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加坡战略文化
2015-03-28赵申洪
赵申洪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
战略文化是国家行为体制定国家战略的思想基础,国家战略体现战略文化。不同的学者对战略文化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英国国际关系专家肯·布斯认为,战略文化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传统、价值、态度、行为方式、习惯、象征、适应环境变化和解决危机或使用武力的特殊方式。[1]本文所指的战略文化,便是以上述观点来定义的。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小国,却在地区乃至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1965年8月才独立建国的国家,几十年内创造了足以惊艳世界的发展奇迹,成为受到世界称羡的“小国中的大国”。该国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独具特色的国家战略功不可没。探究新加坡国家战略背后的战略文化,无疑将对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有积极意义。
一 新加坡战略文化的影响因素
(一)地缘环境因素
地缘因素是影响国家战略形成的重要原因。“国家间的地缘战略关系,是指相关国家之间在自然地理和地缘环境的 基础上形成的利益相关的诸种战略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影响和制约战争、战略的重要因素。”[2]构成一国地缘战略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国土面积等。
新加坡地处东南亚,北面是柔佛海峡,隔开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但两地之间有长堤相连。南面则是新加坡海峡,海峡对面是印尼的廖内群岛。新加坡东临南中国海,位于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中间,地处东南亚的核心地带。新加坡扼守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是亚、澳、非三大洲的海上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东方直布罗陀海峡”和两洋“经济走廊”之称。马六甲海峡被美国海军列为全球16条战略水道之一,而新加坡处于马六甲海峡的出口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加坡的国家安全战略,不可避免地受到该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能给新加坡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战略优势,也会引来外部势力的过分关注乃至干预。
新加坡夹于两大国之间。新加坡的两个邻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实力均强于它,两国的主体民族都是马来人,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国家,就像“淹没在马来大海中一座孤岛”,种族历史问题使它与两个马来大国的关系极为敏感,在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时必须考虑地理位置这一因素,必须防备两大邻国尤其是马来西亚可能的入侵。
新加坡战略纵深小。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647.5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新加坡岛面积约为588平方公里。新加坡岛南北宽22.54公里,最宽处为22.9公里,从东到西也只有约42公里,全岛呈菱形状。如此狭小的国土面积使得新加坡在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国家的生存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国家面积较小也导致新加坡除植物资源外的其他矿产和水资源匮乏,许多资源的供应必须依靠邻国,淡水需要靠马来西亚供应,而用于填海造陆的土也需要从邻国进口。除此之外,新加坡人口只有402万(2000年数据),人口少,国家面积小,这样的状况使得新加坡在制定自己的国家战略时必须要考虑这一因素,该国的国防战略文化便受到了地缘因素的影响。
(二)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文化,按照我国著名政治学家王惠岩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3]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理、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个人和集体的政治行为会受到特定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国家的对外战略与决策也会受到该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特定政治文化的影响。新加坡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儒家思想、平等观念等政治文化,对该国的战略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人口占据多数的国家,华人比例达到76.8%,[4]这些华人大多是华人移民的后代,与中国本土文化保持着天然的感情纽带。独立后的新加坡政府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选择儒家文化作为新加坡国家的主流文化并对其进行改造和推广,使儒家文化的许多观念深入人心。而且,主政新加坡的李光耀、吴作栋等领导人本身就受到儒家文化很深的影响,都导致儒家文化的一些观念,如“和”的思想、仁爱观念等对新加坡的内政外交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而平等观念则是影响新加坡战略文化的另外一个文化因素。在英国和日本统治时期,殖民者蓄意挑拨和利用新加坡的民族矛盾,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利用马来人来统治华人,故意制造民族间的不平等。独立之后,新加坡政府的民族政策始终强调和谐包容和民族平等。华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主体地位而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相反,政府在少数民族参政、教育、就业、行政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各民族都可以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平等相待,积极参与国家建设。这种国内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观念投射到对国际社会的认知上,使得新加坡认为,国家不论大小,地位平等,自己虽然是一个小国,但也可以与其他国家甚至是大国进行平等的合作,这种观念便影响到了国家的对外战略。
(三)历史记忆
国家战略文化的形成,与该国的历史经历、历史记忆及由此产生的历史经验有密切的关系。新加坡先后经历过英国的殖民统治、日本法西斯的残酷蹂躏以及马来西亚(当时称为马来亚)的管辖,终于在1965年宣布独立。独立之前这段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新加坡的国家战略,英国和日本的殖民统治使新加坡人民格外痛恨殖民统治,而与马来亚联邦的合并也损害了新加坡的利益,于是,新加坡人民强烈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呼声反映到国家战略上,就是强调国家的独立与主权,采取中立政策,拒绝成为别国的附庸。此外, 1942年2月日军占领新加坡过程中英国军队的不战而降也极大地影响了日后新加坡政府的国防战略。
二 新加坡战略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主义
区域主义,也称地区主义,是指二战后兴起的一种区域合作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称。 “它是一定区域内的若干国家为维护本国与本区域的利益而进行国际合作与交往的总和,是伴随着区域组织的大量产生以及区域合作实践的发展而产生出的一种意识形态或‘思潮’。”[5]强调地区的团结与合作就是新加坡对外战略中一个重要的方面。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脱离后,成为了独立国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其生存和发展都要依赖于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定,特别是要同马来西亚和印尼保持友好关系。因此,新加坡积极推动地区合作,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一起创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合作和繁荣。四十多年来,新加坡积极融入东盟,重视与东盟国家的对话和协调一致原则,共同维护东盟国家的利益,协调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东盟成为一个“能避免和处理内部冲突,以及在地区性问题上以共同的外交声音说话”的机构。新加坡在一些地区重大问题上总是与大多数东盟国家站在一起。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后,新加坡与其他东盟国家一起向联大提交了一项主要关于要求外国军队从柬埔寨撤军的议案,并获得联合国大会的通过。此后,新加坡始终与东盟其他国家一道,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为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过程中,新加坡对东盟的战略价值和地区合作的优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冷战结束后,新加坡继续积极参与地区合作,继续在东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加坡积极参与的地区不再仅限于所处的东南亚地区,而且开始向东亚和其他地区扩展。新加坡积极参与东盟10+3机制、东亚峰会10+8的机制、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等地区合作机制,此外,新加坡还先后发起了亚欧会议、东亚——拉美合作论坛和东盟——印度峰会,并提出了“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概念,指明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2007年,东盟首脑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签署了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具有普遍法律意义的文件——《东盟宪章》,新加坡为该文件的签署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6]此外,为维护国家安全,新加坡还积极谋划区域安全体系。1968年英国宣布从新加坡撤军后,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国签订了五国安全协定,确认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防御的不可分割性,协定也极大地改善了新加坡的安全环境。此外,新加坡还参与香格里拉对话(Shangri-La Dialogue,SLD)等地区安全合作机制,该对话平台始创于2002年,由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主办、新加坡国防部协办。现已成为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对话机制,也是目前亚太地区安全对话机制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会议之一,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众多亚太国家对香格里拉对话予以了高度重视,大多派出国防部长或副部长与会。通过参与香格里拉对话,新加坡在地区的影响力和地位得到提升,也为自己的国家安全增加了砝码。
通过参与东盟和五国安全协定,新加坡把自己融入地区体系中,使自身安全得到了保护,同时,这些地区合作平台也有助于新加坡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由此观之,地区主义的战略传统一直体现在新加坡的对外战略中。
(二)大国平衡
从新加坡独立建国到冷战结束这段时期,东南亚地区一直动荡不安,一系列影响地区安全和稳定的事件相继发生:越南战争爆发,美国深陷其中;英国撤出新加坡基地,新加坡失去英国的庇护;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越南入侵柬埔寨。面对这样复杂的国际形势,新加坡领导人认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保证本国的安全,必须依靠大国,让大国在本地区保持存在,与大国保持良好关系并维持大国间的平衡。这样,既能抑制来自邻国潜在的威胁从而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地区稳定,又不至于让任何一个大国在本地区势力过于强大,新加坡就能在国际关系格局中获得最大的回旋余地。[7]91这就是新加坡建国以来一直奉行的大国平衡战略。新加坡的大国平衡战略既承认大国政治的存在,又努力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
二战后的东南亚各国,刚刚从西方大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获得独立,普遍持一种排斥大国的看法。新加坡从自身和东南亚地区的现实出发,认为东南亚地区历来就是一个大国逐鹿的地方,该地区的国家必须要接受和适应这种竞争,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7]93同时,新加坡还认为,仅仅承认大国对地区事务的影响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大国在本地区的力量达到平衡。这就是新加坡的大国平衡战略文化,这一战略文化形成于冷战期间,冷战结束之后并没有被放弃,依然在深深地影响着当今新加坡的国家战略。
按照新加坡的战略实践,该国的大国平衡战略可分为冷战时期和冷战之后两个阶段。
1.冷战时期的大国平衡战略
这一时期新加坡的大国平衡战略可以归纳为:依靠美日、接触中国、抵制苏联。[8]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美苏争霸的总态势表现为“苏攻美守”,苏联由于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在国际上采取全球攻势战略,而美国则由于自身经济放缓,且又深陷越战泥潭之中,出台了“尼克松主义”,逐步从越南撤军。此外,英国于1971年从新加坡基地撤出,东南亚地区面临苏联的扩张趋势,地区形势极为不稳,新加坡便不得不考虑利用美国来制衡苏联。“新加坡要求美国继续对菲律宾和泰国履行《马尼拉条约》中的安全防务上的承诺,主张美军继续留在泰国,还建议美国成立印度洋舰队,以保证美军继续留在泰国。”[7]101除此之外,新加坡担心单凭美国的力量不足以制衡苏联,便引入更多的大国力量,与中国进行了接触并积极支持美中关系正常化。面对苏联上世纪70年代在东南亚咄咄逼人的态势,新加坡也希望日本能在抗衡苏联、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做出贡献。而当1973年美国与越南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之后,苏联加强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企图占据地区霸权,直至达到其在东南亚扩张的顶峰,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新加坡则采取了强烈的反苏立场,把苏联视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这种看法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到80年代中期,苏联实行缓和政策后,新加坡对苏联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消除,典型例子是:“1989年,美军打算撤出菲律宾苏比克湾军事基地时,新加坡宣布接收部分驻苏比克湾的美军。”
2.冷战之后的大国平衡战略
冷战后的新加坡的大国平衡战略,主要是通过东盟来实施的。冷战之后,东南亚地区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苏对抗结束,国际形势区域缓和;另一方面,中国迅速崛起。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政治实力不断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影响到了流入东盟国家的外资数量。此外,《联合国海洋法》生效后,部分东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南海主权争端日益激烈。如何应对中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和南海争端,成为了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盟国家关注的问题。
“东盟+3”机制始创于1997年,原本是一个纯东亚国家参与的、以经济合作为核心议题的松散型论坛。中国为了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希望将这一机制转变为包含各个领域的合作,由最高领导人参加的多层次的地区合作框架,并在2004年提出,希望召开并主办第一届东亚峰会。[9]中国的倡议遭到了新加坡和印尼的反对,它们担心由中国倡议并主办这个峰会将削弱东盟对地区事务的主导权,还担心中国可能会主导东亚合作进程。因此,新加坡等国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域外大国也拉近了东亚峰会,以平衡中国在该合作框架下的影响力。
体现新加坡大国平衡战略文化的另一个例子是欧亚会议的诞生。亚欧会议创立于1996年,是亚洲欧洲间唯一一个全方位、多层级的跨地区对话合作机制,1994年由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访法期间倡议,此后得到各国响应。在亚欧会议之前,东盟与美国已经有了APEC等多边论坛以协调彼此关系,但在与欧盟的关系方面还缺少这样一个机制。东盟国家认为,应该发展与欧盟的关系,通过欧盟来平衡美国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亚欧会议主要是由东盟促成的,新加坡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得它有机会再一次运用大国平衡战略。
(三)外交和威慑并重的国防战略文化
新加坡作为一个东南亚的一个城市岛国,面积只有647.5平方公里,人口402万(2000年数据),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四面环海,资源匮乏,导致国家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国家生存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这样的态势决定了新加坡国防战略的两大基石:外交和威慑。新加坡的国防政策是:“以威慑和外交为基础,同时必须拥有一支随时做好战斗准备的强大军队,一旦威慑和外交斗争失败,新加坡武装部队一定要能够取得对侵略者的快速和决定性的胜利”。[10]在新加坡国防战略两大基石中,外交是指积极与地区国家和区外大国进行包括防务在内的各领域合作,并使各大国之间达到势力平衡,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利用大国对新加坡战略位置的关注来吸引大国参与地区安全事务,从而利用大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而威慑是指:“建立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具备强大打击能力的精锐部队,建立军事、经济、心理、社会和民事等领域的全面防卫的多层次国防安全体系,以强大的武装力量和全面防卫能力对敌人产生威慑效应。”[11]在这种战略文化的指导下,新加坡一贯重视与美国等大国的军事合作,将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视作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积极参与东盟和五国安全协定框架下的地区军事合作。此外,由于受防御纵深小等因素的影响,新加坡的军事力量建设以海空军为重点,大力引进和制造先进武器,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本土防卫向主动和远程进攻转变,力求御敌于国门之外,避免战火烧到国内,实现决战境外,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安全。
三 结语
尽管新加坡是一个小国,但在地缘环境、政治文化、历史记忆等因素的影响下,近半个世纪以来,新加坡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具有自身特点的国家战略文化,即地区主义、大国平衡、外交和威慑并重的国防战略文化。可以预测,新加坡的战略文化短期内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势必会继续影响着该国的国家战略。充分认知新加坡国家战略背后的战略文化,对于我们制定符合实际的对新战略,从而服务于我国的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1]Ken Booth and Russel Trood, eds., Strategic Cultur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M].Houndsmills: MacMillan Press,1999:363-371.
[2]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战略学[M].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66.
[3]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7.
[4]中国社会科学院《列国志》编辑委员会.列国志·新加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
[5]杨青.区域主义:缘起与研究[N].学习时报,2004-05-10.
[6]韦民.论新加坡与东盟关系—— 一个小国的地区战略实践[J].国际政治研究,2008(3).
[7]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 郄清良.小国大外交——新加坡大国平衡战略的形成与演变[J].东南亚纵横,2005(1).
[9]王子昌.东盟外交共同体:主体及表现[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300.
[10]梁桂华,杜朝平.新加坡国防实力透视[J].国防科技,2002(2).
[11]徐万胜.周边国家与地区军事地理[M].河南洛阳: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200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