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最后一位状元
——晚清宰相陆润庠的学与术
2015-03-29高小平
高小平
东吴讲堂
苏州最后一位状元
——晚清宰相陆润庠的学与术
高小平
陆润庠是苏州历史上出的第五十五位、也是最后一位状元,官至一品、大学士(即宰相级别)。本文介绍陆润庠不平凡的人生,他的应试文《五亩之宅树墙下》中表达的“养老要关注老人的精神健康”的重要思想,重点围绕成人之道、识人之道、为官之道和廉洁之道作了梳理,对陆润庠勤于修炼、永不言弃、干事出活、兴办实业等行为,特别是创办苏经苏纶两个大企业及参与办沪宁铁路,在北京工作期间提出“顺直(即京津冀)联为一气”的探索,作了介绍和分析,对他在战火中抢救了六十四本《永乐大典》、编撰中国历史典籍和各国政治制度等业绩进行了客观褒奖。还介绍了陆润庠的书法,及书法中表达的政治意蕴。同时也指出了陆润庠存在着“崇拜权力,路径依赖,缺乏法治”等历史局限性。
晚清;陆润庠;业绩
丁晓原(常熟理工学院教授):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东吴讲堂第四十七讲。同学知不知道我们学校有一个刊物叫《东吴学术》?希望大家多关注。《东吴学术》里有一个重要的栏目,叫东吴讲堂,东吴讲堂是一个名家汇,来的都是学术界的名家。今天担任我们东吴讲堂第四十七讲主讲嘉宾的是高小平先生。我把他的情况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高老师是名校出生,南京大学哲学系七七级,是博士、研究员,曾经担任国务院办公厅党委宣传部部长,现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绩效管理研究分会会长,《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应急管理》杂志主编,中国机构编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兼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学科评议组专家,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三日,为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作关于“国外政府服务体系建设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专题讲座。
这是东吴讲堂第一次由苏州籍的学者来说苏州的人物。今天高老师讲的内容是:晚清的宰相,苏州出的最后一位状元陆润庠。这个人物非常有意思,不仅因为他是一个状元,而且因为他是在那样一个时代做过宰相的状元,里面可以解读的空间我估计是很大的。大家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我查了一下是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吴郡志》,我想这样的谚语也可以有另外的解释,不仅是我们这个地方生态环境好,风调雨顺,物阜民安,而且可能更在于我们这个地方人才辈出,从隋朝开始进行科举以来到清末废除这一制度,苏州文武状元大约有六十个,这六十个表明苏州这个地方盛产状元,常熟是属于苏州的一个地方,是一个宜于读书的好地方。下面我们言归正传,请高老师给大家作讲座,大家欢迎。
首先谢谢丁书记的溢美之词,言过其实了。东吴讲堂他是堂主,他叫我来我是一定要来的,即使非常的紧张,也要来试试——幸亏是坐在这里,如果站着我腿都抖了——为什么紧张呢,因为这个讲堂非常高端,“高处不胜寒”,寒冷就发抖。我了解了一下它的历史,好多大家到这里来讲过,我是没有这个资格的,但是他刚才介绍了,我与在座的老师、同学是同乡,有的同学老师不是在苏州出生的,但是肯定会把这里当成你们的第二故乡,我在同乡面前就不大紧张了,同乡见同乡,多一点表扬,也可以有批评啊,起码是可以包容的,所以我就斗胆来和大家做一次交流。这个讲堂是由学校主管的,具体是《东吴学术》杂志办的,所以我在题目上加了陆润庠的“学与术”。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说,“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其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陆润庠以及与他有关的那段历史。
陌生国度的陌生人
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历史是一个陌生的国度。历史就是一个国家自己以前发生的事,为什么成为另一个陌生的国度呢?大家想一想。很多同学可能没有出过国,那就简单了,我们看一看历史书,就等于出国了。就是因为人类有一个弱点,人是健忘的动物,历史上的很多悲剧经常重演,包括自己个人的错误和民族国家的错误,人们常常说的“犯低级错误”,很多就是犯重复的错误。过去的事情,历史,以为“翻篇”了就和自己没关系了,好像是人家国家的事了。昨天就是我们前人的今天,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人的前半生后半生,所以我们要把这个陌生的国度变为现实的一面镜子,必须要了解历史。
但是我问了很多人,包括有些很有学问、年岁比较大的人,我说你知道陆润庠吗。他问哪个朝代的,我说晚清的,他说好像听说过但是不了解,一般都是这样,很多人都说没听说过。其实,他离开我们只有一百年,即使是陌生的国度,也是近邻。我们常熟人对翁同龢是非常了解的,大家肯定去看过他的故居,就在常熟城里。陆润庠和翁同龢是苏州同乡,而且这两个人都是状元,而且都是当到了宰相级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状元,这样的状元整个中国历史上一共只有四十个。陆润庠是翁同龢非常好的兄弟,翁同龢协助光绪搞变法,陆润庠是最紧密的战友,如果说翁同龢是光绪改革的第一智囊的话,那陆润庠就是第二梯队的智囊,是协助翁同龢出主意,也就是直接为光绪变法开道、呐喊的人。我们知道很多晚清的人物,比如张之洞,名气很大,他对陆润庠的评价很高。在慈禧搞变法新政、准备建立君主立宪的近代国家的时候,在非常激烈地竞争总理这个位子的过程中,张之洞曾经一度作为首要的人选,被慈禧所看好。但是张之洞死得早了一点,他去世之前给慈禧写的遗奏中推荐陆润庠作为将来君主立宪的第一任总理。还有很多人对陆润庠有很高的评价,写“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的张元济,在陆润庠去世后对他的评价是:神州终有陆沉之祸,故夺我泰山梁木于先。就是说大清最终有灭顶之灾,就是上天先让陆润庠这样的栋梁之材死去了。历史学家罗继祖说:吴门固多才,同光之际,翁松禅;易代之际,惟凤石独存。是说苏州这个地方出人才多,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之际有翁同龢,清末民初有陆润庠。
让我们来看看被人们评价这么高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陆润庠,字凤石,生于一八四一年,死于一九一五年,苏州府的元和县人。在一八七四年考上了状元,这个年份的意义在于他是同治时代的最后一位状元,同治皇帝钦点了陆润庠之后没多久就死了。我们学历史都知道,在同治年间,国家有一个“中兴”,就是慈禧执政的鼎盛时期,清朝社会有一道回光返照,之后这道光就逐渐黯淡下来了。慈禧执政时间长达四十八年,是仅次于乾隆(执政六十年)和康熙的(执政五十五年)的最长的帝王级人物之一,她不是皇帝但权力和皇帝差不多。陆润庠就是在“同治中兴”的最后一年考中了状元。他后来能够做到大官,与光绪年间出来的状元有一个不同,他资格老。中国历来是重视资历的。他是同治时期的状元,人们自然就认为与光绪时期的状元不能比了。他是中国五百零四个状元之中四十个当到宰相级的。这四十个人中也有许多名人,如郭子仪、文天祥。这些都说明了能够考上状元非常不容易,是能从紫禁城午门中间正门出的三个人之一,这三个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后,一个就是状元。我们去参观有点历史价值的地方,导游就会说正门不是一般人能走的,这都是根据紫禁城的规矩传下来的。当到了状元,代表了学术地位高,又当到了宰相最高的行政领导,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代表着权力大。它既是学术的顶峰,又是普通人能干到的最高的掌权的人。这样的两者相结合是很难得的,注定了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那我就用一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五大头衔
首先概括地说下陆润庠有五个头衔。第一个头衔是士大夫,是中国文人、读书人的典范。四书五经,他九岁就能倒背如流。作为士大夫,他是一品宰相、两代帝师(他是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老师,同时又是光绪皇帝的陪读,学长如师)、三朝元老(同治、光绪、宣统)、四部首长(礼部、户部侍郎,吏部和工部尚书),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
第二个头衔是书法家。现在好多人知道陆润庠是通过书法时知道他的历史地位的,他的对联写得特别好,是“清末三绝”,另外两个人是翁同龢和最后一个中国状元刘春霖。他的书法到处留迹,以后大家在外出游玩的时候,看到陆润庠的名字,就可以对别人讲“陆润庠是我知道的”。
第三个身份是实业家,他办了一条铁路,沪宁铁路,就是从上海到南京的铁路,是他协助张之洞办的,还创办了两家苏州的大企业,是最早的近代工业,他为苏州整个实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现在苏州已经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没有之一,因为用“克强指数”研究经济的方法,看用电量,苏州的全社会用电量是全国第二,上海是第一,苏州的工业用电量全国第一,这就说明苏州的工业是全国第一了。
第四个身份是医学家。他的父亲陆懋修是中医泰斗,前不久《中国医药报》还发表一篇研究防治H7N9禽流感传染病的文章,其中引用了陆懋修对瘟病的观点。大家知道,中医有个特点,就是祖传、家传的。爸爸是医生,把脉的时候看到某种病例非常的有特殊性就叫儿子过来,你也把一把脉,就知道这是什么病了,这往往是不对外人说的,所以中医是祖传的。陆润庠的中医达到什么水平呢?他经常给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看病,清末成立的国家医药局,他是常务副局长。
第五个身份是史学家。《清实录》德宗卷是他主编的,记录了整个清代光绪朝三十四年的历史,一共是七百九十二卷。另外,他还洋为中用,编了一套巨著七十三卷的《各国宪法大全》。所以他是一个跨越多界的一个人物。
他为什么能当上状元,他写的什么文章怎么个好法呢?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他的状元文。这篇文章讲的是养老问题,题目是根据是孟子里的一句话出的,孟子讲的是周文王那个时候治理得非常好,连养老问题都解决得很好。对这个题目,陆润庠就事论理,寓治于史,做了极大的发挥,他沿着周文王解决养老问题的思路提出了自己对国家治理、特别是社会保障的见解。他认为,在周文王的时候,连老人的问题都能解决好,吃穿不愁,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要把能生产劳动的人的温饱问题给解决,这是当局必须要解决的,然后,对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也要让他们有吃有穿有住,更加重要的是,是让他们在精神上有“温饱”,能够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那么他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到子女一个个都能劳动、会生产,这样,老者的心就安了。这篇文章,我们现在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特别是他最后的结论,“由衣帛推之,而知老者之心有欣然者焉”,“此文王之治所以为善乎!”就是说,周文王治理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善治”,就是能把老人的精神养老问题都解决了,恐怕其他的社会治理问题都差不多了。这就是他的状元文章。这篇文章在网上就能找到,有兴趣大家可以找来阅读。
陆润庠是个收藏家,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抢救和收藏《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百科全书,非常漂亮,金碧辉煌,是明朝永乐年间编的,一共有两万卷,总字数是三亿八千万。而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大的百科全书不是我们这个,为什么呢?因为《永乐大典》被烧掉了。现在大家公认的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简称《大英百科全书》,字数是四千二百万字。而《永乐大典》相当于《大英百科全书》的十倍。当时《永乐大典》一共手抄了两套。一套存在紫禁城里面,毁于一次失火。另一套存在翰林院。这个翰林院在民国时期的北京与各国使馆区域相邻。一九〇〇年,一场大火把两万卷烧得几乎全部毁灭,一小部分被外国人、也有中国人抢救出来,大约抢出了八百卷。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花重金从世界各地买回来,现在一共收藏有二百零二卷,在国家图书馆存着。这其中有六十四卷是陆润庠在战火中完完整整抢得的。所以它给历史作了很大的贡献。这里有一个重要人物,是天津解放初期,天津市副市长叫周叔弢,他是两江总督周馥的孙子,周叔弢收藏了一本永乐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他听说政府向各国高价购买永乐大典,他就捐献出来了。当时,文化部请天津市政府的领导给他颁发一个证书,并且搞了个隆重的捐献接收仪式,市长是黄敬,就是现在俞正声的爸爸,黄敬市长对周叔弢说:“书是个人财产,虽然这本书不是一般的书,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保护个人财产的,你可以自己留着,无价之宝啊。”但是周叔弢爱国,还是坚持捐献国家了。一本书尚且如此高规格,可见六十四本是多么的贵重。陆润庠是一九一三年捐给国家的,当时,鲁迅从日本留学回来,在民国教育部当一个佥事,相当于副处级干部,分管图书馆工作,负责创办国家图书馆,即北平图书馆。听说陆润庠藏了六十四本永乐大典,鲁迅就去取书。鲁迅去了三次。一开始为什么不给他呢?是因为他对民国是否能管好不放心,对鲁迅这个年轻的海归不放心。但是第三次鲁迅拿着盖着民国教育部大印的公文,这个公文不是介绍信,而是收藏证书,国家的收藏证书,这个时候,陆润庠把六十四卷全部交给了鲁迅,捐给了国家。
成人之道
下面我介绍陆润庠的为官从政以及为人处世的特点。讲几个“道”:先讲“成人之道”和“为人之道”,再说“识人之道”和“为官之道”,而为官之道还包括“廉洁之道”。
他的成人之道,我把他概括为两点。第一点是“勤于修炼,永不言弃”。成人之道在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中是核心价值观。懂得成人之道方能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做一件事情,要与修炼结合起来,要有恒心。这里我讲一个小事。光绪皇帝为什么那么器重陆润庠?就是因为有一次,光绪提出要看一部书,叫《天禄琳琅》,这本书找不到,手下人都找不着,连老师翁同龢也找不到。光绪记性很好,他说在这个皇城中最后面的一个殿里面可能有,你们去了没有。他们说没有去,然后这两个人就去了,那个殿很多年没打开了,灰尘有几寸厚,他们找了小太监来搞卫生,几天后,终于找到了。翁同龢年纪大了,不居功,他说这是小陆搞的。光绪后来很器重陆润庠,与这本书有关,他每天睡觉的时候,床头就放这本书,外出也带上,表示他对陆润庠的好感。
成人之道的第二点就是“干事出活,为政有为”。陆润庠是苏州出的五十五位状元中的最后一位,但又是开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办的两个企业很有意思啊,一个叫作苏经纱厂,一个叫苏纶纱厂,他是想把满腹的“经纶”用来报效国家,实现救国。他办的厂子在苏州南门那个地方,原是坟地,非常荒凉,在打地基的时候挖出了一个宋代的大户人家的一个坟墓,上面有一块碑。这个碑上写的死的那个人的名字,就叫经纶,当时人们都惊呆了。他这两个厂的名称是先定了的,一个叫经厂一个叫纶厂,而挖到的古墓的主人叫经纶。这就是一个历史的巧合。让我想到了苏州为什么能够成为天堂?现在不是说:到独墅湖去读读书,到阳澄湖去养生,到金鸡湖去发展经济,这也不是事先安排的,是历史的巧合,又是历史的必然。苏州人勤劳勇敢、聪明勤奋,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
为人之道
前面讲的成人之道主要是个人修养,其表现出来的就是为人之道。怎么把握好为人之道呢?也概括为两点,第一点,“贵和持中,讲究适度”。大家都知道,过犹不及。在中国要干成一件事情,过于激进或者过于保守都是不行的,完全的中庸,也成不了事,因为总在找那个中间的位置,就会犹豫不决。要用华罗庚讲的0.618法,就是黄金切割率,中偏右一点,往前赶一点,这就是一个“度”。要把握好这个度是很难的。这里我通过一个小故事来看陆润庠是怎么把握的。清末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妓女叫赛金花,这个妓女被苏州一个状元叫洪钧纳为妾。洪钧比陆润庠早六年考上状元,就是早两科,三年一科,苏州人在陆润庠考上状元之后说,一红一绿两状元(吴语中“陆”和“绿”是谐音)。这个洪钧状元的儿子娶了陆润庠的女儿为妻,所以一红一绿成了亲家。洪钧喜欢上了赛金花之后,赛金花与陆润庠也是亲家了。洪状元对外国的历史很有研究,成了中国的第一位派驻欧洲的大使。他的办公地点在德国。外交官都是要带夫人的,他的大老婆不愿意去,因为西餐吃不惯,中国过去的妇女是不参加公共社交活动的,去当了大使夫人就得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她拿不上台面。然后洪钧就带了赛金花去。赛金花一到欧洲,就如鱼得水,不到半年就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德语,在社交场合把所有的使节夫人都震住了——她太漂亮了,又有风度,中国的外交形象陡然上升。这个洪钧短命,当了几年大使回国之后不久就去世了。洪状元去世之后,留下了一个女儿,留下了五万两银子,专门交代五万两银子是给赛金花的,因为他知道洪家是不会收留赛金花的了。这五万两银子什么概念?就是一万两银子在当时的北京和天津城里就可以买一栋别墅。洪家把孩子和钱都拿走了,赛金花两手空空,又沦为妓女。这时候八国联军来了,赛金花学会的这个德语派上大用处了。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之后呢,烧杀抢掠,干尽了坏事。有一天,八国联军的几个军人闯到了八大胡同,八大胡同就是北京的红灯区,闯到了赛金花开的那个妓院里面去,为首的是德国人,德国是八国联军的统帅,也就是司令国。赛金花上前,用流利的德语跟他们对话,他们就感到非常惊讶,就不敢干坏事,然后赛金花请他们喝咖啡,还拿出以前跟德国的总理、部长照过得像给他们看,把这些小兵吓得屁滚尿流,赶紧跑回总部报告。第二天,八国联军总司令就派专车来接赛金花到中南海仪銮殿,就是现在的怀仁堂,以前是慈禧住的地方,请她喝茶。而且以后天天请她喝茶,那个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大家不要想太多啊,喝到第三天的时候呢,赛金花就问他,“你找我有什么事?”那个元帅说:“我想你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能不能帮我们筹集一点军粮,就是我们来了以后,粮草不够。”她说可以,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你们也是文明国家,我在你们国家待了那么多年,你们能不能不要做坏事啊,道德标准是一样的”。元帅说:“可以。”从此以后,八国联军干烧杀抢掠那些事就少多了,所以北京的市民非常尊敬赛金花,称她为“赛二爷”。这个赛二爷后来很穷困,她就想到了丈夫留给他的五万两银子,她给陆润庠写信,希望陆润庠评个公道,把钱和她的女儿要回来。陆润庠怎么来处理,掌握这个度?她是妓女出生,但又做了很多好事,又是自己的亲家,很难处理两边的关系。他是这样解决的:孩子归洪家,五万两银子归赛金花。两方面都比较满意了,这就是把握好了度,基本点是两个方面兼顾,但稍微偏向洪家一点。
为人之道的第二点,就是怎么做人,“积德行善,致力慈善”。陆润庠的父亲当医生出了名之后,就在苏州办了一个米行。这个米行有一个特点,就是你有钱就给钱,没有钱就自己量,大抵量多少够你吃就行啦。所以苏州人称他为“米自量”。陆润庠在当官时期,有一段时间是当了北京市的市长,“顺天府主管”。他那时候也是深入到民间,发现有很多穷人需要接济。清代中期及以前,是有一些接济穷人的粥厂,就是政府提供的免费的粥,后来到了清末,粥厂就取消了,一个原因是由于政府财政比较困难,再一个原因是有些地方成立了慈善机构,不用实物救济的方式了,改用钱了。陆润庠发现,很多拿了救济钱的穷人仍然没有饭吃,因为拿了钱就去赌博、去抽鸦片,还会饿死在街头,所以他就向朝廷写奏折,要求恢复粥厂。他做了一件善事。他在当医药局长的时候,也做了很多慈善的事情,我这就不一一说了。在清末几场瘟疫中死了很多人,包括曾国藩的弟弟、两江总督曾国荃,曾国藩的儿子,还有光绪的父亲,很多人。就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候,陆润庠上了一个折子,要推进全民预防治疗体系建设,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体系。
识人之道
现在讲讲陆润庠的识人之道。他当了三年的吏部尚书,识人之道是组织部长最重要的本领。顺便说一下,整个清朝当吏部尚书的人平均的任职时间就是两年零九个月。这也从侧面知道,陆润庠这个人所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会在任何一个地方、有意无意之间表现出来的,不左不右,跟平均数差不多,稍微多一点,不像有的人只干了几天几个月,也有的干了很长时间。大家如果要研究行政学,政府组织理论、人事制度,也可以研究研究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的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是几年换一次,一个人平均干几年,这里面是有学问的。
陆润庠在当吏部尚书的时候,提出了振兴国家就必须解决人才问题,不管是官阶大小,是才就要举,就是不要用官本位来衡量人。这是他的人才观。而且他强调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侧席求贤”,就是把身体侧过来虚心访求。你不能说我是组织部长就高人一等,这样求不到贤。他提出的用人标准强调“学术、心术兼察之”,也就是德才要兼备。他怎么来落实这些理念呢?一个是要识人先要了解人,“逢人就问、见属证事”,逢这个部下就问他的上司,逢上司就问部下,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来证明这是不是人才。第二个听民声,“采诸舆论”,晚清的时候,舆论开始发达,因为开放了报禁,小报满天飞,所以通过舆论也可以了解干部情况的。第三个就是日常观察,对官员在工作生活方面的情况,留心观察、记录。第四个重视言官的作用,中国古代有专门挑刺的一批官员,叫御史,又叫言官,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巡视组,要重视他们的意见。
陆润庠在吏部尚书位置上的时候,推荐了一些重要的人物,都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我这里介绍几个人。他按照规定,尚书这一级的能推荐五个人,他推荐的第一个人叫宝铭,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满人,何许人也,就是在他的吏部里面干活的,相当于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副主任,他本不想提拔这个人,能力也一般,但是必须把他放在第一个,为什么呢?要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啊,再一个要尊重满人,满汉关系非常重要。但是具体的用人权在他手里,他推荐的五个人得到慈禧认可之后就开始行动了,首先提拔的却不是宝铭,而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这个第二个人赵炳麟,被提拔成了皇帝身边的一个重要的文官,此人在弹劾袁世凯时发挥了作用,做过很多好事。第三个人叫毛庆蕃,这个人立即被提升为江苏提学(相当于教育厅长),他重用后做了一件大事,救了黄炎培一命。黄炎培大家都知道,就是跟毛主席一起探讨国家兴衰周期率问题的那个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在上海,是倾向革命的一个普通教师,到处跟学生讲革命道理,两江总督就给江苏提学毛庆蕃下了一个死命令,要抓黄炎培,要处死他。毛庆蕃就亲自跑到上海,因为当时上海也归江苏管,黄炎培在上海中学当老师。毛庆蕃请来了上海中学的校长,启发他,说你们这里有一个黄炎培,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很有水平呀。校长回答是呀,很有水平,讲课很受欢迎。毛庆蕃接着启发他,这个黄炎培从来不宣扬所谓革命吧。那个校长说,当然了。毛庆蕃问,那你还能说说他的优缺点吗?校长说,他这个人优点很多,比如说我给他的薪水,他只要一半,但他的课时量是人家的一倍,讲课非常的生动,但是他不讲革命。毛庆蕃说,你能不能为他担保。校长说,我以身家性命担保。毛庆蕃说,不用你担保了,我来担保,我听过他的课,他从来不说革命。保下来了。黄炎培后来写回忆录《我的八十年》的时候,写道“我的大恩人就是毛庆蕃”。而这个人是陆润庠发现的人才。再往后面两位举荐的人都是比较年轻的,是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那么回过头来再说那个宝铭怎么办呢?在机关里有一条潜规则,他只要是出了一丁点问题就不能提拔,但凡是人,做事情难免要出问题,关键是有没有犯错误的时间,如果你想叫他出错,给他时间就行了。果然,陆润庠就等了半年,宝铭出事了。他当副主任不是管保密工作吗,下面出现了泄密,被人家把一个干部档案拿出去,修改完了又放回来,被人发现了,告到皇上那里去了,最后皇上批下来严肃处理,肯定把那个人革职了,但是宝铭作为上级,负有领导责任,给了一个警告处分。这样就搁置起来了,不用提拔了,一直放着,拖啊拖,到三年后,陆润庠要高升宰相大学士,这时候为了摆平,离任之前要把几个重要人物提拔重用起来,而这几个人的资历都比宝铭浅,搭个车,给宝铭的职务问题解决,给他了一个正厅职。所以陆润庠在用人问题上是有胆,有识,也很有办法的。他在管理上还搞了绩效考核的创新,强调用人公开,对高官的考核结果,要在《政治官报》上公开。
为官之道
下面讲陆润庠的为官之道。有几个特点。一是坚持变革,强调稳健。他讲“成规未可墨守,而新法亦须斟酌行之。若不研求国内历史,以为变通,必至窒碍难行,且有变本加厉之害”。这是他的基本见解。当时,清末准备搞君主立宪,就是官制改革,陆润庠是负责人之一,在起草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二是思方行圆,外柔内刚。内心深处要有原则,但是行动上要变通。陆润庠是持开明主张和有限改革论的,一方面他强调要破传统的祖制,要变革,但是又要稳妥,否则急于求成,反而会让反对改革的人找到把柄,出了问题,往往维稳派会占上风,变法的人就会受压抑。处理好“维新”与“维稳”的关系,很重要,他总结的就是,变革要斟酌行之、变通行之,防止过激,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变本加厉。
陆润庠还有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提出协同发展的思想,开放包容,增加政府的协同程度。他在当吏部尚书兼顺天府负责人的时候,提出了“顺直联为一气”的思想,并付诸实践。顺就是顺天府,直是直隶,包括现在的河北、天津。“顺直”后来就叫“京津冀”。他认为,要发展好北京就必须使北京的周边一起发展,在用人和行政方面,建立合作机制。请看这是他写的奏折,说现在之所以吏治日顽,就是因为我们的人才不足,人才不足怎么办?就是统一考虑、统筹安排,北京的官员和周边的要调剂,就是中央政府的官员要到周边去任职,外边的官员要到中央来任职,这样,行政管理资源就可以互相共同享用了。有一段时间北京物价飞涨,粮价涨的更厉害,他让北京的官员到外面去任职,外地产粮区就源源不断地运进大量的粮食,平抑了北京的物价。他这种用人的思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近我在《北京日报》写了一篇文章,就是《晚清顺直联为一气的探索》,介绍了他的主要构想和实践,一个是官员调剂,二个是合作治理,三个就是共同发展。
讲陆润庠的为官之道,必须讲讲他的廉政之道。他是个清官,而且是祖传的清官。他的七世祖就定了三条家规,叫僧道无缘、不吃牛肉、不置田产。就是说我们家的信仰只有一个,就是儒家思想,信仰要纯洁,对佛教、道教就不能再信了。这一点对我们很有启发啊,现在如果真正信仰一种主义,就不能再信其他主义,不能既去寺庙拜佛、又去道场算命啊!不吃牛肉,因为农耕文明靠的就是牛,用牛来耕地,不吃牛就向韩国人不吃狗肉一样,也是一种崇拜性的理念。不置田产,不置恒业,因为只要是贪官都在房地产中有一腿,不涉足这些才能保证廉洁。这是他的一个祖训,他们世世代代都传了下来,包括他的后人。
陆润庠的廉洁,有很多事情可说,时间关系仅说其中之一二吧。他当官当到那么大,不可能没有人去找他帮忙,他也常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朋友帮忙,但就是坚持一条:帮忙不收钱,即使是帮了很大的忙,也坚决不收钱。对违背自己意愿的忙,他是不帮的。他会想出一些办法来婉言谢绝。有个地位很高的人在办企业中缺钱,希望陆润庠帮忙出面筹款借钱,他给回信说,钱的事不归我们吏部管,大人可向财政部借,顾左右而言他,人家也就没话说的了。还有好多人找他跑官要官的,他说现在改革官制,上面三令五申,不能私自安排官员,你要让我去吃官司吗。他对买官卖官深恶痛绝。这个制度是从明朝开始实施的,叫“捐纳”,也就是说买官卖官是合法的,因为国库不足啊,买官卖官成为弥补科举选官的另一条途径,但有区别,科举出来的官员任何岗位都可以安排,而买来的官员在一些重要的岗位是不能安排的。他对“捐纳”制度提了改革建议,一是希望尽快取缔,二是暂时不能取缔的话就严格对买官者进行考试,使那些学识浅陋的人考不及格,规定只有考试及格了才能安排职务。他办事向来这样,不是一条道走到黑,而是总留有变通的余地。尔后,很快在一九〇一年朝廷就宣布取消了这种买官卖官制度。
陆润庠书法很好,但从来不卖字,不收钱,他只为公益的文化单位题写牌匾。荣宝斋是北京最有名的文化企业,现在荣宝斋用的是郭沫若写的匾,齐白石和徐悲鸿也都为荣宝斋题写过匾,但最早的匾是陆润庠写的,他没有收取分文。
陆润庠有自己的廉政文化。他写的座右铭与一般人写座右铭不一样,一般人都是写励志方面的文字,他写的座右铭全部是关于廉政方面的。廉洁是可以救命的。他在朝廷工作四十年,不可能一点错误不犯,但是犯了错误,是可以被理解的。他经常出去当乡试总考官。有一次,他在酒后不经意间给自己的朋友泄题了,这位朋友虽然没有考取,但还是被人举报了。慈禧一看这个弹劾的信,说陆润庠肯定是无意的,因为他不收钱啊。如果收了钱,肯定是办坏事,是要严惩的。他无意泄题,就不要惩罚他了吧。
陆润庠也有局限性。鲁迅对他了解比较深,专门写了一篇杂文叫《靠天吃饭》,开篇就讲,以前有个状元,叫陆润庠,他画了一幅画,叫靠天吃饭,一个人靠在很大的一个“天”字下面,正在吃饭。鲁迅说,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是靠天吃饭,自强不足。陆润庠崇拜权力,靠天吃饭,靠的是太后、皇帝吃饭,想变革,却只落无奈。再一个局限性就是路径依赖,缺少法治的思维,虽有突破,但是并不是很大。
书法中的政治
最后我们来看看陆润庠的书法。书法在古代是政治,是政治活动的内容,也是政治工具。陆润庠的字本身里面是不是有政治内涵,有,他的字的风格是端端正正,苍劲有力,中规中矩,这就是他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当时的社会,全民浮躁,可以说比现在浮躁很多,在那样一个浮躁的生活中,他于书法中追寻一份短暂的超脱,在字里行间表达对西方船坚炮利的巨大无奈和些许抗争,也饱含了他不愿意与腐败负能量正面冲突又不同流合污的为官之道的艰辛。
陆润庠的书法里包含着政治智慧。慈禧寿辰,陆润庠送了两副寿联,其中一副对联他落了款写了自己的名字,另一付对联,他很低调,不落款,只是盖了个名章,他是信奉中庸低调的。他送两副对联的意思就是让慈禧来选。哪一副对联会受到慈禧的重视呢?慈禧用了他落款的,而且慈禧还画了一幅画跟对联搭配,挂在祝寿的大堂,所有前来拜寿的大官一看,这个陆润庠的地位有多么高啊,不单书法有自己名字题款,而且还有慈禧的画,珠联璧合。陆润庠的智慧在于在慈禧面前做出低调的样子,但也表达出随时可以“高调”的准备,而慈禧的选择在于调动官员的积极性。这字里行间浸润了良多的行政文化。
陆润庠有时把书法当作一种个人政治意愿的表达方式。他曾经送给庆亲王奕劻一幅扇面。清末时期准备搞君主立宪,但是朝廷内部争权很厉害,最后由皇室成员庆亲王奕劻组阁,庆亲王请陆润庠入阁,陆润庠谢绝了。陆润庠谢绝也很讲艺术,不能得罪人呀,送给奕劻一把扇子。扇子大家知道,北方人叫一边凉快凉快,待着去吧,我不干啦。庆亲王一看扇子就明白了。后来君主立宪虽然出台了,但是老百姓非常不满意,官员也很不满意。为什么呢?就是整个内阁是个皇族内阁,十四个内阁成员九个是皇族成员,在英国和日本都搞成了的君主立宪,晚清中国也想用它做挽救的最后一副药方,实行不流血的变革,但是由于推行当中出现了种种的失误,最后出台的皇族内阁却直接成为辛亥革命的一个理由,一个导火线,就是说人们期待了那么长时间的君主立宪原来是皇帝玩弄权术,仍然是皇家管着,不是让老百姓有管理的机会。陆润庠选择了逃避。
陆润庠以书法为媒介,关心爱护年轻的读书人。一次陆润庠在湖南当考官,有一个每考都落榜的穷困潦倒的叫柳潜的秀才去拜访,陆润庠连这样一个穷酸的秀才也接见了,秀才向他求字,他就送了一副字,这幅字的意思是勉励他,说你现在虽然还睡在一张连褥子都没有的床上,但你还很年轻,相信将来会有封侯那一天。这个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后来就发奋当了湖南第一高等中学的老师,恰恰是毛主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当时毛主席十九岁,刚走出湖南湘潭韶山那个小地方,到了长沙这个大城市,遇到了一位赏识他的国文老师。毛主席后来回忆说,我的第一个恩人叫柳潜,他发现了我写的一篇参加比赛的作文叫《商鞅徙木立信论》写得好,批了“传阅”。前不久,毛泽东这张作文卷子被发现,柳潜在这个“普通一班”的高中生的卷子上的批语竟然是“伟大之器”,就是说柳潜是第一个发现毛泽东是伟大之器的人。
陆润庠还给十四岁的少年写过一副对联。郁达夫是非常有名的文学大师,他十四岁就喜欢写古诗词,还在上海发表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就写了一封信给陆润庠,把这个诗寄去,并向陆润庠求个墨宝。陆润庠对这样一个少年才子也认认真真写了一副对联,而且称他为“达夫仁兄大人”,他一定也觉得很搞笑,他都已经七十多了,还写得这么认真,于是写到这里时,在“大人”后面写的“正之”两个字就非常潦草,他内心是很有幽默感的。写的内容,上联是“新片细写银泥纸”,下联是“宝盝粗镌玉版符”。突出了“新篇”,十四岁写的诗当然是新篇了,突出了“细写”,只要你认真地写,即使显得很粗糙,但是它具有雕琢的余地,可以玉汝于成。我想,郁达夫之所以能成为郁达夫可能陆润庠的砥砺也有一点点关系吧。
陆润庠与鲁迅的文字交情很深。鲁迅为取《永乐大典》,专程去陆润庠家,办完正事后,陆润庠赠送给鲁迅一幅字,题写的赠送对象是“做人”,鲁迅的名字是周树人,周作人是他的弟弟,为什么写“做人”呢?我们可以这样来猜:第一,鲁迅是清官,他是教育部的一个处级干部,他怎么能去向名人要字呢?陆润庠的字是可以卖钱的呀,起码给后人可以卖钱的吧?值钱的,非常值钱!鲁迅想想,我不合适吧?假公济私啊,写我弟弟的名字吧,这样不犯错误,这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呢,就是陆润庠保护干部,说你是个官员我就不写你的名字了,你弟弟叫什么名字呢,他叫周作人,那好,写作人吧。不管怎么样,都说明陆润庠对鲁迅的友谊、以及他对年轻人的这种关爱,充分体现在他的举手投足、一笔一画中。
陆润庠把书法作为价值观培育的一个重要的平台。陆润庠抄写了很多遍《治家格言》。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写的《治家格言》,流传非常广,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 , 毋临渴而掘井”等,对后人一直起着教育作用。陆润庠抄写《治家格言》,一方面是自己受教育,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别人。纵观陆润庠的书法作品,都是弘扬正气的,都是歌颂真善美的,体现封建糟粕的东西很少。
陆润庠对中国书法艺术还有一个创新,值得一提。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你练这个帖是不理解里面意思的,为什么不理解呢?因为它从一块大碑上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地拓下来的,本来意思是完整的,被搞得不连贯了,所以在练字的时候实际上缺少了内容方面的文学欣赏,连意思都不知道,只是为练字而练字。陆润庠想,这样枯燥的过程使很多人望而生畏,如果能把枯燥的练字和文学的学习结合起来就好了。他作了一个探索,自己写了几本字帖,内容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既可以念,又可以写,还可以单独欣赏文字,有助于提高练习书法的兴趣。这对于弘扬祖国传统书法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丁晓原:高老师刚才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陆润庠的学问,包括艺术方面的学问,一个是他的实践,都给我们很多启发。下面还有点时间,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向高老师提出来。
提问:高老师刚才讲的关于陆润庠的养老、社会保障方面的观点,我感觉到真的很受启发,因为实际上我们现在社会改革发展到今天,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社会保障方面,我们实际上还是没有达到当时陆润庠提出的怎么解决老年人的养老生活问题、老年人的一个养老精神追求问题。既要解决他们的物质需求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他们的精神需求问题。陆润庠这些思想对我们当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这个方面,我也是听了这个讲座之后才听说了这么一段故事。我想请高老师,就陆润庠的社会保障思想对我们当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有什么启示,有什么作用展开分析一下。
高小平:好的,谢谢这位老师。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社会保障的,我看了陆润庠的状元文之后,真是觉得叹为观止。考卷的容量非常小,只有八百字,但内容博大精深,我是请了一个比较懂古汉语的人帮我翻译了一下。其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最后那句话:“善治。”就是我们现在公共管理学术界讨论最热烈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这次四中全会提出的“善治”,他那个时候就提出来了。当然语境是有不同的。这是第一个震撼。然后回过头来再仔细看他的原文,他就是讲怎么样能把养老的这个问题解决好,解决吃穿,本身就蕴含着子女有生产能力了。当夕阳西下的时候,看着孩子们牵着牛,拿着镰刀,满身是泥,但是脸上带着兴奋的色彩回家的时候,我们就放心了,因为他们已经有劳动的技能了。解决了吃穿问题,实际上你的精神问题也解决了一大半了。看到子女的成长,应该说比看到我们自己的成长更加高兴。现在可不是这样吗?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就是这个道理。他这篇文章里面实际上也包含了这个道理。我们经济发展还是第一位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第一位的。他认为,发展生产,这个里面本身就包含了精神文明。他就是讲这个,你看到了人们解决了衣食住行,好像很简单,其实你同时看到了孩子们劳动技能的增长是更高兴的,比吃到东西更高兴,这“吃”到的是精神。我就体会到,我们在任何时候,社会保障也好,公共服务也好,没有经济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为什么我们苏州的社会保障、政民关系、服务型建设都做得比较好?首先是经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他提出把养老院办再学校的构想,创办粥厂、办医药局等,给我们的启示也很多。就是仅靠政府养老是不够的,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这样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第一是要政府投入,政府投入就是说需要有钱,要发展经济。然后在政府投入的时候要鼓励社会各界投入。陆润庠当局长的那个医药,不是我们现在的医药局、卫生局,而是个兼有行政管理职能更多的慈善性质的机构,是靠募捐进行活动的,是给穷人免费看病的慈善事业。再一点启示就是,我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逐步地发展,也不可能一下子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周文王治理的地方能够搞到那样一种程度,就是周文王在那样的生产力状态下治理达到的最高境界,中国历朝历代没有超越他的。到了后来,我们生产力是发展了,但是我们治理当中的“软实力”没有周文王那时候高。当然也可能是后来孔子、孟子他们对周文王业绩总结的好,咱们还可以专门研究。但是,周公这个形象确确实实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地位是非常高的,就是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就像我们现在还要来学习孔子的思想一样。并不是说我们后人都没有周文王、孔子聪明,而是说他们在那个时代达到了那个境界。我们现在能不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产生像周文王那样的治理?达到孔子那样的思想?实际上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一样,我们有了这么多好的社会条件,但是还没有解决到像周文王那个时候的生产力水平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还要努力,而借鉴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也是要做的事情。不知道我是不是说外行话了。谢谢!
提问:我觉得通过我们这个报告在历史中间确实有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请你讲讲,在历史过程中间对我们公共管理有什么启示?能不能推荐一些相关的历史著作,来帮助我们的同学们学习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高小平:好,谢谢。历史的确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从中学到大学一直有历史课,但是这个历史课它讲的是什么呢?它讲的是通史。通史最大的问题就是让人瞌睡。我觉得学历史通史当然要了解,就像我们文科生也要有基本的数理化知识,这是思维能力锻炼的需要。但学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一个的人物来了解历史。人物有几种学习的办法,一个是看传记,说实话传记也有问题,他和别人的联系往往被割裂了,看不清楚。还可以看什么呢?看他自己写的日记一类的东西,以及他的工作当中留下的。我研究陆润庠,主要是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查他的奏折,从奏折中了解他向朝廷提出了什么主张,皇上准了他要办的有什么,那么这就可能是他的业绩。再看他和哪些人接触比较多,你通过和他接触多的另外一个人,就可以拓宽对历史面的把握。比如,陆润庠接触比较多的是张之洞,我们知道南京大学的前身叫中央大学,再前身叫“三江师范学堂”,是张之洞创办的,南京大学校史里面写到张之洞了。但我进一步查到了陆润庠在中间帮了很大的忙,他是一个无名英雄,南大校史并没有把他写在里面。张之洞每次缺钱的时候,都是和财政部要,就是当时陆润庠工作的那个户部,他不光管户口,更管财政,他是副部长。这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发现他的作为,来发现他的贡献。我想这里面有一个如何学历史的方法问题,以前学历史的方法需要改进。历史对我们公共管理、现在学习的关系?我觉得一个来说,就是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我们看问题想问题的历史感,知道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历史的走向,这就比较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二个来说,学习历史可以少犯以前犯过的错误。现在的管理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有时候匆匆忙忙出台一个连我们学公共管理的研究生都不会犯的常识性错误。实际上这种管理和决策在历史上都有很现成的成果,学历史就是可以让人少走弯路。第三点,学历史可以增强时代意识。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既是我们当代的责任,也是我们古人的期盼,是前人没有完成的使命。为什么常常说是历史使命、是“天则”呢?人在做,天在看。从周文王、孔夫子一直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提出来的事我们当今还在做,他们在天上看。就像我们刚才那个老师说的,周文王做的事情我们做完了吗?就是说周文王他能在那样一个有限的条件下达到的管理境界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历史向未来找到一个前进的动力。
丁晓原:高会长回答得非常好!刚才我在开头介绍的时候,说到我们学校有个《东吴学术》,这个刊物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们这样一个属于“第三世界”的学校办的可能是“第二世界”或者说“第一世界”的大学才能做的事情。我希望大家能够看一看这本刊物,都来关心这本刊物。我们学校之所以能创办成《东吴学术》,要感谢的人很多,其中最不能忘记的、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高老师。请大家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高老师,感谢今天精彩的演讲!也谢谢各位同学和各位老师!
高小平,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绩效管理研究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