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机制研究
2015-03-28
(怀化学院 科技处,湖南 怀化418008)
一、引言
毕业论文作为大学阶段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既是获取学位的依据,又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但是,有不少学者提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还有人建议取消毕业论文[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说过,如果没有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很难说我们高等教育发展得好[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撰写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充分发挥本科毕业论文的育人功能,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办学质量提供借鉴。
二、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随机选取的湖南省8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400名2014届本科生,调查时间为2014年5月-6月。
调查内容为自编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调查》问卷,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共20题,由写作前、写作过程中、写作后三大维度构成,涉及写作前、写作过程中、写作后三个环节中的学生写作、教师指导及高校管理情况,共20个问题[3]。写作前又包括两个二级维度,写作认识和写作基础,写作基础调查包括学生对学术发展动态的了解情况、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平时写作训练情况的调查;写作过程调查包括对选题、开题准备、开题、调查实验、编写提纲、初稿写作、修改定稿、答辩前审查、答辩、答辩后论文修改环节10个环节中学生的努力情况、教师指导情况及学校院系的规定、检查、设施等情况的调查;写作后的调查包括对写作收获、写作困难体会等方面的调查。
问卷发放采用当面问卷提问、当场回收的方式,发放遵循尽量遍及每个学科的原则。问卷共发放400份,回收398份,回收率达99.5%,剔除20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378份,有效率达94.5%。
三、问卷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学生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就对毕业论文的重要作用来看:52%的本科生把毕业论文写作看作是 “获取毕业文凭的途径”,10.8%的本科生认为毕业论文 “没必要存在”,只有37.2%的本科生把毕业论文写作看作是 “发展自身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第二,在 “平时阅读专业期刊”上,77%的本科生选择了 “偶尔阅读”,5.9%选择了 “根本不读”;在“写作程序及规范的熟悉程度”上看,12%的本科生 “很清楚”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及规范,77%的本科生选择了 “有点清楚”,11%的本科生选择“很不清楚”。在“平时论文写作训练”情况上,76%的本科生选择了平时只 “偶尔写作”,13%的本科生选择 “没写过”论文,11%的本科生选择 “经常写作”。
第三,在 “选题后至开题前,在查阅分析相关文献、论证研究价值、设计研究方案等开题准备工作上您做得如何”这一问题上,4.7%的本科生认为自己做得 “很完备”,57.8%的本科生认为做得 “不很完备”,37.5%自认“做得很不完备”。
第四,就写作时间来看:本科生初稿所花时间为1个月的所占百分比最多,占62.3%,其次为2个月,占20.1%,只用半月就写出初稿的占11.8%,甚至有2位同学只用了两天、4个学生用了五天。
第五,从修改情况看,60.3%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修改三次及以上,10.8%的本科生修改一次。在“答辩后修改论文情况”这一选项上,59.3%的本科生 “认真修改”了论文。
第六,就 “答辩”环节情况看,61.3%的本科生认为“答辩很松”,“一次通过”的占93.1%。
(二)指导教师指导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在开题准备阶段,本科指导教师 “指导认真负责”所占百分比仅35.3%。在开放式题目“就指导教师和学校你有何建议”中,不少学生提出,教师在开题前应指导学生如何搜集相关文献,多与学生交流,而不是下发一个开题报告或列一组题目就了事。
第二,在 “提纲写作”环节中,本科指导教师指导也严重不足。40.7%的本科生提交了提纲,但是指导教师 “有反馈意见”的只占27.5%;13.2%的教师没有即时向学生提供反馈修改意见。
第三,在论文修改环节中,指导教师对学生每稿论文都能进行修改的占58.8%,根本没有进行修改的占12%。
(三)学校或院系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选题和开题时间调查。52%的本科生在大四第一学期期初开始选题,72%的在大四第二学期期初开题。
第二,开题方式调查。学生向指导教师 “提交开题报告文本”占68.6%,30%的为“在有教师参加的开题论证会上做口头报告并提交文本”;1.14%的没有开题。
第三,“开题”通过情况调查。开题一次通过者占91.46%,开题二次或以上通过者7.4%,甚至还有1.14%的没有进行开题。
第四,“提纲提交”检查情况调查。学校要求一定要提交写作提纲的占34.3%,不要求上交的占65.7%,要求交提纲但学生没交的占12.7%。
第五,“初稿和修改稿提交”情况调查。初稿和修改稿 “都要提交”占55.9%,要求 “部分提交”的占40.2%,“都不要求提交”的占3.9%。
第六,答辩前论文规范性审查。63.5%的本科生认为,学校对毕业论文的“形式审查很严格”,23.5%的本科生认为,学校对毕业论文 “形式审查较严格”。13%的本科生认为,学校对毕业论文 “形式审查很松”。
第七,写作条件调查。61.8%的本科生认为“学校、院系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的条件”“不很完备”,29.4%认为“很不完备”,8.8%认为“很完备”。
四、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上述调查结果暴露了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一为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认识陷入了误区。超过半数的学生把毕业论文看作是获取文凭的最后一块敲门砖,而忽略了它本应有的发展自身能力的价值。二为大部分学生平时对学科发展动态的关注和写作训练次数较少,对写作程序及规范普遍掌握不够,只有11%的本科生能经常写论文,12%的本科生很清楚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及规范。三为大部分学生开题准备工作不足,只有4.7%的本科生认为自己做得很完备。另外,指导教师在这一阶段指导认真负责”的百分比也仅占35.3%。四为提纲写作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投入均不够。只有40.7%的本科生能认真写作提纲并上交指导教师,四分之一本科生根本就没写,而指导教师对写作提纲有反馈意见的也只占27.5%。五为学校及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几乎不设卡。如学校要求一定要提交写作提纲的只占34.3%,不要求上交的占65.7%,开题一次通过者占91.46%,13%的本科生认为学校对毕业论文形式审查很松,“答辩一次通过”者占93.1%。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这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机制不健全,对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职责细化不够,对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没有惩罚措施。学校对毕业论文管理和检查机制不严格也是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产生不科学认识的原因之一。学生写作前不看相关文献资料,写作过程中不愿意深入思考,写作时间投入少,有些甚至在答辩前两天才匆匆赶出论文,写作后不做修改,抱着应付的态度来对待毕业论文。其次,学生欠缺对基本理论的深入学习,缺乏对学科的敏感性,不能充分运用本专业的范式去思考问题、阅读材料和提炼观点。故而在很多学生的文献综述等材料中,经常出现课题研究的现状不清,无法辨别文献的优劣,或只对文献述而不评,不能提出独到的观点。再次,与现有课程体系不完善有关。部分专业课程内容反映不出本学科领域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缺乏与毕业论文有关的课程。目前,不但文献检索课在很多学校不是必修课,有关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规范知识与方法、流程的学位论文写作也不是必修课,有的学校甚至没开这类课,只是在应用写作或基础写作课中用占少量的课时来讲解。最后,与教学方法重传授灌输轻启发、考核方式单一有关。当前,高校教学范式的主要方法是讲授式教学,其一般模式为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要是知识的接受者,过分强调教的一面而忽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缺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另外,考核方式重理论知识轻能力,较多地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也是导致本科生写作毕业论文困难的一大因素。
五、建议与对策
(一)端正学生写作态度,养成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要利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专业课教育教学及毕业论文写前动员大会、教师身传言教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规范教育,转变学生思想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一个综合测验与评价,是向教师全面汇报自己大学学习阶段学习成果的最佳凭证,提高本科生搞好毕业论文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建立学生毕业论文诚信制度,通过签订诚信保证书,使学生确立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等科学的精神态度,牢固树立抄袭可耻的思想意识,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道德的行为。
(二)加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夯实毕业论文写作基础
要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就必须从本科教育全过程系统地考虑问题,而不能只盯着做论文的那几个月,树立大毕业论文观:
首先,应抓好本科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门课程特别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务必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
其次,由于编写的教材具有一定滞后性,专业课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应向本科生介绍学科前沿问题及热点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启发式、案例讨论、课堂讨论的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再次,针对学生平时论文写作训练机会少的现状,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可以大学生兴趣小组、社团等为载体,给广大本科生接触和了解学科专业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应指导本科生做一些小型研究课题。
最后,提高论文写作在专业课考核中的比重,凡是可采用写文章或小论文形式的课程都可尝试让学生提交论文并作为专业课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分依据之一,培养学生平时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写作学术论文的能力[4]。
(三)增加对开题、提纲编写等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构建毕业论文全程质量管理机制
毕业论文涉及众多的要素、环节及程序,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除加强平时的教学和管理外,还须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众多的要素有机、有序地协调和组织起来,构建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全程质量管理机制。具体而言,高校、指导教师和毕业生应加大在开题、提纲编写、修改论文、答辩准备、答辩、辩后修改这六大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
应加大对文献查阅和概述的投入力度。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选题进行文献资料查阅,收集与毕业设计课题有关的数据、图表等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的先进的技术及发展趋势,提出课题的总体规划及要求,并根据课题要求提出设计方案及方案论证。高校及各院系也应明确要求论文开题报告中相关工作的介绍,并列出参考文献,同时细化毕业论文文献查阅和概述上应达到的要求,达不到要求者坚决不予通过。
由教务处组织,学院配合,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和初稿、修改稿检查。各高校教务处应严格明确要求毕业生在开始写作前,一定要有个详尽提纲,并细化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提纲写作过程中的指导职责,强化指导教师在论文撰写和修改过程中与学生的研讨交流,促使学生的毕业论文最后达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实、条理清楚、文字流畅。
严格答辩资格审查和答辩。对论文书写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者,令其更改后再参加答辩;对出现的抄袭他人成果、编造数据等现象,要从严查处。要坚决杜绝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只是一种形式。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专家组成员要严格依据评分标准,从严把握,客观、科学地进行评分。遇到评定等级意见不一致时,可安排学生复答辩。
要充分发挥答辩后修改这一环节,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答辩完后,指导教师及高校管理部门应加大此环节对论文检查的力度,着令学生限期进行修改。
(四)细化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写作标准、合理安排写作时间
在正式启动毕业论文工作前,高校应以《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等国家标准为据,对毕业论文的内容组成以及每一部分内容的撰写要求、字体、格式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力求细致、规范、统一。
应细化论文评价标准,制定对学生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如对选题的理解程度、文献综述的深度与广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论证的力度与清晰度、结论的科学性、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评价标准,使学中知道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5]。
科学、合理安排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我国高校可借鉴日本大学本科教育四年中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做毕业论文的做法,提前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可将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等过程安排于大三第二个学期和整个大四,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准备和深入的探索研究。
深信随着国家政策层面对毕业论文的有力保障[1],高校管理部门对毕业论文的不断重视与严抓落实,对毕业论文要求的不断规范、细化,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作为毕业生在校最后一个学习环节——毕业论文终将充分彰显它的育人功能。
[1]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2]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组长李进教授在宜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http:www.ycu.jx.cnnewsxwhc20071220071211210435.shtml.
[3]赵英才.学位论文创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崔嵘,陈薇,刘为群.如何走出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困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1):122-123.
[5]童绍玉,李秀寨,刘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3(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