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研究

2015-03-29黄旺生周国荣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老子教育者政治

王 青,黄旺生,周国荣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老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研究

王青,黄旺生,周国荣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新形势下,高校应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以应对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老子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文章主要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对老子教育思想的借鉴。

老子;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新一代“90后”高校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正逐步下降,有些人甚至出现了政治立场模糊、价值观扭曲、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将老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老子教育思想评述

老子教育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出现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率,为新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井田制的废除,使得奴隶社会土崩瓦解;各种思想的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变革,使得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贫富差距加大。繁重的税负加上战乱不断,使得国民的趋利心态愈发严重,热衷于功名利禄。对于功利的追求使得许多人失去自我,为了获得利益不惜泯灭人性。这样一个乱世,引发了老子对于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最终写下了史上巨著《道德经》。书中蕴含了老子深刻的人事哲理和处世原则,值得后人研究。

(一)老子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

1.哲学观

“道法自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是老子哲学观的主要思想。老子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总则,强调自然界的一切事情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并且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其对立面,具有两面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相吻合。

2.治国理念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他所说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他认为,“无为”是最好的治国办法,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如自然规律,应顺其自然,而不应过度支配、操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民的身心无欲,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他在书中还提到“不以兵强天下”,由于老子所处的时代战乱频发,因此他反对用武力夺取天下,体现了其追求社会和平的教育思想。

3.修身之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强调人应知足,懂得适可而止。老子意在教会人们如何在虚名和生命、利益和人生价值中做出选择,宠辱荣患不值得用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去换取。老子还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他认为,只有消除人的私心、虚伪等负面思想,才能保持内心的淳朴,减少私欲。同时,老子还提出“上善若水”,用水来形容人高尚、无私的品格。他认为“水利万物”,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方能圆,滋润万物,有德之人也应像水一样,无私欲,利他人,并由此提出了“不争”的思想。

4.处世观

老子提出“柔弱胜刚强”,他用柔弱和刚强的对比来说明弃强取弱、舍刚守柔的道理。老子在书中用人和草木为例,以证明柔弱则生、刚强则死的道理。老子贵柔,主张为人处世应懂得“处弱”,不争强好斗,应柔顺谦虚。老子还提出“虚怀若谷”,强调人要像山谷一样能包容万物,宽容他人。

另外,老子还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他认为“道”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自然界演变的规律。自然是“道”的性质,顺应自然,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办法。

5.重生、惜身观

由于老子所处的年代战乱不断,他在书中提到“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意为杀人之人成不了天下之主。他认为,战争和兵器是不祥的东西,就算战争胜利,也一定要祭奠和悼念战死的人,以示对生命的尊重。老子还提到“名与生”“身与货”“得与亡”孰轻孰重的问题。老子的人生观就是要贵生重己,不过分追求名利。为了物质的利益而牺牲生命是万万不可取的。

(二)老子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1.小国寡民

老子提倡使国家变小,使人变稀少,邻国相望却老死不相往来。他所倡导的是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人民自给自足,不与他国往来。老子之所以设想这样的理想社会是出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他幻想着回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原始社会。但对当今社会,这样的思想显然是不可取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与世界交流的加大,科技的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显然,小国寡民的思想在当代中国是不适用的。

2.不尚贤

老子提出“不尚贤则民不争”,他认为如果社会不崇尚有才华、有德行的人,人民就不会相互竞争,也就不会因为争夺而迷失自我。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就会挑起人民的竞争欲和占有欲,从而导致社会混乱。显然,这种思想是基于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提出的,在当今社会并不适用。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随着发展的加快,对人才、对技术的需求必然逐步增加,竞争也愈发激烈。

3.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老子提倡放弃聪明和智慧,放弃仁义,反而能使人民恢复慈孝的天性,做到真正的返璞归真,恢复人的自然天性,从而重扬社会正气。但事实上,这种想法仅限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由于竞争愈发激烈,人心变得浮躁,有的人趋利避害,甚至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因此,社会需要发掘和选拔人才,更需要通过倡导仁义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要通过一个共同的价值标准,来规范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弘扬社会正气,规范社会秩序。

二、老子教育思想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借鉴路径

(一)借鉴老子教育思想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1.以学生为本,一视同仁

老子提出“善救人,无弃人”,意思是圣人能教化人民,使人发挥自身的价值,因此没有人会被社会抛弃。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其专业、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做到真正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同时,教育者应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成绩好坏,都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育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2.“返璞归真”,塑造学生的“真”人格

“常德乃足,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强调拥有普通的德就足矣,应保持质朴的本真。老子明确反对用仁、义、礼、智、信等来约束人,反对用说教扭曲人的本性。老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复归”,是人回复自然纯朴的天性。这一理念有其科学之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顺应学生本来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让学生回归自然纯朴的天性,塑造学生的“真”人格。

3.“修身”“自明”的为师之道

老子认为,圣人应“修身、自明”,圣人要有自知之明,想要教化他人,首先要自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不断完善,真正做到修身、自明。

4.“信之”才能“得信”的师生互信原则

老子认为,对于真实可靠的人,要相信他。对于不可信的人,也要相信他。这样才能使人感受到信任的存在,使人相互信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在学生中建立信任,只有得信于学生,才会主动地、自觉地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认真学习。其次,教育者应充分地信任学生,在师生相互信任的学术氛围中,才能够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二)借鉴老子教育思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采取“不言之教”的教学方式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二章和第四十三章都有提到“不言之教”,他认为,不应刻意用言语去教化,与其“无为”思想相一致,强调教育要顺应其自然规律,不能强加于人。“不言之教”并非“不教”,而是顺应规律,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借鉴老子“不言之教”的教育方法,不刻意用言语去教化学生,而是顺应规律,运用隐性教学、言传身教的方法,用心去感化学生,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从而增强教育的渗透性,提升教学的灵活性,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做到自觉、自悟。

2.运用“反”式教学方法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了两个相反的、矛盾着的对立面,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是“道”的运动。实际上就是教育人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从事物矛盾着的对立面来分析、解决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借鉴老子“反”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从矛盾的对立面来说明正确的观点,例如运用反面案例来证明正确思想的重要性,大学生把握了负面的危害性,就更能明白正面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辩证地分析问题,进而达到自主、自觉的学习状态。

3.遵循“少则得,多则惑”的教学规律

老子提到“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获取的少反而更容易得到,获取的多反而容易迷惑。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关系中产生,人应当观察负面的状况,才能更好的把握正面的内涵。事实上,正面与负面并非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关键是“度”的把握。一个人有追求是上进的表现,但过于贪图名利就未必是好事。所以,“度”至关重要。在事物发展中,正确把握好“度”,坚持适度原则,有利于保持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适度原则,把握好理论灌输的“度”,循序渐进,不能一味强求理论灌输的“量”,更应追求教学效果之“质”。务必让大学生做到真听、真看、真学,使学生真正接受并认同教育者所传授的理论知识。

(三)借鉴老子教育思想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人生观

老子的人生观主要体现在“无为”“不争”“虚静”。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其积极的借鉴意义。现代社会由于激烈的竞争和社会压力,人心浮躁,物质利益成为人们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也深受其害,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在这样的状况下,教育者应借鉴老子“无为”“不争”“虚静”的思想,让学生懂得“吃亏是福”“先苦后甜”“退一步海阔天空”等道理,不是凡事都要争第一,不能凡事都把物质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发掘生命中比物质利益更重要的精神财富。[1]教会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要懂得谦让、懂得忍耐、懂得放弃,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浮躁、容易迷失自我的社会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科学合理的参与竞争,发挥自我价值。

2.诚信观

高校大学生的诚信观教育也成为重点问题之一。教育者可以适当借鉴老子教育思想中“信之,得信”“不善者吾亦信之”等观点,教育大学生诚实做人、真诚待人,充分信任他人。教育者应引导学生,使其懂得相信他人才能取信于他人的道理。

3.生命价值观

当前一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正视困难和挫折,不懂得如何正确排解和抒发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其产生自残、轻生的念头。老子“重生、惜身”的思想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2]教育者应科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判断生命价值与利害得失孰轻孰重,教育大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4.自然生态观

老子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强调人应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与人的自然统一。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绿水青山”,正是为了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我国现今的政策相统一。教育工作者应借鉴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教育大学生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3]

三、老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科学借鉴老子的“无为”思想,给予大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充分的信任,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术氛围,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者充分应用隐性教育的手段去教化学生,不强迫学生学习,而是通过更多的言传身教来感化学生。从制度上、实践上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坚持教化与自化相结合

高校教师作为授业者,应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政策和学校要求,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专业特长,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育者可以借鉴老子“不言之教”的隐性教学手段,采用“无为”的教化方式,坚持教化与自化的相结合,[4]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接受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从而在教育者教化的同时,使学生做到“自化”。

(三)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

灌输性和渗透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特点。高校应把“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但灌输要讲究方法,并不是一味的“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更应注重启发式的引导,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充分的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因此,在进行理论“灌输”的同时,还应注重理论“渗透”。教育者可适当借鉴老子“不言之教”“无为”等隐性教学理念,将理论知识内化到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当中。

[1]张卫良,颜峰.论《老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J].大学教育科学,2013,(1).

[2]杨锐.先秦道家自然人生观及现代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

[3]陈才.《老子》的生态政治思想及其当下意义[J].大连大学学报,2012,(1).

[4]施一峰.老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6).

责任编辑:谷晓红

The Enlightenment of Lao-zi’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NG Qing,HUANG Wang-sheng,ZHOU Guo-rong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new situ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mploy practical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al effect to cope with students’ ideological problems. Lao-zi’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s an excellent traditional thought so this may be of positive value of reference. This value i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methods,and content.

Lao-zi;educational thought;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2014-05-27

福建省科技厅研究项目《“道”与“势”及其科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R0016。

王青(1990-),女,江西吉安人,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黄旺生(1953-),男,福建南安人,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周国荣(1956-),男,福建莆田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04—5856(2015)06—0119—04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5.06.026

猜你喜欢

老子教育者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智者老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