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2015-03-29张振飞

化学教与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金属微课探究

张振飞

(濉溪初级中学 安徽 淮北 235100)

目前,翻转课堂已在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创新中初见端倪,国内中小学也在近两年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安徽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68 所实验学校项目启动仪式,于11月28日下午在合肥市电子工程学院科技交流中心举行,从此拉开了安徽省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的序幕。我校有幸成为68所实验学校成员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笔者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下面以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中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实践为例谈一谈笔者的收获与拙见,以飨读者。

一、精心设计微视频,调动学习积极性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制作微视频。微视频内容主要包括:真金不怕火炼;谁在酸溶液中生存最长;你怎么成了我的外衣三个部分。笔者设计微视频时,为了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轻松地进入学习环境,在片头片尾中插入轻音乐,学习内容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流行元素。如在知识讲解时,用微信聊天、明星对话的形式引出教学内容。这样的微视频,学生愿看爱看,一开始就调动了学习的兴趣,愿意反复观看,认为反复观看视频是一种享受,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新问题。

微视频中的实验是事先录制剪辑好的。探究镁、锌、铁、铜四种金属谁在酸溶液中生存最长,反应生成的现象用卡通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形象逼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对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做了一些改进,利用小魔术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设计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促使学生在合作实验中一探究竟。实验视频剪辑好后,插入到幻灯片中,再用Camtasia Studio 8.0 录频软件进行录制。录制时,要先把每一幅幻灯片的配音稿写好,修改好,再根据教学幻灯片播放时间节奏配音。

二、制定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是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导学一体”为鲜明特色的教学方法。学生观看微视频后,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开展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学习引发的必要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广度和达成学习目标的可能性,也影响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最优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不仅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具有统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灵魂作用。

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中使用“自主学习任务单”,更加凸显教师重要作用。笔者在这节课“自主学习任务单”达成目标栏中是这样设定学生自主学习达成目标的:观看微视频、教材、学习资料,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从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含义;掌握金属活动性实验探究的方法。这个“达成目标”的设计使学生一目了然。学生清晰地知道该怎样做,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在“学习方法建议”栏中提供的建议是: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归纳整理相关知识。学习任务栏中设计了【任务一】:知识回顾,温故知新;【任务二】:知识梳理,明确要求;【任务三】:观看微课,巩固新知;【任务四】:自主检测,上传疑问。虽然,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中,教师退到了自主学习的后台,前台让给了在家按照自己的步骤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但是,正因为教师从前台“撤退”,才确立起“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使教师开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师(指导者),为正在探索从“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师”转型的教师打开了迈向充满活力的教学之门。

三、课堂实现“翻转”,学生“掌控”学习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 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建教学微视频或使用网络上优秀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并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这种自学不是浅层的预习,而是深度学习;是通过微视频把本节课重点知识学习前置,把学生学习程序进行翻转, 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能力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观看微视频时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或跳过,没弄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思考或做笔记, 甚至可以通过基础资源平台向老师或同伴寻求帮助。这样就使学生知识水平的差距减小,能够更加适应课堂内消化知识的教学节奏。也可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师生互动交流中得到逐一解决,从而实现“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笔者把本节翻转课堂教学流程设计为:观看微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知识梳理→问题反馈→探究实验→交流展示→小结质疑。课堂教学中设计知识梳理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本节课的知识网络,防止知识的碎片化,让学生见木又见林。问题反馈是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疑难,这些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的形式逐一解决。从微课的设计中就可以看到,这节课的核心活动是学生的探究实验。学生把小组合作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与微视频看到的现象比较,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 归纳和总结出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表。在探究实验中获得金属活动性过程理解,彻底解决学生在观看微视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交流环节中展示各个实验小组探究成果,分享各个实验小组不同的思维特征,促进了生生互动。在互动中生成的这些思维火花,在教师的点拨下燃放出绚丽的光彩。小结质疑环节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归纳,而且要激发学生大胆质疑。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我们常常质问:“现在的学生怎么就不喜欢问问题、不会问问题呢? ”可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们给过多少次学生提问、质疑的机会? ”在回收的54 份“自主学习任务单”上,可喜地看到,学生共提出六大类34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教师更重要的是搭建平台,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提问、质疑。“翻转课堂”不正是给了我们这样的空间吗?

四、课前自主学习,实现“深度”探究

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自主学习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课堂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它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并非课前预习或课堂教学的微缩化,因此微视频在设计上要目标聚焦,主题突出,让学生的思考过程步步推进。随PPT 内容播放讲解要具有亲和力,生动形象,节奏适中,给学生留下的思维空间要充分开阔。如播放第一张PPT 画面鸟巢燃放的烟火、金属被酸雨腐蚀以及湿法冶金的图片时,讲解的内容是这样写的:“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观看这三幅图片,你能猜想到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吗?”给学生留出5 秒思考时间。“猜想一:金属能与氧气反应;猜想二:金属能与酸溶液反应;猜想三:金属能与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你猜对了吗?”

本节课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金属的相关知识,可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判断出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那么,在与酸反应时金属是否也表现出不同的活泼性呢? 金属表现出来的不同活泼性能否通过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的反应来体现? 笔者设计金属与酸和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溶液是否发生反应两个探究实验,比较不同金属的反应需要涉及到金属活动性知识,因此选取这一知识点作为自主学习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五、“翻转”课堂核心:问题、探究、互动

课前学生已观看过微视频并完成了自主学习任务单,那么,课堂做什么? 仅仅是订正学习任务单上错题,教师回答学生在交流平台上提出的问题吗? 当然不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课堂上就应该凸显探究学习的特点,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将翻转后的课堂核心设计为:问题、探究、互动。问题即梳理知识,发现问题;探究即实验探究,提升能力;互动即师生互动,交流小结。

总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充分利用网络的一种教学手段。网络不仅提供丰富的资源素材,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平台。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无法实现人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但网络平台能够实现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让学生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如何让其更为自然和有效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还需要更多的教学工作者共同去探索和实践。因此,教师应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摸索出更多、更好的翻转课堂教学经验,让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变得更为多元化、更有活力。

[1]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的创新[EB/OL].http:/ /blog.sina.com.cn/s/blog-71ca7f3a01015jgr.html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3]张金雷,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猜你喜欢

金属微课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从发现金属到制造工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致命金属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金属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