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篇章认知模式中主位的意义
——英汉语对比分析

2015-03-29刘秋燕

关键词:主位主语语篇

孙 力 刘秋燕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篇章认知模式中主位的意义
——英汉语对比分析

孙 力 刘秋燕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篇章认知模式是语篇常规的思维组织方式。功能语法从意义角度对语言的研究与传统语法不同,主位—述位特别是多重主位原则的提出使小句、句子呈现出与篇章整体的关联性。功能语法的主位与传统语法主语的对比能表现出主位功能的特点。

认知模式;主位—述位;主语

1 篇章认知在功能语言学上的意义

篇章认知模式是指构成一种体裁篇章的常规思维组织方式,通常关注的可以是语言表达方式或语法手段对语言意义的塑造,也涉及不同语法范畴和语言手段在篇章中的功能。对篇章模式的研究就在于语言中存在着表达内容相同而表达形式不同的表达方式。篇章认知模式的研究也是对语言何以如此结构问题的回答,这都构成了功能语言学研究的目标。篇章认知模式的研究关涉的是在相同语境下选择不同表达方式的缘由,在阅读理解篇章时怎样顺应篇章的思维模式进而达到对意义的透彻理解,也是在写作中布局谋篇与阅读时领悟意义的有效机制问题。功能语法中普遍的观点是多源性的表达形式是对应于交际中的不同功能需求,意义中的语言潜势依据功能需要在相互竞争中构造语言的形式。对篇章认知模式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角度,表现认知模式的可以是体裁研究,可以是衔接、连贯手段的研究等等,都关涉到人类关于语言将世界转化为意义的认识过程问题。“篇章认知是人类在对世界的经验、感知、概念化中形成的模式。篇章体现了语言认知的综合,反映出文化、心理、交际等功能的互为关系,是概念化和心理处理经验的真实反映,是理解的表征形式。”[3]

客观自然对语言的形成有本源的作用,没有人的认知参与不会形成语言。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人的认知介于中间,其模式:客观经验→认知作用→概念→篇章。篇章的认知模式是人类以语言经验化世界为意义的结构与功能,从人类经验所促动的概念肇起逐渐繁化出复杂的认知模式。

二语习得研究者对认知模式的研究是从句子入手的。每种语言都有其结构独立性,词语组成句子,句子构造篇章,不是简单地连接而是进入一定的结构,正是结构构成了篇章组织的模式,所有语言都展现了这样的特点。研究者通常得出的结论是认为所有的语言学习者都形成了这样的结构认知——无论在何种语境下,都是凭借结构进行组织语言,从而形成了结构依赖性。结构依赖性的缘起是因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其所产生的特殊认知模式影响,通常表现为以下四种基本规则(Perter. Skehan):(1)存在一种知识结构;(2)二语习得者(由于已习得了母语)有着相当强的认知能力及图式化的知识;(3)语言习得的天赋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可用;(4)持续的行为成就对语言习得的本质构成冲击[4]。二语习得过程中体现出将已有的母语语言结构模式作为已构建的预期结构强加于输入材料中,并伴有对第二语言习得中已获知的语言结构模式的运用,形成一种母语二语语言结构混杂的二语习得过程中特有的结构模式。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结构依赖性的作用是学习者经历着一个将语言各种习得经验不断经历着被驳回的过程,其原因是与潜在的正确结构模式的不一致。例如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经多次经验才能习得英语的特殊疑问句的结构。

2 篇章信息的展现过程

功能语法提出这样一个理念——语法乃是对言者的着力解码(grammars code best what speakers do most)。功能语法在语篇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显著模式是主位—述位结构。篇章的功能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信息的编码与解码。意义的展现依傍传递者与接受者的认知模式,语言表达形式技巧的不同而形成传递与接受在程度难易性上的差异。

布拉格学派最早提出主位—述位结构的Mathesius认为,主位的着力点是表达的出发点和表述核心。主位—述位形成的结构切分不是从语言要素角度出发的,而是为了达到求解语篇中的句子在语境中形成的相互关联方式间的关系问题之目的。Halliday在Mathesius的基础上深化了主位—述位结构。他总结出所有文化在语言中都反映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元功能或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涉及到经验与逻辑,这就是上文提到的语言最初是对经验概念化形成的认知。在结构上对主位—述位的切分未能穷尽主位的全部意义,所以Halliday详加分析形成了多从主位的构造。

因为在实际的篇章中主位是多样复杂的,由于语篇在展开过程中小句、句子是从多侧面、多角度对意欲表达的语篇主题进行多个层面的展开论述,所以通过主位的切分可以寻得形成对主题意义的理解线索,同时也是形成语篇围绕主题意义形成的层级关系,理解的线索与层级关系的安排与篇章作者对所论述或描写的问题的认知模式的体现具有关联性,所以Halliday详加分析形成了多重主位的构造。按照Halliday的划分多重主位的语序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经验主位”。那么这里就引出了一种对比说明语篇中的一个句子可以包含了至少一个主位或多重主位,而Halliday的功能语法对主—述位的划分是与其对语言元功能的认知相映的,功能语法对语篇元功能的划分相应于主位、多重主位的划分是功能语法与传统语法相区别的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多重主位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有相应的共性关系,即经验功能——经验主位、人际功能——人际主位与语篇功能——语篇主位。

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我们需主要从讨论功能语法与传统语法主位—述位、主语—谓语两种认知模式的对比入手。功能语法的主位—述位对应的英文原词是Theme-Rheme. Theme(主位)的本意是篇章的主题、主旨、主题思想,乐曲的主旋律;引申意义为选题得当、主题突出。Theme是意义表达的着力点、核心、起始点,功能语法的突出点将句子划分出主位—述位即是为了强调句子出发点是统领一个句子的主要意义——是语义上的起始点。虽然英语的陈述句与汉语的陈述句都是SVO结构,但是在这一共性基础上的英语的陈述句的时间、地点状语都是可以置于句首的,例如:

2.3.5 发表偏倚分析 本文采用了漏斗图来检测研究是否存在潜在偏倚。漏斗图未发现明显不对称,表明研究未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见图6。

1. 1)I had been to the United State last summer.

2)Last summer I had been to the United State.

2. 1)Prof. Smith pursued his PhD in Australia.

2)In Australia Prof. Smith pursued his PhD.

汉语需视具体语境、意义而定,在口语中有局部的灵活性,但在书面语中多数情况下置换于句子主位位置的自由度是有限的。在英语中主位在语法功能上与汉语有显著差异的主要表现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Wh”句、It be...that...句式、倒装句、疑问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感叹句,详见以下对照表(英语句子转引自Halliday《功能语法导论》P43—64;/为主—述位切分符号):

3.What tremendously easy questions/you ask;你问的问题/多么简单。

4.The thing that impresses me most/is their enthusiasm to the job;他们对这项工作的热情/是给我印象最深的。

5.What no one seemed to notice/was the writing on the wall似乎没有人注意/墙上写的东西。

6.With what/shall I mend it;我/用什么修理它

7.Can you/find me an acre of land;你/能给我找一亩地吗

8.Talent/Mr Micawber has;Micawber先生/有天赋。

9.It was only after his departure /that they discovered that in fact he’d signed on for three years;在他离开后/他们发现(合同)他实际上已经签发三年了。

功能语法以英语为基础划分主位—述位过程,与其翻译成中文的句子在主位—述位结构上差异明显,以上几例表现出汉语与英语的这种形态差异在二语学习者中干扰认知模式是比较强烈的。英语语言重强调在主位的位置上置放主要信息,这与汉语有所不同,汉语不是通过形态形式上的变化显示句子中某部分意义的重要性。

3 功能语法的主位—述位与传统语法的主语—谓语

传统语法的主语—谓语自首次由古希腊语法学家阿波罗尼奥斯提出已有两千多年,一直以来是分析句子结构的基本原则。萨丕尔对主语的界定是必然要谈论的对象,选定了主语随后的就是言及它的某个方面。语言最常见的主语多为人或事,即主语通常是一个名词或代词,那么句子常常是名词代词串联一系列的活动(谓语)形成意义。所有的语言都确有名词、动词之分。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所提出的是另一种认知模式。转换生成语法认为“主语”有两种意义:一是所指对象,另一是表达项。从句法角度一个单句的主语被认定为名词性词组(NP),谓语被认定为动词性词组(VP),前者是作为范畴X的表达项,后者是范畴Y的表达项。语句的其他成分以这两个基本的大范畴为基础再演变细化出其他关系。转换生成语法是重结构的划分,对语言信息智能化的计算机语言表现出相当的优势。传统语法主语—谓语的切分是形式结构范畴,也是句子主要成分的界定,但是主语—谓语也构成了相对成分。主语是谓语要陈述的对象,是谓语表达的谁、是什么的问题,也是意义表达的主题或话题。在陈述句SOV形式中汉语、英语的主语一般是置于句首,其他句式英、汉语言就显现不同的结构。从格语法角度看有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及与事主语。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还是在传统语法框架下的语言分析。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英语是屈折语形态变化较汉语要丰富很多,所以某些句子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的结构划分不能解决二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语言迁移问题(transfer)。来自母语的认知模式结构常常干扰第二语言习得,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经常以母语的结构为对比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英语传统语法对结构的划分一直以来被应用在汉语结构划分上,两种语言在对具体如主语—谓语,词性的名词动词的划分上均能找到对应关系,但不能说明语序形态上的差异。Halliday的功能语法从意义的角度对语言的诠释在对语言的认识上出现了进步,即对主位—述位理论的提出,可以解释英语较之汉语形态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说明了英语在对意义需要突出之处的处理问题上所形成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形态差异问题。

如果说英语在形态变化上较之汉语比较自由,基本上是对的。但汉语也有形式上的一定自由度,例如:窗台上摆满了鲜花;窗台上鲜花摆满了。汉语语言学家王力曾经将“北京城里有一个故宫”中的“北京城里”视为主语;将“在北京城里有一个故宫”中的“在北京城里”介词短语视为状语,两句的主位是“北京城里”“在北京城里”,而英语对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是:There’s the Imperial Palace in Beijing; In Beijing there’s the Imperial Palace.只有主位的不同,没有成分差异。

对于“重心在尾原则”,功能语法的主位—述位理论也是适用的。重心在尾原则多指置复杂的结构在所限定修饰核心成分之后,即把重成分置于小句较为靠后的位置,描述性较强并提供新信息较多的成分后置。英语对这种原则限定是比较强的,重成分在书面语中都是后置。“重心在尾原则”是一种使主语变为一种轻形式或轻主语限制,在英语中的限定性从句如定语从句;It be...that...句式在这一点上表现最为突出。前者核心成分与修饰成分所形成的从句是一种提供新信息的关系,如定语从句;一种是不提供新信息如It be...that...句式中it只是起到形式上的功能作用,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的语言事实支持上述原则。汉语书面语在此方面比英语重成分一定后置表现的自由度要高一些,但也有很多重成分在尾的例子,如:(转引自方梅: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

10.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

11.举报人所提供信息经查证属实的, 公安机关将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

以上两例都类似于英语的修饰语在后—重心在尾原则,在语义上是强调了“机动车驾驶人”“举报人”,这两个例子相对应的英语翻译句子与汉语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在汉语中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写成:不在现场……行人通行的机动车驾驶人,……;所提供信息经查证属实的举报人,公安机关……。但这种重心前置只可能在汉语语法上确认其正确性,英语一般不会有这种结构。虽然重心前置在汉语语法上正确,但语义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以上两例及其对应的英文翻译句中的主位是不变的,即使这两个例子在汉语中将结构复杂的大块头成分前置,也不影响主位的划分。这样的例子说明功能语法的主位—述位原则从意义角度的语言研究为理解语篇提供的认知模式是很实际的原则,从语篇整体看抓住主位是能形成对篇章提纲挈领理解的原则。Halliday提出在小句的结构中主位的功能作用是一种(个)信息(message)的起点,在小句的结构中主语的功能作用是作为一种交流(exchange)基础。二者的区别是一个将小句作为信息传递,一个是交流。小句作为信息而有意义,主位是一个信息量子;主位是信息的起点,主位是speaker选择的作为基础的元素,在此基础元素上展开其所叙述的事物;小句作为交流而有意义,是speaker与listener之间的交流,主语是交流的保障。主语作为交流保障元素是speaker选择的对其所叙述的事物的有效性负责的元素。主位指向信息,主语对叙述的有效性负责,所以主位才有了与语言三大元功能匹配的三种类型的多重主位结构;而主语负责叙述的有效性也仅能限定在小句、句子的范围内。

前文提到语境相同,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上两例可以有两种表达式即: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行人通行的,不在现场……行人通行的机动车驾驶人;举报人提供……属实的,提供……属实的举报人。突出的意义重点不同,虽然从主位角度看没有变化,但可以推知以机动车驾驶人、举报人为突出点,在篇章整体行文过程中很可能是继续说明机动车驾驶人、举报人;如果它们是主语,那么就构成了变化,也不能推断出上下文将继续的倾向性。所以主位—述位原则是着眼于整个语篇的角度,与篇章在围绕核心意义在认知上的关联性联系在一起,主位—述位也是功能语法较为突出的在语篇认知模式方面提供的全新视角。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145.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7.

[3]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5.

[4]Peter, Skehan.语言学习认知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76.

[5]方梅.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6):171.

责任编辑:富春凯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2.066

2014-12-01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B051)

孙力(1969—),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话语分析、语义学。

H043

A

1674-6341(2015)02-0148-03

猜你喜欢

主位主语语篇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主位述位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应用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希拉里败选演讲稿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