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最美终南山
2015-03-29任世华王建宏设计张籍匀
文/任世华 图/王建宏 设计/张籍匀
秦岭最美终南山
文/任世华 图/王建宏 设计/张籍匀
如果说横贯中国大陆东西、连绵一千六百余公里的秦岭山脉,是系在东方文明古国身躯上一条神奇的绿色腰带,那么终南山就是这条腰带上最璀璨惊人、最耀眼夺目的翡翠饰品。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这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为偌大一座终南山留下的千年传神写照。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中段的一段山脉,西起陕西宝鸡市眉县,东至陕西西安市蓝田县。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近百,连绵数百里。据宋代《长安县志》记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终南山以她的丽肌秀姿,千峰碧屏,深谷幽雅,而令人陶醉。
终南山作为秦岭的一段最神奇的山脉,她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终南山以略带弧形的地理走势,把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中间一段揽于怀抱之中,并且以奇特的地理地貌、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丰富的多元文化令世人惊叹不已。作为摄影师和户外运动爱好者,我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终南山,领略了她那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了她那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
天山共色太白峰
站在古城西安的高层楼顶举目南望,天空辽阔,终南山由东至西横亘于眼前,西边天际处显现出终南山西端的影子。在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我与好友相约去登终南山最西端的太白山。
驱车沿着关中环山旅游路,一路向西行驶近两个小时,来到宝鸡市眉县的汤峪镇,映入眼帘的便是太白山山脉。太白山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宝鸡市太白县、眉县的交界处, 属于终南山山脉西段,主峰拔仙台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名山,海拔高达三千七百六十七米。
从太白山森林公园门口,坐车沿着蜿蜒三十公里的山路,行驶到了下板寺。登高望远,太白山迷人的“七女峰”尽收眼底。相传,王母娘娘有7个女儿,分别掌管着七种花卉,号称“七花仙子”。一天,七花仙子奉命下凡观花,来到太白山却被这里的山林美景所陶醉,乐不思返,滞留山中。她们因违犯天规,玉皇大帝一怒之下,让她们永远留在太白山,司管百花,演化为7座山峰,于是人们称之为“七女峰”。在下板寺坐上缆车,吊篮随着索道机器的转动而不断升高,顿时视野逐渐开阔,群山尽收脚下。低头向北望去,刚才坐车经过的山路,犹如一条巨蟒盘在山腰,数了数这段路竟有32道弯,蜿蜒曲折,尤为壮观。
下了缆车便沿着景区的山路向上行走,这是条比较好走的木板、石阶相间的道路,路两边古松参天,树冠蔽日,显得挺拔而郁郁葱葱。我们一路攀登达到了海拔3300米的拜仙台。相传,苏东坡在陕西凤翔府任评判时,为解关中大旱,拯救民众,在此长跪三日拜仙求雨,果真灵验,故名拜仙台。站在这个四周悬空的拜仙台上,脚下云雾缭绕,风起云涌,如入仙境。
再行走两个小时,就到了拔仙绝顶,又名拔仙台,雄踞于秦岭群峰之上,为太白山绝顶,恰似一个不规则三角形锥体,孤高峥嵘,参天入云,三面陡峭,雄险无比。台顶宽阔平坦,向西南倾斜,西宽东窄。台上有封神台、雷神殿。登顶远眺,顿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早观日出,晚看夕阳,流光溢彩,霞光万丈,令人心旷神怡。唐代诗仙李白曾在《登太白峰》中写道:“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到了拔仙台,周围有几个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山湖泊,系冰川遗迹之冰斗湖、冰碛湖、冰蚀湖。大爷海则是这几个湖泊的佼佼者,她水面大概有上千平方米,湖面平静,碧波荡漾,清澈凛冽,洁净无杂,印月映日,被誉为“高山明珠”“太白天池”。湖边常有白顶溪鸲小鸟,飞行敏捷,鸣声啾啾,见人不惧,飞临水面,衔取湖中草叶,人称“净池鸟”“净水童子”。
②夫妻石
③石林
④天池
山崩奇景翠华峰
“重峦俯渭水,碧障插遥天。”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这看起来比较木讷的人大概这辈子只适合爬山了。
翠华山原名太乙山,是西安市以南23公里处的终南山山脉,传说因太乙真人在此修炼过而得此名,是终南山诸峰里最具山崩奇景的一座。几亿年前的大陆板块漂移和造山运动,形成了翠华山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
放眼翠华山山崩,翠华峰与甘湫峰是山崩破坏最严重的两座小峰。翠华峰海拔为一千多米,甘湫峰海拔两千多米,周围耸立着一座座山崩后留下的残峰。这些残峰虽然规模不大,但尖角突出,直指苍穹,构成一幅奇特的花岗岩峰岭地貌景观。
沿着犹如迷宫般的石阶小路,走进亿万年变幻的地质魔境,但见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人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信手捧掬池水,冰凉透骨,入口甘冽如醇。
天池池北有冰洞、风洞、八仙洞等自然形成的洞穴。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从风洞入口处观看,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进入洞内,便觉凉风飕飕。冰洞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
环顾水湫池周围,翠华山奇特的山崩景观赫然在目,主要集中在天池周围。大块砾石以山体崩裂处向下,堆积成巨大的崩积体。这些山崩砾石沿沟谷堆积,形成大面积的砾石斜坡,一坡巨石前挤后拥,似有翻滚奔腾之势;从高处俯视,砾石奇形怪状,或立或卧,或直或斜,千姿百态,嶙峋峥嵘,甚为壮观,仿佛亿万年前山崩地裂的骇人景象就如同刚刚发生过一样。
①冰洞
②太白高山草甸
③鳌山风光
一柱擎天鳌山
或许因为阴天也不是周末,爬山的人很少。似乎只有我与同伴两个人,在山腰林间的小路上,冷冷清清的迂回前行。正走着,如同诗中柳暗花明的梦境一般,眼前忽然一黑,视线完全被屏蔽,才知道已来到了鳌山。
鳌山位于终南山西段的宝鸡市太白县境内,属于秦岭的主脉。鳌山,也叫西太白,海拔3500米左右,是秦岭最高峰太白拔仙台西面的另一制高点,故又称其为西太白, 是陕西的第二高峰。这里也是秦岭山脉中最为原始的区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 石海遗迹遍布山坡,山间终年云雾缭绕,飘忽不定,风云变幻,气象万千。鳌山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绝佳旅行之地。相传,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多年深居鳌山,精研医药,著书立说。
在鳌山这个无人区里,到处洋溢着原始的美、纯朴、神秘、静谧。这里是一个美丽圣洁的地方,没有污染,没有喧闹。这里的蓝天像水洗过一样湛蓝清新,这里的白云像哈达一样纯净如雪,这里的草甸像六月的草原一样葱郁而生机勃发,这里的森林、冰川、石山、石河、石海、冷杉、高山杜鹃、鳌山晨曦、鳌山晚霞等天然景观令人神往,恍若仙境。夜里,我们在山顶支起帐篷,躺卧在柔软的睡袋里,仰望着苍穹星汉,顷刻间人与鳌山融为一体。在这里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可以感受那种发自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安详。
巍巍神奇的鳌山,伴随着日月星辰和春夏秋冬,不知走过了多少岁月,如今留在山势宏大、景色独特的鳌山顶上的仍是一望无际的万亩大草甸和千姿百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每一个独特的景观,似神奇的故事在娓娓叙说。那精美的天然工艺品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珠联璧合,又像意境优美的山水画卷和巨篇诗作。鳌山人迹罕至,石海遗迹遍布,如同一位冷傲的山野村姑,静静隐居于宁静的崇山峻岭之中。这座深藏在中国的龙脊——秦岭深山处的大山,可能就是秦岭山脉中最后的秘境。2009年鳌山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
④龙脊
奇峭陡峻“小华山”
我们专门选择了看起来并不怎么陡峭的终南山嘉午台来攀登。上山的道路一开始就蜿蜒曲折,葱茏绿意,翠影相错。大多时候,树荫遮住了高山的峻貌,风景貌似并不出奇。
经过长达数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到了素有“小华山”之称的终南山嘉午台。它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峪乡白道峪村南,南依秦岭,北对少陵。由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组成,峰峦叠起,奇峭陡峻,酷似西岳华山,故有“小华山”的盛名。
嘉午台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必去之地,中心最高峰“戴顶”海拔2000米,山上最险处是“大梯子”,在悬崖峭壁上是一条人工凿出的约四十米长的石阶,石阶旁悬有明万历十一年铸造的铁索。攀索拾级而上,有腾云驾雾之感。每逢夏秋两季,谷底浮云升腾变幻,从身边飘然而过,如传说中的神仙境界,故此又叫云山顶。攀登嘉午台,须从白道峪入山,过台沟口,越过大顶至雪瓦山,沿途有新庵寺、一天门、太白庙、二天门、冷水泉、分水岭、山神庙、舍利塔、登云梯、破山石、喇嘛洞、朝天梯、兴庆寺、龙口、长空栈道等胜迹30余处。嘉午台以险陡而闻名,由东山底看,像一只猛虎,正欲扑向秦岭;由西面看,像一条巨龙,似在白云中腾空而起。登上嘉午台,站在龙脊和龙口的那种自豪感、征服感在心中油然而生。嘉午台远在唐贞观元年前,就闻名全国。在这里长期居住修炼的有印光、虚云、妙阔、定慧等多位著名法师高僧。唐代,西藏的活佛达赖和班禅来京师长安考试时,就曾住在喇嘛洞中。
①圭峰天生桥
青幛远衔圭峰夜月
不知不觉一惊薄暮,古人喜欢赏月,赞月,我们也准备欣赏一番闻名遐迩的圭峰夜月。
在西安市户县境内终南山靠近平原有一座独峰昂然耸立,因其山峰峭丽挺拔,形如圭玉,故称圭峰山。
圭峰山海拔1528米,因三面为悬崖峭壁,唯西南面坡度较缓且形似“圭”而得名,相对高差为1000米,俗称“尖山”。圭峰山风景秀美,植被良好,有“天上一轮月,圭峰十二圆”之称。因范仲淹在圭峰山上饮酒赏月而得“圭峰夜月”之美名,为户县十二美景之一,在山下草堂寺附近立有圭峰碑,其为赏月最佳地点。我们登上圭峰山,环视四周,顿感“秦川大地尽收眼底,陆海茫茫一览无余”。圭峰山顶曾有古寺庙一座,如今已毁,只留下了许多传说,其中“圭峰戴帽,白雨发泡”“咸丰三年,火烧尖山”,说的是因青蛇作乱,于是雷公劈下闪电把青蛇烧死于庙中。每当黑云压顶,必有大雨,故云“圭峰戴帽,白雨发泡”。圭峰旁又有天池,其峰之南旧有别墅,是峰顶赏月的绝佳之地。夜幕渐渐降临,但见暮山紫翠,横绝天表,月高露下,如临天际月宫,有一首诗对圭峰夜月这样描写道:“浩照圭峰树影重,天云潋滟淡春容。银河斗转横轮阁,铁鸟风清杂晚钟。青幛远衔秋夜月,轻云暗抱大夫松。山家乘兴恒孤往,石径穿林护短筇。”
游人还可以从乌桑峪攀登圭峰,沿路可以领略亚洲第一花岗岩天生桥的雄姿。天生桥长 50米,净跨38米,高25米,底座宽21米,厚2米左右,单孔,呈弧形,天然生成,是地质专家郭贤才老师等发现的,其地质构造奇特——并非在河道之上由河水冲刷而得,是间歇性流水冲刷的结果。
站在这座石桥上,无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②重阳宫门
③④活死人墓
天下祖庭重阳宫
读过金庸小说的读者都会对小说中的全真教、王重阳、全真七子、重阳宫、活死人墓等人物、地点记忆犹新,多数读者也许都会以为这是金庸先生的神奇想象。其实,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故事就发生于终南山北麓户县祖庵镇重阳宫。
户县重阳宫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宫,陕西重阳宫)之一。重阳宫是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的开山祖庭,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宫虽也号称“祖庭”,其实不过是王重阳的弟子所建。重阳宫是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遗蜕之所,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盛名。
重阳宫在元代曾盛极一时,宫域东至涝峪河,西至甘峪河,南抵终南山,北临渭水,殿堂楼阁多达5000余间,住道士近万名,宫观规模为国内道观之首。元世祖时重阳宫奉敕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重阳宫在元代的北方道教中影响很大,居全真道三大祖庭之首,悬挂在山门上方的元代皇帝御赐金匾仍清晰可辨。
走进重阳宫,依稀可以感受到全真道的浓厚气氛。古老的殿堂、王重阳的墓茔、王重阳手植的千年银杏树、元代的石碑都历历在目。特别是金庸先生小说中提及的活死人墓,更是具有神秘的色彩。活死人墓位于重阳宫东北方向、还有三华里路程的成道宫中。史料记载,金大定元年(公元1161年),王重阳抗金失败后,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王自称疯子)灵位。王重阳在活死人墓中修炼的两年中,还写了一首《活死人墓赠宁伯功》的七绝诗,描绘了这种特殊的修炼方法。诗中有“活死人兮活死人,风火地水要只因。墓中日服真丹药,换了凡躯一点尘。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墓中闲寂真虚静,隔断凡间世上尘”等句子。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古墓,全真道祖师爷王重阳出道前的修行之所,历史上真是有“活死人墓”这个地方,的确是王重阳修道练功的地方。
终南山,好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西部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