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创新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自觉*

2015-03-28刘红玉陈文化

湖湘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产力马克思理论

刘红玉,梁 也,陈文化

(1,2.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3.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140082)

继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切实增强“三个自信”。中国的创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取代目前学界尤其是经济学界惯用的西方创新话语体系对中国创新实践的指导,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马克思创新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自觉”的意蕴

(一)马克思的创新思想

马克思开创了创新的认识论内涵之先河[1]p22,在他庞大而复杂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想。

创新存在三种最基本的形式,即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马克思指出,“由于协作、工场内部的分工、机器的运用,以及为了一定的目的而把生产过程转化为自然科学、力学、化学等等的自觉的运用,转化为工艺学等等的自觉的运用,正象与这一切相适应的大规模劳动等等一样(只有这种社会化劳动能够把人类发展的一般成果例如数学等,运用到直接生产过程中去,另一方面,这些科学又以物质生产过程的一定水平为前提),与在不同程度上孤立的个人劳动等相对立的社会化劳动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这个社会发展的一般成果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运用,——所有这一切都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2]p83-84,并强调要不断地利用“科学的力量和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以及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3]p229来提高劳动生产力。这里的“自然科学、力学、化学等等的自觉的运用”、“利用科学的力量”等指的是科学创新,它表现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的创新;“工艺学等等的自觉的运用”、“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指的是技术发明、机器改良等活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即技术创新;“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是指分工、协作、实行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革新、变更旧制度或建立新制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即制度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4]p22-26自然科学创新为技术创新奠定理论基础,每一项科学发现都可以成为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改进的基础[5]p356;人文科学创新和社会科学创新为技术创新培养问题意识和世界眼光,导引创新价值取向。技术创新为科学创新提供调查、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如动力学理论最初就是在磨坊加工业中,伴随着手推磨、马拉磨、水磨、蒸汽磨的相继发展而建立起来的[5]p333;科学技术创新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引发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推动制度创新乃至生产关系的变革[6]p142;制度创新对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具有反作用,如十八世纪科学的应用率先发生在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5]p367,1864年工厂法的实施促使了一种浸蘸机的新技术问世[7]p548。

创新活动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等正价值,也会产生负效应。马克思认为,科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完善人自身等功能;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是减少废料排放、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力量;制度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为人的解放和发展提供新的制度保障。在批判资本家创新目标短视、创新标准单一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创新的终极价值目标,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8]

(二)马克思创新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自觉”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坚持马克思的“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提出了“向科学进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自主创新战略”;在制度创新方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6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体制等特征的伟大设想在中国成为现实。不仅如此,我们党与时俱进,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层面的根本政治制度、中观层面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微观层面的生产组织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这条道路的行进轨迹,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原则,又把马克思创新思想与中国创新实践有机结合,展示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创新路径。中国的创新实践过程与马克思创新思想中国化进程具有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性,是马克思创新思想在中国的“理论自觉”。

马克思创新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自觉”,是指在深刻理解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及意义的前提下,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建立新的理论在场形态,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创新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二、马克思创新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自觉”的现实必要

(一)打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求我们业界和学界深刻认识中国特色创新道路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以马克思创新思想为指导,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历经风雨、艰难探索才开辟出来的一条创新道路,需要倍加珍惜,及时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增强马克思创新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自觉”,打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体系,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与此对照,反观我们学界、特别是经济学界,一提创新必称熊彼特为师[9][10],惯于引用西方创新理论来剪裁当代中国创新实际问题,忽视马克思的创新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混淆西方创新理论的形成背景与当代中国国情的差别,无视当代中国在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忽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等不同类型企业创新资源配置迥异等实情;不是认真总结和反思中国创新道路的经验和教训,不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着力点和突破点等焦点、难点问题,而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在与国际接轨,走在学术前沿。殊不知,熊彼特创新理论是基于资本主义经济非均衡性增长和社会发展非稳定性影响来论述技术创新的。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但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家为中心,追求的是最大利润,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劳动者为中心,追求的是满足全体民众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对熊彼特或西方的创新理论只能借鉴,决不能照搬。若一味迷信盲从、生搬硬套,其结果必然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丧失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最终只会误国误民。因此,已到了必须深刻反思这种学术与实践脱节的时候了。

(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新使命的客观需要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为创新驱动发展树立了新目标、新使命。创新不再是技术创新,即不再是单纯的推动经济增长,而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创新不能再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必须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人的生存和发展效益。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综合效益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中国的创新实际,以马克思的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功能论”以及“价值向度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当代中国这种综合效益实现的机理、机制。

其次,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新使命,离不开理论自觉和理论创新,更离不开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自觉。

从国际大环境看,无论是探索未知的科学创新,还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或是提高效益确保公正的制度创新,我们仍然得和西方发达国家同台竞技。怎样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完胜?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注定只能成为亦步亦趋的跟随者或沦为失败者。只有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创新、人文科学创新和社会科学创新有机统一的理论,正视我国自然科学创新能力不足的现实,重视和提高自然科学创新能力,才会有原始技术创新,才能顺利走出模仿创新的惯圈,占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只有将人文科学创新、社会科学创新放在同自然科学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才会有建设性的批判和反思,才会有观念的大解放,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应对全球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相互激荡导致的国人精神迷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只有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经验之基础上,反思现有体制、机制、法律规则、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的一些缺陷,并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制度对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的规范和协调作用,才能为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与每个生产者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才能真正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影响力、创造力,实现制度自信。

从国内发展实情看,我们面临着发展方式的转型、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约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瓶颈以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等问题。建国六十多年的创新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在理论自觉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创新思想,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大步前进,通过自然科学创新,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提高我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觉悟,才能破解目前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环境瓶颈等难题。通过人文科学创新、社会科学创新,探索和发现人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协调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才能消解当前一些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大力研发战略性高技术、新技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保证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制度创新,处理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创新积极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和能力,才能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同步,解决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

三、马克思创新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自觉”的途径

(一)深刻理解马克思创新思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创新思想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创新的终极价值目标,强调创新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确立了人民群众享有新成果的主体地位,解决了为谁而创新的价值观问题[8]p351;二是构建了一种全面创新观,即科学创新(自然科学创新、人文科学创新和社会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三是论证了创新具有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减少污染、促进人的发展等功能,同时也指出创新活动可能存在负价值,要求创新活动朝着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持续增长、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人的健康安全与全面发展的方向开展;四是强调当旧的制度安排滞后于生产力发展并成为障碍时,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马克思这些丰富的创新思想,一直被我党领导人视为珍宝并运用在中国创新实践过程中。早在1963年毛泽东就指出:“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的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1]这是我们党最早对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社会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明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整合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研发出两弹一星,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生灵涂炭的耻辱历史,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1978年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1988年又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p274,精辟地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着重解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问题,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努力让人民群众实现温饱。江泽民同志把我们党对创新问题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境界,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3]p237的著名论断;重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致力带领人民群众奔小康。胡锦涛同志2004年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14],这是我党领导人第一次从整体、系统的视角阐述自然科学创新、人文科学创新与社会科学创新的协同集成作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创新思想;2006年胡锦涛同志又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解决科学创新和基础研究能力不强、原始创新缺乏等问题,全力实现国家强盛、群众富裕的目标。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速建成创新型国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15],为实现富强、和谐中国梦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吹响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群众创新活力潜能的新号角。

面对“中国特色”这条“时代主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时代主题”,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创新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意义,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实际出发,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不同时期的在场形态及其历史使命,实现创新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民族化,确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学术语境,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真正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立足现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创新思想

马克思创新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创新思想,既要对马克思创新思想中国化历程的主要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又要立足现实,根据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新情况,在甄别性地借鉴西方创新理论的积极成果基础上,着重研究当代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对策、着力点、突破点和难点。

我们可以通过对我国科技创新史的系统回顾、梳理以及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转型国家的横向比较,展示中国科技创新道路上的伟大成就,总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样,既能赢得民众的认同和理解,破除对西方创新理论的迷信,挑战当今相对强势的西方制度文化,又能实现中国特色创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与此同时,我们应在甄别性地借鉴西方创新理论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正视不足、认真反思、及时改进。比如,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国有企业家普遍缺乏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原因何在?怎样改进创新型企业家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再比如,在西方发达国家,私企是创新主力军,而我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意识不浓,自主创新能力低下,如何创新资源配置机制,营造公平而充分的市场环境,消除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制障碍,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等。只有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审视我们的创新实践成就、反思教训和不足,在独立自主的研究与创新过程中,扬长避短地吸纳西方创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极成果,分析和把握西方国家创新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总趋势,才不至于形成自我封闭的理论体系、创新模式。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和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不断开拓新境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同在,能否继续保持我们科技经济增长动力和国际竞争力,能否继续展示我们的制度影响力和社会创造力,能否继续保障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享受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关键取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创新驱动发展的机理和机制是什么?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点、着力点和突破点又是什么?有哪些瓶颈性因素?怎样建设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互动的中国特色创新国家体系?这些问题的解答,迫切需要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立足现实,从借鉴、转引西方创新理论转向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理论自觉和发展自觉,及时总结中国特色创新道路的实践经验教训,概括深化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突破薄弱点,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马克思创新思想,打造和升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创造性地指导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凝聚全党、全民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拼搏。

[1]陈文化,田幸,陈晓丽.全面创新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刘红玉,彭福扬.创新理论的拓荒者[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刘红玉,彭福扬.马克思的创新价值向度论[M].哲学研究,2012,(5).

[9]成思危.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J].新华文摘,2010,(6).

[10]徐则荣,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11]毛泽东文集(第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江泽民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6-03.

[15]习近平.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建设步伐[N].人民日报,2014-06-10.

猜你喜欢

生产力马克思理论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