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索”到“锁”
——长命锁起源探究

2015-03-28戴秀敏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锁具棉线孩童

戴秀敏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由“索”到“锁”
——长命锁起源探究

戴秀敏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通常认为长命锁是由汉代的长命缕演变而来,但由于相关资料的匮乏,导致该论断长久以来缺乏科学具体的论据来阐释其嬗变过程及缘由。引入民间“开锁”育儿习俗,通过仪式中保留的“索”的发音,“挂锁”仪式中锁具的缺失,指出“开锁”原为“开索”,是端午节佩戴长命缕习俗的衍生物。“索”与“锁”因音近造成讹误致使“开锁”仪式加入了真正的锁具,促使长命缕演变为具有金属特征的长命锁。

长命缕; “开锁”; 长命锁; 起源

长命锁又名“寄名锁”、“百家锁”,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挂在儿童颈上的一种吉祥配饰。人们认为长命锁具有一种神圣的力量,能够“锁”住孩童的生命,佩戴长命锁可以保佑孩童长命百岁,不受邪祟的侵害,是中国传统信仰中具有护身保命性质的吉祥物品之一。长命锁的佩戴在中国传统育儿习俗中颇为常见。关于长命锁的起源,通常认为发端于汉代的长命缕。

一、长命缕续命信仰

五月五日在古代常被视为五毒尽出的恶月恶日,在门上系朱索,佩戴五色线可以达到驱邪护身的作用。据传五色代表天地与四方的颜色,五色线因此被视为具有神奇的抵挡邪祟能力的物品。东汉时端午节用五彩丝系臂的习俗已流行开来。五彩丝的功能是“益人命”与“辟兵与鬼”,并具有多个名字:“长命缕”“五色线”“辟兵缯”“续命缕”“朱索”“百索”“长命索”等。应劭《风俗通义》里记载了长命缕的许多异名:“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避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瘟)。”[1]605只未提及“百索”。

《荆楚岁时记》曾引用两汉时期《孝经·援神契》里的记载:“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镂,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一作百索,名拟甚多。赤青白黑以为四方,黄居中央,名曰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2]85《孝经·援神契》是记录长命缕相关异名最多的著作,也是最早提出“朱索”与“百索”是同样物品的著作。不过在《孝经》这样宣扬忠孝仁义的儒家著作里,忽视了人们对民间信仰的需求,将佩戴长命缕解释为宣扬妇人在针线上的功劳。

关于长命缕辟邪续命能力的记载很多,但是拿长命缕做仪式的记载却很少见。葛洪《西京杂记》和干宝《搜神记》里都记载了一段汉时宫廷的习俗:“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绶。’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据说这是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出宫嫁人后口述的旧俗。八月四日在竹下对弈,胜利的人一年都有好福气,而输者就会一年病魔缠身。不过输者也有禳解之法:拿丝缕对着北斗七星祈求长命百岁,那样就会免除厄运。

《搜神记》晚于《西京杂记》,记录内容和《西京杂记》一般无二,应当是照搬自《西京杂记》。因此这段记载是目前古籍中所发现的唯一一个用丝缕做祈求长命百岁仪式的案例。中国传统信仰认为“南斗掌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搜神记》)人的死亡由北斗来掌管,人若有所祈求,都应向着北斗祝祷。因此从逻辑上看,用丝缕对北斗星祈求长命百岁的记载并无荒诞不合情理的地方。即使《西京杂记》和《搜神记》的记录未必全然可信,或可为长命缕续命信仰的起源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唐宋时期,“百索”更为频繁地出现在古籍中。唐代韩鄂在《岁华纪丽·端午》中写到:“百索绕臂,五彩缠筒”[3]47。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端午节宫里购“扑卖诸般百索,小儿荷带,系头子,或用彩线结,或用珠儿结”[4]10。吴自牧《梦梁录》记载“以百索彩线、细巧镂金花朵”[4]19等用以赐给大臣和亲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载:“续汉书曰: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成,以朱索连以桃印文施门户。故汉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禁止恶气。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遗事也。盖始于汉本以饰门户,而今人以约臂,相承之误也。又以彩丝结纽而成者为百索,纽以约股者名五丝云”“荆楚人端午日以五彩丝系臂,辟兵鬼气,一名长命缕,今百索是也。”[5]307由于高承的阅历有限,并不知道在汉代已有“百索”的称呼,因此误以为宋人用百索系臂是装饰门户的朱索传承时出现的讹误。不过,“百索”名称传播之盛可见一斑。

端午节的长命缕佩戴习俗自汉时出现至今,历时两千年之久,从未断层消逝。长命缕、五色丝以及百索等是同样物品的不同名称,但是长命锁的前身缘何脱离丝织物品的特征成为金属佩饰呢?

二、民间习俗与长命锁

从文献入手去研究长命锁的起源,由于个人精力阅历等问题查找资料相对困难,凭借相关数据库搜集材料亦有限,很容易陷入材料不足的困境。再者,即便查到和长命锁相关词汇的记录,亦没有古籍指出长命缕和长命锁的传承关系。笔者在对民间“开锁”习俗的调查过程中无意有所发现:“开锁”习俗与长命缕和长命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开锁”仪式

在山西、河南、山东、陕西、内蒙古等地区,流行着一种名为“开锁”或“圆锁”“换锁”的仪式。人们认为12岁以前孩子的魂魄不全,容易受到惊吓丢失魂魄,被妖魔鬼怪摄去。如果戴上由棉线穿铜钱做成的“锁”,就可以得到神灵庇佑。到了12岁,孩子的魂魄已经长全,不再需要护身符的保护了,所以就摘下来,这便是12岁生日时要做的“开锁”仪式了。虽然每个地方的“开锁”仪式都有些微差别(具体时间、钱币数量,棉线颜色、圈数,最后的处理方式),但是大体是一样的。现以笔者所调查的豫北地区的“开锁”仪式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开锁”仪式的过程。

孩子满周岁时,由当地的民间仪式专家或祖母等长辈主持仪式,用白色棉线或蓝色棉线穿上数枚铜钱作“锁”,在神灵前祷祝一番,用“锁”绕香炉数圈,然后给儿童挂在脖子上,称之为“勾锁”(其他地区称“挂锁”)。据说旧时挂三天方取下,但是现在一般当天就取下挂在床头。有钱人家则打银质的长命锁挂在脖子上,美观好看,不用取下可以长期佩戴。此后每年都要做一次“勾锁”仪式,有的用12枚铜钱和缠绕12圈的棉线,也有说需要第一年一个铜钱一圈线,随后每年添加一个铜钱和线圈,直至第12年孩童的生日。

“开锁”仪式通常在孩童12岁生日当天,也有地区在每年的农历六月或正月举办开锁仪式。仪式前摆好供品,烧香请神,向神灵禀明今日要开锁,然后把挂了一把锁的线圈挂在儿童脖颈,口内祝祷:“金锁翻,绳扑扌思,娃娃长到十二年,咱把迷魂锁儿都开开。小蓝锁挂住孩儿那脖各带(疙瘩)。”

再次经过烧香祝祷之后,打开锁后将棉线圈摘下,或由肩部向下套过身体,从脚下拿出来,谓之“脱锁”。接着拿出一匹红布给孩童披在身上(按旧俗应当做成红色衣物给孩子穿上),寓意“穿红袍”前途似锦。用红布把孩子的头脸依次擦一遍,口中念念有词,唱词寓意耳聪目明,心智聪明不再懵愚。随后把供桌上放满供品的碗拿下来交给孩童,寓意拿着金饭碗,永远有饭吃。仪式最后主持者拿着一条柳枝鞭打孩童三次,将孩童从屋内往屋外赶,孩童抱着饭碗从屋内扑到院子中端坐的父母怀里,象征着从此脱离神灵的看护,交由父母来照顾孩童了。

据仪式专家说,仪式之后旧俗是要把线圈扔在房顶上,“人看神看太阳看,还要在房上都沤烂”。不过神灵显圣告诉她不要再找那个麻烦了,仪式结束直接烧掉就好了。(因为过去房顶上长很多杂草,可以沤烂,但是现在的房子都是水泥盖的,干干净净不会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该县其他地区亦有仪式之后把棉线留着给孩子结婚时缝被子用的习俗,棉线为白色,称可以白头到老。祭祀之后的供品在仪式结束就分散给邻里,邻居会回赠一点压岁钱,吃了送来的供品,则意为替孩童“咬灾”。

其他地区也有称“开锁”为“坐监”“坐关”的,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所以要先坐监赎罪之后,然后方能平安。

(二)寄名与长命锁

做“开锁”仪式通常有三种情况:一,孩子从小体弱多病;二,夫妻为了求子,在神灵前许愿得子之后每年都给神灵上供,直到满十二年;三,算命先生算出孩子八字不好需要认干娘。

在有“开锁”仪式的地区,认干娘和“开锁”紧密相连。笔者做调查时,仪式专家说:认了干娘却对“勾锁”“开锁”不懂没有做仪式,就相当于白认了干娘,是没有效果的。认干娘的人做“开锁”仪式和上文所述的过程一样,但是需要额外到干娘家再做一次“开锁”仪式。而在我国其他不做“开锁”仪式但认干妈的地区,通常盛行干妈送孩子长命锁的习俗。

除了寄名在八字合适或家里人丁兴旺的人的名下外,还有寄名在寺庙里的。寄名在佛教寺庙的又称“寄僧名”“跳墙”“跳和尚”。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天津春夏之时小儿跳墙风俗:“为父母者往往带领小儿,到庙中焚香祷告,求和尚给小儿起一名,俗称寄僧名。其意盖谓自此以后,此孩便算出家。寄僧名之小孩……至十二岁跳墙还俗……左右手各持老钱四枚,旁观之人,喊声‘跳和尚’,小儿便将手中所持之钱向后撒去……旁观之人,纷纷拾钱,带回自己家中,编成锁之形式,给自己小孩带在身上。照俗谚云:‘带了此锁可以长命’。”[6]515

在各地的民间仪式中,有的解释为能够“锁”住儿童的魂魄,不让被邪祟摄去,所以举行挂锁和“开锁”的仪式;有的解释为人天生有罪,应当“坐监”服役12年;或为讨别人的旺气而认寄名干娘来庇佑孩童健康成长;或在寺庙做寄名的和尚道士,蒙受神灵庇佑,度过关卡,保儿童长命。虽然在民俗意义上各地百姓对孩童12岁做这样的仪式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可以看到在这些类似的习俗中,棉线、铜钱做成的“锁”被认为和银质的长命锁是同样性质的物品,都具有保佑孩童长命百岁的功能。

(三)由“索”到“锁”

长命锁和棉线穿铜钱制成的“锁”被视为同样的物品,但是,棉线穿铜钱的“锁”是长命锁的简易替代品,亦或是棉线“锁”发展到一定阶段演变为具有审美价值的长命锁?

1.发音的独特

当代研究者都认同长命锁是长命缕、百索等演变过来,却鲜有人对其根由进行阐释。万新华《生命的寄寓——长命锁略谈》一文对其进行了分析:“锁,大概出现于战国时期,最初的形式为以铁环相勾连而成的链子,唐代以后被用于日常生活的装饰。自唐代在全国流行的长命缕也是一种索状的饰物,亦被称为长命索。锁,古时有铁链之意;而索,据《小(尔)雅》《说文》的解释,也有铁链之意。而且,“锁”与“索”同韵同声,两者很自然地联系于一起。鉴于“锁”与“索”古义、古音的相同之处以及所赋予的特殊寓意,“长命索”演变成“长命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7]

从字义和字音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是解决讹误问题的最佳方法,可惜略有不足的是作者不够细致严谨。从现存的古代长命锁来看,最晚明代已经有了长命锁,长命缕到长命锁之间的演变应该是明代及明代以前宋、元时的事。在当代语音系统,“索”和“锁”确实同韵同声,然而在古代发音并非完全相同。根据宋代《广韵》的记载,“锁”和“索”并不在同一韵部。“锁”字在上声卷,发音为苏果切[8]285,“索”字在入声卷,发音为苏各切[8]487。此后明代《洪武正韵》,“锁”字的发音记录与《广韵》一致,“索”字发音略有变化,但依然和“锁”字不同音韵,为入声字。“索”和“锁”古音只能说略相近,而非同韵同声。

既然两字并非相同的发音,“锁”是否还是“索”演变过来的呢?

笔者在豫北武陟县“开锁”仪式的调查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地“开锁”仪式中的“锁”的发音和平常提到“锁具”的“锁”发音并不同。这个情况在笔者所调查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凡是提到“锁门”“锁具”甚至“长命锁”之类的“锁”字的时候,都发音为:Suo314,而提到“开锁”仪式大家都不约而同变音为:Su53。两个发音虽然相近,却有着细微的差别:前者接近普通话的发音,而后者发音闭塞,带有短促急收的入声字特点。

豫北武陟地区与晋东南毗邻,方言属于晋语区的邯新片。其方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保留中古汉语的入声调和大量的“圪头词”,调值短促,入声韵的韵尾为喉塞音(《武陟县志》)。依据“开锁”道具中绳索的特征,笔者怀疑“开锁”是“开索”的误传,因此对韵书进行查证,发现《广韵》记载的“锁”字在上声卷,发音为苏果切,与该地区锁具的“锁”字发音Suo314较为吻合,而“索”字在入声卷,发音为苏各切,与“开锁”仪式里的“锁”的发音Su53更为吻合!

由此可以大胆猜测,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开锁”的民间仪式原为“开索”仪式,“开索”仪式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被人们以无意识的方式保留了“索”的古老发音。“索”与“锁”发音相近,加上“索”字使用率相对较低,被误为“开锁”便不足为奇了。这种因为音近导致使用率低的字被常见字取代的案例在识字率较低的过去常有发生,并非个案,例如该地区的“行祟”习俗便被误为“行水”。

2.锁具缺失现象

单从发音上取证,论据显得略微单薄,缺乏说服力。对各地相关习俗进行比较分析取证是很有必要的。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流行姥姥给孩子“挂长命线”的习俗。其俗用白色棉线从头顶套入,挂在脖子上,线上缠钱。回到家中由父亲给孩子从脚下摘除,口诵:“头上挂,脚下摘,姥姥亲,老爷爱,长命百岁!长命百岁!”仪式结束时把钱放好,把线留着给孩子缝被褥[9]429。挂长命线的习俗与“开锁”习俗主要过程如出一辙。在武陟东部的“开锁”仪式也常用白色棉线,留着给孩子结婚时缝被褥,武陟西部则常用蓝色棉线,仪式结束仍房屋上或烧掉。

东北满族地区的“挂锁”习俗是给男孩女孩分别系上红色和蓝色的布条,“改锁”时也仅仅是把布条解下来[9]429,自始至终未出现金属锁具,酷似挂长命线习俗。在“开锁”相关习俗中出现锁具的地区,也仅在“开锁”仪式挂上了锁具,之前的“挂锁”习俗中均无金属锁具的影子,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一例。如果“挂锁”“开锁”育儿习俗最初就带有“锁住生命”的民俗意义,那么,“挂锁”习俗竟然没有最重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锁,岂不奇怪?

再者,豫北地区对“挂锁”仪式习惯称之为“勾锁”。“勾”字在该地区常用来表示用手指缠线圈,如:“勾线”。这个“锁”是线索、绳索的“索”,才符合人们用线来勾的表达方式,如果是“锁”,“勾”这个字就很违和了。

显然,“开锁”仪式的早期本是“开索”,于是相似习俗都更突出强调绳索道具的存在价值,却没有金属锁具的存在。此外,我国任何地区均未有直接用长命锁参与仪式的案例,长命锁对绳线“锁”的替代关系仅仅是仪式结束另行佩戴(不做仪式的地区直接佩戴)。可见长命锁的出现晚于棉线穿铜钱的“锁”。人们由于音误在“开锁”仪式中加入金属锁具的行为成为长命锁演变的契机。

三、“开锁(索)”仪式与端午节的关系

长命锁是“索”经过添加锁具衍变而来,那么流传很久的“长命锁起源于长命缕”的说法是否可靠呢?若果真如此,长命缕必然也是“开锁”习俗中“索子”的雏形。基于笔者的田野调查和对其他地区的“开锁”习俗资料的搜集,笔者发现“开锁”习俗与端午节戴长命缕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在名称上相吻合。孩童周岁佩戴“索”的习俗在明朝时便有记载,万历年间田艺衡《留青日札》上记:“小儿周岁,项带五色彩丝绳,名曰百索,不知何义。”[10]342。长命缕又名“百索”,可见生日佩戴的“索”和长命缕是同样的物品。

其次,“索”的构成与宋代“真珍百索”相似。宋代画家苏汉臣以画婴戏图而闻名,在他的名画《货郎图》里可以观察到当时的孩童除了戴璎珞外,普遍佩戴一种物品:用红色、蓝色、绿色的布缕系在颈上,胸前打成蝴蝶结,背后另一端系着用许多铜钱或玉石编成一团的物品。此外在同一时期的画家苏焯的《端阳婴戏图》上也可见儿童佩戴该物品。宋代《事物纪原》里说:“以彩丝结纽而成者为百索”,用彩色丝带打结成纽,与两幅图画里孩童佩戴的物品相合,可见画中孩童身上带的就是宋代风行的“百索”。宋代的百索已经和铜钱玉石相结合了,而民间“开索”仪式的“索”也多是绳索穿着铜钱。

再者,在时间上相吻合。在端午节的习俗中,五月被认为是“恶月”,是不吉祥的月份,要佩戴长命缕到五月结束(六月初一)或者正好满一个月(六月初六)才可取下。而民间的“开索”仪式的举办时间除生日这样较为特殊的日子之外,还有人遵守六月初一或六月初六做“开锁”仪式的风俗。如果是不同的省份地区出现这样的差异,还可以解释为风俗传播过程中偶然发生的变异,然而在内蒙古、山西、河南等省份同时共存这两种仪式时间,人们竟然不约而同都遵循六月“开锁”的习俗:王欣妮《开锁礼民俗仪式文化初探——对部分地区开锁礼民俗调查与分析》:“(山东莘县阳谷县等地)第一次挂锁子的时间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农历六月初一”“孩子十二岁时的六月初一开锁子。”[11]王迪《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圆锁”习俗的变迁及社会功能探析》:“(现居内蒙古,原籍山西的受访者)‘开锁’时的日子要选在孩子十二岁那年的阴历六月初一。”[12]张静《心灵的祈盼——河南省武陟县冯丈村“开锁歌”音乐特征及其人文解读》:“(河南武陟县冯丈村)开锁的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三、初六、初九,这是大利时。”[13]可见“开索”习俗与端午节佩戴长命缕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最后,对不再使用的“索”处理一致。江苏高邮有风俗,端午戴上五色丝后,到六月六剪下扔到屋顶上,歌诀:“六月六百索子减掉撂上屋,喜鹊衔的作瓦屋。”而在河南省武陟县地区,做仪式的棉线在“开索”之后按旧俗同样要扔到房顶上,歌诀:“人看神看太阳看,还要在房上都沤烂。”

由此可见,“开索”仪式当是端午节佩戴长命缕习俗的衍生物。长命缕自汉代便被认为有避兵与鬼、除祟续命的能力,而在医药水平不发达的过去,孩童夭折率高,人们担心孩童不能抵挡邪祟健康成长,于是给孩童佩戴具有辟邪续命能力的“百索”,以图长命百岁。铜钱(压岁钱)作为民间最常见的压胜物品,出现在“百索”上不足为奇。由于后世对“开索”的误解,在穿了铜钱的百索之上又添加了锁具,方才促使其演变为具有长命百岁文化意义的金属饰品——长命锁。

四、总结

民间的“百索”上承端午节流行开来的长命缕信仰,下接明清长命锁文化,兼具长命缕丝缕和长命锁锁具的特征,是长命缕到长命锁的过渡阶段。但是在这个漫长的过渡时期,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承更替,由长命缕发展而来的许多吉祥佩饰都在同一时期共存。

《金瓶梅》第三十一回写西门庆儿子官哥儿满月时,应伯爵送的是民间“百索”:“一柳五色线,上穿着十数文长命钱。”[14]362三十九回寄名道观时吴道官送给官哥儿的除道士衣服鞋袜以外,是“一道三宝位下的黄线索,一道子孙娘娘面前紫线索,一付银项圈条脱,刻着‘金玉满堂,长命富贵’,一道朱书辟非黄绫符,上书着‘太乙司命,桃延合康’八字,就扎在黄线索上。”[14]464可见明朝时,民间早已有了在长命缕上穿长命钱的习俗,可是在寄名的道观,依然用挂着寄名符的“线索”。到了《红楼梦》里,贾宝玉身上同时戴着寄名干娘马道婆给的寄名锁和寺庙给的寄名符,所以清初时寄名锁和系着寄名符的线索也是同时存在的。

而今,端午用的五色线,民间穿了铜钱的百索和金银饰品店里的长命锁虽然同源且呈现出传承演变的关系,但都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承载着人们对长命百岁的期盼,满足人们特定环境下的心理需求,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色彩。

[1][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译注[Z].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唐]韩鄂.岁华纪丽[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东京梦华录·梦梁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武林旧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3).

[5][宋]高承.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7]万新华.生命的寄寓——长命锁略谈[J].寻根,2006(1):72-82.

[8]宋本广韵[M].北京:中国书店,1982.

[9]林新乃.中华风俗大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0][明]田艺蘅著,朱碧莲点校.留青日札[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11]王欣妮.开锁礼民俗仪式文化初探——对部分地区开锁礼民俗调查与分析[J].山东文学,2007(6):58-59.

[12]王迪.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圆锁”习俗的变迁及社会功能探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社会学),2012.

[13]张静.心灵的祈盼——河南省武陟县冯丈村“开锁歌”音乐特征及其人文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2):93-99.

[14]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From“Rope”to“Lock”——Study of the Origins of Long-Life Lock

DAI Xiu-min

(SchoolofLiberalArts,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Nanning,Guangxi530006)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long-life lock evolved from long-life rope.However,this argument can’t explain the process and reason of the evolution with scientific and specific evidence due to the lack of related reference.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olk“unlock”practices of rearing children,the preserved pronunciation of“rope”in the“unlocking”ceremony,and the absence of locks in the padlocking ceremony,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unlocking” is originally“loosing the rope”,which is the custom derivative of wearing a life-long rope in Dragon Boat Festivals.Because of the similar pronunciations of“rope”and“lock”in Chinese,actual locks appeared in the“unlocking”ceremony and“long-life rope”evolved into“long-life lock”with metal characteristics.

long-life rope; “unlocking”; long-life lock; origins

2015-04-12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豫北武陟县‘开锁’仪式探究”(gxun-chx2014051)。

戴秀敏,1989年生,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学。

G122

A

1671-9743(2015)06-0012-04

猜你喜欢

锁具棉线孩童
Do Softly Pray
福州昌宇五金锁具制品有限公司
孩童之道
棉线钓“鱼”
烧不断的棉线
闵浩:做锁具行业的“苹果公司”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最美孩童时
烧不断的棉线
网络配线架用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