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唐名邦巴蜀重镇
——回望几经辉煌的三台历史文化

2015-03-29左启

中国西部 2015年9期
关键词:三台县东川草堂

汉唐名邦巴蜀重镇
——回望几经辉煌的三台历史文化

文/三台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左启摄影/李贤 设计/郑 怡

三台杜甫草堂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其有明确记载可考的历史,在2200年以上,加上商周时期创建的“郪王城”,其历史远远超过3000年。唐朝梓州时期的东川道和宋朝潼川府时期的梓州路、潼川府路(治所在今天的三台县),是省级行政机构。在四川,一度有“北有梓州,南有成都”之谓,梓州(今三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曾与成都不相伯仲,在全国举足轻重。

商朝能臣后裔建“郪王城”?

三台县自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广汉郡设郪县。同相邻的涪县不同的是,涪县以“涪水”称名,郪县则以“郪邑”得名。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部分内容,足证“郪邑”的出现远早于郪县的设置。始见于东晋崇州学者常璩所著《华阳国志》的“郪王城”被宋代学者所著的《太平寰宇记》 确认为“郪邑”:“郪旧县,在今县(宋郪县,治今三台县潼川镇)南九十里,临江,郪王城基址尚存。”

在2002年召开的中国古都学会成都年会和2013年召开的中国汉画学会济宁年会上,笔者交流的主题论文《“千子堡”“郪王城”历史渊源初探》和《郪县王李氏》为“郪王城”之谜的破解提供了一个令学界同仁耳目一新的突破方向。据光绪《新修潼川府志》记载,关于清光绪时出土于郪江流域之中江县仓山镇的“商父乙鼎”“广汉郪李铭文砖”,以及清代学者张澍所著《姓氏寻源》中关于广汉郪县“大姓王、李氏”分别为商纣王辅佐大臣比干和箕子之后裔的考证,据此推测:“商父乙鼎”应是广汉郪县“大姓王、李氏”之先祖在商末周初,为躲避纣王迫害和追杀,辗转迁徙于川北地区时,携至其地的“传国重器”。郪江流域的“郪王城”,其创建者应为广汉郪县“大姓王、李氏”之迁川始祖,其存在时间,从商末周初,经春秋战国和秦,至西汉之初置郪县,前后应在1000年以上。

北有梓州,南有成都

回望三台县的整个发展历程,唐宋时期可谓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唐代初期,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行政机构和建制进行调整,设置道、路。三台因种种原因而成为唐代“东川道”和宋代“西川路”的治所,管辖范围之广,在今天的地图上仍能见其端倪:北至广元剑阁,南至宜宾长宁,西到成都金堂,东到重庆大足——而这也正是三台在唐宋时期迅速发展为一个繁华城市的契机。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 年),三台改新城郡为梓州,辖郪、盐亭、永泰(在今盐亭县)、玄武(治今中江县)、射洪、铜山(治今中江县南)、通泉、飞乌、涪城等9个县,治所设郪县(治今三台县)。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置剑南东川节度使,治梓州,辖梓、遂(治今遂宁市)、绵(治今绵阳市)、剑(治今剑阁县)、龙(治今平武县)、阆(治今阆中市)、普(治今安岳县)、陵(治今仁寿县)、泸(治今泸州市)、荣(治今荣县)、资(治今资阳市)、简(治今简阳市)12州,东西两川,首开分治之例;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东川增辖昌州(治今重庆市大足县)、渝州(治今重庆市)、合州(治今合川县),共15州,计89县。从此,巴蜀大地形成了梓州与成都的两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平分秋色的行政格局。

① ② 三台灵峰寺

北宋在四川设“西川路”,后又分为益州(后称成都)、梓州(治今三台县)、利州(治今陕西省汉中市)和夔州(治今重庆市奉节县)四路。由于益州、梓州和利州分属“三川”即剑南西道、剑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夔州“据三峡之上”,因此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一说因境内有岷、泸、雒、巴四大川而称“四川”)。梓州路初称梓州梓潼郡剑南东川节度。乾德四年(公元966年)改称静戎军。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改名静安军。端拱二年(公元989年),重置东川节度。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始设梓州路。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升州为府,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潼川府路辖2府、9州、3军、2监,共54县。2府即潼川府(治今三台县)、遂州府(治今遂宁市),9州即果州(治今南充市)、资州(治今资阳市)、普州(治今安岳县)、昌州(治今重庆市大足县)、叙州(治今宜宾市)、泸州(治今泸州市)、合州(治今合川县)、荣州(治今荣县)、渠州(治今渠县),3军即长宁军(治今长宁县)、怀安军(治今金堂县淮口镇)、宁西军(治今广安市),2监即富顺监(治今富顺县)、富国监(治今三台县安居镇)。

唐宋时期,梓州的盐业发展迅速。《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当时的梓州已有盐井44所,其中郪县26所。《太平寰宇记》记载,北宋时,仅郪县盐井便已加增到43眼。《宋史·食货志》统计,在整个梓州路,宋时设有二监(其中,富国监设在郪县南路今三台县安居镇的“富国盐井”),总共辖有盐井285眼,年售盐14.1780万石。教授蒋志考证,“梓盐”在当时已占“川峡四路”盐井数的60%,产盐量的44%。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元和年间,梓州所产的“红绫” “丝布”,被列为上献皇室的贡品。据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记载,在当时高昌市场上的丝织品中,“梓州小练一匹”,上等值“叁佰捌拾文”,下等值“叁佰柒拾文”,足证梓州所产丝绸在当时已经销往西亚各国,并已拥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宋代时,梓州成为四川新兴的丝织业中心,宋王朝在梓州路征收的各种丝织品的数量,已经超过成都府路。《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梓州路上献朝廷的绫为2.63万匹,成都府路仅7800匹;“岁总收之数”的绢,梓州路为381553匹,成都府路只有337357匹。在各路租税收入中绢的数量,梓州路为213396匹,成都府路63670匹;绸的数量,梓州路为19840匹;成都府路为11703匹。

唐宋梓州时期,三台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趋于极盛,被誉为“地当四达之冲,路扼两川之要”“蜀川巨镇,郪道名邦。”

① ②杜甫草堂

文坛重镇

唐宋时期的梓州城,达官显宦云集,迁客骚人荟萃。客籍本土,腾蛟起凤;佳篇杰作,斗彩争辉。

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盛唐李白、杜甫,中晚唐元稹、李商隐等著名诗人在梓州留下了瑰丽诗文。

盛唐伟大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天宝年间,曾任唐玄宗的翰林供奉。他的诗,清新俊逸,闪耀着浪漫主义色彩,被誉为“诗仙”,与同时代的伟大诗人杜甫,并称为“李杜”。宋人杨天惠的《彰明逸事》记载,李白在隐居戴天山期间,曾慕名到“旁郡”(即梓州郪县)向赵蕤求教,并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后来,李白在淮南卧病时,曾寄给赵蕤一首诗,哀叹自己是“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并且将赵蕤隐居之所,比为“相如台”和“子云宅”,称自己“朝忆”而“夜梦”,十分向往。唐人侯圭记载,在郪县长平山赵蕤隐居之地——“赵岩洞”,有“赵蕤处士碑”,远近闻名(《全唐文》卷八百六)。洞前经过的小溪,古称西溪,传说为李白“濯洗笔砚处”,民间称为“濯笔溪”。清朝光绪年间,三台知县李煐在衙署豫园,以李白师事赵蕤故事为题材,创建“西溪小舫”一景,并题七言绝句一首:“濯笔滩头水急流,当年有客作清游。江山万古才人去,零落西溪一小舟。”

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七月,成都尹兼剑南两川节度使严武奉诏入朝,“诗圣”杜甫(公元712-770年)送至绵州,适逢徐知道在成都叛乱,西川震恐,只好只身转赴梓州避难。同年冬天,杜甫自成都接家眷、子女至梓州,筑草堂于州城,开始了“一年居梓州”的客居生活。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五月,安史叛军头目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被其部将缢死,历经七八年之久的战乱终告结束。杜甫闻讯,欣喜若狂,在梓州草堂挥豪写下其“生平第一首”抒发喜悦心情的“快诗”——《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全诗一气呵成,感情奔放,明快自然,把他多年来胸中的郁闷和忧伤一扫而尽,读之令人欢欣鼓舞。据统计,杜甫在梓州期间,共留下近200首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诗作。这是“诗圣”留给梓州人民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明朝时,潼川知州张辉南倡首,参知(即明朝布政使,掌民政、财政,正二品)梁尚贤、宪使(即明朝按察使,掌刑法和监察,正三品)王元德等官员“捐金度木”,选址牛头山巅,创建“工部草堂”。清朝乾隆年间,潼川知府费元龙等又在相传为杜甫梓州草堂遗址——草堂书院(今三台中学内)创建杜甫祠,祀杜甫画像,后来扩建为李杜祠,在全川首开合祀李白、杜甫之先河。1984年,三台县人民政府又在工部草堂遗址重建梓州杜甫草堂。2007年至2009年,三台县人民政府再度投入巨额资金成功打造梓州杜甫草堂为AAA景区。

文脉犹存

及至近代,三台再次迎来了文化的繁荣时期。1938年3月国立东北大学从西安迁入三台潼川古城,借用潼属联立高级中学部分校舍和草堂寺办学。1939年春,国民政府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服务团进驻三台;5月,服务团在塔山镇创办中山初级中学。1940年,潼属联立高级中学校改称“四川省立三台高级中学校”,简称“省高中”。1942年,“为收容沧陷区失学青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于三台城西火烧沟设立国立十八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国立东北大学由复课时的两院5系发展为3院10系,并设立文科研究所,招收硕士研究生,各类学生达到713人。金敏黻、丁山、高亨、陆侃如、叶丁易、董每戡、冯沅君、姚雪垠、杨荣国、赵纪彬等作家学者和孙竹篱、郭明甫等著名画家,先后在国立东北大学和国立十八中、中山初级中学等校任教。“培育英才新兴中国,驱除狂寇光复山河”,国立东北大学和国立十八中在三台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进步师生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抗日反蒋斗争,影响相当深远。1946年5月,国立东北大学奉命迁回沈阳后,三台地方人士利用国立东北大学校舍,创办川北农工学院,不久扩建为川北大学,设3院9系,聘正、副教授26名,有学员650人。1950年夏,川北大学迁往南充办学,川北大学在三台所用校地、校舍,移交“省高中”。同年秋季,三台县立初级中学并入“省高中”后,更名为“川北公立三台中学”。

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迁往南充的川北大学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四年后,学校本科专业迁到成都,继续沿用“四川师范学院”这一校名,并发展为今天的四川师范大学。而留在南充办学的专科专业,在1958年恢复本科办学后,先后经历南充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学院等阶段,2003年更名成为今天的西华师范大学。如今,四川师范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省内最优质的两所师范院校,其毕业的学生遍及川内外。数千年来三台的文化血脉对四川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也可窥一斑。

③ 东城门

Tips:三台县建置沿革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广汉郡、郪县。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分广汉郡地设东广汉郡,辖郪、广汉(今四川射洪)、德阳(今四川遂宁)、伍城(今四川中江)四县,治所设郪江镇。

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新城郡为梓州,郪县属梓州,州属剑南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梓州为梓潼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梓潼郡改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辖区,治所仍旧。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梓潼郡为梓州,郪县属梓州。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梓州改属剑南道。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设剑南道东川。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涪城县割属梓州。

宋代: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设梓州路,治所设郪县(今潼川镇),东川节度改属梓州路。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改东川节度为剑南东川节度,仍属梓州路。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改剑南东川节度为潼川府,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潼川府属潼川府路,郪县、涪城县均属潼川府,潼川路府治所均设郪县(今三台潼川镇)。

元朝: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撤潼川路,撤涪城县及录事司,并入郪县(今三台潼川镇)。郪县仍属潼川府,府属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

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潼川府为潼川州,撤郪县并入潼川州,州属四川行省。

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潼川州为潼川府,置三台县。

猜你喜欢

三台县东川草堂
基于DBSE-Net的大田稻穗图像分割
我与风的故事
草堂旧事
太阳是个理发师
没想到在天府之国的成都,在杜甫草堂汇聚了一群出色的文化人......
三台县城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我国发展中的县级城市城区停车治理问题研究
三台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薪草堂由来
由对立走向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