放也是一种改革,唯有开放才能加快发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必然引起开放和促进开放,邓小平一再强调,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必须面向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绝对不行的,是没法发展起来的。中国之所以长期发展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封闭自己,与世界隔绝。开放可以利用国际资源,利用方方面面有利的发展条件赶超世界发展的潮流,闭关自守则只会陷入停滞乃至倒退的困境。社会主义要体现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地借鉴和汲取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学习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总之,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实现人民富裕,就必须要实行开放,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再次,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1992年春,在南巡讲话中,围绕改革开放应进一步迈开步子、大胆闯的思路,邓小平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372。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期,邓小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地迈开步子,勇敢地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是根基,“综合国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全面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是生产力与综合国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地体现了走改革开放的强国富民之路,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实现人民富裕。

(三)富民梦实现的总方略——“发展才是硬道理”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极为重要而紧迫的发展任务。发展关系着全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不断改善的大局。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大趋势的把握和对人民根本利益的考虑,邓小平敏锐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2]377他多次强调,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实现富民梦的总方略。

首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面对中国发展的紧迫性,邓小平始终强调要踏踏实实地加快自己的发展,坚定不移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来说非常关键。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战胜各种困难险阻,根本的途径和方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推进先进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其次,必须通过改革来促进发展,尤其是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仅仅搞计划经济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要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就要彻底改变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因此,他以非凡的胆略和勇气,打破了对计划经济的迷信以及对市场经济的禁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373他还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2]203他的这些极具创新性的讲话,使人们逐渐明白,搞计划经济还是搞市场经济,关键是要看哪种方法手段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优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再次,发展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邓小平充分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意义,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肯定科学技术的重要战略地位,就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和人才的作用,对此,邓小平在1977年就提出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点。他反复强调,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邓小平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的思想,为我国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消灭贫穷、走向国强民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富民梦实现的步骤——“三步走”发展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富民梦目标的进程问题。他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强调现代化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去干,并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意义深远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对富民梦的实现作出了明确具体的步骤部署:从1980到1990年,以10年时间的发展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接下来再用10年时间实现总体小康,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0年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并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提出来的战略步骤,它始终落脚于人民的生活发展状况,使人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能够确确实实得到实惠。“三步走”发展战略充分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每一步都有具体的人民生活水平标准:即“温饱”“小康”和“比较富裕”,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利于纠正以往在制定经济计划时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考虑欠缺的问题,并避免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可见,“三步走”发展战略将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实现富民梦的步骤部署,体现了强国与富民的有机统一。

(五)富民梦实现的总规划——“两个大局”战略构想

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后,邓小平又从协调区域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于1988年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利用沿海的优势,加快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使这个地带迅速地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大局;沿海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要支持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这是另一个大局。邓小平强调,东部和西部都要有大局意识与大局观念,要以促进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协调发展,加快发展。这是对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互助协调发展,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富民梦的总规划。

这两个大局既体现了效率原则,又体现了公平原则。一方面,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走向共同富裕。总的来说,“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而找到的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是追寻和实现富民梦的总规划。在“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引领下,我国实现了东西部地区联动发展,有力地推动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二、邓小平富民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邓小平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他曾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3]在革命与建设生涯中,他实实在在地践行着这句质朴的语言。尤其是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他始终坚信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尊重与依靠人民群众,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前提,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邓小平深刻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1]368他多次强调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贫穷,而是富裕,是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富民才能真正强国,为此他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立足点,以超越的智慧与巨大的魄力、勇气探索出一条由改革开放实现富民梦的通衢大道。实践证明,这条通衢大道给人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实惠,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正走在实现全面小康、不断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可见,邓小平的富民梦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梦,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鲜明体现。

三、邓小平富民梦的现实启示

富民强国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围绕实现富民梦所进行的大胆探索以及所形成的丰富的富民思想,对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邓小平的富民梦充分体现了他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战决胜期,必须高度树立群众观,扎实践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沿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极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只有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改善民生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改善民生、实现富民梦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改善民生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重大任务。这就要求必须把人民的切身利益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改革的真正动力来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因为改革能否获得人民的认同,首先就取决于改革能否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有效的改善,能否使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真正的实现。这也是邓小平在追寻富民梦过程中提出的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三)必须坚持以中国梦为引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

邓小平在实现富民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结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纲领和老百姓的梦想,创新性地提出了实现小康的富民梦。在实现总体小康之后,党中央又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梦,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实地反映了当下老百姓心中的所盼、所梦,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当前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既包括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梦,也包括了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因此,重温邓小平的富民梦,当前就是要坚持以中国梦为引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1998:182.

猜你喜欢

富民生产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富民,幸福如花绽放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茶果飘香 富民一方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